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坦克對決
抗戰:開局特戰營最後傲視全球 作者:文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謝強原本想直接讓無人機發射導彈或炸彈,將他們出逃的車輛擊毀。
不過請示龍飛後,龍飛意思先進行警告性射擊,阻止他們離開即可,如果對方無視警告,繼續強行逃竄,那再消滅他們。
同時,龍飛還命令謝強,等無人機和導彈補刀之後,立即發起登陸作戰,盡快拿下悉尼港和對方的首都堪培拉。
因為首都一旦被占領,可以從心理上震懾對方,從而瓦解對方的戰鬥意誌。
於是,停泊在達爾文和悉尼港外的艦隊,開始全速前進,一路暢通無阻抵達港口碼頭。
這時,還有少數沒被摧毀的岸防工事,開始進行最後的抵抗。
不過這些抵抗顯得是那麽徒勞,艦炮和無人機相互配合,沒一會就全部清理幹淨。
隨即,重裝合成旅以及機械化部隊開始快速從港口登陸上岸。
按照龍飛的作戰計劃,謝強這邊拿下悉尼港後,立即兵分三路。
一路是一個重裝合成旅外加一萬機械化部隊,直接殺向堪培拉,拿下對方的首都後,再沿海岸線向西進軍。
另一路也是一個重裝合成旅外加一萬機械化部隊,這一路直接向北突擊,到時與龍飛的部隊在袋鼠島北部會師。
最後一路是一萬機械化部隊,目標就是占領袋鼠島中部地區。
謝強估計這三路大軍,隻有進軍堪培拉的這一路,會遭遇頑強抵抗。
所以,他命令重裝合成旅隻管在前麵橫推碾壓,要快速撕裂對方的防線,攻陷對方的陣地,還要打得對方喪失抵抗之心。
而一萬機械化部隊,則緊跟其後負責清理戰場和善後工作。
達爾文港這邊,因為袋鼠方麵為了防禦鬼子可能的進攻,將僅有的五個步兵師部署了四個在這邊。
並且達爾文港,他們就部署了第1和第2兩個步兵師。
另外,第4步兵師部署在達爾文港左側的基茨港,第10步兵師則部署在基茨港旁的溫德姆。
所以,龍飛這邊從達爾文港登陸後,他將重裝合成旅布置在西南方向上。
然後立即下令兩路大軍分頭進擊,至於已經被攻占的達爾文港和悉尼港,則直接交給海軍來守衛。
柯廷和政府高層的車隊,還沒駛出堪培拉,最前方負責警戒和探路的車輛,隨著一聲巨響,突然緊急刹車停了下來。
駕駛員正在高速行駛,突然看見在車輛前方兩三百米處發生了巨大的爆炸,所以不得不立即停車。
車上人員下車探查後,發現路麵被炸出一個大坑,但認為可能隻是一枚流彈,所以決定繞路繼續前進。
可剛剛繞開爆炸點,才往前開了一兩百米,車輛前方又發生了爆炸。
這下車裏的人員下車查看後,判斷不可能又是流彈。
正當他們四下張望之時,一名操控員操控無人機降低高度,直接從他們的頭頂上方幾十米處快速飛過。
緊接著,無人機在空中劃出一道圓弧,又從後方飛來,再次掠過他們的頭頂。
這次,無人機機翼下掛載的炸彈,這幾人看得很清楚。
而且無人機的這種動作,很明顯有炫耀和警告的意思。
這次他們不敢再擅自決定繼續前進,而是跑到後麵向柯廷總理報告。
柯廷總理聽完匯報後,一臉不可思議的表情。
其實這也難怪,這時期誰見過無人機啊,就是噴氣式飛機都還在研製中。
於是柯廷急忙召集幾名高層過來商議,最後,大家雖然不知道這是無人機,但起碼明白這可能是一種新型飛機。
而且明顯是在向他們發出警告,示意他們不準再前進,否則警告就會變成真正的攻擊。
大家都怕死,於是一致決定立馬返迴,免得遭到對方的轟炸。
操控員見車隊調頭返迴,也就不再發射炸彈,而是一路跟隨監視。
托馬斯以為柯廷總理已經帶著高層離開,於是命令第一裝甲師隱蔽在堪培拉市外東北方向。
一旦占領悉尼的敵軍向首都發起攻擊,第一裝甲師立刻發起突然襲擊。
