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還能這麽解釋?
朱重八,哪裏跑,我是你小舅子 作者:快樂的小橙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解縉若有所思,胡廣臉上露出喜色,楊大人臉色更加沉重,三個人都看著朱大胖。
“姨夫,我寧可不要這樣的好消息,我需要的是整個大明王朝,平安穩定,國家不能在經曆戰爭了,現在是需要穩定的發展,需要休養生息。”
“太子殿下仁義,太子殿下英明!”
麵對三個人拍馬屁,朱大胖擺了擺手,示意不要再說了。
“姨夫,趕緊給我出個主意,我心裏也沒底!”
楊小胖哈哈大笑,“果然我沒有看錯,你將會是一代明君!”
這一句話讓三個文臣心裏鬆了一口氣,如果馬小帥支持太子朱大胖,難度就小了很多。
“我早就跟你說過,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一切以國家利益為重,你果然做到了,你現在根本就什麽都不用說,你的父親明成祖朱棣,心裏非常清楚,明白嗎?”
朱大胖心裏根本不明白,“姨夫請指點一下!”說完,行了一個大禮。
馬小帥看了看,“這件事情非常好理解,你想想看,你爺爺明太祖朱元璋,在選擇燕王朱棣,和選擇朱允炆之間,選擇了自己的孫子,而沒有選擇自己的兒子。”
“最後的結局是什麽?靖難!現在呢?”
“你的父親明成祖朱棣,現在是皇上,肯定要考慮到你們兄弟三個人,明知道你們三個人都想當太子,手心手背都是肉!”
“你爹他沒有辦法,他不能夠破壞你爺爺立下的規矩,嫡長子製度,他自己的皇位來的不正,他不能讓自己的孩子繼續學習自己!”
“藩王擁有兵權,所以才能夠造反成功,所以我現在可以肯定,明成祖朱棣絕對不會讓你的兄弟朱二熊率軍出征!”
“因為他不想看到禍起蕭牆,也非常害怕皇袍加身,更害怕陳橋兵變,如果再發生玄武門事件,你覺得你爹明成祖朱棣,在曆史上會有一個什麽記載?”
“現在滿朝文武百官,還有幾個能征善戰的將領?”
馬小帥伸出一根手指頭,搖了搖,“一個都沒有,所以我可以肯定,以後攻打北方,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皇帝禦駕親征!”
“你爹可以讓你的兩個兄弟當先鋒官,但絕對不會把兵權,交給你的兩個兄弟,這一點你放心好了。”
“你現在就是需要繼續經營自己,你把自己的人,分布在全國各地,主要是維持國家的運轉,隻要你掌握了大義,同時也就掌控的權利,打仗是需要銀子的,沒有錢,打什麽仗?”
“什麽是戰爭?說白了就是花錢,戰爭的本質,就是政治的延續,就是權利的爭奪。”
朱大胖恍然大悟,“多謝指點!”
帶著三個人就離開了,臨走的時候,解縉迴頭看了一眼馬小帥,真沒有想到,對方擁有這樣的能力,這樣的邏輯思維,自己真的小看對方了。
胡廣心裏想的卻是,以後不能夠得罪馬小帥,需要什麽中重要的事情,如果實在是國家大事,可以過來商量一下,這他媽的真是個人才,太厲害了,自己比不過人家。
楊大人心裏是有數,看來以前人們都說,天下第一才子,馬小帥,天下第一將領馬小帥,天下第一狗屎運,馬小帥,這果然都是真的。
第二天,明成祖朱棣特意派了小太監,要求馬小帥上朝。馬小帥也沒有辦法,隻能大清早起來,迷迷糊糊就來到了金鑾殿。
三唿萬歲之後,早朝開始了。沒想到第一個站出來的果然是漢王朱二熊。
“啟稟父皇,兒臣昨天晚上一晚上睡不著,想想我大明帝國居然被,北方的遊牧民族欺負,是可忍孰不可忍!”
“兒子,我願意代替父親出征,保證拿下對方的大汗人頭,放在應天城門口,讓整個天下人都看看,我大明王朝的實力!”
“懇請父親恩準,兒子我願意辭去漢王的王位,就是為了帶兵出征,為父親分憂解難!”
