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夫人中毒一事兒,最終沒有報到官府去,因為鬱鼎實在丟不起這個人。
因為最後還是查到了蘇姨娘身上。
婁夫人和鬱語薇一開始就懷疑這事兒是蘇姨娘做的,隻是她們卻想不通蘇姨娘是怎麽做到的,而且沒有證據,鬱鼎也是不會相信的。
後來在尚書府那邊的壓力下,鬱鼎不得不嚴查,可是查來查去,都沒能查出什麽來。
因為蘇姨娘早就趁亂讓人將那個被收買的小丫頭給騙走關起來了,所以當時在主院裏審問那些下人仆從的時候,那個小丫頭根本就不在。
不過當時人心惶惶,那小丫頭又隻是個不起眼的粗使丫頭,所以誰也沒留心到她在不在場。
鬱鼎迴府之後,也沒有立即審問,而是先行了解了一下婁夫人中毒的情況以及治療辦法。
直到尚書府那邊得到消息趕來,才提醒了鬱鼎,也是在這個時候,才發現主院少了一個三等丫頭。
這種時候突然莫名地少了人,誰都會知道少的這個人絕對是關鍵,於是鬱鼎立刻全府搜找那小丫頭。
可是這個時候,那小丫頭早就被蘇姨娘的人送出鬱府了。
原本蘇姨娘是讓人將那小丫頭找個沒人的地方處理了,誰知道其中卻出了岔子,那小丫頭命不該絕居然被一個少年郎給救了。
死裏逃生的小丫頭哪裏還不知道是怎麽迴事兒,又驚又怕地將事情的經過和她的救命恩人講了。
救命恩人聽了她的講述也很為難。
這小丫頭為了給母親治病被人收買偷偷給主母的茶水裏下毒,雖然她並不知道那是毒藥,隻以為是會讓人生病的東西。
可就算不是毒藥,那也是害人的東西,而且婁夫人也確實因此而病的不輕,便是蘇姨娘不滅她的口,婁夫人也饒不了她,鬱府也容不下她,說不定還會連累她的家人。
原本她還抱有僥幸心理,以為蘇姨娘隻是想讓婁夫人一直病著她好奪取管家之權,那麽她替蘇姨娘做事兒也算是她的人了,蘇姨娘能用得到她,一定不會輕易舍棄她,說不定以後還有可以升一升當個二等丫頭。
可是現在她卻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了,蘇姨娘都要殺她滅口了,想來是她的存在威脅到了蘇姨娘。
小丫頭不想死。
可她也清楚就憑她自己做了的那些事兒,恐怕沒人能容得下她。
她又恨又害怕,更多的則是悲哀,茫然不知所措,隻哭的肝腸寸斷。
那救下她的少年郎見她哭的如此傷心,心生不忍,最後還是給她出了個主意,讓她將事情坦白。
也許她能活下來,畢竟她是受人指使,而且她本人並不知道那是毒藥。
也許她會被打死或者發賣,但是至少不會連累她的家人,而且還報複了蘇姨娘。
小丫頭思考再三,同意了。
救了她的少年郎便將她以及那個蘇姨娘派來殺她的人一起送到了婁尚書府。
至於為何不直接送去鬱府,一是怕蘇姨娘現在管著家,會再找機會殺人滅口,二也是怕鬱鼎會替蘇姨娘隱瞞,或者高拿輕放。
尚書府就不會有這種擔憂。
被害的人是尚書府的大小姐,他們是絕對不會讓蘇姨娘從這件事裏脫身的。
果然,因為有尚書府的壓力在,鬱鼎不得不處理蘇姨娘。
按照尚書府的意思,蘇姨娘一個妾室敢下毒謀害主母,就應該一杯毒酒讓其暴斃。
可是鬱鼎卻舍不得,蘇姨娘也一直在哭著喊冤,哪怕是有兩個人證,她也是抵死不認。
鬱蘭澤也拉著鬱清為蘇姨娘求情,隻說蘇姨娘是被人栽贓陷害了。
“說我姨娘是幕後主使?那證據呢?不要說那兩個人證了,那個小丫頭既然能被人收買了給夫人下毒,又怎麽不可能被人收買了來攀咬姨娘?至於那個所謂的殺人滅口的夥計,他雖然是金玉坊的人,可是連夫人院子裏的人都能被收買,我外公鋪子裏的人怎麽就不可能被收買?重要的是物證!除了這兩個人證之外,還有什麽物證是指向姨娘的嗎?”
