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嗒!”、“喵!”
“臥!”
“啪嗒!”、“喵……”
大白貓蹲於梳妝台上,聽著口令一再裝死臥倒,如此三番頗是不耐,奈何正用一根手指命令它的人亦極不好惹,隻得再次“啪嗒”一聲,滾倒在台。
“臥!”
桃紅的木榻上,袁女正懶懶的以手支頭,梅花纏雪被襯著玲瓏有致的身姿,長長的烏發從被子的一角斜灑,一半藏於被中,一半悄泄榻下。而柔嫩蔥玉的另一支手則指著大白貓,上下輕輕的點動。
“女正,身子可有妥些?”
這時,袁女皇清脆的聲音自前室傳來。
聽得聲音,袁女正稍稍一愣,隨後睫毛一刷,倏地一下鑽入被子中,閉著眼睛深深吸得一口氣不吐,把一張小臉憋得雪白,而後雙手抓著被子邊緣,慢慢探出首,啞聲道:“阿姐,我頭疼。”
“呀!”
袁女皇一眼之下,駭了一跳,幾個疾步行至塌前,俯身伸手一探,半晌,眉間微凝,緩緩坐於床邊,歪著腦袋奇道:“未見燙呢,怎地麵色就這般差?”
袁女正軟軟的道:“阿姐,女正神疲困乏,已然,已然起不得身了。”說著,暗覺自己臉色快要迴複,趕緊悄悄憋氣。
“哦!”
袁女皇眸子漫不經心的一溜,將她偷偷皺鼻子的樣子盡落於眼,心中已然有數,嫣然笑道:“小妹若是真病了,那可不敢耽擱,我這便去尋阿兄,教阿兄延請良醫,為小妹細細就症!”最後四字,落得又慢又沉。
“阿姐,別……”
袁女正心急之下,憋著的氣便泄了。雙手緊緊的拽著阿姐的衣袖,抬頭瞥了一眼阿姐,見她正好整以暇的笑著,心知被看阿姐識破了。臉上悄然而紅。
“喵!!”
大白貓豎著毛絨絨的大尾巴,裂著嘴,仿似在笑。
袁女皇頭亦不迴的輕聲命令:“臥!”
“啪嗒!”
“噗嗤!”
袁女正裝了半日的病,再也忍不住,亦無需再忍。索性坐起身,抱著腿嬌笑。
袁女皇點了一下她的額頭,問道:“女正,可是不想隨阿兄迴丹陽?”
“嗯!”
袁女正重重的點了一下頭,微仰雪白的脖子,大聲道:“阿姐,女正說過的,女正要嫁美鶴!若是隨阿兄迴丹陽了,怎生嫁得?”
果然如此……
袁女皇幽幽歎道:“奈何即便你留下來,也嫁不成美鶴啊。你我身為袁氏之女。婚嫁之事理應由家族做主,父兄操持。況且,你亦與尚兄有約在先,若是背信毀約,父兄顏麵何存?女正,且聽阿姐一言吧:美鶴雖美,卻非你我良人呀!”
“非也!”
袁女正駁道:“阿姐謬也,聖人有言:名與身孰輕?身與禍孰多?得與亡孰病?女正喜愛美鶴,便應嫁之隨之,豈可因名而誤身?阿姐休得誆我。女正定要嫁美鶴的!若不能嫁美鶴,女正定會得病而亡也!”
“胡言!”
袁女皇嬌嗔,柳眉卻悄然深鎖,心想:‘小妹自幼倔強。然莫論她如何作使,事關謝、袁兩家上百年的情誼,阿父與阿兄豈會將她妻之與美鶴呀!’心思數番電轉,突地一明,眉梢盡展,款款笑道:“小妹若真喜愛美鶴。便理應為美鶴著想,小妹且思一思,若是此事為人所知,劉郎君將如何自處?”
袁女正抱膝不語,眉心淺凝作川。
袁女皇趁勢軟聲再道:“據阿姐所知,劉郎君年近十五即將及冠,正是謀取出身之時,若教不知情者於此時風聞,恐將誤傳美鶴妄攀高門、不知進退,如此一來,豈非使美玉染暇?更何況,謝世叔乃是美鶴之師,若教世叔得知此事,美鶴豈不愧煞?”
