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菜,香煎小牛裏脊,客官慢用,今天六千多,,求推薦,求抱養啊……
——————————
明州城說大不大,說下不小,曾經無比的繁華,現在一片蕭條。
就在這個蕭條的城市,竟然有兩個身份尊崇的人物,或身在局中,或冷眼悲憫,不得不說讓人有些意外,和那麽一點點的有趣。
劉長老隻身前來,蒼老卻不佝僂,皓首白須滿麵祥和,可他就站在那裏,並沒有盛氣淩人,倒比五百錦衣衛加上數十個巡城武卒來的更有氣勢。
朱頂止住哭聲,就像是一個尋常人家的孩子受了驟然驚嚇一樣,開始反過來縮在方老頭兒的懷裏惴惴不安,這份演技,讓他在自己心裏給自己點了十萬個讚。
他很好奇於這個看上去有些倔強和不畏權貴的知府大人,究竟會怎樣處理這件事情。
在剛剛,他就已經看出來,這位老大人至少在表麵上,是位愛民如子的好官。
可是那劉長老所求訴的事情,已經不僅僅限於誰對誰錯的訴訟之爭,這已經涉及到教權和國法的爭端,這已經可以說是那個被神化了的女人和高高在上的洪武大帝的爭端,一個處理不好,後果可不是知府這種地方官吏能承受的起的。
國不可有二日,哪怕一公和一母。
朱頂思緒轉來轉去的不停飄飛,關於爭權奪利這種事情,他幾輩子下來雖然沒有多少機會真正決策其中,但是卻經曆的多了。
迴到他現在的境地,他反而一點兒都不擔心自己的安全問題,官府壓倒白蓮教,他最多不過是去大牢一日遊,能做到指揮僉事位置的鄒蚺,不可能連這點事情都辦不好。
白蓮教壓倒地方官吏,他更省心,無非就是頂著個白蓮教徒無罪釋放,這有什麽,真按血緣來論,他那大部分沒見過,甚至連名字都不知道幾個的一大家子,早先可都是家傳的白蓮教徒。
大黃剛剛已經抱住了鄒蚺的大腿,想來也絕不會有事。
至於花魁姐弟?朱頂並不關心,冷血也好,麻木不仁也罷,他沒什麽聖母氣質,他隻在乎他在乎的人。
他現在甚至在惡意的猜測,段洪老大人剛剛已經被高麗太子氣的直蒙圈,站都站不穩了,這會兒會不會借坡下驢,幹脆來個“暈遁”,將這個爛攤子直接交給錦衣衛?
除了劉長老,在場的其他人臉色都很難看,圍觀的百姓,早在劉長老那些話說了一半的時候,就被很有眼力見的鄧總旗疏散迴家了,然後他和幾十個巡城武卒便把客棧周圍封鎖起來。
朱頂這才發現,這個隻會低著腦袋無聲抗爭的小軍官,居然頗會處事,至少比從劉長老來了之後就開始假裝隱身的張萬成要好得多。
段知府的麵色很平靜,至少現在平靜了下來,他看向劉長老的眼睛,竟然不再夾雜其他情緒,完全沒有要暈厥過去的跡象,很清明。
他正了正衣襟,理了理紛飛的長須,對著南京方向恭敬拱手,說道:
“劉長老此言差矣,聖天子自開國之初便言之以明,有作奸犯科著,縱皇子之尊亦以庶民同!
今日這方姓老人爺孫,在外邦貴使落榻之處揚聲喧嘩逼責,已屬不敬,雖事出有因,又被惡奴打傷,其因由自有本府從中詳查,自然不會讓良民蒙冤,讓惡人逍遙。
本府不問他出身何家,更不問他出身何門,隻要是我大明子民,隻要是我明州轄下,本府定會秉公而斷,不勞劉長老費心!”
張萬成心下一驚,萬萬沒想到段知府會如此應對,這話說的是相當不客氣了,若放在市井,那意思就和“這管你什麽事,你算哪根蔥顯得著你嗎?”相差無幾!
段洪今天的為人處事,真讓張萬成大感意外,這哪裏是平日裏那個又軟又孬的老好人?這明明就是一塊茅房裏的石頭,臭硬無匹啊!