鬱蘭澤哭著替蘇姨娘辯解,居然還真的被她找到了一些理由。
鬱鼎本來就不太相信蘇姨娘會有這麽大的膽子,現在聽到女兒的一番質問,心中更加動搖了。
是啊,如果是想要栽贓陷害,那肯定是要收買和蘇姨娘有關係的人才有說服力啊。
而且,這些事也太巧了些,既然是要殺人滅口,為什麽就那麽巧的被人救了?
最主要的是,那小丫頭自首卻沒有來找他這個家主,而是跑去了尚書府,這樣的行為不但讓鬱鼎心裏不舒服,同樣也讓他有些懷疑這是不是尚書府在後麵搞鬼,甚至幹脆就是婁夫人自導自演的苦肉計。
當然,這樣的念頭也隻是在他腦海裏一閃而過,那位神醫雖然醫術高明,診出了婁夫人中了慢性毒,但是想要在短期內解毒卻也是做不到的,最重要的一點,就算是解了毒,對婁夫人身體的的傷害也已經造成,以後婁夫人的體質都要弱上許多,不但容易生病,而且還有礙壽數。
鬱鼎不認為婁夫人會為了對付蘇姨娘就對自己下這樣的重手。
最後,鬱鼎頂住了尚書府的壓力,沒有按照鬱語薇和婁夫人的意思讓蘇姨娘暴斃,但也將她送到了城外的一處莊子上“養病”去了。
這樣的處理結果蘇姨娘和婁夫人雙方都不滿意,隻有鬱怡歆聽說了後露出滿意之色。
很好,經此一事兒,婁夫人和蘇姨娘之間的仇恨無法化解,鬱語薇姐弟和鬱蘭澤姐弟之間的矛盾也更加尖銳,鬱怡歆覺得鬱府絕不可能再像前世一般雖然有些小矛盾,但是大麵兒上還能過得去,尤其是在麵對外部壓力的時候,鬱家人還是能夠團結一心,共渡難關。
婁夫人的毒還沒解,依然管不了家,鬱語薇嫁人、蘇姨娘“養病”,不得已隻好將鬱老太太請出來管家,隻是鬱老太太年紀太大,精神有些不濟,頂多也就掛個名兒,實際上管家權還是在鬱蘭澤手裏。
因為最後還是查到了蘇姨娘身上。
婁夫人和鬱語薇一開始就懷疑這事兒是蘇姨娘做的,隻是她們卻想不通蘇姨娘是怎麽做到的,而且沒有證據,鬱鼎也是不會相信的。
後來在尚書府那邊的壓力下,鬱鼎不得不嚴查,可是查來查去,都沒能查出什麽來。
因為蘇姨娘早就趁亂讓人將那個被收買的小丫頭給騙走關起來了,所以當時在主院裏審問那些下人仆從的時候,那個小丫頭根本就不在。
不過當時人心惶惶,那小丫頭又隻是個不起眼的粗使丫頭,所以誰也沒留心到她在不在場。
鬱鼎迴府之後,也沒有立即審問,而是先行了解了一下婁夫人中毒的情況以及治療辦法。
直到尚書府那邊得到消息趕來,才提醒了鬱鼎,也是在這個時候,才發現主院少了一個三等丫頭。
這種時候突然莫名地少了人,誰都會知道少的這個人絕對是關鍵,於是鬱鼎立刻全府搜找那小丫頭。
可是這個時候,那小丫頭早就被蘇姨娘的人送出鬱府了。
原本蘇姨娘是讓人將那小丫頭找個沒人的地方處理了,誰知道其中卻出了岔子,那小丫頭命不該絕居然被一個少年郎給救了。
死裏逃生的小丫頭哪裏還不知道是怎麽迴事兒,又驚又怕地將事情的經過和她的救命恩人講了。
救命恩人聽了她的講述也很為難。
這小丫頭為了給母親治病被人收買偷偷給主母的茶水裏下毒,雖然她並不知道那是毒藥,隻以為是會讓人生病的東西。
可就算不是毒藥,那也是害人的東西,而且婁夫人也確實因此而病的不輕,便是蘇姨娘不滅她的口,婁夫人也饒不了她,鬱府也容不下她,說不定還會連累她的家人。
原本她還抱有僥幸心理,以為蘇姨娘隻是想讓婁夫人一直病著她好奪取管家之權,那麽她替蘇姨娘做事兒也算是她的人了,蘇姨娘能用得到她,一定不會輕易舍棄她,說不定以後還有可以升一升當個二等丫頭。