“阿姐,那該如何是好?女正非美鶴不嫁的!”袁女正小小的臉寵緊緊貼著膝背,睫毛一眨一眨,眼眸攔著一層霧,神情盡顯迷離與茫然。
唉!
袁女皇暗中一聲長歎,臉上的笑意卻更盛,將小妹輕輕攬入懷中,緩緩撫著她的秀發,柔聲道:“小妹勿傷,阿姐知曉小妹心意不可逆改。嗯,美鶴及冠僅有年許,而小妹離及笄尚兩年有餘。兩年是幾許日月?待美鶴出身已定後,小妹大可不急不燥,徐徐圖之嘛。其間,興許,興許,謝尚阿兄先行毀約呢……”
“然也!”
袁女皇眸子豁然一亮,指著將將爬起來大白貓喝道:“臥!”待大白貓受驚裝死後,滿意的拍了拍小手,喜道:“尚兄乃薄幸之人,兩年裏定會愛慕別家女郎!到得那時,我便可以嫁美鶴了!”說話之時,眼睛裏投進一顆又一顆的小星星。
“對極!小妹之病,幾時可妥?”袁女皇歪著腦袋,戲謔的問。
袁女正格格笑道:“現下已妥,明日便可起行!”
“噗嗤!”
這下,輪到袁女皇嬌聲笑起來,伸出一根玉指戳了一下小妹的額頭,笑道:“恁地調皮!勿使人疑心哦,我這便告訴阿兄去!”說著,款款起身,轉出帷幔,繞過屏風,沿著迴廊一直行至院外。
院外,袁耽正徘徊於翠竹下,麵上神色急不可耐,見得袁女皇行來,趕緊疾步迎上前,問道:“女皇,可曾將女正勸妥?”
袁女皇點頭道:“阿兄,明日便可起行!”
“甚好!”
袁耽長長吐出一口氣,竟朝著袁女皇揖手道:“女皇,阿兄謝過!”
袁女皇驚道:“阿兄,何故如此?怎可長幼不分!”
袁耽灑然一笑,揮手道:“若非女皇,阿兄便成罪人矣!何顏麵對謝世叔?況且,瞻簀美譽亦將因此而受損也!嗯,阿兄這便去見過謝世叔,明日迴返丹陽!”言罷,揮著寬袖大踏步而去。
“唉!”
袁女皇目送阿兄離去,迴首望著院子,歎道:“小妹,莫怪阿姐誆你。你我身為士族女子,一切理應以家族為重。”
而袁耽腳步輕快的行至謝裒所居的院子,見院門口肅立著兩名隨從頗是陌生,心下微微奇怪。未及多想便欲踏入院中。
隨從將手一攔,沉聲道:“且留步!”
“咦!”
袁耽眉梢一揚,斜眼一撩,便欲喝斥。
這時,從院內疾疾行來一名麵孔熟悉的隨從。輕聲道:“袁郎君莫惱,院中有貴人。”
“貴人?”
袁耽眉頭一皺,稍作沉吟,暗忖:‘能當謝氏稱為貴人的人會是誰?司馬氏?司馬氏怎地到會稽來了?’心思數轉,眉間緩放,淡聲道:“袁耽稍後再來見過世叔。”言罷,揮袖而去。
院中。
室內置著雕欄矮床,一身華服的殷道畿端坐於矮床正中,手裏捧著一卷策紙細細閱讀,眉梢時展時舒。在其下首右位跪坐著謝裒。雙手按膝,麵色平淡,眼光緩注案前香爐。
香爐中,一品沉香宛轉輕燎,恰若女子揉動曼妙身姿翩翩起舞。
稍徐。
“妙哉!”
殷道畿將文策閱畢,緩緩一卷輕擱於案,眼露喜色,讚道:“幼儒先生此三策大妙,納才乃根本之舉,若從此議。國子、太學定當複建而興盛。土斷一策更是絕佳,實為正朝肅綱之議。”言至此處,眼底精光隱吐,瞅了一眼謝裒。將懷中的白毛麈輕輕一揮,不著痕跡的一收,再道:“嗯,積精蓄甲之策亦是大勢共趨,乃定國之論!道畿迴返建康後,定將此三策呈稟父皇!”
