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愛女兒背黑鍋
朱重八,哪裏跑,我是你小舅子 作者:快樂的小橙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因為這個墓,已經被施工車輛掀開了墓頂,並且這個位置就處於施工現場,所以就對這個墓進行了挖掘。
這座古墓,規格非常整齊,使用的材料也是相當不錯,這麽多年還能夠保持的非常完整,隻能說明主人的經濟條件不錯,但是出土的文物確實不一般。
就在這個棺材裏麵,雖然墓主人的屍骨,已經腐朽了,隨身攜帶的衣物,已經爛光了,但是還是出土了100多件,黃金物品。
這些女性的各種東西,都是黃金打造的,而且非常漂亮,看得出來,真材實料。最漂亮的恐怕就是一對金蝴蝶,可以說是巧奪天工,栩栩如生。甚至還有一個透雕金飾,簡直就是完美的刻畫了明朝當時的一個場景。
隨葬品如此的豐富,就證明這個女人可不簡單,本地最有名的就是明朝王越,兩個墓地距離大概有四百多米。
浚縣王越墓地,可以說是規模非常大,以前的時候還有石坊、石人、石獸等,後來在那個特殊的年代,王越墓碑既然神奇的保留下來,成了當地一座村民的牲口石槽墊腳。
在公元1968年,當地的村民把王越的墳墓給平了,順便也把墓給挖了,據當時的村民,裏麵有三口棺材,還有一塊墓誌銘,還有一些金銀財寶,直接被這些村民給賣了,據說是給村裏買了一架馬車。
這座墳墓因為距離稍微遠一點點,所以並沒有被破壞,還是找到了墓誌故淑莊孝女伯姐墓誌銘。根據這裏的記載,這完全是一個父親對女兒的深情。
王百祿是王越的女兒,生於成化四年,死於弘治六年,從小體弱多病,一輩子都沒有結婚。按照曆史記載,這個女兒去世的時候,王越已經68歲了,一個年紀大的老人,簡直就是白發人送黑發人。
馬小帥不得不思考一下,如果按照這個時間進行推算,汪直說的話,好像是非常有道理。你想啊,如果在古代一個女兒有病,沒有辦法嫁人,他爹他媽肯定要想辦法,如果是窮人家,那就隻能認命了,對於一個當官的來說,既然名醫都解決不了問題,那就隻能找皇宮裏的禦醫,這可以說當時最高的醫術水平。
既然正常的醫生,沒有辦法給自己的女兒治療好,那就隻能選擇一個大家最常見的東西,丹藥。
這玩意兒對於古代的皇帝來說,都是可遇不可求的,畢竟在封建社會,皇帝能夠享受到的,基本上代表了當時最好的東西了。
王越麵對自己的女兒這個樣子,偏偏皇帝朱見深養了很多道士,每天都吃這種東西,肯定也是對這個比較認可的。
作為一個文官,和這些人打交道,那就隻能通過太監,畢竟這些道士都是歸皇帝管理,皇帝身邊最重要的就是太監和宮女。
你作為一個正常的男性,如果和皇宮裏的宮女,稍微走的近一點,那就是動了皇帝的老婆,肯定是要殺頭的。
王越無奈之下隻能選擇太監,按照這個推理來算,汪直似乎講得非常有道理。但是,醫藥不死人,佛渡有緣人。女兒終究是去世了,所以隻能埋葬,因為一輩子沒有嫁人,所以就埋葬在王家的祖墳,這個是完全符合封建社會的禮製。
馬小帥看著眼前的汪直,“按照你的理解,王越因為李廣官複原職,也是為了得到丹藥?”
汪直默默無語的點點頭,馬小帥總算是搞明白了,王越剛開始的時候是一個文官,為了弄點丹藥,不得不和太監打交道,一來二去就變得熟悉了。
太監也覺得王越這個人不錯,至少看待太監是平等的,你求人辦事,怎麽可以趾高氣揚看不起人家,那肯定是點頭哈腰,滿臉堆笑,還表示自己的誠意。
隻有這樣,人家才願意幫助你,中國人的誠意就是這個樣子,這就是中國的人情世故。太監們都傳聞也不錯,一來二去在皇帝麵前說了好話,皇帝也是一個普通人,隻不過出身好,投胎有學問。
皇帝慢慢地,對於王越的印象就比較好,說白了,人家這就是一種人情交往,但是,在文官看來就不是這個樣子了,王越本來是個讀書人,就不應該看得起這些太監。
這些不完整的男人,每一個都是變態,你王越堂堂正正一個讀書人,居然不要臉,勾結宦官,你這是想幹什麽?