可是現在她卻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了,蘇姨娘都要殺她滅口了,想來是她的存在威脅到了蘇姨娘。
小丫頭不想死。
可她也清楚就憑她自己做了的那些事兒,恐怕沒人能容得下她。
她又恨又害怕,更多的則是悲哀,茫然不知所措,隻哭的肝腸寸斷。
那救下她的少年郎見她哭的如此傷心,心生不忍,最後還是給她出了個主意,讓她將事情坦白。
也許她能活下來,畢竟她是受人指使,而且她本人並不知道那是毒藥。
也許她會被打死或者發賣,但是至少不會連累她的家人,而且還報複了蘇姨娘。
小丫頭思考再三,同意了。
救了她的少年郎便將她以及那個蘇姨娘派來殺她的人一起送到了婁尚書府。
至於為何不直接送去鬱府,一是怕蘇姨娘現在管著家,會再找機會殺人滅口,二也是怕鬱鼎會替蘇姨娘隱瞞,或者高拿輕放。
尚書府就不會有這種擔憂。
被害的人是尚書府的大小姐,他們是絕對不會讓蘇姨娘從這件事裏脫身的。
果然,因為有尚書府的壓力在,鬱鼎不得不處理蘇姨娘。
按照尚書府的意思,蘇姨娘一個妾室敢下毒謀害主母,就應該一杯毒酒讓其暴斃。
可是鬱鼎卻舍不得,蘇姨娘也一直在哭著喊冤,哪怕是有兩個人證,她也是抵死不認。
鬱蘭澤也拉著鬱清為蘇姨娘求情,隻說蘇姨娘是被人栽贓陷害了。
“說我姨娘是幕後主使?那證據呢?不要說那兩個人證了,那個小丫頭既然能被人收買了給夫人下毒,又怎麽不可能被人收買了來攀咬姨娘?至於那個所謂的殺人滅口的夥計,他雖然是金玉坊的人,可是連夫人院子裏的人都能被收買,我外公鋪子裏的人怎麽就不可能被收買?重要的是物證!除了這兩個人證之外,還有什麽物證是指向姨娘的嗎?”
鬱蘭澤哭著替蘇姨娘辯解,居然還真的被她找到了一些理由。
鬱鼎本來就不太相信蘇姨娘會有這麽大的膽子,現在聽到女兒的一番質問,心中更加動搖了。
是啊,如果是想要栽贓陷害,那肯定是要收買和蘇姨娘有關係的人才有說服力啊。
而且,這些事也太巧了些,既然是要殺人滅口,為什麽就那麽巧的被人救了?
最主要的是,那小丫頭自首卻沒有來找他這個家主,而是跑去了尚書府,這樣的行為不但讓鬱鼎心裏不舒服,同樣也讓他有些懷疑這是不是尚書府在後麵搞鬼,甚至幹脆就是婁夫人自導自演的苦肉計。
當然,這樣的念頭也隻是在他腦海裏一閃而過,那位神醫雖然醫術高明,診出了婁夫人中了慢性毒,但是想要在短期內解毒卻也是做不到的,最重要的一點,就算是解了毒,對婁夫人身體的的傷害也已經造成,以後婁夫人的體質都要弱上許多,不但容易生病,而且還有礙壽數。
鬱鼎不認為婁夫人會為了對付蘇姨娘就對自己下這樣的重手。
最後,鬱鼎頂住了尚書府的壓力,沒有按照鬱語薇和婁夫人的意思讓蘇姨娘暴斃,但也將她送到了城外的一處莊子上“養病”去了。
這樣的處理結果蘇姨娘和婁夫人雙方都不滿意,隻有鬱怡歆聽說了後露出滿意之色。
很好,經此一事兒,婁夫人和蘇姨娘之間的仇恨無法化解,鬱語薇姐弟和鬱蘭澤姐弟之間的矛盾也更加尖銳,鬱怡歆覺得鬱府絕不可能再像前世一般雖然有些小矛盾,但是大麵兒上還能過得去,尤其是在麵對外部壓力的時候,鬱家人還是能夠團結一心,共渡難關。
婁夫人的毒還沒解,依然管不了家,鬱語薇嫁人、蘇姨娘“養病”,不得已隻好將鬱老太太請出來管家,隻是鬱老太太年紀太大,精神有些不濟,頂多也就掛個名兒,實際上管家權還是在鬱蘭澤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