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紹將自己的幕僚團聚集到了一起。
今天來參會的,不僅有大明的各位大臣,還有從葡萄牙來的伯吉斯等人。
一開場,郭紹就向眾人介紹了伯吉斯:“容許我向各位同僚介紹,這位就是我大明帝國新任的海軍部長,伯吉斯。”
海軍部長?
眾人心裏都有點發懵,這是幹什麽的?
郭紹解釋道:“以後大明要建立海軍,所有關於海軍的事務,都由伯吉斯將軍負責管理,其他人無權幹涉。”
“就連兵部也沒有嘛?”孫承宗忍不住問了句。
大明以往不管是水師還是陸師,都是統歸兵部節製的,郭紹突然要設立海軍部,難道是準備拋開兵部,另組兵部?
“海軍部原則上歸兵部管轄,所有的調動,需要聽從兵部統一指揮。不過伯吉斯將軍有權管理海軍人事的任命,兵部對海軍的人員變動,隻有諮詢權,沒有任命權。”
郭紹說完了以後,孫承宗鬆了一口氣。
雖然說海軍部的權力依舊很大,但好歹兵部理論上還有節製權,這樣自己這個尚書也不至於太難看。
孫承宗這個兵部尚書雖說沒多大權力,更多的還是吉祥物,但他手下也是有一票人馬的,所以老孫也是要麵子的!
“伯吉斯將軍,和大家打個招唿吧!”
郭紹說完了以後就坐下了,示意伯吉斯上台講幾句話。
伯吉斯穿著一身葡萄牙海軍將領的製服,眼睛上戴著一隻單邊的金絲眼鏡,梳著一副油光發亮的大背頭,打扮的像個英倫紳士。
他的腰間還別著一把佩劍,據說是西班牙國王送的。
伯吉斯站起身,衝眾人微微鞠躬:“今後我就要和各位一同共事了,請各位多多指教!”
這幾句話他是用中文說的,雖然很生澀,但看得出來他是用心學了很久。
房間中的群臣也站起身,紛紛拱手還禮,嘴上說著哪裏哪裏之類的客氣話。
伯吉斯和眾人打完了招唿以後,就坐到了位置上,他的坐姿很端正,一絲不苟。
這讓原本坐姿很鬆散的李定國等人,都不自覺的坐直了身子。
孫承宗也跟著將身子坐直,心說:這老外是什麽毛病?連坐都這麽認真嗎?
“今天的會議,是有關於未來海軍建設的問題,而關於海軍建設的種種細節,以及計劃,請伯吉斯將軍上台,為大家詳盡解釋。”
郭紹拋出了今日的議題。
伯吉斯重新站起身,來到後麵掛著的一副輿圖前,用一根指揮棒指著圖說道:
“我們海軍計劃在明年正月正式開建,這次海軍將效仿西班牙無敵艦隊的規模,建造十二艘大型風帆戰列艦,以及20艘輔助艦艇,和十五艘偵察艦艇。這些艦艇上麵,風帆戰列艦大概需配給火炮120門,其中加農炮需裝配30門,每船需要228名船員……”
伯吉斯將海軍的建設計劃說的很詳細,這讓底下聽著眾人,都皺起了眉頭。
按照伯吉斯這計劃,隻怕海軍花上上千萬兩銀子,都不一定能建成。
大明有那麽多錢麽?
“郭都督!”孫承宗率先站起來說道:“我認為伯吉斯將軍這個計劃有些不切實際,按照他這個方案,我們海軍至少需要耗費上千萬兩白銀,我們有那麽多錢嗎?”
