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廟號:太宗文皇帝
孤替父兄守這江山五十載 作者:曉天暮雲行坐思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承乾和李泰這兩個傻小子,一直鬥,各自拉幫結派,但他們拉攏的都是權臣和門閥士族。但他們忘了你父親李世民最痛恨的就是門閥士族,因此這一點早就注定了他們兩個不會長久。而李治當時靠著自己年紀小,可是在不少的瓦崗老臣麵前留下了好印象。淩煙閣中半數都是站在李治這一邊的。而去他又靠上了你和蘇慕寒這條大腿,早就注定了這大唐的江山是他的了。”
李麗質笑道:“是啊,最不起眼的小家夥,走到了最後,以前覺得他是天真,不參與權力鬥爭,才撿來了這太子之位。但現在看來,他才是真正的謀劃已久的那個啊。”
然而就在兩人談論之際,一陣古樸,哀婉的鍾聲響了起來。
聞聲。
羅成和李麗質都震驚萬分,兩人齊聲驚唿——喪龍鍾!
而能用的上喪龍鍾的這大唐唯有一人了,大唐的皇帝,李世民。
李麗質直接調轉馬頭,抽動長鞭,直奔大明宮,含元殿而去。
而羅成也是直接衝出馬車,卸下馬車,騎著馬,追了上去。
李麗質快馬加鞭,迎接她的,是跪服在地的百姓,和衛士。
所有人知道喪龍鍾意味著什麽,因此李麗質一路通行無阻,來到了含元殿前。
此刻的含元殿,宮人侍衛都齊齊俯首在地。
而那象征著至高無上皇權的龍椅,卻是空無一人,這含元殿頭一次的冷冷清清,沒了昔日的繁華。自三年前的變故到今日,李麗質再沒有到過這裏。
如今再來卻是一般這樣的景象。
李麗質就那樣矗立在門檻前,遲遲沒有踏入。
不多時,身後熙熙攘攘的傳來響聲。
羅成也趕到了,隨後是各路大臣,王公貴族。
但他們看到李麗質站在門前,都是不敢聲張,隻能是在李麗質身後恭敬的跪著。
羅成看著李麗質那蕭索的背影卻是不知道說些什麽。
他隻能在這孩子身邊陪著,如今這長安城,也就要靠她這個長公主殿下來發號施令了。
含元殿前人是越發的多了。又過了近半個時辰,文武百官都已經到齊了。
狄仁傑上前對著羅成說道:“師伯,您要不去看看長公主殿下,文武百官這樣也不是個事啊。”
羅成搖了搖頭,“等,還有人沒到。”
狄仁傑愣神,隨後便想到了。
又是一陣馬蹄聲傳來。李治來了。
就在李治前腳剛到,隨後,一道身影出現,一身狐裘,身邊站著個英氣逼人的少女。不是蘇慕寒兄妹兩人還能是誰呢。
李治和蘇慕寒三人的到來,讓眾人仿佛間有了主心骨。
然而蘇慕寒卻沒有上前,而是在宮門前站著,倚靠在宮門前。武珝快步上前。
李治看到武珝臉上顯然是有些興奮的。
但武珝卻是麵若寒蟬,直接朝著李麗質走去。
武珝走到李麗質的身邊,剛剛把手放到李麗質的肩頭。李麗質如何不知道是武珝來,但李麗質仿佛一瞬間被抽幹了所有的力氣。直接癱軟到了武珝的懷裏。
“珝兒妹妹,我沒有家了!”
李麗質短短的五個字,讓在場的文武百官聽的是肝腸寸斷。
曾經那個無憂無慮,滿麵春風的帝國小公主,在短短的三年之間,失去了最疼愛她的皇爺爺和母後,又失去了兩個寵愛她的兄長,如今唯一還可以倚靠的父皇,也禦龍賓天了。
武珝把李麗質緊緊的攬入懷裏,饒是冷漠如玄冰的她,看到李麗質這模樣,心裏也是咯噔的一抽。尤其是從幽都迴來的她,已經知道了一切。這位長樂公主的一切遭遇,都是她的兄長和她的父皇一手策劃的。
武珝側過頭,看向西方喃喃道:兄長,這就是你說的天命不可違嗎?