“謝過殿下!”
謝裒雙手挽攬至眉。大禮頓拜。
“幼儒先生切莫如此,道畿遊行在外,不過一弱冠郎君爾,勿需行此大禮!”殷道畿坐於矮床雙手虛挽,待謝裒起身,又道:“父皇見策之後,定會召先生至建康詳對,屆時尚望先生莫戀大越山水,早日至建康,而道畿定當置備茶酒於席,以待先生前來。”
言中有音啊……
謝裒眉間不見色,胸中卻有竹,心想:‘借司馬道畿之手傳策於司馬睿,便是不想與刁協、劉隗二人相對過激,然則,事關江東世家整局,謝氏恐難獨善其身,這建康怕是得往!不過那時,行事已有眉目,進退皆可有據,實乃穩妥之舉。而司馬道畿此意,嘿嘿……尚是與謝鯤阿兄妥善商議後再作決吧!’
再度一拜,沉聲道:“為國事奔波,乃臣之本份,豈敢當殿下等候。”
“嗯……”
殷道畿微微一笑,心知不可過急,突地想起一截綠紗,隨意笑道:“始今方知,大越山水之秀,冠甲於江左矣!而此次蘭亭仲秋行雅,諸君逍遙隨意、漫聚無端,令道畿悠然神醉。若非滯行已久,道畿定當盤桓於此,與幼儒先生對席籬下、暢談道玄,方不負此身華冠也。唉,昔日陸士衡作‘複不聞鶴唳’之語!道畿深有同感也,再難聞琴笛合鳴也……”
言罷,捉著白毛麈遙望室外,神態好似愁暢。
謝裒笑道:“殿下身居高堂而望聞深遠,何需眼羨野鶴之閑,自有風景不同矣!然則,華亭劉氏子之琴,確如叔夜已具魂,不可多得。而……”
稍稍一頓,挑了一眼殷道畿,續道:“蕭氏義女之笛,魂兮清伶,不著於物,非沾於塵,猶勝半籌!”
蕭氏,義女?
聞言,殷道畿白毛麈往左一打,眼底喜色一閃即逝,昔日與宋禕匆匆一瞥,急晤於途,蕭然並未言其乃蕭氏義女,而自己亦不便多問。
心想:若是蕭氏之女,父皇定不容許,討之不得,隻得忍棄!然,既乃義女,事便可為……
當下,二人舉盞共飲,隻論琴棋字畫玄道,再不談其他。
一個時辰後,殷道畿告辭離去,尚得前往紀瞻府上。
謝裒將其送至莊院門口,目逐華麗的牛車消失於竹林深處,方才徐徐收迴目光,將袖一攬,緩步而迴。
待行至水廊時,恰遇袁耽。
袁耽將明日便要起行迴返丹陽之事稟報於謝裒。
謝裒略作一頓,挑了一眼袁耽,緩緩點頭,嘴角浮起笑意。小兒輩們偶戲情事,他怎會不知?謝、袁兩家交往聯姻已過百年,袁氏自會處理妥當,何需放在心上?不過,華亭美鶴,美之如玉,美之如鬆,偏生才情孤高,誰家女郎不喜耶?
思及適才所呈三論,謝裒目光更顯柔和,蕩過碧潭,穿過水廊,直直漫向院牆。
一牆之隔。
矮案置於院中,綠蘿跪坐於案側,左手把著右腕徐徐轉動墨條,將研台中的埃墨推得均勻成糊,許是持續已久,精致小巧的鼻子兩側滲著顆顆細粒的汗珠。
“擱著吧,足矣!”
劉濃輕聲說著,目光卻凝於案上,畫作即將完畢,不敢有絲毫大意,默記著陸舒窈曾教導的勾撩筆法,捉著畫筆徐徐纏描。少傾,額間細汗漸密,畫作尚缺最後一步,切不可急!提著筆,深深吸得一口氣,閉著眼睛沉吟,眼前則恍若浮現一個鵝黃身影正歪著腦袋凝神,以待最後一筆。
便如此!