孫承宗說完,周圍的將領跟著一陣點頭。
這些將領大都是陸軍,海上的事情不歸他們管,海軍把這麽多錢都拿去造船了,那陸軍的軍費勢必就會縮減,事關自身利益,陸軍的將領當然是支持為他們發聲的孫承宗的。
“錢的問題,就不是周圍考慮的了,這個是戶部考慮的事情。”
郭紹一句話,壓力給到蕭毅身上了。
蕭毅站起身,深吸了一口氣說:“說實話,就算是把大明賣了,現在也拿不出一千萬兩白銀,不過明年的直隸山東兩省,在秋收以後應該能收獲不少糧食,而且一年時間也足以讓兩省的經濟也能夠恢複正常運轉,明年的稅收,應該可以正常收上來。
所以我們戶部大約可以為海軍提供一百萬兩的白銀作為軍費,供海軍建造船隻。”
“蕭大人,你先稍等。如果說我每年都撥一百萬兩銀子給海軍,我們的海軍至少要十年才能建成,也就是說,海軍十年內沒有任何作為。而且,我們每年還要支出這麽一筆龐大的開支給海軍,老朽認為實在不值。我們不如把這些錢全部投到陸軍身上,等到將來統一天下,再慢慢建設我們的海軍。”
孫承宗身為兵部尚書,陸軍的代表人物,當然不會向著海軍那邊說話了在他看來,自己這個尚書想坐的穩,就得給身邊的這些陸軍將領爭取利益,不然的話,連大明這些官都要反他,他這個尚書恐怕就讓給別人當了。
蕭毅見孫承宗提出反對,馬上把目光看向郭紹。
郭紹開口說:“十年陸軍,百年海軍。海軍本來就是燒錢的,如果怕燒錢還建個屁的海軍,為了把錢節省給海軍建造艦船,我提議,從即日起宮中的花銷用度減半,上至天子下至本督,所有人每天隻吃兩頓飯,將省出來的錢支援海軍。”
話都說到這種份上了,孫承宗等人也沒話說了。
郭紹為了建造海軍,連天子的夥食都準備削減了,這還讓他們說什麽?
而且就連天子、郭紹他們所有人的夥食都消減了,那大臣不跟著出點血實在過不過去。
結果就是,在場的群臣紛紛捐銀,雖說最多的也就隻捐了幾百兩,但好歹是亮明的態度。
而且由蕭毅牽頭,削減了京中宗室三分之二的糧米。
明朝的製度,所有朱姓子弟,即便是沒有承襲王爵的旁支,成年以後也可以被拜為奉國將軍,每年到官府領取一筆糧米。
這筆糧米對大戶來說並不多,但對老百姓來說已經不少。
而且明末北京的朱家宗室,差不多有三萬出頭。(其實真實數字比這個多得多,此處進行了藝術刪減)
每個月朝廷光是發給他們的糧米就達到了驚人的600萬斤糧。
六百萬斤糧發給這些吃人飯不幹人事的主,在郭紹看來就是浪費。
要不是蕭毅他們攔著,郭紹恨不得把這些補貼全給他們停了。
經過這次削減以後,京中宗室每個月僅能從朝廷領取100萬斤糧(每個人平均每月隻能領取33斤糧食。)
這直接導致整個北京的朱明宗室對郭紹怨聲載道,咒罵他苛待皇族。
然而郭紹表示,世上沒有免費吃的午餐。
如果這些人對朝廷政策不滿,可以離開朝廷前往別的地方。
京中眾多宗室聞言,一窩蜂的去了山西、河南。
至於為什麽不去山東江南,因為山東嚴格執行連坐法,嚴禁陌生人入境,一般人想定居山東,至少都得有十戶人坐保。
這也是郭紹統治山東多年的秘訣。
這些宗室都進不了山東,又不甘心去投奔女真,自然隻能往山西河南跑。
西北太窮,這些京爺自然不會去。
京中宗室大批的逃往山西河南,這可苦了山西都督陳奇瑜。
這些京爺都是皇族,上萬人跑到自己地盤豈食。
給了他們糧食吧,自己又不甘心。
不給他們糧食吧,又擔心被人家咒罵說自己苛待宗室。
無奈之下陳奇瑜隻好找太原的晉商借糧,發放給這些宗室,並且把他們引導入河南。
河南巡撫程紹可被坑慘了。
程紹自從天啟年間就鎮守河南,已經差不多在河南當了十年巡撫。
曆史上他在崇禎六年被調迴京城擔任工部右侍郎。
這次由於郭紹靖難,程紹一直沒接到調令始終留在河南擔任巡撫。
陳奇瑜把這些宗室趕到河南,程紹氣的想殺人。
中原連年遭災,過的本來就不容易。
陳奇瑜這殺千刀的,還把這些吃人飯不幹人事的皇族趕到自己這來。
自己特麽哪來這麽多糧食喂他們?
程紹本想學著陳奇瑜,將這些人趕到其他地方。
結果這些宗室竟然賴在開封不走了。
程紹自詡為大明忠良,當然不能強行用武力把他們轟走。
為了安置這些宗室,程紹隻好去求助福王朱常洵,希望對方能出手幫忙。
朱常洵就是爭國本事件的主角,自從他來河南當福王以後,巧取豪奪了不少錢財。
他可以說是河南首富。
然而,朱常洵麵對程紹的求助,直接表示要錢沒有要命一條。
這逼得已經78歲的程紹,硬是給福王跪下了。
最後朱常洵才承諾,由自己出資,在城外給他們買一片地,安置這些宗室。
今天來參會的,不僅有大明的各位大臣,還有從葡萄牙來的伯吉斯等人。
一開場,郭紹就向眾人介紹了伯吉斯:“容許我向各位同僚介紹,這位就是我大明帝國新任的海軍部長,伯吉斯。”
海軍部長?
