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樓,夜燭剛起。
楊少柳將將換過衣衫,穿著絳雪對襟襦裙,坐於案前看書。夜拂跪在她的身後,攬著她長達一步有半的青絲,以一把楠木小梳子細綰、細綰。
“嫣醉,小郎君可在?”室外,傳來碎湖急急的問話聲。
嫣醉反問:“家中有客,他怎會來西樓?”
室外沉默數息,楊少柳細眉一皺,將竹卷往案左一卷,朝著門外喚道:“碎湖,若有事,但且進來。”
“小娘子,婢子,婢子……”
碎湖快步入內,繞屏風時走得太急,險些帶倒屏風一側的燭台,來到近前也未施禮,嘴唇哆嗦著,竟說不出完整的話來。
楊少柳眉頭凝得更緊,自碎湖做莊中大管事以來,鮮少見她這般失態,心思瞬間數轉,細眉飛挑,伸指在案上一扣,問道:“可是阿弟有事?”
“嗯,小郎君,小郎君……”碎湖一疊連聲,奈何喉嚨堵得難受。
楊少柳心中一慟,急得中指輕跳不休,喝道:“夜拂,扶她坐下!”
夜拂察覺有異,也不敢說話,趕緊扶著碎湖坐下,又細心的遞過一杯茶。
碎湖接過夜拂遞來的茶,囫圇的一口飲盡,好歹將堵著的喉嚨順了順,深深吸進一口氣,跪在矮案前,顫聲道:“小娘子,小郎君至今未歸,碎湖找了半日也未見著。”
“找了半日未見人?幾時見過?”楊少柳中指重重的一扣案,問道。
“未時?”
“未時……依他的性子,斷不會如此行事,至今未歸,未歸,仇家沒那能耐,必在,必在山中!”楊少柳閉著眼睛想了想,猛地按膝而起,對紅筱嬌聲道:“快去,把李先生請來!”說罷,心中焦急難耐,便繞著書架徘徊來去,眉梢皺得越來越緊。
經得一杯茶順喉,碎湖迅的鎮定下來,眸子隨著楊少柳的身形轉來轉去,說道:“小娘子,此事,主母猶未知。”
“瞞不住了,稍後便要致辭,阿弟若不現身,娘親豈會不問?”
“那,那主母……”
“無妨,娘親那裏自有我陪著,你也莫要擔心,山中兇獸早教莊中部曲一獵而盡,想必,想必……”楊少柳走來走去,欲落座於案後,卻怎生也坐不下來,嘴裏則氣氣地喃道:“闔族之主,闔家之主,怎生說也不聽……”
碎湖突然起身,沉聲道:“小娘子,未時至此時已有三個半時辰,天寒雪凍,小郎君……婢子告辭。”說著,轉身便走。
楊少柳問道:“何往?”
碎湖腳步不停,答道:“婢子去召集部曲上山。”
楊少柳嬌聲道:“命李寬帶五十人,著甲挎刀,三十人鎮守莊中,二十人鎖道,不許進出。”
“小娘子……”
碎湖身子猛地一顫,晃了兩晃,站不住腳,要倒,掌著身側屏風,穩住,扣著屏風的指節慘白若紙,用力一撐,借著力氣埋頭向前。
這時,李越匆匆而來,險些與碎湖撞上,碎湖沒有行禮,竄出室中,蘭奴趕緊上前扶著,碎湖鎮了鎮神,一邊向外走,一邊沉聲吩咐雪雁與鶯歌:“去,將來福、羅環、高覽、曲平、李寬等人請來中樓我室中,路上不得與任何人言語!去!”兩個小婢飛奔而去,碎湖與蘭奴轉出迴廊。
廊外,潑雪飛揚,歡聲漫天,一簇簇篝火升騰於雪地中,熊熊的火光掩映著一張張笑臉,他們在笑談,在等待,等待著中樓亮起那一束月白的光。
“阿姐,當心。”
邁木台階時,碎湖一個不留神,險些摔倒,幸而蘭奴一把扶住,抬起頭來時,隻見橋氏郎君領著一個小婢急急而來,主母亦在。
碎湖用力一捏蘭奴的手腕,閉了下眼,諸事尚未安排妥當,不宜為人所覺察,睜開眼,邁著碎步款款迎上前。
劉氏神色有些慌張,見了碎湖麵色一安,問道:“碎湖,可有找著虎頭?橋家小女郎也未見著呢。”
晴焉比劃著手指,亂七八糟的說道:“我家小娘子追兔子,兔子跑,劉郎君,劉郎君追去了,一直,一直未迴……”
橋小娘子?與小郎君在一起?