待心中小女郎眯著眼睛落筆時,劉濃亦半步不差的將畫筆在研台邊緣處一蕩,順勢於畫紙上疾速兩點。
“呀,活了!”
綠蘿左手猶自揉著右腕,右掌卻掩上了小嘴驚唿,她不懂畫,但知道這幅畫小郎君畫的極好,那紙上的人經得小郎君那麽一點,頓時就,就活了嘛。
“嗯,尚可!”
劉濃揉著手腕打量畫作,心中也有些許竊喜,若論筆法恐仍不及舒窈與那個袁女皇,但自忖若言捕神亦相差仿佛了。畫中之人乃是袁耽,隻見其正一手攬著袍擺,一手將五木飛投壺中。其時,飛揚的眉,漆亮的眼,微翹的嘴角,皆被捕入畫中。又以描神之法,將在座之人的諸般神態淺描而承輔,更加凸現得畫中主角神彩奕奕、栩栩如生。
稍稍作想,提起狼豪作題:“紅樓之顛,七友初集,但觀袁彥道行博弈……似庖丁解牛爾,渾驚四座而不知也,縱懷於胸乎,遊刃而有餘也……”
“華亭劉瞻簀慕之臨之,以畫行餞。”
題字作罷,劉濃將筆一擱,伸出寬袖緩緩扇蕩於畫作上方,待墨跡被風浸幹,畫作便成。
綠蘿喜道:“小郎君畫好了麽?婢子拿去擱著。”
“嗯,去吧。”
“是,小郎君。”綠蘿柔柔一個萬福,隨後小心翼翼的托著畫板行向室中,深怕自己一個不小心便汙了小郎君畫了兩日的畫。
這時,墨璃踏出室來,兩兩對望。
墨璃抱著一摞書卷,站在水階上居高臨下俯視,眸子凝於綠蘿發髻兩側,臉上帶著淡淡的不屑,心中卻在嘀咕:小郎君為何要送綠蘿如此貴重的步搖呢?莫非我夜裏睡得太熟了?亦或……
“且讓!”
綠蘿嬌媚一笑,恰若春花怒放,陽光落在步搖上……(未完待續。)
“臥!”
“啪嗒!”、“喵……”
大白貓蹲於梳妝台上,聽著口令一再裝死臥倒,如此三番頗是不耐,奈何正用一根手指命令它的人亦極不好惹,隻得再次“啪嗒”一聲,滾倒在台。
“臥!”
桃紅的木榻上,袁女正懶懶的以手支頭,梅花纏雪被襯著玲瓏有致的身姿,長長的烏發從被子的一角斜灑,一半藏於被中,一半悄泄榻下。而柔嫩蔥玉的另一支手則指著大白貓,上下輕輕的點動。
“女正,身子可有妥些?”
這時,袁女皇清脆的聲音自前室傳來。
聽得聲音,袁女正稍稍一愣,隨後睫毛一刷,倏地一下鑽入被子中,閉著眼睛深深吸得一口氣不吐,把一張小臉憋得雪白,而後雙手抓著被子邊緣,慢慢探出首,啞聲道:“阿姐,我頭疼。”
“呀!”
袁女皇一眼之下,駭了一跳,幾個疾步行至塌前,俯身伸手一探,半晌,眉間微凝,緩緩坐於床邊,歪著腦袋奇道:“未見燙呢,怎地麵色就這般差?”
袁女正軟軟的道:“阿姐,女正神疲困乏,已然,已然起不得身了。”說著,暗覺自己臉色快要迴複,趕緊悄悄憋氣。
“哦!”
袁女皇眸子漫不經心的一溜,將她偷偷皺鼻子的樣子盡落於眼,心中已然有數,嫣然笑道:“小妹若是真病了,那可不敢耽擱,我這便去尋阿兄,教阿兄延請良醫,為小妹細細就症!”最後四字,落得又慢又沉。
“阿姐,別……”
袁女正心急之下,憋著的氣便泄了。雙手緊緊的拽著阿姐的衣袖,抬頭瞥了一眼阿姐,見她正好整以暇的笑著,心知被看阿姐識破了。臉上悄然而紅。
“喵!!”
