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悲喜並不相通。
正如現在,陝州兵馬各戰將齊聚一堂準備歡慶新的一年的到來。
遠在大名府的嶽飛丟官棄職。
就因為奔襲收複大名府,被南朝宋帝趙構,下旨以擅啟邊戰,在大名府從武功郎解職為平民。
“直娘賊!大哥,咱不幹了,這算什麽道理?
打了勝仗,收複了舊疆,這小兒皇帝卻讓你解職為民!”張憲看著責罵的聖旨,滿腹抱怨。
嶽飛擺擺手,示意眾兄弟安靜。
等到送聖旨的內侍走遠了,嶽飛趕緊讓麾下兄弟進入大名府府衙內堂。
“朝廷僅令自守以待敵,不敢遠攻而求勝”嶽飛痛心疾首,這是消極不抵抗了。
他趁著大齊猛攻韋城,圖謀開封,偏師襲取大齊偽都大名府,光複大名府。
就這還是罪!
什麽時候剿滅叛逆光複故土也成了罪?
大好局麵毀於一旦!
隻要,隻要朝廷大軍出兵協助,再牽製住金國南下的完顏宗弼。
他就可以乘勝追擊,一舉將大齊餘孽一網打盡。
然後迴師或令另一路偏師收複東京。
奈何兩淮製置使張俊,江淮宣撫使杜充,自己的兩位直屬上司,不僅按兵不動,歡送金人北返,還將本次出兵的罪名扣在了他嶽飛頭上!
“大哥,朝廷如此消極避戰,招質我等,我們能怎麽辦?”湯懷憤憤不平。
“大哥,不若投靠太原晉王,他力主抗金,北伐西夏,殺得夏國李乾順片甲不留。
這兩年以來,晉王高舉高打,竟還真的將為禍陝西的金賊殺得丟盔棄甲。
陝州六路,河東路,已經全線光複!”張顯也不憤。
自己的大哥明明武智雙全,卻一再遭到朝廷的曲解棄用。
就這次來說,他們5000人,偏師搗毀了偽齊在汲縣的糧食補給點。
將偽齊國都大名府都打下了。
按道理,封個製置使都綽綽有餘。
哪怕是授個節度使(宋朝節度使不比唐朝,是虛職來的),他們這一幫相州嶽飛老鄉也不難過。
結果,皇帝趙構直接將大哥削職為民。
心寒呀!
他們在汲縣,在大名府,不要命衝鋒陷陣。
結果?就這?
原時空裏,完顏宗弼南下進占常州,嶽飛四戰四勝完顏宗弼(金兀術)。
不僅於此,還在隨後的追擊逃跑的金人中,於鎮江東、清水亭,殺得肆虐江南的金人丟盔棄甲。
更在建康龍灣中,將完顏宗弼殺得大敗,迫使完顏宗弼逃出淮西。
隻是這一世由於李彥仙的魂穿,發生了蝶變,一切都加速向另一個方向變化了。
嶽飛輕歎一聲,“宗帥,吾對不住你呀!”
想到宗帥死前不甘心三唿過河北伐的景象,錚錚鐵骨的嶽飛也情不自禁流下了淚水。
開封沒有守住,偽齊餘孽猖獗占據北地,金賊大軍可以隨時南下劫掠大宋。
南服隻今殲小醜,北轅何日返神州。
“晉王的特使可還在?”嶽飛忽然問道。
“大哥,那長胡子老翁一直都在府上後院。”湯懷趕緊說道。
作為最熟悉嶽飛的老鄉\/嶽飛從軍一直以來的副手。
在嶽飛扶靈迴來後再度屈辱重返軍中抗金,湯懷就知道要留一手了。
這已經是嶽大哥第五次投軍。
他們(湯懷,王貴,張顯)三個和嶽飛一樣在大宋軍隊序列裏麵已經五進四出了。
“大哥,我這就叫人去請他過來。”湯懷有些意動。
嶽大哥這是開竅,北上太原投效晉王嗎?
聽說晉王李彥仙是咱大哥的義結金蘭的兄弟。
嶽飛看了看一直跟隨自己的王貴,張顯,張憲等人,不禁悲從中來。
“拜見將軍!”不一會兒,一頭白發的康公弼便被請了過來。
康公弼想不到晉王的一番好意,竟然令嶽飛丟官棄職。
不過晉王似乎是早有預料一樣,要他專門找個借口滯留在大名府。
“康相公言重了,今日請你過來,是想。。。”嶽飛一時心塞。
“將軍不必如此。”康公弼忽然明白,為什麽時立愛這老小子會臨老轉換門頭,投效晉王殿下。
這晉王殿下似乎將所有事情都設了abc計劃包底。
事情發展不出其右。
將晉王預留的第二封信交給嶽飛後。
嶽飛恭敬拜謝。
並立即組織搬運行伍啟程太原。
。。。
建康府衙。
“什麽?嶽飛跑了?!”接到嶽飛跑了的消息,身在建康的江淮宣撫使杜充慌了。
甩鍋給嶽飛後,按照之前嶽飛的尿性,他會繼續投鐵投軍報效大宋。
“杜相公,我們的人去到大名府,已經證實了嶽飛確實是走了,還帶了一眾兄弟跑了!”