朱頂事不關己的縮在方老頭兒懷裏打著哆嗦,餘光瞄向好像漫不經心看過來的鄒蚺,悄悄的打了一個胡同裏約定好的肯定手勢。
他不喜歡官府,不喜歡錦衣衛,但是他更仇恨白蓮教,那一夜的事情,到死他都不會忘記!能讓白蓮教重要人物吃癟,他當然樂見其成。
這已經是三個人的戲碼,劉長老、段洪、鄒蚺,其餘人包括高麗太子在內,都沒有插言的餘地。
段知府慷慨激昂的說完那番話之後,坦然的看著劉長老,看著他那張保養極好、看不出多少皺紋的白淨臉龐,等待著老人的反應。
劉長老麵色很平靜,已經很少有事情,能讓從大風大浪裏一路淌過來的他有所動容,可他反駁段知府的話,卻讓人心肝直顫。
“段大人此言差矣,白蓮教雖在大明,卻不歸大明朝廷約束,白蓮教徒是大明子民,卻有我教聖光護佑,一切因果福報,一切錯惡端由,自有白蓮明鑒,人間王法,怎能判定我教民皂白?
官府多冤案,可我白蓮上下卻從未放過一個惡人,更不會冤枉一個好人。
正如段知府所說,我教下善民,自不勞大人費心。
不僅僅這對爺孫,那姐弟倆人,還有那條挺身護教的神犬,老夫今天都要一並帶走。
或者大人準備將我個老頭子一並羈押?”
字字誅心!
縱觀華夏幾千年,就沒有哪個教派敢和官府這麽說話,縱然心裏憋著天大的壞,見到代表著皇帝的官員,也隻能處處恭順!
可這個劉長老,就是這麽的硬氣,硬氣到牛哄哄的錦衣衛,聽到這些無異於分疆裂土的叛逆之言,竟然一時間敢怒不敢言!
就因為他是劉長老,白蓮教內數一數二的長者,就因為白蓮教教徒太眾,甚至已經有了數量可觀的教兵!
牽一發而動全身,誰敢保證這個老頭子今天在這裏出了什麽狀況,那些信仰瘋狂的信徒,會不會再起民亂?這種事情誰擔得起?
象征著皇帝權柄的錦衣衛沉默了,張萬成沉默了,鄒蚺在心裏斟酌著措辭也在沉默著,可有人不會沉默,在他心中,正統的華夏皇權容不得任何褻瀆!
“老匹夫!竟敢口出如此狂妄之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你一介布衣,口口聲聲白蓮聖光,本官問你,那聖光何在?
你一介老叟,口口聲聲白蓮無惡人,那本官來問你,六月十三,張家鎮那一十八口慘遭罹害,連繈褓中的嬰兒都被摔成肉泥,待字閨中的好女娃生生被禽獸侮辱致死!那張員外善名遠揚,被你白蓮匪兵一口一個入世邪魔,活活燒死在自己家門前!
這就是你說的良善教徒?我呸!你也配!
老匹夫啊!本官今天就是拚著千刀萬剮,這件案子也是管定了!”
段洪這些話一出口,別說他人,就連一副看熱鬧不怕事兒大心情的朱頂,都為之動容,別看他到明州城剛一天,可是段知府嘴裏的那件慘案,他還真聽方老頭兒提起過。
無非是鎮上潑皮作惡,被張員外多次懲處,非但不知悔改,反而記恨在心,就在月前白蓮教眾大規模向城池聚合的時候,那潑皮竟不知用了什麽手段混進了教兵隊伍當中,搖身一變,成了統管三十個教兵的小頭頭。
一朝我得勢,便把兇來逞;張員外一家就在那個夜晚被他滿門殺盡!
白蓮教四散民間之後,段知府頂著巨大壓力將那潑皮和幾個附近的教兵抓捕歸案,可惜縱然如何審訊,也沒有問出其他人的下落;不是那些潑皮多麽硬氣,實在是白蓮教兵組成太過鬆散,查無可查。
幾個月之前,朱頂在家鄉曾經聽到過段知府開場的那句話,那是徐直曾經對假扮閻王的太子說起的話。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一個說的淒淒慘慘,一個說的大義凜然,心中無愧就,就算是滿口髒言,也能震爍人心吧。
朱頂不由得在心裏,佩服起這個看似嚅嚅,實則剛正的老大人。
劉長老依舊一副波瀾不驚的樣子,仿佛段洪那一口一個的老匹夫說的不是他,而是旁人。
或者再懶得和段洪口舌之爭,他隻是輕輕的搖了搖頭,似是隨意,又似是輕慢,然後他向身後招了招手,那輛馬車前列的半隊白蓮教兵便向著這個方向,行了過來。
鄒蚺看著那七名施施然行來的教兵,眼角不由得一陣猛跳。
不是因為憑他的身手都看不出那七個人的深淺,縱然他們都是少見的一流好手,也絕對不可能敵得過五百戰陣有方的錦衣衛。而是,不到萬不得已,他不可能真個動手!