碎湖心思如電而轉,麵不改色的朝著主母行禮,向著橋氏郎君款款一禮,輕聲道:“主母,橋郎君,但且寬心,橋小娘子應與小郎君在一起,適才婢子瞧見小郎君仿似在院外,正欲去尋呢。”
劉氏心中豁然一鬆,笑道:“虎頭喜於此時和佃戶們共同笑鬧,橋郎君莫要擔心,橋小娘子在虎頭身邊定然無事,且隨我至室中安待,稍後虎頭會來樓上致辭。”
橋然本有些凝問,但客隨主便,見不著劉濃隻好隨著劉氏再迴中樓。
待劉氏一行人去了,碎湖腳步加快,繞過她們的視線,欲直入東樓,恁不地,木梯下探出了巧思,巧思低聲問道:“碎湖,何事?”
碎湖嗔道:“小妹,你不去侍候主母待客,藏在這裏做甚?”
“休得瞞我,你的心……”巧思歪著腦袋指著自己的心口,她與碎湖乃是雙胞體,不僅模樣長得一致,遇到極危險的時候,仿佛能同心而照。
“且隨我來!”
碎湖橫了她一眼,懶得理她,提起裙擺噌噌上樓。
巧思眉頭一皺,心想:‘何事,竟教她亂了方寸,連端莊禮儀也不顧了?’
……
西樓。
李越跪伏於案前,問道:“小娘子,何事?”
“阿弟,陷落在山中,至今未歸。”楊少柳落座於案後,端在腰間的雙手輕輕顫抖。
李越眉梢一沉,問道:“陷落山中?幾時?”
“已有三個半時辰!”
李越雙肩一顫,微微傾身,想了想,沉聲道:“三個半時辰,滿山皆是華亭之人,此舉定非仇家所為!他有一身本事怎會陷落?如此一來,想必他定是難以自主,方才陷落某處不歸!而這般潑水即作冰的天,怕是……小娘子,怕是華亭劉氏將變、將亂,咱們理應早做綢繆,莫若……”
“胡言!”
楊少柳騰地起身,俯視著李越,冷冷的又加了兩個字:“放肆!”
“嗵!”
“小娘子!”
“小娘子息怒……”
頓時,青袍李越跪伏的身子猛地一矮,額頭重重的抵在了手背上,左肩的白海棠與墨色劍柄極是刺眼,而夜拂、紅筱、嫣醉則跪了一地,低眉斂,不敢高聲語。
沉香緩燎,燭光搖曳。
楊少柳盯著矮案右側的楠木鏤,裏麵有一件月白的袍子,上麵的海棠她隻繡好了一半,看著它,她的眼瞼越伏越細,聲音也細細的:“即刻,率所有隱衛入山,生,要見人,歿,亦要見人。把你訓的鷂鷹也帶上,若是,若是它們連人都尋不著,留之何意?”又對三婢道:“你們,也入山。”
李越顫聲道:“小娘子莫惱,李越這便入山,但夜拂她們……”
楊少柳喝道:“我居於華亭劉氏,何人敢傷我?去!”