托馬斯雖然之前被派往中東地區指揮作戰,但他還沒機會見識過什麽是真正的鋼鐵洪流。
第一裝甲師下轄兩個裝甲旅、一個炮兵支援群和2個摩托化步兵營。
而裝甲旅則由3個裝甲團組成,每團1個團部中隊、3個坦克中隊,每個中隊配置52輛“巡洋坦克”瑪蒂爾達坦克和10輛偵察車。
獅子國在二戰時期,固執將坦克分為步兵坦克和巡洋坦克兩種類型。
步兵坦克,要求裝備強大的支援火炮,有厚重的正麵裝甲,但機動性很差,隻要能夠跟得上步兵前進速度即可
而且,步兵坦克主要用於配屬步兵師,協助步兵進行作戰。
巡洋坦克則恰好相反,強調優秀的機動性,但攻擊力和防禦力較差,這種坦克主要用來編組為裝甲師、裝甲旅,用於機動作戰。
所以按托馬斯如今的認知,第一裝甲師裝備了三百多輛坦克,這麽強大的裝甲力量,不是隨便哪個軍隊可以輕易擊敗的。
所以托馬斯才會對兵力這麽部署,他內心真實想法是想借助這個第一裝甲師,出其不意一舉擊敗龍炎人民軍。
而對第10和第12步兵師,托馬斯讓第10步兵師在城外設防,與第一裝甲師一起負責阻擊敵軍。
而第12步兵師,托馬斯命令他們進入堪培拉城內設防,一旦城外防線失守,則利用城市建築和工事,與敵軍進行城市巷戰。
當謝強率領重裝合成旅,一馬當先出現在堪培拉東北方向五六公裏處時,正好進入了對方第一裝甲師的伏擊範圍。
袋鼠第一裝甲師師長是諾斯科特少將 ,當即下令所有坦克立即全速出擊。
諾斯科特對世界各國的坦克都有過一些了解,所以,並不認為這時期有哪個國家的坦克,可以對抗他的瑪蒂爾達坦克。
所以,即使他發現龍炎人民軍有上百輛坦克,但自信滿滿認為這場即將到來的坦克對決,他必定是最後的勝利者。
因為這款坦克雖然火炮比較弱,口徑僅有40毫米,同漢斯國的1到3型坦克差不多,而且最大公路時速隻有25公裏,非常緩慢。
但是瑪蒂爾達坦克有著強悍的裝甲防禦力,坦克前裝甲厚度達78毫米,炮塔裝甲厚度達75毫米,側裝甲厚度達70毫米,後部裝甲厚度達55毫米,在這時期這種裝甲是逆天的存在。
不過請示龍飛後,龍飛意思先進行警告性射擊,阻止他們離開即可,如果對方無視警告,繼續強行逃竄,那再消滅他們。
同時,龍飛還命令謝強,等無人機和導彈補刀之後,立即發起登陸作戰,盡快拿下悉尼港和對方的首都堪培拉。
因為首都一旦被占領,可以從心理上震懾對方,從而瓦解對方的戰鬥意誌。
於是,停泊在達爾文和悉尼港外的艦隊,開始全速前進,一路暢通無阻抵達港口碼頭。
這時,還有少數沒被摧毀的岸防工事,開始進行最後的抵抗。
不過這些抵抗顯得是那麽徒勞,艦炮和無人機相互配合,沒一會就全部清理幹淨。
隨即,重裝合成旅以及機械化部隊開始快速從港口登陸上岸。
按照龍飛的作戰計劃,謝強這邊拿下悉尼港後,立即兵分三路。
一路是一個重裝合成旅外加一萬機械化部隊,直接殺向堪培拉,拿下對方的首都後,再沿海岸線向西進軍。
另一路也是一個重裝合成旅外加一萬機械化部隊,這一路直接向北突擊,到時與龍飛的部隊在袋鼠島北部會師。
最後一路是一萬機械化部隊,目標就是占領袋鼠島中部地區。
謝強估計這三路大軍,隻有進軍堪培拉的這一路,會遭遇頑強抵抗。
所以,他命令重裝合成旅隻管在前麵橫推碾壓,要快速撕裂對方的防線,攻陷對方的陣地,還要打得對方喪失抵抗之心。
而一萬機械化部隊,則緊跟其後負責清理戰場和善後工作。
達爾文港這邊,因為袋鼠方麵為了防禦鬼子可能的進攻,將僅有的五個步兵師部署了四個在這邊。
並且達爾文港,他們就部署了第1和第2兩個步兵師。
另外,第4步兵師部署在達爾文港左側的基茨港,第10步兵師則部署在基茨港旁的溫德姆。
所以,龍飛這邊從達爾文港登陸後,他將重裝合成旅布置在西南方向上。
然後立即下令兩路大軍分頭進擊,至於已經被攻占的達爾文港和悉尼港,則直接交給海軍來守衛。