他又一次掃向了朱頂,看到朱頂對著他的那個仿佛抹脖子的動作,他的心裏是一片苦澀的。
“候!”
胡鬧也罷,不知深淺也罷,已經這個時候,已經這種爭執之間,他也真沒什麽好的辦法,既然已經上了那小爺的這條船,既然已經準備抱住那小爺的大腿,他就聽天由命,隻能在心裏祈求著,若今天真的捅出了什麽簍子,這個孩子在大人物心中的地位,能罩著他且罩得住他吧!
這件事,朱頂罩得住他嗎?朱頂沒想過,他隻是單純的不想白蓮教好過而已,但是好歹留鄒蚺條小命,他還是有把握的。
在場五百餘錦衣衛隻是一個錯愕,視線便齊齊的看向了實際上的主官張萬成,而張萬成卻一心一意的看著腳底下那隻不存在的螞蟻搬家。
“我是本城錦衣衛最高階者,緊急事宜,本官一力承擔,候!”
鄒蚺的身體是虛弱的,喊出的聲音自然不會如何的大,可是他那仿佛從嗓子裏擠出的話語,卻仿佛有著某種魔力,又或者僅僅是軍規所限,五百餘錦衣衛整齊劃一的平舉手中繡春刀,利刃隨時可出鞘!
段知府臉上更加凝重起來,眼中卻透著欣慰。
劉長老的臉色終於難看卻隱隱有些期待起來,雖然他還是低估了段知府和鄒蚺對皇權的維護,但是他卻非常希望戰鬥真的發生,哪怕搭上他這條老命!
局勢一觸即發,那七個偽裝成教兵的高手,就要走到近前。
就在這個時候,卻聽馬車裏傳來一句輕唿,分不出男女,卻很有些動聽。
一個長相非常清秀的少年,從馬車裏款款而下,手中折扇輕搖,倜儻瀟灑。
他很快就超越了停在路上的七人,來到劉長老的身邊,認真見禮,隨後,對著段知府又是深深一躬:
“學生敢問知府大人,無心而滋擾外使卻被惡奴所傷者,該當何罪?”
段知府知道這人定是白蓮教中人物,卻不知他問這話的目的,於是皺著眉頭一五一十的迴答道:
“糾察無心且無大過者,仗十,然事出有因又被侵襲,改判牢獄半月,罰銀五兩,行兇者同罪。”
那少年聽完,也不猶豫,從懷中拿出紋銀十兩,恭敬地遞向段知府:“罰銀學生願代為納付,有餘者還請大人交代獄卒給這爺孫多些寬帶,老少不易,更何況,大明不罪長者,還請大人多擔待。”
隨後,他又正襟說道:“學生嚐聞民不舉而官不究,敢問大人此理可成?”
段洪沉思片刻,便明白了少年的意思,心裏一時有些迷惘,隻是簡單的點頭應是。
那少年迴身向劉長老道:“有勞長老。”
劉長老一聲長歎,問道:“公子教你的?”
少年躬身應諾。
劉長老看了看劍拔弩張的錦衣衛,神情若有所失,隨後看向了依舊低著頭看自己不再流血的傷口的高麗太子,平靜的問道:“老朽敢問太子殿下,您的一身傷,是如何而來?”
高麗太子一愣,心想唧唧個思密達啊,怎麽還奔我來了?