“是……”
……
來福跨進室中,抹了一把滿臉的雪,還未見著人便笑道:“小郎君,今年仍是按往年例麽?每人兩百錢,一壺酒,兩刀肉脯,野味歸自家。”
羅環笑道:“非也,部曲乃兩壺酒。”
“兩壺,兩壺……”
來福嗬嗬笑著,轉過屏風,見碎湖端坐矮案後,小郎君卻不在,神情一怔,問道:“碎湖,小郎君呢?大家都在等小郎君……”
碎湖已經聽見了,院內院外哄笑聲不斷,都在待小郎君,眼光逐一看過麵前眾人,朝著這群粗豪的漢子微微伏身,抵額作拜。
“碎湖……”
“大管事!”
眾人皆驚,來福心中一轉,突地想起一事,心中嗵的一跳,高聲問道:“碎湖,小郎君何在?”
碎湖道:“小郎君,至今未歸!”
“啊……”
“小郎君未歸……”
“小郎君在哪?”
眾人驚聲不斷,碎湖簌地按膝而起,沉聲喝道:“李寬!!!”
“阿……大管事!”
李寬被她這麽一聲厲喝,渾身竟然一抖,隨後見自家阿姐目光如灼,逼得人難以直視,這個七尺漢子竟按著刀,低了頭。
趁勢,碎湖邁入人群中,喝道:“小郎君不在,碎湖行大管事令!李寬,接令!”雖是嬌嬌小女兒,聲勢卻作鏘鏘,頓時將一幹粗豪漢子震得一瞬。
碎湖道:“李寬,命汝擇部曲勇者百人,著甲束刀,八十人守護主母,二十人鎖道,任何人,不得進出!若有人不得令便擅出擅進……”一頓,冷聲道:“斬!”
李寬猶豫道:“這,阿……”
來福喝道:“接令!”說著,按著重劍,退後三步把住門口,隨後環視羅環、高覽、曲平、胡華等人。羅環等人心中一沉,華亭劉氏僅小郎君一支,若是……必將大亂!心思混亂之時,眾人迎上來福與碎湖的眼光,一時無聲。
靜,靜到極致!
碎湖緊緊拽著暗伏於裙據中的拳頭,目光不避不讓,巧思與蘭奴走上來,與她並肩站作一處;來福的眼睛越眯越細,緊盯著眾人,右手探劍。
“羅環,奉大管事令!”便在此時,羅環單膝跪地,按著刀,朝著中樓方向闔。
羅環一垂,高覽隨即沉聲道:“高覽奉令。”
曲平眉梢一跳,想起了小靜孌的笑臉,彎身道:“曲平奉令!”
“胡華奉令!”
“北宮奉令!”一個高眉深目的部曲按刀闔,他是羅環新近提拔的副領。
“李寬接令!”
來福心中一鬆,右手未離劍柄,闔道:“來福奉令!”
碎湖借著蘭奴的手腕,努力站直身子,看著這群垂的漢子們,沉聲道:“稍後,傾莊而出,入山尋小郎君!若,若是……但主母尚在,一切應由主母與小娘子拿定主意,任何人不得私議,不得違背。大家興許不知,小娘子之隱衛,莊中雖不過二十餘人,但臨海巨舟中,猶存上百……若有人膽敢以行忤逆,莫論天涯海角,白袍弑之,青袍誅之!”
言至此處,稍稍一頓,柔聲道:“有華亭劉氏,方有這片欣然沃土,大家方能安居於此!而小郎君,從未問及諸君來處,盡皆善待有加!尚望諸君,戮力襄助!”說著,提起裙擺,跪於地上,雙手緩緩攬於眉梢,沉沉下拉至胸口,頓。
肅拜!