大白貓豎著毛絨絨的大尾巴,裂著嘴,仿似在笑。
袁女皇頭亦不迴的輕聲命令:“臥!”
“啪嗒!”
“噗嗤!”
袁女正裝了半日的病,再也忍不住,亦無需再忍。索性坐起身,抱著腿嬌笑。
袁女皇點了一下她的額頭,問道:“女正,可是不想隨阿兄迴丹陽?”
“嗯!”
袁女正重重的點了一下頭,微仰雪白的脖子,大聲道:“阿姐,女正說過的,女正要嫁美鶴!若是隨阿兄迴丹陽了,怎生嫁得?”
果然如此……
袁女皇幽幽歎道:“奈何即便你留下來,也嫁不成美鶴啊。你我身為袁氏之女。婚嫁之事理應由家族做主,父兄操持。況且,你亦與尚兄有約在先,若是背信毀約,父兄顏麵何存?女正,且聽阿姐一言吧:美鶴雖美,卻非你我良人呀!”
“非也!”
袁女正駁道:“阿姐謬也,聖人有言:名與身孰輕?身與禍孰多?得與亡孰病?女正喜愛美鶴,便應嫁之隨之,豈可因名而誤身?阿姐休得誆我。女正定要嫁美鶴的!若不能嫁美鶴,女正定會得病而亡也!”
“胡言!”
袁女皇嬌嗔,柳眉卻悄然深鎖,心想:‘小妹自幼倔強。然莫論她如何作使,事關謝、袁兩家上百年的情誼,阿父與阿兄豈會將她妻之與美鶴呀!’心思數番電轉,突地一明,眉梢盡展,款款笑道:“小妹若真喜愛美鶴。便理應為美鶴著想,小妹且思一思,若是此事為人所知,劉郎君將如何自處?”
袁女正抱膝不語,眉心淺凝作川。
袁女皇趁勢軟聲再道:“據阿姐所知,劉郎君年近十五即將及冠,正是謀取出身之時,若教不知情者於此時風聞,恐將誤傳美鶴妄攀高門、不知進退,如此一來,豈非使美玉染暇?更何況,謝世叔乃是美鶴之師,若教世叔得知此事,美鶴豈不愧煞?”
“阿姐,那該如何是好?女正非美鶴不嫁的!”袁女正小小的臉寵緊緊貼著膝背,睫毛一眨一眨,眼眸攔著一層霧,神情盡顯迷離與茫然。
唉!
袁女皇暗中一聲長歎,臉上的笑意卻更盛,將小妹輕輕攬入懷中,緩緩撫著她的秀發,柔聲道:“小妹勿傷,阿姐知曉小妹心意不可逆改。嗯,美鶴及冠僅有年許,而小妹離及笄尚兩年有餘。兩年是幾許日月?待美鶴出身已定後,小妹大可不急不燥,徐徐圖之嘛。其間,興許,興許,謝尚阿兄先行毀約呢……”
“然也!”
袁女皇眸子豁然一亮,指著將將爬起來大白貓喝道:“臥!”待大白貓受驚裝死後,滿意的拍了拍小手,喜道:“尚兄乃薄幸之人,兩年裏定會愛慕別家女郎!到得那時,我便可以嫁美鶴了!”說話之時,眼睛裏投進一顆又一顆的小星星。
“對極!小妹之病,幾時可妥?”袁女皇歪著腦袋,戲謔的問。
袁女正格格笑道:“現下已妥,明日便可起行!”
“噗嗤!”
這下,輪到袁女皇嬌聲笑起來,伸出一根玉指戳了一下小妹的額頭,笑道:“恁地調皮!勿使人疑心哦,我這便告訴阿兄去!”說著,款款起身,轉出帷幔,繞過屏風,沿著迴廊一直行至院外。
院外,袁耽正徘徊於翠竹下,麵上神色急不可耐,見得袁女皇行來,趕緊疾步迎上前,問道:“女皇,可曾將女正勸妥?”
袁女皇點頭道:“阿兄,明日便可起行!”
“甚好!”
袁耽長長吐出一口氣,竟朝著袁女皇揖手道:“女皇,阿兄謝過!”
袁女皇驚道:“阿兄,何故如此?怎可長幼不分!”