張嘴就要實話實說,卻被他的侍衛隊長帕布禮邴,用標準的漢話搶先答道:“迴稟尊貴的白蓮使者,我家太子身上的傷勢,乃是不小心摔的;那花魁姐弟,太子也本要放走的,並非是逃奴。”
聽到他的搭話,那少年麵含微笑的對著段知府再次行禮,也不多說,就迴轉馬車而去。
ps:騎著摩托去泡妞,打個商量,算還債了成不,極限了……
再ps:推薦好有新書:《甲午崛起》,上架了呦,50萬字了呦,據說質量不錯呦。
——————————
明州城說大不大,說下不小,曾經無比的繁華,現在一片蕭條。
就在這個蕭條的城市,竟然有兩個身份尊崇的人物,或身在局中,或冷眼悲憫,不得不說讓人有些意外,和那麽一點點的有趣。
劉長老隻身前來,蒼老卻不佝僂,皓首白須滿麵祥和,可他就站在那裏,並沒有盛氣淩人,倒比五百錦衣衛加上數十個巡城武卒來的更有氣勢。
朱頂止住哭聲,就像是一個尋常人家的孩子受了驟然驚嚇一樣,開始反過來縮在方老頭兒的懷裏惴惴不安,這份演技,讓他在自己心裏給自己點了十萬個讚。
他很好奇於這個看上去有些倔強和不畏權貴的知府大人,究竟會怎樣處理這件事情。
在剛剛,他就已經看出來,這位老大人至少在表麵上,是位愛民如子的好官。
可是那劉長老所求訴的事情,已經不僅僅限於誰對誰錯的訴訟之爭,這已經涉及到教權和國法的爭端,這已經可以說是那個被神化了的女人和高高在上的洪武大帝的爭端,一個處理不好,後果可不是知府這種地方官吏能承受的起的。
國不可有二日,哪怕一公和一母。
朱頂思緒轉來轉去的不停飄飛,關於爭權奪利這種事情,他幾輩子下來雖然沒有多少機會真正決策其中,但是卻經曆的多了。
迴到他現在的境地,他反而一點兒都不擔心自己的安全問題,官府壓倒白蓮教,他最多不過是去大牢一日遊,能做到指揮僉事位置的鄒蚺,不可能連這點事情都辦不好。
白蓮教壓倒地方官吏,他更省心,無非就是頂著個白蓮教徒無罪釋放,這有什麽,真按血緣來論,他那大部分沒見過,甚至連名字都不知道幾個的一大家子,早先可都是家傳的白蓮教徒。
大黃剛剛已經抱住了鄒蚺的大腿,想來也絕不會有事。
至於花魁姐弟?朱頂並不關心,冷血也好,麻木不仁也罷,他沒什麽聖母氣質,他隻在乎他在乎的人。
他現在甚至在惡意的猜測,段洪老大人剛剛已經被高麗太子氣的直蒙圈,站都站不穩了,這會兒會不會借坡下驢,幹脆來個“暈遁”,將這個爛攤子直接交給錦衣衛?
除了劉長老,在場的其他人臉色都很難看,圍觀的百姓,早在劉長老那些話說了一半的時候,就被很有眼力見的鄧總旗疏散迴家了,然後他和幾十個巡城武卒便把客棧周圍封鎖起來。
朱頂這才發現,這個隻會低著腦袋無聲抗爭的小軍官,居然頗會處事,至少比從劉長老來了之後就開始假裝隱身的張萬成要好得多。
段知府的麵色很平靜,至少現在平靜了下來,他看向劉長老的眼睛,竟然不再夾雜其他情緒,完全沒有要暈厥過去的跡象,很清明。
他正了正衣襟,理了理紛飛的長須,對著南京方向恭敬拱手,說道:
“劉長老此言差矣,聖天子自開國之初便言之以明,有作奸犯科著,縱皇子之尊亦以庶民同!
今日這方姓老人爺孫,在外邦貴使落榻之處揚聲喧嘩逼責,已屬不敬,雖事出有因,又被惡奴打傷,其因由自有本府從中詳查,自然不會讓良民蒙冤,讓惡人逍遙。
本府不問他出身何家,更不問他出身何門,隻要是我大明子民,隻要是我明州轄下,本府定會秉公而斷,不勞劉長老費心!”
張萬成心下一驚,萬萬沒想到段知府會如此應對,這話說的是相當不客氣了,若放在市井,那意思就和“這管你什麽事,你算哪根蔥顯得著你嗎?”相差無幾!
段洪今天的為人處事,真讓張萬成大感意外,這哪裏是平日裏那個又軟又孬的老好人?這明明就是一塊茅房裏的石頭,臭硬無匹啊!