……
驟雪,簌簌而下。
劉氏站在中樓的廊上,心中惴惴難安,在她的身側,巧思、留顏、研畫、雪霽四婢環圍,在她的樓下,一群白袍束著甲,帶著刀,挺立在風雪中。
而院外,火光簇簇,所有的佃戶、蔭戶們都在仰翹望著中樓。
遠遠的,白袍混融於雪,青袍閃現於茫。
“這是怎地了?怎地了?虎頭呢?虎頭呢?”劉氏心中漸漸的害怕起來,她想起了數年前的那一夜,那一夜的廝殺聲,震天。
“主母,主母,勿憂。”
巧思挽著劉氏的手,感覺著主母渾身的顫抖,心中一陣陣的揪痛,遙望著莊後隱約的雪山,小郎君,你在哪……
“小娘子來了……”
“碎湖阿姐來了……”
廊上掌燈的小婢們紛紛低語,垂了,心中卻安定下來。
橋然與祖盛站在東樓的一角,靜靜的看著這一幕不語。此時他們都已覺察有變,晴焉在嚶嗚嚶嗚的哭,橋然眼裏也滲著淚,那是他最喜愛的小妹,那是吳縣橋氏的希冀之光,橋然自己心裏最清楚,若無小妹勞心操持,橋氏早已……
楊少柳綰著墮馬髻,襲著絳雪滾金對襟襦裙,端著雙手默默的行於燈光長廊,碎湖微微落後半步。兩人一路行來,靜默無聲,所有人的眼光隨著她們而流。
“娘親。”
“主母。”
楊少柳款款萬福,攜挽上劉氏的左手,碎湖盈盈萬福,站於劉氏右側。劉氏更不安了,急問:“柳兒,碎湖,虎頭呢,虎頭呢?”
楊少柳道:“娘親,稍待。”隨後轉身麵向院外,眸光將雪夜中上千人的眼睛一掃,嬌聲道:“且聽真!”
“且聽真!”來福在樓下吼道,他一吼,身側按刀挺立的白袍盡數隨吼:“且聽真!”雄壯的聲音砸了出去,直撲雪中,蕩至院外,將上千人震住。
而此時,院外,帶刀徘徊的白袍,攜劍往返的青袍,高聲迴道:“聽真!”
稍徐。
楊少柳看著茫茫的雪空,輕聲道:“入山,尋阿弟。”
“入山?尋,尋何人?虎頭……啊……我的兒……”(未完待續。)
楊少柳將將換過衣衫,穿著絳雪對襟襦裙,坐於案前看書。夜拂跪在她的身後,攬著她長達一步有半的青絲,以一把楠木小梳子細綰、細綰。
“嫣醉,小郎君可在?”室外,傳來碎湖急急的問話聲。
嫣醉反問:“家中有客,他怎會來西樓?”
室外沉默數息,楊少柳細眉一皺,將竹卷往案左一卷,朝著門外喚道:“碎湖,若有事,但且進來。”
“小娘子,婢子,婢子……”
碎湖快步入內,繞屏風時走得太急,險些帶倒屏風一側的燭台,來到近前也未施禮,嘴唇哆嗦著,竟說不出完整的話來。
楊少柳眉頭凝得更緊,自碎湖做莊中大管事以來,鮮少見她這般失態,心思瞬間數轉,細眉飛挑,伸指在案上一扣,問道:“可是阿弟有事?”
“嗯,小郎君,小郎君……”碎湖一疊連聲,奈何喉嚨堵得難受。
楊少柳心中一慟,急得中指輕跳不休,喝道:“夜拂,扶她坐下!”
夜拂察覺有異,也不敢說話,趕緊扶著碎湖坐下,又細心的遞過一杯茶。
碎湖接過夜拂遞來的茶,囫圇的一口飲盡,好歹將堵著的喉嚨順了順,深深吸進一口氣,跪在矮案前,顫聲道:“小娘子,小郎君至今未歸,碎湖找了半日也未見著。”
“找了半日未見人?幾時見過?”楊少柳中指重重的一扣案,問道。
“未時?”
“未時……依他的性子,斷不會如此行事,至今未歸,未歸,仇家沒那能耐,必在,必在山中!”楊少柳閉著眼睛想了想,猛地按膝而起,對紅筱嬌聲道:“快去,把李先生請來!”說罷,心中焦急難耐,便繞著書架徘徊來去,眉梢皺得越來越緊。
經得一杯茶順喉,碎湖迅的鎮定下來,眸子隨著楊少柳的身形轉來轉去,說道:“小娘子,此事,主母猶未知。”
“瞞不住了,稍後便要致辭,阿弟若不現身,娘親豈會不問?”