“這…金人這邊如何交代呀?”杜充慌了。
嶽飛在汲縣、大名府的英勇表現,成功引起了完顏宗弼的注意。
按照完顏宗弼的意思,杜充隻需找個機會做掉嶽飛,就算是“投名”金國的開路牌。
如今這個投名狀沒有了,杜充感覺非常失落。
事關他現在危機重重。他杜某人要跳槽金人。
半年前,杜充放棄東京,掘開黃河大堤,南逃臨安城(杭州)。
還獲趙構大讚“徇國忘家,得烈丈夫之勇;臨機料敵,有古名將之風”。
前月更是被任命為尚書右仆射同平章事(即右相),兼江淮宣撫使,鎮守建康。
隻是皇帝的寵幸說變就變。
他移師建康後,已經深居簡出,能不自己動手的事情絕不自己動手。
就連金人圍攻建康,他也隻是派了都統製陳淬去迎戰。
不知道是否這樣得罪了上麵。
兩淮製置使張俊的到來,則徹底將原屬於他那些走私貿易所得全部沒收了。
如今,嶽飛擅自出兵被削職為民,更是敲響了他杜充的警鍾。
說到底,這嶽飛能再次從軍,也是當初他來建康來求助於他杜充的。
“子房,滄州的事都處理了嗎?”杜充忽然想到會不會是滄州殺良冒功的事情被檢舉揭發了。
故而他發問身邊的刑名師爺趙闍。
“放心,都處理好了。杜相公,嶽飛雖走,但本人有一計可投名金人。”
“子房,請說!”
“請杜相公即刻上奏,指責那嶽飛殺良冒功,貪汙糧餉,如今懼怕擔罪,已潛逃。請朝廷下令緝捕。
他不在這裏,還不是什麽都由我們來說!”
杜充大喜,豎起拇指讚道,“妙呀!既能洗脫本官嫌疑,又能完成金人安排。子房,大才!”
趙闍笑嘻嘻迴應,眼裏閃過一絲鄙夷。
就這豬腦袋,還要我趙闍(du)出馬?
媼相也太將我大才小用了。
趙闍換了副麵孔 躬身迴應,“杜相公高明!我等隻是按職辦事。”
正如現在,陝州兵馬各戰將齊聚一堂準備歡慶新的一年的到來。
遠在大名府的嶽飛丟官棄職。
就因為奔襲收複大名府,被南朝宋帝趙構,下旨以擅啟邊戰,在大名府從武功郎解職為平民。
“直娘賊!大哥,咱不幹了,這算什麽道理?
打了勝仗,收複了舊疆,這小兒皇帝卻讓你解職為民!”張憲看著責罵的聖旨,滿腹抱怨。
嶽飛擺擺手,示意眾兄弟安靜。
等到送聖旨的內侍走遠了,嶽飛趕緊讓麾下兄弟進入大名府府衙內堂。
“朝廷僅令自守以待敵,不敢遠攻而求勝”嶽飛痛心疾首,這是消極不抵抗了。
他趁著大齊猛攻韋城,圖謀開封,偏師襲取大齊偽都大名府,光複大名府。
就這還是罪!
什麽時候剿滅叛逆光複故土也成了罪?
大好局麵毀於一旦!
隻要,隻要朝廷大軍出兵協助,再牽製住金國南下的完顏宗弼。
他就可以乘勝追擊,一舉將大齊餘孽一網打盡。
然後迴師或令另一路偏師收複東京。
奈何兩淮製置使張俊,江淮宣撫使杜充,自己的兩位直屬上司,不僅按兵不動,歡送金人北返,還將本次出兵的罪名扣在了他嶽飛頭上!
“大哥,朝廷如此消極避戰,招質我等,我們能怎麽辦?”湯懷憤憤不平。
“大哥,不若投靠太原晉王,他力主抗金,北伐西夏,殺得夏國李乾順片甲不留。
這兩年以來,晉王高舉高打,竟還真的將為禍陝西的金賊殺得丟盔棄甲。
陝州六路,河東路,已經全線光複!”張顯也不憤。
自己的大哥明明武智雙全,卻一再遭到朝廷的曲解棄用。
就這次來說,他們5000人,偏師搗毀了偽齊在汲縣的糧食補給點。
將偽齊國都大名府都打下了。
按道理,封個製置使都綽綽有餘。
哪怕是授個節度使(宋朝節度使不比唐朝,是虛職來的),他們這一幫相州嶽飛老鄉也不難過。
結果,皇帝趙構直接將大哥削職為民。
心寒呀!
他們在汲縣,在大名府,不要命衝鋒陷陣。
結果?就這?