袁耽灑然一笑,揮手道:“若非女皇,阿兄便成罪人矣!何顏麵對謝世叔?況且,瞻簀美譽亦將因此而受損也!嗯,阿兄這便去見過謝世叔,明日迴返丹陽!”言罷,揮著寬袖大踏步而去。
“唉!”
袁女皇目送阿兄離去,迴首望著院子,歎道:“小妹,莫怪阿姐誆你。你我身為士族女子,一切理應以家族為重。”
而袁耽腳步輕快的行至謝裒所居的院子,見院門口肅立著兩名隨從頗是陌生,心下微微奇怪。未及多想便欲踏入院中。
隨從將手一攔,沉聲道:“且留步!”
“咦!”
袁耽眉梢一揚,斜眼一撩,便欲喝斥。
這時,從院內疾疾行來一名麵孔熟悉的隨從。輕聲道:“袁郎君莫惱,院中有貴人。”
“貴人?”
袁耽眉頭一皺,稍作沉吟,暗忖:‘能當謝氏稱為貴人的人會是誰?司馬氏?司馬氏怎地到會稽來了?’心思數轉,眉間緩放,淡聲道:“袁耽稍後再來見過世叔。”言罷,揮袖而去。
院中。
室內置著雕欄矮床,一身華服的殷道畿端坐於矮床正中,手裏捧著一卷策紙細細閱讀,眉梢時展時舒。在其下首右位跪坐著謝裒。雙手按膝,麵色平淡,眼光緩注案前香爐。
香爐中,一品沉香宛轉輕燎,恰若女子揉動曼妙身姿翩翩起舞。
稍徐。
“妙哉!”
殷道畿將文策閱畢,緩緩一卷輕擱於案,眼露喜色,讚道:“幼儒先生此三策大妙,納才乃根本之舉,若從此議。國子、太學定當複建而興盛。土斷一策更是絕佳,實為正朝肅綱之議。”言至此處,眼底精光隱吐,瞅了一眼謝裒。將懷中的白毛麈輕輕一揮,不著痕跡的一收,再道:“嗯,積精蓄甲之策亦是大勢共趨,乃定國之論!道畿迴返建康後,定將此三策呈稟父皇!”
“謝過殿下!”
謝裒雙手挽攬至眉。大禮頓拜。
“幼儒先生切莫如此,道畿遊行在外,不過一弱冠郎君爾,勿需行此大禮!”殷道畿坐於矮床雙手虛挽,待謝裒起身,又道:“父皇見策之後,定會召先生至建康詳對,屆時尚望先生莫戀大越山水,早日至建康,而道畿定當置備茶酒於席,以待先生前來。”
言中有音啊……
謝裒眉間不見色,胸中卻有竹,心想:‘借司馬道畿之手傳策於司馬睿,便是不想與刁協、劉隗二人相對過激,然則,事關江東世家整局,謝氏恐難獨善其身,這建康怕是得往!不過那時,行事已有眉目,進退皆可有據,實乃穩妥之舉。而司馬道畿此意,嘿嘿……尚是與謝鯤阿兄妥善商議後再作決吧!’
再度一拜,沉聲道:“為國事奔波,乃臣之本份,豈敢當殿下等候。”
“嗯……”
殷道畿微微一笑,心知不可過急,突地想起一截綠紗,隨意笑道:“始今方知,大越山水之秀,冠甲於江左矣!而此次蘭亭仲秋行雅,諸君逍遙隨意、漫聚無端,令道畿悠然神醉。若非滯行已久,道畿定當盤桓於此,與幼儒先生對席籬下、暢談道玄,方不負此身華冠也。唉,昔日陸士衡作‘複不聞鶴唳’之語!道畿深有同感也,再難聞琴笛合鳴也……”
言罷,捉著白毛麈遙望室外,神態好似愁暢。
謝裒笑道:“殿下身居高堂而望聞深遠,何需眼羨野鶴之閑,自有風景不同矣!然則,華亭劉氏子之琴,確如叔夜已具魂,不可多得。而……”
稍稍一頓,挑了一眼殷道畿,續道:“蕭氏義女之笛,魂兮清伶,不著於物,非沾於塵,猶勝半籌!”