“那,那主母……”
“無妨,娘親那裏自有我陪著,你也莫要擔心,山中兇獸早教莊中部曲一獵而盡,想必,想必……”楊少柳走來走去,欲落座於案後,卻怎生也坐不下來,嘴裏則氣氣地喃道:“闔族之主,闔家之主,怎生說也不聽……”
碎湖突然起身,沉聲道:“小娘子,未時至此時已有三個半時辰,天寒雪凍,小郎君……婢子告辭。”說著,轉身便走。
楊少柳問道:“何往?”
碎湖腳步不停,答道:“婢子去召集部曲上山。”
楊少柳嬌聲道:“命李寬帶五十人,著甲挎刀,三十人鎮守莊中,二十人鎖道,不許進出。”
“小娘子……”
碎湖身子猛地一顫,晃了兩晃,站不住腳,要倒,掌著身側屏風,穩住,扣著屏風的指節慘白若紙,用力一撐,借著力氣埋頭向前。
這時,李越匆匆而來,險些與碎湖撞上,碎湖沒有行禮,竄出室中,蘭奴趕緊上前扶著,碎湖鎮了鎮神,一邊向外走,一邊沉聲吩咐雪雁與鶯歌:“去,將來福、羅環、高覽、曲平、李寬等人請來中樓我室中,路上不得與任何人言語!去!”兩個小婢飛奔而去,碎湖與蘭奴轉出迴廊。
廊外,潑雪飛揚,歡聲漫天,一簇簇篝火升騰於雪地中,熊熊的火光掩映著一張張笑臉,他們在笑談,在等待,等待著中樓亮起那一束月白的光。
“阿姐,當心。”
邁木台階時,碎湖一個不留神,險些摔倒,幸而蘭奴一把扶住,抬起頭來時,隻見橋氏郎君領著一個小婢急急而來,主母亦在。
碎湖用力一捏蘭奴的手腕,閉了下眼,諸事尚未安排妥當,不宜為人所覺察,睜開眼,邁著碎步款款迎上前。
劉氏神色有些慌張,見了碎湖麵色一安,問道:“碎湖,可有找著虎頭?橋家小女郎也未見著呢。”
晴焉比劃著手指,亂七八糟的說道:“我家小娘子追兔子,兔子跑,劉郎君,劉郎君追去了,一直,一直未迴……”
橋小娘子?與小郎君在一起?
碎湖心思如電而轉,麵不改色的朝著主母行禮,向著橋氏郎君款款一禮,輕聲道:“主母,橋郎君,但且寬心,橋小娘子應與小郎君在一起,適才婢子瞧見小郎君仿似在院外,正欲去尋呢。”
劉氏心中豁然一鬆,笑道:“虎頭喜於此時和佃戶們共同笑鬧,橋郎君莫要擔心,橋小娘子在虎頭身邊定然無事,且隨我至室中安待,稍後虎頭會來樓上致辭。”
橋然本有些凝問,但客隨主便,見不著劉濃隻好隨著劉氏再迴中樓。
待劉氏一行人去了,碎湖腳步加快,繞過她們的視線,欲直入東樓,恁不地,木梯下探出了巧思,巧思低聲問道:“碎湖,何事?”
碎湖嗔道:“小妹,你不去侍候主母待客,藏在這裏做甚?”
“休得瞞我,你的心……”巧思歪著腦袋指著自己的心口,她與碎湖乃是雙胞體,不僅模樣長得一致,遇到極危險的時候,仿佛能同心而照。
“且隨我來!”
碎湖橫了她一眼,懶得理她,提起裙擺噌噌上樓。
巧思眉頭一皺,心想:‘何事,竟教她亂了方寸,連端莊禮儀也不顧了?’