李麗質死死的環住武珝,不肯鬆開絲毫,李麗質的氣力很大,指甲刺進了武珝胳膊裏。絲絲鮮血湧出。但她卻是滿臉心疼的看著懷中的李麗質。
李治看到武珝胳膊上的血紅,不由得眉頭一皺,正要上前,但卻被羅成攔下。
“稚奴,你先別過去,好好在這裏等著吧。”羅成語氣淡然,卻帶著不可忤逆的威嚴。
李治自然是不敢跟羅成頂嘴的,隻能在原地看著。
而蘇慕寒卻是身影一閃,消失不見了。
良久,武珝發現李麗質手上的力道鬆開了,這才扶著李麗質站起來起來。但隨後李麗質便是一頭栽倒在了武珝的懷中。
武珝赫然開口:“來人。”
起初還沒人反應過來。
羅成卻是開口道:“怎麽,連霓凰公主的懿旨也是不聽了嗎?”羅成用真氣裹挾,讓在場之人全部都聽到了,他沒有收斂,一身霸道的氣勢赫然放出來。
如今蘇慕寒不在京城,李世民離世,他必須站出來威懾那些宵小之輩。
武珝卻是冷眸橫掃:“守夜人何在?”
話音未落,漫天的黑影出現在含元殿上空,隨後一黑一白兩道身影出現在武珝的身後:“無常司,黑一\/白一,率領辰龍堂見過公主殿下。”
武珝手一揮:“這些宮人,實在是頑劣不堪,處理掉吧。”
隨後武珝把李麗質交給兩個女無常,隨後看向李治:“太子殿下,本宮如此處理,可還妥當。”
李治除了有些詫異武珝哪裏來的這麽多人,其他的自然不會如何:“珝姐姐做的自然無不妥當之處。”
隨後武珝給羅成使了一個眼神。羅成立馬明白。
然後武珝轉過身來,“諸位大人,陛下龍鳳之資,卻英年早逝,實乃痛心。然我等不光是陛下的臣子,還是這大唐的臣子。陛下打了一輩子仗,乃是馬上天子,若是讓陛下看到你們因為他的死,在此蹉跎長歎,他老人家如何能安息。”
“禮部尚書何在?”
李道宗走了出來:“臣在。”
“陛下的喪禮一切由禮部安排。工部,吏部,戶部從旁協助,待一切事宜完畢,將陛下與長孫皇後合葬於昭陵。”
“微臣遵旨。”李道宗開口道。
隨後武珝又討論了其他的事情。
而長孫無忌也開口道:“殿下,陛下的廟號可有著落。”
眾人齊齊看向了武珝,李世民的文治武功都是古來少有,因此給他如何的廟號倒是重中之重。而武珝如今又是國子監祭酒,自然這也著落在她的身上了。
武珝斬釘截鐵的說道:“陛下乃是我大唐第二位皇帝,自然是太宗,陛下文武雙全,功蓋寰宇,諡號為文,諸位以為如何?”
眾人都是沒有異義的,太宗無可爭議,而文又是最為崇高的諡號,配的上李世民的一生。
“為陛下,上廟號——太宗文皇帝。”
李麗質笑道:“是啊,最不起眼的小家夥,走到了最後,以前覺得他是天真,不參與權力鬥爭,才撿來了這太子之位。但現在看來,他才是真正的謀劃已久的那個啊。”
然而就在兩人談論之際,一陣古樸,哀婉的鍾聲響了起來。
聞聲。
羅成和李麗質都震驚萬分,兩人齊聲驚唿——喪龍鍾!
而能用的上喪龍鍾的這大唐唯有一人了,大唐的皇帝,李世民。
李麗質直接調轉馬頭,抽動長鞭,直奔大明宮,含元殿而去。
而羅成也是直接衝出馬車,卸下馬車,騎著馬,追了上去。
李麗質快馬加鞭,迎接她的,是跪服在地的百姓,和衛士。
所有人知道喪龍鍾意味著什麽,因此李麗質一路通行無阻,來到了含元殿前。
此刻的含元殿,宮人侍衛都齊齊俯首在地。
而那象征著至高無上皇權的龍椅,卻是空無一人,這含元殿頭一次的冷冷清清,沒了昔日的繁華。自三年前的變故到今日,李麗質再沒有到過這裏。
如今再來卻是一般這樣的景象。
李麗質就那樣矗立在門檻前,遲遲沒有踏入。
不多時,身後熙熙攘攘的傳來響聲。
羅成也趕到了,隨後是各路大臣,王公貴族。
但他們看到李麗質站在門前,都是不敢聲張,隻能是在李麗質身後恭敬的跪著。
羅成看著李麗質那蕭索的背影卻是不知道說些什麽。
他隻能在這孩子身邊陪著,如今這長安城,也就要靠她這個長公主殿下來發號施令了。
含元殿前人是越發的多了。又過了近半個時辰,文武百官都已經到齊了。
狄仁傑上前對著羅成說道:“師伯,您要不去看看長公主殿下,文武百官這樣也不是個事啊。”
羅成搖了搖頭,“等,還有人沒到。”
狄仁傑愣神,隨後便想到了。
又是一陣馬蹄聲傳來。李治來了。
就在李治前腳剛到,隨後,一道身影出現,一身狐裘,身邊站著個英氣逼人的少女。不是蘇慕寒兄妹兩人還能是誰呢。
李治和蘇慕寒三人的到來,讓眾人仿佛間有了主心骨。
然而蘇慕寒卻沒有上前,而是在宮門前站著,倚靠在宮門前。武珝快步上前。
李治看到武珝臉上顯然是有些興奮的。
但武珝卻是麵若寒蟬,直接朝著李麗質走去。
武珝走到李麗質的身邊,剛剛把手放到李麗質的肩頭。李麗質如何不知道是武珝來,但李麗質仿佛一瞬間被抽幹了所有的力氣。直接癱軟到了武珝的懷裏。
“珝兒妹妹,我沒有家了!”
