時立愛先後在遼國和金國處於朝廷中樞位置,自然清楚滅西夏的困難。
要知道西夏南有橫山,橫山北高南低,易守難攻,東有賀蘭山,北麵的大漠。
隻要西夏集兵一個地方,宋金遼都打不下他。
再來看看西夏的整體概況。
西夏處於大宋的西北邊陲,東麵是黃河,西邊是玉門關,南麵接近蕭關,北麵就是大漠。
用後世通俗的話來說,家就在十字路口,往哪走都方便,前提得有路給你走。
什麽意思?
西夏在一個強國環伺的地域,誰說一聲不願意,西夏就沒有路走了,商貿也沒有了。
西夏東北麵現在是受控於金國。
大漠以前霸主是遼國,這國曾經也對西夏發動過多次滅國戰爭,後來遼國被金國所滅,也順承代替了遼國對西夏的霸主地位。
鑒於西夏和宋有很長一段國境相連,金國一直是大棒加糖果,推動西夏與大宋再次開戰。
西夏正北方向是蒙古人蒙兀族的地盤。
西北方向則是迴鶻(hu),迴鶻人的重騎兵也是赫赫有名的。
論輩分,西夏的重騎兵鐵鷂子得尊稱迴鶻人的重騎兵一聲師傅。
據說,西夏這支部隊就是根據迴迴鶻人的重騎兵改編而成的。
西夏南麵就是吐蕃諸部和宋。
要命的是,宋和西夏是死對頭,雙方比較大型並且有記錄的,從1039年第一次宋夏戰爭,到1119年,西夏被逼臣服大宋,宋夏之間大遼打了80年的戰爭。
留在曆史長河的是五次戰爭史。
可以說西夏是一個四戰之地。
這樣的國家必須要有打不死,適當的時候要慫才能生存下去。
換句話來說,我強大的時候打到你連阿媽也不認識,我弱小的時候,就是認慫,我們議和。
原本橫山在上一年的靖康元年之前已經被大宋拿了下來。
但是在道士皇帝宋徽宗推動下,與金人達成了聯金伐遼。
機會就在上一年的靖康元年年初,西夏趁著金國覆滅遼國,大宋調西北邊陲各路西軍支援金國,於是大軍南下,奪迴了南麵的屏障橫山。
“主公,現在蕩滅西夏卻是為時尚早,主公萬萬不可輕言刀兵。
我軍已經連戰延安府、富平、太原、雲中,現在不過是危機轉移並沒有消失,主公應待時而動。”時立愛有些憂愁看著李彥仙。
興許李彥仙就是看到了現在金國收瘟疫以及前期吞地過多無法消化,才有蕩滅西夏的想法,
要知道,金國出於戰略牽製考慮,在出兵大宋之前,已經數次慫恿尚處在和議中的西夏對宋開戰,以圖西夏出兵牽製住大宋精銳部隊西軍。
如果現在李彥仙滅夏,金國也斷不會坐看西夏被滅,而生生折損一個可以牽製大宋的盟友。
這便是國與國之間的平衡威懾。
“為何先手是橫山?”李彥仙仿佛沒有看到焦慮的時立愛。
“主公,宋前代明相範仲淹曾說過,臣當與琦練兵選將,漸複橫山,以斷賊臂,不數年間,可期平定矣。”
“且據臣所察,橫山產糧、鹽、鐵礦。
橫山以北是西夏的主要養馬場,那裏水草豐茂,適宜養大批戰馬。
最重要一點,橫山是西夏的南大門。打開橫山,就可以一馬平川直入西夏腹地。”
李彥仙聞言頭皮發麻,這西夏是一副硬骨頭。
“恩師,小生不敢苟同恩師所說。”營帳中從時立愛身後走出一位中年男子,他身著道袍,衣服有些淩亂不堪。
李彥仙和時立愛商議軍事之時,時立愛執意留下了麾下這個人,李彥仙還以為是時立愛請的“保鏢兼書童”。
“老時頭,這位是?”李彥仙挑了挑眉頭。
卻見時立愛隻是輕微皺了一下眉頭,接著笑著說道,“主公,我年事已高,這位便是我的高徒。”
“逆徒還不快來拜見主公!”
隻見那位身著道袍的中年人淚眼婆娑,忽然對著李彥仙直接跪了下來,還行了三拜九叩大禮。
“快,請起,既是時公高徒,何須拘泥於禮數。”李彥仙看了看時立愛,這兩年四處出戰,整個陝州一應後勤、行政全由時立愛,這個已經70歲的老人家,按照規例,早應該是享受兒孫福了。
現在他推出愛徒,竟然有了走的意思嗎?
李彥仙明明記得,上一世時立愛可是活到了82歲,還有12年壽命的。
他,不會,走吧?