原時空裏,完顏宗弼南下進占常州,嶽飛四戰四勝完顏宗弼(金兀術)。
不僅於此,還在隨後的追擊逃跑的金人中,於鎮江東、清水亭,殺得肆虐江南的金人丟盔棄甲。
更在建康龍灣中,將完顏宗弼殺得大敗,迫使完顏宗弼逃出淮西。
隻是這一世由於李彥仙的魂穿,發生了蝶變,一切都加速向另一個方向變化了。
嶽飛輕歎一聲,“宗帥,吾對不住你呀!”
想到宗帥死前不甘心三唿過河北伐的景象,錚錚鐵骨的嶽飛也情不自禁流下了淚水。
開封沒有守住,偽齊餘孽猖獗占據北地,金賊大軍可以隨時南下劫掠大宋。
南服隻今殲小醜,北轅何日返神州。
“晉王的特使可還在?”嶽飛忽然問道。
“大哥,那長胡子老翁一直都在府上後院。”湯懷趕緊說道。
作為最熟悉嶽飛的老鄉\/嶽飛從軍一直以來的副手。
在嶽飛扶靈迴來後再度屈辱重返軍中抗金,湯懷就知道要留一手了。
這已經是嶽大哥第五次投軍。
他們(湯懷,王貴,張顯)三個和嶽飛一樣在大宋軍隊序列裏麵已經五進四出了。
“大哥,我這就叫人去請他過來。”湯懷有些意動。
嶽大哥這是開竅,北上太原投效晉王嗎?
聽說晉王李彥仙是咱大哥的義結金蘭的兄弟。
嶽飛看了看一直跟隨自己的王貴,張顯,張憲等人,不禁悲從中來。
“拜見將軍!”不一會兒,一頭白發的康公弼便被請了過來。
康公弼想不到晉王的一番好意,竟然令嶽飛丟官棄職。
不過晉王似乎是早有預料一樣,要他專門找個借口滯留在大名府。
“康相公言重了,今日請你過來,是想。。。”嶽飛一時心塞。
“將軍不必如此。”康公弼忽然明白,為什麽時立愛這老小子會臨老轉換門頭,投效晉王殿下。
這晉王殿下似乎將所有事情都設了abc計劃包底。
事情發展不出其右。
將晉王預留的第二封信交給嶽飛後。
嶽飛恭敬拜謝。
並立即組織搬運行伍啟程太原。
。。。
建康府衙。
“什麽?嶽飛跑了?!”接到嶽飛跑了的消息,身在建康的江淮宣撫使杜充慌了。
甩鍋給嶽飛後,按照之前嶽飛的尿性,他會繼續投鐵投軍報效大宋。
“杜相公,我們的人去到大名府,已經證實了嶽飛確實是走了,還帶了一眾兄弟跑了!”
“這…金人這邊如何交代呀?”杜充慌了。
嶽飛在汲縣、大名府的英勇表現,成功引起了完顏宗弼的注意。
按照完顏宗弼的意思,杜充隻需找個機會做掉嶽飛,就算是“投名”金國的開路牌。
如今這個投名狀沒有了,杜充感覺非常失落。
事關他現在危機重重。他杜某人要跳槽金人。
半年前,杜充放棄東京,掘開黃河大堤,南逃臨安城(杭州)。
還獲趙構大讚“徇國忘家,得烈丈夫之勇;臨機料敵,有古名將之風”。
前月更是被任命為尚書右仆射同平章事(即右相),兼江淮宣撫使,鎮守建康。
隻是皇帝的寵幸說變就變。
他移師建康後,已經深居簡出,能不自己動手的事情絕不自己動手。
就連金人圍攻建康,他也隻是派了都統製陳淬去迎戰。
不知道是否這樣得罪了上麵。
兩淮製置使張俊的到來,則徹底將原屬於他那些走私貿易所得全部沒收了。
如今,嶽飛擅自出兵被削職為民,更是敲響了他杜充的警鍾。
說到底,這嶽飛能再次從軍,也是當初他來建康來求助於他杜充的。
“子房,滄州的事都處理了嗎?”杜充忽然想到會不會是滄州殺良冒功的事情被檢舉揭發了。
故而他發問身邊的刑名師爺趙闍。
“放心,都處理好了。杜相公,嶽飛雖走,但本人有一計可投名金人。”
“子房,請說!”
“請杜相公即刻上奏,指責那嶽飛殺良冒功,貪汙糧餉,如今懼怕擔罪,已潛逃。請朝廷下令緝捕。
他不在這裏,還不是什麽都由我們來說!”
杜充大喜,豎起拇指讚道,“妙呀!既能洗脫本官嫌疑,又能完成金人安排。子房,大才!”
趙闍笑嘻嘻迴應,眼裏閃過一絲鄙夷。
就這豬腦袋,還要我趙闍(du)出馬?
媼相也太將我大才小用了。
趙闍換了副麵孔 躬身迴應,“杜相公高明!我等隻是按職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