李麗質短短的五個字,讓在場的文武百官聽的是肝腸寸斷。
曾經那個無憂無慮,滿麵春風的帝國小公主,在短短的三年之間,失去了最疼愛她的皇爺爺和母後,又失去了兩個寵愛她的兄長,如今唯一還可以倚靠的父皇,也禦龍賓天了。
武珝把李麗質緊緊的攬入懷裏,饒是冷漠如玄冰的她,看到李麗質這模樣,心裏也是咯噔的一抽。尤其是從幽都迴來的她,已經知道了一切。這位長樂公主的一切遭遇,都是她的兄長和她的父皇一手策劃的。
武珝側過頭,看向西方喃喃道:兄長,這就是你說的天命不可違嗎?
李麗質死死的環住武珝,不肯鬆開絲毫,李麗質的氣力很大,指甲刺進了武珝胳膊裏。絲絲鮮血湧出。但她卻是滿臉心疼的看著懷中的李麗質。
李治看到武珝胳膊上的血紅,不由得眉頭一皺,正要上前,但卻被羅成攔下。
“稚奴,你先別過去,好好在這裏等著吧。”羅成語氣淡然,卻帶著不可忤逆的威嚴。
李治自然是不敢跟羅成頂嘴的,隻能在原地看著。
而蘇慕寒卻是身影一閃,消失不見了。
良久,武珝發現李麗質手上的力道鬆開了,這才扶著李麗質站起來起來。但隨後李麗質便是一頭栽倒在了武珝的懷中。
武珝赫然開口:“來人。”
起初還沒人反應過來。
羅成卻是開口道:“怎麽,連霓凰公主的懿旨也是不聽了嗎?”羅成用真氣裹挾,讓在場之人全部都聽到了,他沒有收斂,一身霸道的氣勢赫然放出來。
如今蘇慕寒不在京城,李世民離世,他必須站出來威懾那些宵小之輩。
武珝卻是冷眸橫掃:“守夜人何在?”
話音未落,漫天的黑影出現在含元殿上空,隨後一黑一白兩道身影出現在武珝的身後:“無常司,黑一\/白一,率領辰龍堂見過公主殿下。”
武珝手一揮:“這些宮人,實在是頑劣不堪,處理掉吧。”
隨後武珝把李麗質交給兩個女無常,隨後看向李治:“太子殿下,本宮如此處理,可還妥當。”
李治除了有些詫異武珝哪裏來的這麽多人,其他的自然不會如何:“珝姐姐做的自然無不妥當之處。”
隨後武珝給羅成使了一個眼神。羅成立馬明白。
然後武珝轉過身來,“諸位大人,陛下龍鳳之資,卻英年早逝,實乃痛心。然我等不光是陛下的臣子,還是這大唐的臣子。陛下打了一輩子仗,乃是馬上天子,若是讓陛下看到你們因為他的死,在此蹉跎長歎,他老人家如何能安息。”
“禮部尚書何在?”
李道宗走了出來:“臣在。”
“陛下的喪禮一切由禮部安排。工部,吏部,戶部從旁協助,待一切事宜完畢,將陛下與長孫皇後合葬於昭陵。”
“微臣遵旨。”李道宗開口道。
隨後武珝又討論了其他的事情。
而長孫無忌也開口道:“殿下,陛下的廟號可有著落。”
眾人齊齊看向了武珝,李世民的文治武功都是古來少有,因此給他如何的廟號倒是重中之重。而武珝如今又是國子監祭酒,自然這也著落在她的身上了。
武珝斬釘截鐵的說道:“陛下乃是我大唐第二位皇帝,自然是太宗,陛下文武雙全,功蓋寰宇,諡號為文,諸位以為如何?”
眾人都是沒有異義的,太宗無可爭議,而文又是最為崇高的諡號,配的上李世民的一生。
“為陛下,上廟號——太宗文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