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重生04:我真的隻想低調做人啊 作者:術小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p>
李晶在電話裏簡明扼要地匯報了談判進度。
次日上午,李晶、李美娟二人來到香格裏拉酒店,當麵請示羅寧,下一步該如何推進。
據了解,其實搜胡並非文娛作品版權交易的二道販子,而是三道販子。
以2004年收視率較高的一部電視劇《血色浪漫》為例,其出品方為京城xx影視傳媒公司。
這部劇剛剛拍完、還沒播出之時,其大陸/港澳台/海外的電視、網絡及其他一切版權便被“大洋文化”這家公司買斷。大洋文化是一家版權代理公司,它才是真正的二道販子。
大洋文化將《血色浪漫》大陸地區的電視首播版權賣給了蘇省衛視,網絡版權賣給了搜胡。
大洋文化的主攻方向是電視台,網絡版權應該不會賣太貴,也不可能賣太貴。
網絡盜版滿天飛的年代,文娛作品的網絡版權基本上就是半買半送的存在。
《血色浪漫》共32集,搜胡對南瓜視頻的報價是300元/集,32集共計9600元,允許南瓜視頻在合同簽訂後的5年內使用《血色浪漫》的網絡版權。
如果這單生意談成了,《血色浪漫》將同時在搜胡、南瓜視頻兩個平台供網友下載,並且諸如南瓜視頻這樣的ugc視頻網站,對《血色浪漫》進行網絡二次創作不屬於侵權行為。
國內的影視劇版權代理公司不止大洋文化一家,但數量也不多。
搜胡找大洋文化及其他版權代理公司買了一些影視劇網絡版權,再分銷給南瓜視頻。
這件事情並沒有咱們之前想象的那麽簡單。
搜胡自稱把影視劇網絡版權分銷給咱們,主要是出於分攤成本的考慮。
搜胡購買網絡版權的成本是多少?
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咋一看,咱以區區不到1萬元的白菜價,購買《血色浪漫》五年的網絡版權使用權,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有沒有一種可能,搜胡對《血色浪漫》的采購價,低於9600元?
這是商業機密,無從得知。
假如南瓜視頻隻買一部《血色浪漫》,讓搜胡賺幾百塊、幾千塊,倒也無所謂啦。
目前雙方打合過的購買清單,包括150部電影、2500集電視劇、15檔電視台自製節目。
每部作品版權的單價加一起是110萬元,搜胡在此基礎上打8.5折,讓南瓜視頻以93.5萬的總價打包帶走。
有一說一,九十幾萬買這麽多版權,其中不乏熱門影視劇和電視台節目,即便吃虧,也吃不了太大的虧。
6年之後,2011年,《宮鎖珠簾》的網絡版權,一集賣到了120萬元,整部劇的網絡版權賣了4000多萬元。
2005年的150部電影、2500集電視劇、15檔電視台節目的網絡版權總價,還不及2011年《宮鎖珠簾》一集的價格。
導致影視劇正版價格暴漲的主要原因,是我國對影視劇盜版的重拳出擊,在嚴厲打擊之下,曾經風光無限、狂霸酷拽的盜版大佬們要麽跑路去了國外,要麽抓進去踩縫紉機。
這都是後話了。
但說快也快,09年左右差不多就能見分曉。
“九十幾萬,對於大公司來說不值一提,對現階段的我們來說,有點兒貴哦。”羅寧說道。
“若低於這個采購數量,搜胡就不太願意跟我們繼續談下去了。”李晶說道。
羅寧查看購買清單中的版權目錄及各版權的單價,說道:“一部作品的網絡版權,由出品方到代理公司,再到分銷商,最後到咱們手裏,轉了三道手,這裏麵肯定是有差價的。”
“羅總,來我們公司之前,我從未接觸過文娛作品版權購買這項業務,屬於啥也不懂的純新人。這一個月以來,我從各種渠道積極學習、了解情況,收集到了一些行業信息,可能不太全麵哈……”
李晶把她掌握的行業信息,提煉之後分享給羅寧。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這是理想的交易模式。
然而在文娛作品網絡版權購買這方麵,幾乎不可能做到。
還是以《血色浪漫》為例,出品方重視的是電視版權,出品方將電視版權高價賣給版權代理公司,而網絡版權很有可能是附帶贈送的,一分錢也不收,或者收1塊錢的象征性版權費。
如果南瓜視頻找出品方單獨購買《血色浪漫》網絡版權,談判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除非像版權代理公司一樣,高價買下電視版權,順帶獲得網絡版權。
繞過所有中間商,直接與賣方談生意,確實是一條合適路徑。
隻不過以南瓜視頻當前的可用資金量,按此操作方法,隻能買到數量極少的版權。
退而求其次,繞過分銷商搜胡,與版權代理商大洋文化洽談網絡版權購買事項,或許能節省成本。
“嗯,少一道轉手,就少掏一點錢,理論上是這樣的。來都來了,還是先和搜胡談談唄,談崩了再說咯。”
羅寧看完搜胡的版權清單,問道:“怎麽沒看到《漢武大帝》、《家有兒女》和《仙劍奇俠傳》?”