……
西樓。
李越跪伏於案前,問道:“小娘子,何事?”
“阿弟,陷落在山中,至今未歸。”楊少柳落座於案後,端在腰間的雙手輕輕顫抖。
李越眉梢一沉,問道:“陷落山中?幾時?”
“已有三個半時辰!”
李越雙肩一顫,微微傾身,想了想,沉聲道:“三個半時辰,滿山皆是華亭之人,此舉定非仇家所為!他有一身本事怎會陷落?如此一來,想必他定是難以自主,方才陷落某處不歸!而這般潑水即作冰的天,怕是……小娘子,怕是華亭劉氏將變、將亂,咱們理應早做綢繆,莫若……”
“胡言!”
楊少柳騰地起身,俯視著李越,冷冷的又加了兩個字:“放肆!”
“嗵!”
“小娘子!”
“小娘子息怒……”
頓時,青袍李越跪伏的身子猛地一矮,額頭重重的抵在了手背上,左肩的白海棠與墨色劍柄極是刺眼,而夜拂、紅筱、嫣醉則跪了一地,低眉斂,不敢高聲語。
沉香緩燎,燭光搖曳。
楊少柳盯著矮案右側的楠木鏤,裏麵有一件月白的袍子,上麵的海棠她隻繡好了一半,看著它,她的眼瞼越伏越細,聲音也細細的:“即刻,率所有隱衛入山,生,要見人,歿,亦要見人。把你訓的鷂鷹也帶上,若是,若是它們連人都尋不著,留之何意?”又對三婢道:“你們,也入山。”
李越顫聲道:“小娘子莫惱,李越這便入山,但夜拂她們……”
楊少柳喝道:“我居於華亭劉氏,何人敢傷我?去!”
“是……”
……
來福跨進室中,抹了一把滿臉的雪,還未見著人便笑道:“小郎君,今年仍是按往年例麽?每人兩百錢,一壺酒,兩刀肉脯,野味歸自家。”
羅環笑道:“非也,部曲乃兩壺酒。”
“兩壺,兩壺……”
來福嗬嗬笑著,轉過屏風,見碎湖端坐矮案後,小郎君卻不在,神情一怔,問道:“碎湖,小郎君呢?大家都在等小郎君……”
碎湖已經聽見了,院內院外哄笑聲不斷,都在待小郎君,眼光逐一看過麵前眾人,朝著這群粗豪的漢子微微伏身,抵額作拜。
“碎湖……”
“大管事!”
眾人皆驚,來福心中一轉,突地想起一事,心中嗵的一跳,高聲問道:“碎湖,小郎君何在?”
碎湖道:“小郎君,至今未歸!”
“啊……”
“小郎君未歸……”
“小郎君在哪?”
眾人驚聲不斷,碎湖簌地按膝而起,沉聲喝道:“李寬!!!”
“阿……大管事!”
李寬被她這麽一聲厲喝,渾身竟然一抖,隨後見自家阿姐目光如灼,逼得人難以直視,這個七尺漢子竟按著刀,低了頭。
趁勢,碎湖邁入人群中,喝道:“小郎君不在,碎湖行大管事令!李寬,接令!”雖是嬌嬌小女兒,聲勢卻作鏘鏘,頓時將一幹粗豪漢子震得一瞬。
碎湖道:“李寬,命汝擇部曲勇者百人,著甲束刀,八十人守護主母,二十人鎖道,任何人,不得進出!若有人不得令便擅出擅進……”一頓,冷聲道:“斬!”
李寬猶豫道:“這,阿……”
來福喝道:“接令!”說著,按著重劍,退後三步把住門口,隨後環視羅環、高覽、曲平、胡華等人。羅環等人心中一沉,華亭劉氏僅小郎君一支,若是……必將大亂!心思混亂之時,眾人迎上來福與碎湖的眼光,一時無聲。
靜,靜到極致!