朱頂事不關己的縮在方老頭兒懷裏打著哆嗦,餘光瞄向好像漫不經心看過來的鄒蚺,悄悄的打了一個胡同裏約定好的肯定手勢。
他不喜歡官府,不喜歡錦衣衛,但是他更仇恨白蓮教,那一夜的事情,到死他都不會忘記!能讓白蓮教重要人物吃癟,他當然樂見其成。
這已經是三個人的戲碼,劉長老、段洪、鄒蚺,其餘人包括高麗太子在內,都沒有插言的餘地。
段知府慷慨激昂的說完那番話之後,坦然的看著劉長老,看著他那張保養極好、看不出多少皺紋的白淨臉龐,等待著老人的反應。
劉長老麵色很平靜,已經很少有事情,能讓從大風大浪裏一路淌過來的他有所動容,可他反駁段知府的話,卻讓人心肝直顫。
“段大人此言差矣,白蓮教雖在大明,卻不歸大明朝廷約束,白蓮教徒是大明子民,卻有我教聖光護佑,一切因果福報,一切錯惡端由,自有白蓮明鑒,人間王法,怎能判定我教民皂白?
官府多冤案,可我白蓮上下卻從未放過一個惡人,更不會冤枉一個好人。
正如段知府所說,我教下善民,自不勞大人費心。
不僅僅這對爺孫,那姐弟倆人,還有那條挺身護教的神犬,老夫今天都要一並帶走。
或者大人準備將我個老頭子一並羈押?”
字字誅心!
縱觀華夏幾千年,就沒有哪個教派敢和官府這麽說話,縱然心裏憋著天大的壞,見到代表著皇帝的官員,也隻能處處恭順!
可這個劉長老,就是這麽的硬氣,硬氣到牛哄哄的錦衣衛,聽到這些無異於分疆裂土的叛逆之言,竟然一時間敢怒不敢言!
就因為他是劉長老,白蓮教內數一數二的長者,就因為白蓮教教徒太眾,甚至已經有了數量可觀的教兵!
牽一發而動全身,誰敢保證這個老頭子今天在這裏出了什麽狀況,那些信仰瘋狂的信徒,會不會再起民亂?這種事情誰擔得起?
象征著皇帝權柄的錦衣衛沉默了,張萬成沉默了,鄒蚺在心裏斟酌著措辭也在沉默著,可有人不會沉默,在他心中,正統的華夏皇權容不得任何褻瀆!
“老匹夫!竟敢口出如此狂妄之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你一介布衣,口口聲聲白蓮聖光,本官問你,那聖光何在?
你一介老叟,口口聲聲白蓮無惡人,那本官來問你,六月十三,張家鎮那一十八口慘遭罹害,連繈褓中的嬰兒都被摔成肉泥,待字閨中的好女娃生生被禽獸侮辱致死!那張員外善名遠揚,被你白蓮匪兵一口一個入世邪魔,活活燒死在自己家門前!
這就是你說的良善教徒?我呸!你也配!
老匹夫啊!本官今天就是拚著千刀萬剮,這件案子也是管定了!”
段洪這些話一出口,別說他人,就連一副看熱鬧不怕事兒大心情的朱頂,都為之動容,別看他到明州城剛一天,可是段知府嘴裏的那件慘案,他還真聽方老頭兒提起過。
無非是鎮上潑皮作惡,被張員外多次懲處,非但不知悔改,反而記恨在心,就在月前白蓮教眾大規模向城池聚合的時候,那潑皮竟不知用了什麽手段混進了教兵隊伍當中,搖身一變,成了統管三十個教兵的小頭頭。
一朝我得勢,便把兇來逞;張員外一家就在那個夜晚被他滿門殺盡!
白蓮教四散民間之後,段知府頂著巨大壓力將那潑皮和幾個附近的教兵抓捕歸案,可惜縱然如何審訊,也沒有問出其他人的下落;不是那些潑皮多麽硬氣,實在是白蓮教兵組成太過鬆散,查無可查。
幾個月之前,朱頂在家鄉曾經聽到過段知府開場的那句話,那是徐直曾經對假扮閻王的太子說起的話。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一個說的淒淒慘慘,一個說的大義凜然,心中無愧就,就算是滿口髒言,也能震爍人心吧。
朱頂不由得在心裏,佩服起這個看似嚅嚅,實則剛正的老大人。
劉長老依舊一副波瀾不驚的樣子,仿佛段洪那一口一個的老匹夫說的不是他,而是旁人。
或者再懶得和段洪口舌之爭,他隻是輕輕的搖了搖頭,似是隨意,又似是輕慢,然後他向身後招了招手,那輛馬車前列的半隊白蓮教兵便向著這個方向,行了過來。
鄒蚺看著那七名施施然行來的教兵,眼角不由得一陣猛跳。
不是因為憑他的身手都看不出那七個人的深淺,縱然他們都是少見的一流好手,也絕對不可能敵得過五百戰陣有方的錦衣衛。而是,不到萬不得已,他不可能真個動手!