蕭氏,義女?
聞言,殷道畿白毛麈往左一打,眼底喜色一閃即逝,昔日與宋禕匆匆一瞥,急晤於途,蕭然並未言其乃蕭氏義女,而自己亦不便多問。
心想:若是蕭氏之女,父皇定不容許,討之不得,隻得忍棄!然,既乃義女,事便可為……
當下,二人舉盞共飲,隻論琴棋字畫玄道,再不談其他。
一個時辰後,殷道畿告辭離去,尚得前往紀瞻府上。
謝裒將其送至莊院門口,目逐華麗的牛車消失於竹林深處,方才徐徐收迴目光,將袖一攬,緩步而迴。
待行至水廊時,恰遇袁耽。
袁耽將明日便要起行迴返丹陽之事稟報於謝裒。
謝裒略作一頓,挑了一眼袁耽,緩緩點頭,嘴角浮起笑意。小兒輩們偶戲情事,他怎會不知?謝、袁兩家交往聯姻已過百年,袁氏自會處理妥當,何需放在心上?不過,華亭美鶴,美之如玉,美之如鬆,偏生才情孤高,誰家女郎不喜耶?
思及適才所呈三論,謝裒目光更顯柔和,蕩過碧潭,穿過水廊,直直漫向院牆。
一牆之隔。
矮案置於院中,綠蘿跪坐於案側,左手把著右腕徐徐轉動墨條,將研台中的埃墨推得均勻成糊,許是持續已久,精致小巧的鼻子兩側滲著顆顆細粒的汗珠。
“擱著吧,足矣!”
劉濃輕聲說著,目光卻凝於案上,畫作即將完畢,不敢有絲毫大意,默記著陸舒窈曾教導的勾撩筆法,捉著畫筆徐徐纏描。少傾,額間細汗漸密,畫作尚缺最後一步,切不可急!提著筆,深深吸得一口氣,閉著眼睛沉吟,眼前則恍若浮現一個鵝黃身影正歪著腦袋凝神,以待最後一筆。
便如此!
待心中小女郎眯著眼睛落筆時,劉濃亦半步不差的將畫筆在研台邊緣處一蕩,順勢於畫紙上疾速兩點。
“呀,活了!”
綠蘿左手猶自揉著右腕,右掌卻掩上了小嘴驚唿,她不懂畫,但知道這幅畫小郎君畫的極好,那紙上的人經得小郎君那麽一點,頓時就,就活了嘛。
“嗯,尚可!”
劉濃揉著手腕打量畫作,心中也有些許竊喜,若論筆法恐仍不及舒窈與那個袁女皇,但自忖若言捕神亦相差仿佛了。畫中之人乃是袁耽,隻見其正一手攬著袍擺,一手將五木飛投壺中。其時,飛揚的眉,漆亮的眼,微翹的嘴角,皆被捕入畫中。又以描神之法,將在座之人的諸般神態淺描而承輔,更加凸現得畫中主角神彩奕奕、栩栩如生。
稍稍作想,提起狼豪作題:“紅樓之顛,七友初集,但觀袁彥道行博弈……似庖丁解牛爾,渾驚四座而不知也,縱懷於胸乎,遊刃而有餘也……”
“華亭劉瞻簀慕之臨之,以畫行餞。”
題字作罷,劉濃將筆一擱,伸出寬袖緩緩扇蕩於畫作上方,待墨跡被風浸幹,畫作便成。
綠蘿喜道:“小郎君畫好了麽?婢子拿去擱著。”
“嗯,去吧。”
“是,小郎君。”綠蘿柔柔一個萬福,隨後小心翼翼的托著畫板行向室中,深怕自己一個不小心便汙了小郎君畫了兩日的畫。
這時,墨璃踏出室來,兩兩對望。
墨璃抱著一摞書卷,站在水階上居高臨下俯視,眸子凝於綠蘿發髻兩側,臉上帶著淡淡的不屑,心中卻在嘀咕:小郎君為何要送綠蘿如此貴重的步搖呢?莫非我夜裏睡得太熟了?亦或……
“且讓!”
綠蘿嬌媚一笑,恰若春花怒放,陽光落在步搖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