就在漢王朱二熊說完之後,馬上跪在地上,後麵的寧王朱權馬上跟著,“大哥,兄弟,我願意輔佐侄子,希望得到你的恩準,有我出謀劃策,這次出兵打仗絕對沒有問題。”
後麵的武將們,紛紛站出來表示,願意跟隨漢王朱二熊衝鋒陷陣,為國家掃除北方的敵人。
明成祖朱棣坐在皇位上,心裏想著跟馬小帥預料的一樣,絕對不能夠讓自己的二兒子拿到兵權,可是現在手底下根本就沒有人,除了自己舅舅馬小帥,好像真的沒有能打得。
所以看了馬小帥一眼,“馬小帥,不知道你願不願意領兵出征?”
馬小帥一聽提到自己,馬上就精神了,如果自己真的率軍出征,那將會徹底改變曆史,畢竟太子朱大胖一直就在監國,如果自己改變的曆史,那簡直就是罪不可赦。
“我說小外甥,你知道你舅舅我今年多大歲數了嗎?”
“你讓我一個老頭子出征掛帥,你覺得合適嗎?你就叫我本來就是一個幸運的人,難道真的還要拋頭顱灑熱血,戰死沙場?”
“你看看我,武功低微,現在年紀又大了,腦子又不清亮,你把大軍交給我,簡直就是在誤國誤民,我這樣的人就適合適合享受,再說我還能活幾年?”
明成祖朱棣非常失望,不過想一想也是,自己的舅舅年紀不小了,不過表麵上看起來還是非常年輕的。
腦子裏突然有了一個想法,難道馬小帥和張三豐真的修煉成功,能夠長命百歲不成?
隨即又搖搖頭,除了張三豐活了一個大歲數,好像就沒有見誰能夠活這麽大歲數,人生七十古來稀,算了。
“好啦,好啦,你們的意見我都知道了,今天的事情到此為止,下朝。”
下朝的時候就看出來了,文官是以太子朱大胖為首,武將是以漢王朱二熊為首。
現在文武之間已經涇渭分明,在中間的牆頭草可不多了,畢竟有的人認為,太子殿下占著大義,有的人認為,榮華富貴就需要冒險,畢竟太子的身體不好。
“姨夫,我寧可不要這樣的好消息,我需要的是整個大明王朝,平安穩定,國家不能在經曆戰爭了,現在是需要穩定的發展,需要休養生息。”
“太子殿下仁義,太子殿下英明!”
麵對三個人拍馬屁,朱大胖擺了擺手,示意不要再說了。
“姨夫,趕緊給我出個主意,我心裏也沒底!”
楊小胖哈哈大笑,“果然我沒有看錯,你將會是一代明君!”
這一句話讓三個文臣心裏鬆了一口氣,如果馬小帥支持太子朱大胖,難度就小了很多。
“我早就跟你說過,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一切以國家利益為重,你果然做到了,你現在根本就什麽都不用說,你的父親明成祖朱棣,心裏非常清楚,明白嗎?”
朱大胖心裏根本不明白,“姨夫請指點一下!”說完,行了一個大禮。
馬小帥看了看,“這件事情非常好理解,你想想看,你爺爺明太祖朱元璋,在選擇燕王朱棣,和選擇朱允炆之間,選擇了自己的孫子,而沒有選擇自己的兒子。”
“最後的結局是什麽?靖難!現在呢?”
“你的父親明成祖朱棣,現在是皇上,肯定要考慮到你們兄弟三個人,明知道你們三個人都想當太子,手心手背都是肉!”
“你爹他沒有辦法,他不能夠破壞你爺爺立下的規矩,嫡長子製度,他自己的皇位來的不正,他不能讓自己的孩子繼續學習自己!”
“藩王擁有兵權,所以才能夠造反成功,所以我現在可以肯定,明成祖朱棣絕對不會讓你的兄弟朱二熊率軍出征!”
“因為他不想看到禍起蕭牆,也非常害怕皇袍加身,更害怕陳橋兵變,如果再發生玄武門事件,你覺得你爹明成祖朱棣,在曆史上會有一個什麽記載?”
“現在滿朝文武百官,還有幾個能征善戰的將領?”