曆史上勾結太監的人,都不是好人,可憐的王越,就這樣在無形當中,變成了一個奸臣,被很多人都看不起。
李廣本來就是個神棍,可是這個人還有一層身份,他是個太監,煉丹水平不錯,這玩意兒可是高端貨,普通人根本就享受不起。
如果按照汪直的說法,王越女兒臨死之前,還得需要吃丹藥,隻能去皇宮裏尋找,別的地方還沒有這個水平高。
在這種情況下,李廣拿了人家的錢財,肯定要給王越說點好聽的,所以皇帝朱佑樘對於王越的印象越來越不錯。
就解釋了,汪直為什麽會從南京迴到北京,本來自己就和皇帝的母親是老鄉,兩個人一塊兒從雲南來到了北京,在皇宮裏相互照應,對於皇帝還有點恩情,和太監李廣說不定還有點關照,王越就這麽稀裏糊塗的被連累了。
李廣是死了,別人就會說呀,王越就是和太監勾結在一起,也不是個好東西,就這樣吃了掛落。別人在攻擊太監李廣,順便也就捎上了王越。
這麽解釋就非常通順了,不過還是需要一點證據,馬小帥馬上迴到,曾經在河南,還出土過王越大女兒的墓,裏麵有一封小妹寫給自己的信,那是囑咐自己的姐姐,有時間常迴家看看,自己身體已經不行了,不能給父母盡孝,姐姐代替自己常迴家看看。
加上這封信的證明,基本上可以斷定,王越勾結太監的問題,完全就是以訛傳訛,別人隻是看到了一個表麵的現象,沒有人看到一個父親對女兒的愛。
王越作為一個讀書人,而且還是一個君子,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給別人解釋,我和太監關係比較好,主要是需要他們的丹藥,我特別愛我的女兒,我願意為我的女兒付出,哪怕是背上大黑鍋。
曆史就他媽的這麽神奇,人的嘴你永遠無法估計,他的內心究竟有多歪,再加上記載曆史的都是讀書人,肯定對於王越沒有什麽說好話,這才是曆史的真相。
可以想象一下,一個已經73歲的人,一個白發蒼蒼的老頭,為了國家的安危,不顧身體,打了勝仗,卻突然聽到了自己朋友去世,臨時還給了一個大黑鍋,悲憤交加,直接就能夠氣死,再加上本來身體就有點病,這就不奇怪了。
汪直好像沒有什麽秘密了,馬小帥就決定離開,王越病死在大明王朝的邊境,作為皇帝朱佑樘對這個人還是非常有好感,於是就命令進士王守仁,負責給王越修個墓。
剛開始馬小帥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還沒有反應過來,馬上就想到了,這不是中國古代史距離現代社會最近的一個,文化思想集大成者,千古聖人王明陽。
馬小帥直接一身,“我操。”馬上就反應過來,這究竟是一個巧合,還是皇帝朱佑樘,對於這個年輕人非常重視,王明陽的父親是王華,在大明朝也是一個官員。
這座古墓,規格非常整齊,使用的材料也是相當不錯,這麽多年還能夠保持的非常完整,隻能說明主人的經濟條件不錯,但是出土的文物確實不一般。
就在這個棺材裏麵,雖然墓主人的屍骨,已經腐朽了,隨身攜帶的衣物,已經爛光了,但是還是出土了100多件,黃金物品。
這些女性的各種東西,都是黃金打造的,而且非常漂亮,看得出來,真材實料。最漂亮的恐怕就是一對金蝴蝶,可以說是巧奪天工,栩栩如生。甚至還有一個透雕金飾,簡直就是完美的刻畫了明朝當時的一個場景。
隨葬品如此的豐富,就證明這個女人可不簡單,本地最有名的就是明朝王越,兩個墓地距離大概有四百多米。
浚縣王越墓地,可以說是規模非常大,以前的時候還有石坊、石人、石獸等,後來在那個特殊的年代,王越墓碑既然神奇的保留下來,成了當地一座村民的牲口石槽墊腳。
在公元1968年,當地的村民把王越的墳墓給平了,順便也把墓給挖了,據當時的村民,裏麵有三口棺材,還有一塊墓誌銘,還有一些金銀財寶,直接被這些村民給賣了,據說是給村裏買了一架馬車。
這座墳墓因為距離稍微遠一點點,所以並沒有被破壞,還是找到了墓誌故淑莊孝女伯姐墓誌銘。根據這裏的記載,這完全是一個父親對女兒的深情。
王百祿是王越的女兒,生於成化四年,死於弘治六年,從小體弱多病,一輩子都沒有結婚。按照曆史記載,這個女兒去世的時候,王越已經68歲了,一個年紀大的老人,簡直就是白發人送黑發人。
馬小帥不得不思考一下,如果按照這個時間進行推算,汪直說的話,好像是非常有道理。你想啊,如果在古代一個女兒有病,沒有辦法嫁人,他爹他媽肯定要想辦法,如果是窮人家,那就隻能認命了,對於一個當官的來說,既然名醫都解決不了問題,那就隻能找皇宮裏的禦醫,這可以說當時最高的醫術水平。
既然正常的醫生,沒有辦法給自己的女兒治療好,那就隻能選擇一個大家最常見的東西,丹藥。
這玩意兒對於古代的皇帝來說,都是可遇不可求的,畢竟在封建社會,皇帝能夠享受到的,基本上代表了當時最好的東西了。
王越麵對自己的女兒這個樣子,偏偏皇帝朱見深養了很多道士,每天都吃這種東西,肯定也是對這個比較認可的。
作為一個文官,和這些人打交道,那就隻能通過太監,畢竟這些道士都是歸皇帝管理,皇帝身邊最重要的就是太監和宮女。
你作為一個正常的男性,如果和皇宮裏的宮女,稍微走的近一點,那就是動了皇帝的老婆,肯定是要殺頭的。
王越無奈之下隻能選擇太監,按照這個推理來算,汪直似乎講得非常有道理。但是,醫藥不死人,佛渡有緣人。女兒終究是去世了,所以隻能埋葬,因為一輩子沒有嫁人,所以就埋葬在王家的祖墳,這個是完全符合封建社會的禮製。
馬小帥看著眼前的汪直,“按照你的理解,王越因為李廣官複原職,也是為了得到丹藥?”