碎湖緊緊拽著暗伏於裙據中的拳頭,目光不避不讓,巧思與蘭奴走上來,與她並肩站作一處;來福的眼睛越眯越細,緊盯著眾人,右手探劍。
“羅環,奉大管事令!”便在此時,羅環單膝跪地,按著刀,朝著中樓方向闔。
羅環一垂,高覽隨即沉聲道:“高覽奉令。”
曲平眉梢一跳,想起了小靜孌的笑臉,彎身道:“曲平奉令!”
“胡華奉令!”
“北宮奉令!”一個高眉深目的部曲按刀闔,他是羅環新近提拔的副領。
“李寬接令!”
來福心中一鬆,右手未離劍柄,闔道:“來福奉令!”
碎湖借著蘭奴的手腕,努力站直身子,看著這群垂的漢子們,沉聲道:“稍後,傾莊而出,入山尋小郎君!若,若是……但主母尚在,一切應由主母與小娘子拿定主意,任何人不得私議,不得違背。大家興許不知,小娘子之隱衛,莊中雖不過二十餘人,但臨海巨舟中,猶存上百……若有人膽敢以行忤逆,莫論天涯海角,白袍弑之,青袍誅之!”
言至此處,稍稍一頓,柔聲道:“有華亭劉氏,方有這片欣然沃土,大家方能安居於此!而小郎君,從未問及諸君來處,盡皆善待有加!尚望諸君,戮力襄助!”說著,提起裙擺,跪於地上,雙手緩緩攬於眉梢,沉沉下拉至胸口,頓。
肅拜!
……
驟雪,簌簌而下。
劉氏站在中樓的廊上,心中惴惴難安,在她的身側,巧思、留顏、研畫、雪霽四婢環圍,在她的樓下,一群白袍束著甲,帶著刀,挺立在風雪中。
而院外,火光簇簇,所有的佃戶、蔭戶們都在仰翹望著中樓。
遠遠的,白袍混融於雪,青袍閃現於茫。
“這是怎地了?怎地了?虎頭呢?虎頭呢?”劉氏心中漸漸的害怕起來,她想起了數年前的那一夜,那一夜的廝殺聲,震天。
“主母,主母,勿憂。”
巧思挽著劉氏的手,感覺著主母渾身的顫抖,心中一陣陣的揪痛,遙望著莊後隱約的雪山,小郎君,你在哪……
“小娘子來了……”
“碎湖阿姐來了……”
廊上掌燈的小婢們紛紛低語,垂了,心中卻安定下來。
橋然與祖盛站在東樓的一角,靜靜的看著這一幕不語。此時他們都已覺察有變,晴焉在嚶嗚嚶嗚的哭,橋然眼裏也滲著淚,那是他最喜愛的小妹,那是吳縣橋氏的希冀之光,橋然自己心裏最清楚,若無小妹勞心操持,橋氏早已……
楊少柳綰著墮馬髻,襲著絳雪滾金對襟襦裙,端著雙手默默的行於燈光長廊,碎湖微微落後半步。兩人一路行來,靜默無聲,所有人的眼光隨著她們而流。
“娘親。”
“主母。”
楊少柳款款萬福,攜挽上劉氏的左手,碎湖盈盈萬福,站於劉氏右側。劉氏更不安了,急問:“柳兒,碎湖,虎頭呢,虎頭呢?”
楊少柳道:“娘親,稍待。”隨後轉身麵向院外,眸光將雪夜中上千人的眼睛一掃,嬌聲道:“且聽真!”
“且聽真!”來福在樓下吼道,他一吼,身側按刀挺立的白袍盡數隨吼:“且聽真!”雄壯的聲音砸了出去,直撲雪中,蕩至院外,將上千人震住。
而此時,院外,帶刀徘徊的白袍,攜劍往返的青袍,高聲迴道:“聽真!”
稍徐。
楊少柳看著茫茫的雪空,輕聲道:“入山,尋阿弟。”
“入山?尋,尋何人?虎頭……啊……我的兒……”(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