馬小帥伸出一根手指頭,搖了搖,“一個都沒有,所以我可以肯定,以後攻打北方,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皇帝禦駕親征!”
“你爹可以讓你的兩個兄弟當先鋒官,但絕對不會把兵權,交給你的兩個兄弟,這一點你放心好了。”
“你現在就是需要繼續經營自己,你把自己的人,分布在全國各地,主要是維持國家的運轉,隻要你掌握了大義,同時也就掌控的權利,打仗是需要銀子的,沒有錢,打什麽仗?”
“什麽是戰爭?說白了就是花錢,戰爭的本質,就是政治的延續,就是權利的爭奪。”
朱大胖恍然大悟,“多謝指點!”
帶著三個人就離開了,臨走的時候,解縉迴頭看了一眼馬小帥,真沒有想到,對方擁有這樣的能力,這樣的邏輯思維,自己真的小看對方了。
胡廣心裏想的卻是,以後不能夠得罪馬小帥,需要什麽中重要的事情,如果實在是國家大事,可以過來商量一下,這他媽的真是個人才,太厲害了,自己比不過人家。
楊大人心裏是有數,看來以前人們都說,天下第一才子,馬小帥,天下第一將領馬小帥,天下第一狗屎運,馬小帥,這果然都是真的。
第二天,明成祖朱棣特意派了小太監,要求馬小帥上朝。馬小帥也沒有辦法,隻能大清早起來,迷迷糊糊就來到了金鑾殿。
三唿萬歲之後,早朝開始了。沒想到第一個站出來的果然是漢王朱二熊。
“啟稟父皇,兒臣昨天晚上一晚上睡不著,想想我大明帝國居然被,北方的遊牧民族欺負,是可忍孰不可忍!”
“兒子,我願意代替父親出征,保證拿下對方的大汗人頭,放在應天城門口,讓整個天下人都看看,我大明王朝的實力!”
“懇請父親恩準,兒子我願意辭去漢王的王位,就是為了帶兵出征,為父親分憂解難!”
就在漢王朱二熊說完之後,馬上跪在地上,後麵的寧王朱權馬上跟著,“大哥,兄弟,我願意輔佐侄子,希望得到你的恩準,有我出謀劃策,這次出兵打仗絕對沒有問題。”
後麵的武將們,紛紛站出來表示,願意跟隨漢王朱二熊衝鋒陷陣,為國家掃除北方的敵人。
明成祖朱棣坐在皇位上,心裏想著跟馬小帥預料的一樣,絕對不能夠讓自己的二兒子拿到兵權,可是現在手底下根本就沒有人,除了自己舅舅馬小帥,好像真的沒有能打得。
所以看了馬小帥一眼,“馬小帥,不知道你願不願意領兵出征?”
馬小帥一聽提到自己,馬上就精神了,如果自己真的率軍出征,那將會徹底改變曆史,畢竟太子朱大胖一直就在監國,如果自己改變的曆史,那簡直就是罪不可赦。
“我說小外甥,你知道你舅舅我今年多大歲數了嗎?”
“你讓我一個老頭子出征掛帥,你覺得合適嗎?你就叫我本來就是一個幸運的人,難道真的還要拋頭顱灑熱血,戰死沙場?”
“你看看我,武功低微,現在年紀又大了,腦子又不清亮,你把大軍交給我,簡直就是在誤國誤民,我這樣的人就適合適合享受,再說我還能活幾年?”
明成祖朱棣非常失望,不過想一想也是,自己的舅舅年紀不小了,不過表麵上看起來還是非常年輕的。
腦子裏突然有了一個想法,難道馬小帥和張三豐真的修煉成功,能夠長命百歲不成?
隨即又搖搖頭,除了張三豐活了一個大歲數,好像就沒有見誰能夠活這麽大歲數,人生七十古來稀,算了。
“好啦,好啦,你們的意見我都知道了,今天的事情到此為止,下朝。”
下朝的時候就看出來了,文官是以太子朱大胖為首,武將是以漢王朱二熊為首。
現在文武之間已經涇渭分明,在中間的牆頭草可不多了,畢竟有的人認為,太子殿下占著大義,有的人認為,榮華富貴就需要冒險,畢竟太子的身體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