時立愛拉著那中年人手,來到李彥仙跟前,說道,“主公,臣畢竟曾是金國中樞,而今又年老昏聵,臣為主公推薦愛徒,實是為主公的千秋偉業而添一份磚瓦,請主公不必介懷。”
“罪官韓昉,先前不識好歹,坐鎮燕京,為金人為非作歹。
聽說李大帥乃大遼駙馬,如今威震燕雲,我心有愧疚,請大帥看在同為遼國同僚份上,求大帥收留!”
李彥仙有些震驚,前番在長安府衙明麵上接受了遼國公主耶律牙不裏當眾獻上傳國玉璽的跪請。
他想不到,這威名已經傳遍燕雲和塞外。
耶律牙不理通過劉家商貿,也組建了自己的商隊,以行商為由,走遍遼國故土,一是為收攏遼人,二是順道做一層生意解決鐵林軍軍需,三是為李彥仙宣傳造勢。
再說說這韓昉。
當日丟失燕京後,從燕京逃出,計劃逃亡薊州。
隻是想不到去的路上,遇上了河北數十股義軍、流民,故而與掩護的部隊失去了聯係。
後麵流落漁陽,在漁陽老鄉的襄助下,秘密以道士身份掩護入陝州來洛陽。
一路入洛陽,才知道,大遼公主耶律牙不理,曾經的恩師時立愛現在都投效於李彥仙。
“快,請起,折煞我李彥仙。”
李彥仙有些驚喜,接著說道,“不知韓大哥高見?”
“小人聽聞大帥,有一軍種神秘而數量稀少,不過一出手便能致敵人於死地。
西夏不過是一蕞爾小國,他李乾順也不過是部落推選才選上的皇帝。
隻要大帥出一支精兵,潛入夏國,抓獲夏主,西夏防線必然崩潰。”
李彥仙倒有些疑惑,竟然是部落推選的皇帝,搞定他一個又如何可以蕩滅西夏?
韓昉接著說道,“夏國以李乾順為主,親金派係以國相任得敬為主,此人心懷撥測,一支覬覦夏國大位。李帥可以財貨匱與他,引起與夏主李乾順的爭端,再從中得利。
親宋派則以夏國晉王李察哥為主,此人是李乾順的弟弟,通曉軍事,足智多謀,擁有10萬大軍。橫山與大宋的半數貿易都是以李察哥為主,所以此人傾向和大宋和睦。”
“最關鍵的是,那夏相任得敬便是李察哥收了他的錢財推薦上位的。”
“大帥,挑起夏國內亂,再出一精兵擒獲夏主,夏必滅亡矣。”
李彥仙聽後,點了點頭,他沒有說話,將韓昉屏退。
“老時頭,你要退休了嗎?”
時立愛:什麽是退休?
要知道西夏南有橫山,橫山北高南低,易守難攻,東有賀蘭山,北麵的大漠。
隻要西夏集兵一個地方,宋金遼都打不下他。
再來看看西夏的整體概況。
西夏處於大宋的西北邊陲,東麵是黃河,西邊是玉門關,南麵接近蕭關,北麵就是大漠。
用後世通俗的話來說,家就在十字路口,往哪走都方便,前提得有路給你走。
什麽意思?
西夏在一個強國環伺的地域,誰說一聲不願意,西夏就沒有路走了,商貿也沒有了。
西夏東北麵現在是受控於金國。
大漠以前霸主是遼國,這國曾經也對西夏發動過多次滅國戰爭,後來遼國被金國所滅,也順承代替了遼國對西夏的霸主地位。
鑒於西夏和宋有很長一段國境相連,金國一直是大棒加糖果,推動西夏與大宋再次開戰。
西夏正北方向是蒙古人蒙兀族的地盤。
西北方向則是迴鶻(hu),迴鶻人的重騎兵也是赫赫有名的。
論輩分,西夏的重騎兵鐵鷂子得尊稱迴鶻人的重騎兵一聲師傅。
據說,西夏這支部隊就是根據迴迴鶻人的重騎兵改編而成的。
西夏南麵就是吐蕃諸部和宋。
要命的是,宋和西夏是死對頭,雙方比較大型並且有記錄的,從1039年第一次宋夏戰爭,到1119年,西夏被逼臣服大宋,宋夏之間大遼打了80年的戰爭。
留在曆史長河的是五次戰爭史。
可以說西夏是一個四戰之地。
這樣的國家必須要有打不死,適當的時候要慫才能生存下去。
換句話來說,我強大的時候打到你連阿媽也不認識,我弱小的時候,就是認慫,我們議和。
原本橫山在上一年的靖康元年之前已經被大宋拿了下來。
但是在道士皇帝宋徽宗推動下,與金人達成了聯金伐遼。
機會就在上一年的靖康元年年初,西夏趁著金國覆滅遼國,大宋調西北邊陲各路西軍支援金國,於是大軍南下,奪迴了南麵的屏障橫山。
“主公,現在蕩滅西夏卻是為時尚早,主公萬萬不可輕言刀兵。
我軍已經連戰延安府、富平、太原、雲中,現在不過是危機轉移並沒有消失,主公應待時而動。”時立愛有些憂愁看著李彥仙。