汪直默默無語的點點頭,馬小帥總算是搞明白了,王越剛開始的時候是一個文官,為了弄點丹藥,不得不和太監打交道,一來二去就變得熟悉了。
太監也覺得王越這個人不錯,至少看待太監是平等的,你求人辦事,怎麽可以趾高氣揚看不起人家,那肯定是點頭哈腰,滿臉堆笑,還表示自己的誠意。
隻有這樣,人家才願意幫助你,中國人的誠意就是這個樣子,這就是中國的人情世故。太監們都傳聞也不錯,一來二去在皇帝麵前說了好話,皇帝也是一個普通人,隻不過出身好,投胎有學問。
皇帝慢慢地,對於王越的印象就比較好,說白了,人家這就是一種人情交往,但是,在文官看來就不是這個樣子了,王越本來是個讀書人,就不應該看得起這些太監。
這些不完整的男人,每一個都是變態,你王越堂堂正正一個讀書人,居然不要臉,勾結宦官,你這是想幹什麽?
曆史上勾結太監的人,都不是好人,可憐的王越,就這樣在無形當中,變成了一個奸臣,被很多人都看不起。
李廣本來就是個神棍,可是這個人還有一層身份,他是個太監,煉丹水平不錯,這玩意兒可是高端貨,普通人根本就享受不起。
如果按照汪直的說法,王越女兒臨死之前,還得需要吃丹藥,隻能去皇宮裏尋找,別的地方還沒有這個水平高。
在這種情況下,李廣拿了人家的錢財,肯定要給王越說點好聽的,所以皇帝朱佑樘對於王越的印象越來越不錯。
就解釋了,汪直為什麽會從南京迴到北京,本來自己就和皇帝的母親是老鄉,兩個人一塊兒從雲南來到了北京,在皇宮裏相互照應,對於皇帝還有點恩情,和太監李廣說不定還有點關照,王越就這麽稀裏糊塗的被連累了。
李廣是死了,別人就會說呀,王越就是和太監勾結在一起,也不是個好東西,就這樣吃了掛落。別人在攻擊太監李廣,順便也就捎上了王越。
這麽解釋就非常通順了,不過還是需要一點證據,馬小帥馬上迴到,曾經在河南,還出土過王越大女兒的墓,裏麵有一封小妹寫給自己的信,那是囑咐自己的姐姐,有時間常迴家看看,自己身體已經不行了,不能給父母盡孝,姐姐代替自己常迴家看看。
加上這封信的證明,基本上可以斷定,王越勾結太監的問題,完全就是以訛傳訛,別人隻是看到了一個表麵的現象,沒有人看到一個父親對女兒的愛。
王越作為一個讀書人,而且還是一個君子,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給別人解釋,我和太監關係比較好,主要是需要他們的丹藥,我特別愛我的女兒,我願意為我的女兒付出,哪怕是背上大黑鍋。
曆史就他媽的這麽神奇,人的嘴你永遠無法估計,他的內心究竟有多歪,再加上記載曆史的都是讀書人,肯定對於王越沒有什麽說好話,這才是曆史的真相。
可以想象一下,一個已經73歲的人,一個白發蒼蒼的老頭,為了國家的安危,不顧身體,打了勝仗,卻突然聽到了自己朋友去世,臨時還給了一個大黑鍋,悲憤交加,直接就能夠氣死,再加上本來身體就有點病,這就不奇怪了。
汪直好像沒有什麽秘密了,馬小帥就決定離開,王越病死在大明王朝的邊境,作為皇帝朱佑樘對這個人還是非常有好感,於是就命令進士王守仁,負責給王越修個墓。
剛開始馬小帥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還沒有反應過來,馬上就想到了,這不是中國古代史距離現代社會最近的一個,文化思想集大成者,千古聖人王明陽。
馬小帥直接一身,“我操。”馬上就反應過來,這究竟是一個巧合,還是皇帝朱佑樘,對於這個年輕人非常重視,王明陽的父親是王華,在大明朝也是一個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