這三部電視劇是05年年初播放的,目前的收視率排名年度前三。
李晶說道:“這三部最新的熱門電視劇,網絡版權全被櫟視網買了。搜胡的整體財力肯定更雄厚,但分配給搜胡寬頻事業部的預算並不多,在購買版權方麵,櫟視網投入的資金更多。羅總,我想和你確認一下,我們找搜胡、櫟視這樣的分銷商購買網絡版權的主要目的是什麽呢?”
“引流是一個原因,然而隻有形成了規模效應,才能實現引流。一百多部電影、兩千多集電視劇、十幾檔電視節目所構成的資源庫,放之於整個網絡,片源太少了呀!哪怕再翻一倍,仍然杯水車薪,根本形成不了規模效應。正版網站上的片源數量,不及p2p片源的百分之一,憑什麽從p2p平台引流過來呢?”
“搜胡、櫟視兩強聯手、持續燒錢,不斷購買版權、豐富正版片源庫,才有可能與盜版對抗。咱們從這兩家中間商手裏購買少量版權,我個人覺得意義不大,短期內得不到任何迴報,甚至連賠本賺吆喝的效果也達不到……”
李晶在電話裏簡明扼要地匯報了談判進度。
次日上午,李晶、李美娟二人來到香格裏拉酒店,當麵請示羅寧,下一步該如何推進。
據了解,其實搜胡並非文娛作品版權交易的二道販子,而是三道販子。
以2004年收視率較高的一部電視劇《血色浪漫》為例,其出品方為京城xx影視傳媒公司。
這部劇剛剛拍完、還沒播出之時,其大陸/港澳台/海外的電視、網絡及其他一切版權便被“大洋文化”這家公司買斷。大洋文化是一家版權代理公司,它才是真正的二道販子。
大洋文化將《血色浪漫》大陸地區的電視首播版權賣給了蘇省衛視,網絡版權賣給了搜胡。
大洋文化的主攻方向是電視台,網絡版權應該不會賣太貴,也不可能賣太貴。
網絡盜版滿天飛的年代,文娛作品的網絡版權基本上就是半買半送的存在。
《血色浪漫》共32集,搜胡對南瓜視頻的報價是300元/集,32集共計9600元,允許南瓜視頻在合同簽訂後的5年內使用《血色浪漫》的網絡版權。
如果這單生意談成了,《血色浪漫》將同時在搜胡、南瓜視頻兩個平台供網友下載,並且諸如南瓜視頻這樣的ugc視頻網站,對《血色浪漫》進行網絡二次創作不屬於侵權行為。
國內的影視劇版權代理公司不止大洋文化一家,但數量也不多。
搜胡找大洋文化及其他版權代理公司買了一些影視劇網絡版權,再分銷給南瓜視頻。
這件事情並沒有咱們之前想象的那麽簡單。
搜胡自稱把影視劇網絡版權分銷給咱們,主要是出於分攤成本的考慮。
搜胡購買網絡版權的成本是多少?
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咋一看,咱以區區不到1萬元的白菜價,購買《血色浪漫》五年的網絡版權使用權,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有沒有一種可能,搜胡對《血色浪漫》的采購價,低於9600元?