眾人心裏都有點發懵,這是幹什麽的?
郭紹解釋道:“以後大明要建立海軍,所有關於海軍的事務,都由伯吉斯將軍負責管理,其他人無權幹涉。”
“就連兵部也沒有嘛?”孫承宗忍不住問了句。
大明以往不管是水師還是陸師,都是統歸兵部節製的,郭紹突然要設立海軍部,難道是準備拋開兵部,另組兵部?
“海軍部原則上歸兵部管轄,所有的調動,需要聽從兵部統一指揮。不過伯吉斯將軍有權管理海軍人事的任命,兵部對海軍的人員變動,隻有諮詢權,沒有任命權。”
郭紹說完了以後,孫承宗鬆了一口氣。
雖然說海軍部的權力依舊很大,但好歹兵部理論上還有節製權,這樣自己這個尚書也不至於太難看。
孫承宗這個兵部尚書雖說沒多大權力,更多的還是吉祥物,但他手下也是有一票人馬的,所以老孫也是要麵子的!
“伯吉斯將軍,和大家打個招唿吧!”
郭紹說完了以後就坐下了,示意伯吉斯上台講幾句話。
伯吉斯穿著一身葡萄牙海軍將領的製服,眼睛上戴著一隻單邊的金絲眼鏡,梳著一副油光發亮的大背頭,打扮的像個英倫紳士。
他的腰間還別著一把佩劍,據說是西班牙國王送的。
伯吉斯站起身,衝眾人微微鞠躬:“今後我就要和各位一同共事了,請各位多多指教!”
這幾句話他是用中文說的,雖然很生澀,但看得出來他是用心學了很久。
房間中的群臣也站起身,紛紛拱手還禮,嘴上說著哪裏哪裏之類的客氣話。
伯吉斯和眾人打完了招唿以後,就坐到了位置上,他的坐姿很端正,一絲不苟。
這讓原本坐姿很鬆散的李定國等人,都不自覺的坐直了身子。
孫承宗也跟著將身子坐直,心說:這老外是什麽毛病?連坐都這麽認真嗎?
“今天的會議,是有關於未來海軍建設的問題,而關於海軍建設的種種細節,以及計劃,請伯吉斯將軍上台,為大家詳盡解釋。”
郭紹拋出了今日的議題。
伯吉斯重新站起身,來到後麵掛著的一副輿圖前,用一根指揮棒指著圖說道:
“我們海軍計劃在明年正月正式開建,這次海軍將效仿西班牙無敵艦隊的規模,建造十二艘大型風帆戰列艦,以及20艘輔助艦艇,和十五艘偵察艦艇。這些艦艇上麵,風帆戰列艦大概需配給火炮120門,其中加農炮需裝配30門,每船需要228名船員……”
伯吉斯將海軍的建設計劃說的很詳細,這讓底下聽著眾人,都皺起了眉頭。
按照伯吉斯這計劃,隻怕海軍花上上千萬兩銀子,都不一定能建成。
大明有那麽多錢麽?
“郭都督!”孫承宗率先站起來說道:“我認為伯吉斯將軍這個計劃有些不切實際,按照他這個方案,我們海軍至少需要耗費上千萬兩白銀,我們有那麽多錢嗎?”