柯廷和政府高層的車隊,還沒駛出堪培拉,最前方負責警戒和探路的車輛,隨著一聲巨響,突然緊急刹車停了下來。
駕駛員正在高速行駛,突然看見在車輛前方兩三百米處發生了巨大的爆炸,所以不得不立即停車。
車上人員下車探查後,發現路麵被炸出一個大坑,但認為可能隻是一枚流彈,所以決定繞路繼續前進。
可剛剛繞開爆炸點,才往前開了一兩百米,車輛前方又發生了爆炸。
這下車裏的人員下車查看後,判斷不可能又是流彈。
正當他們四下張望之時,一名操控員操控無人機降低高度,直接從他們的頭頂上方幾十米處快速飛過。
緊接著,無人機在空中劃出一道圓弧,又從後方飛來,再次掠過他們的頭頂。
這次,無人機機翼下掛載的炸彈,這幾人看得很清楚。
而且無人機的這種動作,很明顯有炫耀和警告的意思。
這次他們不敢再擅自決定繼續前進,而是跑到後麵向柯廷總理報告。
柯廷總理聽完匯報後,一臉不可思議的表情。
其實這也難怪,這時期誰見過無人機啊,就是噴氣式飛機都還在研製中。
於是柯廷急忙召集幾名高層過來商議,最後,大家雖然不知道這是無人機,但起碼明白這可能是一種新型飛機。
而且明顯是在向他們發出警告,示意他們不準再前進,否則警告就會變成真正的攻擊。
大家都怕死,於是一致決定立馬返迴,免得遭到對方的轟炸。
操控員見車隊調頭返迴,也就不再發射炸彈,而是一路跟隨監視。
托馬斯以為柯廷總理已經帶著高層離開,於是命令第一裝甲師隱蔽在堪培拉市外東北方向。
一旦占領悉尼的敵軍向首都發起攻擊,第一裝甲師立刻發起突然襲擊。
托馬斯雖然之前被派往中東地區指揮作戰,但他還沒機會見識過什麽是真正的鋼鐵洪流。
第一裝甲師下轄兩個裝甲旅、一個炮兵支援群和2個摩托化步兵營。
而裝甲旅則由3個裝甲團組成,每團1個團部中隊、3個坦克中隊,每個中隊配置52輛“巡洋坦克”瑪蒂爾達坦克和10輛偵察車。
獅子國在二戰時期,固執將坦克分為步兵坦克和巡洋坦克兩種類型。
步兵坦克,要求裝備強大的支援火炮,有厚重的正麵裝甲,但機動性很差,隻要能夠跟得上步兵前進速度即可
而且,步兵坦克主要用於配屬步兵師,協助步兵進行作戰。
巡洋坦克則恰好相反,強調優秀的機動性,但攻擊力和防禦力較差,這種坦克主要用來編組為裝甲師、裝甲旅,用於機動作戰。
所以按托馬斯如今的認知,第一裝甲師裝備了三百多輛坦克,這麽強大的裝甲力量,不是隨便哪個軍隊可以輕易擊敗的。
所以托馬斯才會對兵力這麽部署,他內心真實想法是想借助這個第一裝甲師,出其不意一舉擊敗龍炎人民軍。
而對第10和第12步兵師,托馬斯讓第10步兵師在城外設防,與第一裝甲師一起負責阻擊敵軍。
而第12步兵師,托馬斯命令他們進入堪培拉城內設防,一旦城外防線失守,則利用城市建築和工事,與敵軍進行城市巷戰。
當謝強率領重裝合成旅,一馬當先出現在堪培拉東北方向五六公裏處時,正好進入了對方第一裝甲師的伏擊範圍。
袋鼠第一裝甲師師長是諾斯科特少將 ,當即下令所有坦克立即全速出擊。
諾斯科特對世界各國的坦克都有過一些了解,所以,並不認為這時期有哪個國家的坦克,可以對抗他的瑪蒂爾達坦克。
所以,即使他發現龍炎人民軍有上百輛坦克,但自信滿滿認為這場即將到來的坦克對決,他必定是最後的勝利者。
因為這款坦克雖然火炮比較弱,口徑僅有40毫米,同漢斯國的1到3型坦克差不多,而且最大公路時速隻有25公裏,非常緩慢。
但是瑪蒂爾達坦克有著強悍的裝甲防禦力,坦克前裝甲厚度達78毫米,炮塔裝甲厚度達75毫米,側裝甲厚度達70毫米,後部裝甲厚度達55毫米,在這時期這種裝甲是逆天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