這是商業機密,無從得知。
假如南瓜視頻隻買一部《血色浪漫》,讓搜胡賺幾百塊、幾千塊,倒也無所謂啦。
目前雙方打合過的購買清單,包括150部電影、2500集電視劇、15檔電視台自製節目。
每部作品版權的單價加一起是110萬元,搜胡在此基礎上打8.5折,讓南瓜視頻以93.5萬的總價打包帶走。
有一說一,九十幾萬買這麽多版權,其中不乏熱門影視劇和電視台節目,即便吃虧,也吃不了太大的虧。
6年之後,2011年,《宮鎖珠簾》的網絡版權,一集賣到了120萬元,整部劇的網絡版權賣了4000多萬元。
2005年的150部電影、2500集電視劇、15檔電視台節目的網絡版權總價,還不及2011年《宮鎖珠簾》一集的價格。
導致影視劇正版價格暴漲的主要原因,是我國對影視劇盜版的重拳出擊,在嚴厲打擊之下,曾經風光無限、狂霸酷拽的盜版大佬們要麽跑路去了國外,要麽抓進去踩縫紉機。
這都是後話了。
但說快也快,09年左右差不多就能見分曉。
“九十幾萬,對於大公司來說不值一提,對現階段的我們來說,有點兒貴哦。”羅寧說道。
“若低於這個采購數量,搜胡就不太願意跟我們繼續談下去了。”李晶說道。
羅寧查看購買清單中的版權目錄及各版權的單價,說道:“一部作品的網絡版權,由出品方到代理公司,再到分銷商,最後到咱們手裏,轉了三道手,這裏麵肯定是有差價的。”
“羅總,來我們公司之前,我從未接觸過文娛作品版權購買這項業務,屬於啥也不懂的純新人。這一個月以來,我從各種渠道積極學習、了解情況,收集到了一些行業信息,可能不太全麵哈……”
李晶把她掌握的行業信息,提煉之後分享給羅寧。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這是理想的交易模式。
然而在文娛作品網絡版權購買這方麵,幾乎不可能做到。
還是以《血色浪漫》為例,出品方重視的是電視版權,出品方將電視版權高價賣給版權代理公司,而網絡版權很有可能是附帶贈送的,一分錢也不收,或者收1塊錢的象征性版權費。
如果南瓜視頻找出品方單獨購買《血色浪漫》網絡版權,談判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除非像版權代理公司一樣,高價買下電視版權,順帶獲得網絡版權。
繞過所有中間商,直接與賣方談生意,確實是一條合適路徑。
隻不過以南瓜視頻當前的可用資金量,按此操作方法,隻能買到數量極少的版權。
退而求其次,繞過分銷商搜胡,與版權代理商大洋文化洽談網絡版權購買事項,或許能節省成本。
“嗯,少一道轉手,就少掏一點錢,理論上是這樣的。來都來了,還是先和搜胡談談唄,談崩了再說咯。”
羅寧看完搜胡的版權清單,問道:“怎麽沒看到《漢武大帝》、《家有兒女》和《仙劍奇俠傳》?”
這三部電視劇是05年年初播放的,目前的收視率排名年度前三。
李晶說道:“這三部最新的熱門電視劇,網絡版權全被櫟視網買了。搜胡的整體財力肯定更雄厚,但分配給搜胡寬頻事業部的預算並不多,在購買版權方麵,櫟視網投入的資金更多。羅總,我想和你確認一下,我們找搜胡、櫟視這樣的分銷商購買網絡版權的主要目的是什麽呢?”
“引流是一個原因,然而隻有形成了規模效應,才能實現引流。一百多部電影、兩千多集電視劇、十幾檔電視節目所構成的資源庫,放之於整個網絡,片源太少了呀!哪怕再翻一倍,仍然杯水車薪,根本形成不了規模效應。正版網站上的片源數量,不及p2p片源的百分之一,憑什麽從p2p平台引流過來呢?”
“搜胡、櫟視兩強聯手、持續燒錢,不斷購買版權、豐富正版片源庫,才有可能與盜版對抗。咱們從這兩家中間商手裏購買少量版權,我個人覺得意義不大,短期內得不到任何迴報,甚至連賠本賺吆喝的效果也達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