孫承宗說完,周圍的將領跟著一陣點頭。
這些將領大都是陸軍,海上的事情不歸他們管,海軍把這麽多錢都拿去造船了,那陸軍的軍費勢必就會縮減,事關自身利益,陸軍的將領當然是支持為他們發聲的孫承宗的。
“錢的問題,就不是周圍考慮的了,這個是戶部考慮的事情。”
郭紹一句話,壓力給到蕭毅身上了。
蕭毅站起身,深吸了一口氣說:“說實話,就算是把大明賣了,現在也拿不出一千萬兩白銀,不過明年的直隸山東兩省,在秋收以後應該能收獲不少糧食,而且一年時間也足以讓兩省的經濟也能夠恢複正常運轉,明年的稅收,應該可以正常收上來。
所以我們戶部大約可以為海軍提供一百萬兩的白銀作為軍費,供海軍建造船隻。”
“蕭大人,你先稍等。如果說我每年都撥一百萬兩銀子給海軍,我們的海軍至少要十年才能建成,也就是說,海軍十年內沒有任何作為。而且,我們每年還要支出這麽一筆龐大的開支給海軍,老朽認為實在不值。我們不如把這些錢全部投到陸軍身上,等到將來統一天下,再慢慢建設我們的海軍。”
孫承宗身為兵部尚書,陸軍的代表人物,當然不會向著海軍那邊說話了在他看來,自己這個尚書想坐的穩,就得給身邊的這些陸軍將領爭取利益,不然的話,連大明這些官都要反他,他這個尚書恐怕就讓給別人當了。
蕭毅見孫承宗提出反對,馬上把目光看向郭紹。
郭紹開口說:“十年陸軍,百年海軍。海軍本來就是燒錢的,如果怕燒錢還建個屁的海軍,為了把錢節省給海軍建造艦船,我提議,從即日起宮中的花銷用度減半,上至天子下至本督,所有人每天隻吃兩頓飯,將省出來的錢支援海軍。”
話都說到這種份上了,孫承宗等人也沒話說了。
郭紹為了建造海軍,連天子的夥食都準備削減了,這還讓他們說什麽?
而且就連天子、郭紹他們所有人的夥食都消減了,那大臣不跟著出點血實在過不過去。
結果就是,在場的群臣紛紛捐銀,雖說最多的也就隻捐了幾百兩,但好歹是亮明的態度。
而且由蕭毅牽頭,削減了京中宗室三分之二的糧米。
明朝的製度,所有朱姓子弟,即便是沒有承襲王爵的旁支,成年以後也可以被拜為奉國將軍,每年到官府領取一筆糧米。
這筆糧米對大戶來說並不多,但對老百姓來說已經不少。
而且明末北京的朱家宗室,差不多有三萬出頭。(其實真實數字比這個多得多,此處進行了藝術刪減)
每個月朝廷光是發給他們的糧米就達到了驚人的600萬斤糧。
六百萬斤糧發給這些吃人飯不幹人事的主,在郭紹看來就是浪費。
要不是蕭毅他們攔著,郭紹恨不得把這些補貼全給他們停了。
經過這次削減以後,京中宗室每個月僅能從朝廷領取100萬斤糧(每個人平均每月隻能領取33斤糧食。)
這直接導致整個北京的朱明宗室對郭紹怨聲載道,咒罵他苛待皇族。
然而郭紹表示,世上沒有免費吃的午餐。
如果這些人對朝廷政策不滿,可以離開朝廷前往別的地方。
京中眾多宗室聞言,一窩蜂的去了山西、河南。
至於為什麽不去山東江南,因為山東嚴格執行連坐法,嚴禁陌生人入境,一般人想定居山東,至少都得有十戶人坐保。
這也是郭紹統治山東多年的秘訣。
這些宗室都進不了山東,又不甘心去投奔女真,自然隻能往山西河南跑。
西北太窮,這些京爺自然不會去。
京中宗室大批的逃往山西河南,這可苦了山西都督陳奇瑜。
這些京爺都是皇族,上萬人跑到自己地盤豈食。
給了他們糧食吧,自己又不甘心。
不給他們糧食吧,又擔心被人家咒罵說自己苛待宗室。
無奈之下陳奇瑜隻好找太原的晉商借糧,發放給這些宗室,並且把他們引導入河南。
河南巡撫程紹可被坑慘了。
程紹自從天啟年間就鎮守河南,已經差不多在河南當了十年巡撫。
曆史上他在崇禎六年被調迴京城擔任工部右侍郎。
這次由於郭紹靖難,程紹一直沒接到調令始終留在河南擔任巡撫。
陳奇瑜把這些宗室趕到河南,程紹氣的想殺人。
中原連年遭災,過的本來就不容易。
陳奇瑜這殺千刀的,還把這些吃人飯不幹人事的皇族趕到自己這來。
自己特麽哪來這麽多糧食喂他們?
程紹本想學著陳奇瑜,將這些人趕到其他地方。
結果這些宗室竟然賴在開封不走了。
程紹自詡為大明忠良,當然不能強行用武力把他們轟走。
為了安置這些宗室,程紹隻好去求助福王朱常洵,希望對方能出手幫忙。
朱常洵就是爭國本事件的主角,自從他來河南當福王以後,巧取豪奪了不少錢財。
他可以說是河南首富。
然而,朱常洵麵對程紹的求助,直接表示要錢沒有要命一條。
這逼得已經78歲的程紹,硬是給福王跪下了。
最後朱常洵才承諾,由自己出資,在城外給他們買一片地,安置這些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