他又一次掃向了朱頂,看到朱頂對著他的那個仿佛抹脖子的動作,他的心裏是一片苦澀的。
“候!”
胡鬧也罷,不知深淺也罷,已經這個時候,已經這種爭執之間,他也真沒什麽好的辦法,既然已經上了那小爺的這條船,既然已經準備抱住那小爺的大腿,他就聽天由命,隻能在心裏祈求著,若今天真的捅出了什麽簍子,這個孩子在大人物心中的地位,能罩著他且罩得住他吧!
這件事,朱頂罩得住他嗎?朱頂沒想過,他隻是單純的不想白蓮教好過而已,但是好歹留鄒蚺條小命,他還是有把握的。
在場五百餘錦衣衛隻是一個錯愕,視線便齊齊的看向了實際上的主官張萬成,而張萬成卻一心一意的看著腳底下那隻不存在的螞蟻搬家。
“我是本城錦衣衛最高階者,緊急事宜,本官一力承擔,候!”
鄒蚺的身體是虛弱的,喊出的聲音自然不會如何的大,可是他那仿佛從嗓子裏擠出的話語,卻仿佛有著某種魔力,又或者僅僅是軍規所限,五百餘錦衣衛整齊劃一的平舉手中繡春刀,利刃隨時可出鞘!
段知府臉上更加凝重起來,眼中卻透著欣慰。
劉長老的臉色終於難看卻隱隱有些期待起來,雖然他還是低估了段知府和鄒蚺對皇權的維護,但是他卻非常希望戰鬥真的發生,哪怕搭上他這條老命!
局勢一觸即發,那七個偽裝成教兵的高手,就要走到近前。
就在這個時候,卻聽馬車裏傳來一句輕唿,分不出男女,卻很有些動聽。
一個長相非常清秀的少年,從馬車裏款款而下,手中折扇輕搖,倜儻瀟灑。
他很快就超越了停在路上的七人,來到劉長老的身邊,認真見禮,隨後,對著段知府又是深深一躬:
“學生敢問知府大人,無心而滋擾外使卻被惡奴所傷者,該當何罪?”
段知府知道這人定是白蓮教中人物,卻不知他問這話的目的,於是皺著眉頭一五一十的迴答道:
“糾察無心且無大過者,仗十,然事出有因又被侵襲,改判牢獄半月,罰銀五兩,行兇者同罪。”
那少年聽完,也不猶豫,從懷中拿出紋銀十兩,恭敬地遞向段知府:“罰銀學生願代為納付,有餘者還請大人交代獄卒給這爺孫多些寬帶,老少不易,更何況,大明不罪長者,還請大人多擔待。”
隨後,他又正襟說道:“學生嚐聞民不舉而官不究,敢問大人此理可成?”
段洪沉思片刻,便明白了少年的意思,心裏一時有些迷惘,隻是簡單的點頭應是。
那少年迴身向劉長老道:“有勞長老。”
劉長老一聲長歎,問道:“公子教你的?”
少年躬身應諾。
劉長老看了看劍拔弩張的錦衣衛,神情若有所失,隨後看向了依舊低著頭看自己不再流血的傷口的高麗太子,平靜的問道:“老朽敢問太子殿下,您的一身傷,是如何而來?”
高麗太子一愣,心想唧唧個思密達啊,怎麽還奔我來了?
張嘴就要實話實說,卻被他的侍衛隊長帕布禮邴,用標準的漢話搶先答道:“迴稟尊貴的白蓮使者,我家太子身上的傷勢,乃是不小心摔的;那花魁姐弟,太子也本要放走的,並非是逃奴。”
聽到他的搭話,那少年麵含微笑的對著段知府再次行禮,也不多說,就迴轉馬車而去。
ps:騎著摩托去泡妞,打個商量,算還債了成不,極限了……
再ps:推薦好有新書:《甲午崛起》,上架了呦,50萬字了呦,據說質量不錯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