興許李彥仙就是看到了現在金國收瘟疫以及前期吞地過多無法消化,才有蕩滅西夏的想法,
要知道,金國出於戰略牽製考慮,在出兵大宋之前,已經數次慫恿尚處在和議中的西夏對宋開戰,以圖西夏出兵牽製住大宋精銳部隊西軍。
如果現在李彥仙滅夏,金國也斷不會坐看西夏被滅,而生生折損一個可以牽製大宋的盟友。
這便是國與國之間的平衡威懾。
“為何先手是橫山?”李彥仙仿佛沒有看到焦慮的時立愛。
“主公,宋前代明相範仲淹曾說過,臣當與琦練兵選將,漸複橫山,以斷賊臂,不數年間,可期平定矣。”
“且據臣所察,橫山產糧、鹽、鐵礦。
橫山以北是西夏的主要養馬場,那裏水草豐茂,適宜養大批戰馬。
最重要一點,橫山是西夏的南大門。打開橫山,就可以一馬平川直入西夏腹地。”
李彥仙聞言頭皮發麻,這西夏是一副硬骨頭。
“恩師,小生不敢苟同恩師所說。”營帳中從時立愛身後走出一位中年男子,他身著道袍,衣服有些淩亂不堪。
李彥仙和時立愛商議軍事之時,時立愛執意留下了麾下這個人,李彥仙還以為是時立愛請的“保鏢兼書童”。
“老時頭,這位是?”李彥仙挑了挑眉頭。
卻見時立愛隻是輕微皺了一下眉頭,接著笑著說道,“主公,我年事已高,這位便是我的高徒。”
“逆徒還不快來拜見主公!”
隻見那位身著道袍的中年人淚眼婆娑,忽然對著李彥仙直接跪了下來,還行了三拜九叩大禮。
“快,請起,既是時公高徒,何須拘泥於禮數。”李彥仙看了看時立愛,這兩年四處出戰,整個陝州一應後勤、行政全由時立愛,這個已經70歲的老人家,按照規例,早應該是享受兒孫福了。
現在他推出愛徒,竟然有了走的意思嗎?
李彥仙明明記得,上一世時立愛可是活到了82歲,還有12年壽命的。
他,不會,走吧?
時立愛拉著那中年人手,來到李彥仙跟前,說道,“主公,臣畢竟曾是金國中樞,而今又年老昏聵,臣為主公推薦愛徒,實是為主公的千秋偉業而添一份磚瓦,請主公不必介懷。”
“罪官韓昉,先前不識好歹,坐鎮燕京,為金人為非作歹。
聽說李大帥乃大遼駙馬,如今威震燕雲,我心有愧疚,請大帥看在同為遼國同僚份上,求大帥收留!”
李彥仙有些震驚,前番在長安府衙明麵上接受了遼國公主耶律牙不裏當眾獻上傳國玉璽的跪請。
他想不到,這威名已經傳遍燕雲和塞外。
耶律牙不理通過劉家商貿,也組建了自己的商隊,以行商為由,走遍遼國故土,一是為收攏遼人,二是順道做一層生意解決鐵林軍軍需,三是為李彥仙宣傳造勢。
再說說這韓昉。
當日丟失燕京後,從燕京逃出,計劃逃亡薊州。
隻是想不到去的路上,遇上了河北數十股義軍、流民,故而與掩護的部隊失去了聯係。
後麵流落漁陽,在漁陽老鄉的襄助下,秘密以道士身份掩護入陝州來洛陽。
一路入洛陽,才知道,大遼公主耶律牙不理,曾經的恩師時立愛現在都投效於李彥仙。
“快,請起,折煞我李彥仙。”
李彥仙有些驚喜,接著說道,“不知韓大哥高見?”
“小人聽聞大帥,有一軍種神秘而數量稀少,不過一出手便能致敵人於死地。
西夏不過是一蕞爾小國,他李乾順也不過是部落推選才選上的皇帝。
隻要大帥出一支精兵,潛入夏國,抓獲夏主,西夏防線必然崩潰。”
李彥仙倒有些疑惑,竟然是部落推選的皇帝,搞定他一個又如何可以蕩滅西夏?
韓昉接著說道,“夏國以李乾順為主,親金派係以國相任得敬為主,此人心懷撥測,一支覬覦夏國大位。李帥可以財貨匱與他,引起與夏主李乾順的爭端,再從中得利。
親宋派則以夏國晉王李察哥為主,此人是李乾順的弟弟,通曉軍事,足智多謀,擁有10萬大軍。橫山與大宋的半數貿易都是以李察哥為主,所以此人傾向和大宋和睦。”
“最關鍵的是,那夏相任得敬便是李察哥收了他的錢財推薦上位的。”
“大帥,挑起夏國內亂,再出一精兵擒獲夏主,夏必滅亡矣。”
李彥仙聽後,點了點頭,他沒有說話,將韓昉屏退。
“老時頭,你要退休了嗎?”
時立愛:什麽是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