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那邊,還要逢月你自己親自寫個折子,同他講明,對了,你們說臨淵王還有個遺孤?”
顧逢月告訴他:“我怕那些蠻族會迴頭攻打白塔,就把孩子藏起來了,那孩子今年也才三歲……”
這話讓氛圍變得更沉重了一點,宋春臨想到陳辭說過那臨淵王的三個孩子,都被他們的人趁亂送了出去,三個孩子分別逃往三個方向,但目前隻有最小的這個孩子,順利的逃到了白塔城,其餘兩個目前還杳無音信。
“剩下那兩個……等這次的戰事了了,再派人去找找,興許,他們吉人自有天相,還好好的活在某個地方呢。”
當然大家其實都明白,這個時候還沒有消息傳來,有極大可能這兩個孩子已經遭遇了不幸,陳辭說派了二十四個死士出去,兵分幾路,最後卻隻有一個死士帶著一個孩子突出重圍,而且那死士到達白塔城的時候,已經奄奄一息,要不是憑借著驚人的毅力,他早就因為失血過多而死在半路了,可是他一直到抵達了白塔城外的軍營時,才終於脫離摔下馬背。
顧逢月當時就讓人給他喂了靈泉水吊著命,現在也不知道有沒有救活過來。
顧逢雲讓人拿了香爐跟紙錢,給臨淵王點了香,燒了紙,然後便讓宋春臨把臨淵王繼續收進空間裏麵。
“春臨先收著他,等到了京城再拿出來吧,現在蠻族還在外麵守著也不便辦喪事。”
“王爺走之前也是這樣想的,他怕臨淵城的士兵們會因為他的死訊亂了軍心,所以才讓我們先別發喪。”
顧逢雲輕輕歎氣:“王爺大義,值得欽佩。”
顧逢雲帶來的龐大物資,將臨淵城空掉的幾個大糧倉全都給填滿了,當然蜿蜒的火龍一直走了很久,才見到隊伍的尾巴。
對麵的蠻族看著這邊的盛況,全都在連夜拔營,廢話,大景的援兵都來了,他們這邊飯都沒得吃,不跑等著打死還是被餓死?
蠻子們肯定不會心甘情願就這樣跑走,他們已經規劃了路線,趁著對方清點的功夫,不去搶幾座漢人的城池,那真是對不起自己受的這些委屈跟苦楚。
顧逢月也想到了這一點,然後在顧逢雲的質疑下,宋春臨非常得意的告訴他,他把人家蠻族的糧草跟藥材全都給沒收了。
顧逢雲一臉的不可思議,他從未想過有人打仗還能這麽打的。
“你就全都收走?”
“昂,全收了,一根草都沒給他們留下來,嘿嘿,我是不是很聰明。”
顧逢雲瞧著他那得意樣兒,也忍不住對他豎起了一個大拇指:“不錯,幹得漂亮,這麽看來,他們糧草沒了,餓著肚子肯定會想要更快的攻下臨淵。”
“不錯,你來之前,他們確實來了一趟,不過沒能得逞,現在瞧見你們過來了,估計已經在想著要怎麽逃離這邊了吧。”
顧逢月沉吟了一下,複又道:“不對,他們沒有吃的,應該會想辦法解決溫飽,而臨淵眼看一時半會打不下來……”
宋春臨也反應過來了:“所以他們會轉而去攻打距離最近的小城,從那邊掠奪一些補給。”
“極有可能,我們快去召集人手。”
顧逢雲卻攔住了他們:“不急,你不得給他們一點休息的時間嗎?等天亮再去,總得給人家拔營的時間吧。”
顧逢雲這話說的頗為狂妄,要是不了解的人還以為他們在說今天天氣不好,明天天氣好再出門呢。
顧逢月竟然也覺得很有道理,於是讓發話讓大家快點下去休息,明天早上還有事情要幹。
雖然不知道是什麽事情,但既然是大司馬說的,那肯定是很大的事情了,於是大家乖乖去睡覺,隻留下千裏迢迢而來的顧逢雲,瞪著赤紅的眼睛在主持大局。
陳辭看到這一幕隱隱覺得哪裏不太對勁,可又說不上來。
而被抓了壯丁的林將軍就慘了,一路上風餐露宿的,到地頭了還以為可以好好睡一覺了,結果屁股都沒坐到板凳上呢,就又被拉去幹活了。
林將軍眼睛裏也滿是紅血絲,他不理解,他想抗議,但看到連顧逢雲也是熬著一雙紅眼睛在工作以後,他就連屁都不敢放了。
他一個武將,總不能連個文臣都比不過吧。
臨淵城之前被一小隊蠻族入侵過,雖然被宋春臨跟城裏的士兵一起清理過一遍了,但損壞的街道跟建築物卻不是一時半會就能修複好的,陳辭也是一個武將,這類事情以前一向是由臨淵王的幕僚,跟城裏的其他官員一起負責的,很可惜的是,這些人要麽戰死,要麽重傷,實在是無法出麵工作,因此顧逢雲一來,就準備著手整頓一下城中的內務。
首先就是清點一下城裏的餘糧,他們一路上吃的東西都是有數的,帶來的東西也不少,這些他手邊早早列了賬本,自有書記官記錄,城裏的就比較亂了。
林將軍被派去城牆上盯梢了,其他活兒顧逢雲也不敢讓他幹,畢竟他連自己個人的內務都理不清楚。
宋春臨則是跟顧逢月狠狠休息到了天亮,兩人的早飯是靈泉水就大饅頭,宋春臨也沒忘記把攢了一晚上的靈泉水倒進士兵們的早飯裏麵,好歹提提精氣神,為待會的作戰做準備。
直到臨出發前,宋春臨才見到滿眼通紅的林將軍。
“謔,你怎麽變成兔子了?”宋春臨好笑的看著對方,他心裏自然是知道是因為什麽,但他就是喜歡看林將軍跳腳的樣子,調侃完了以後又覺得不太對勁。
“不是,你怎麽跑到這兒來了?你家老祖居然肯放你出來?”
林將軍不想說話,氣鼓鼓轉過頭去不看宋春臨,這讓宋春臨越發好奇了,見林將軍這邊問不出來,宋春臨就轉頭去問別人,問完以後他就一直用一種不可思議的眼神看著林將軍。
林將軍被看得有些惱了,惡狠狠的衝顧逢月喊:“你管管你家那個,別一天到晚盯著外男看。”
哪知顧逢月並不買賬,他也十分好奇,究竟是什麽原因,能讓林將軍一個人偷跑到邊關這種危險的地方。
林將軍被這兩口子一唱一和的調侃,氣得眼睛更紅了,要不是這兩人即將出發,他高低得跟他們爭論出個高下來。
玩鬧過後,顧逢月就換了一副嚴肅的表情,帶著宋春臨一起,準備去追擊那些逃走的蠻族軍隊。
蠻族人跑得沒有他們想象的快,當他們帶著顧家軍殺過去的時候,這些蠻族還沒走出三裏地呢,就被後邊趕上來的顧家軍殺得幾乎潰不成軍。
可能是這些人餓肚子的緣故,顧逢月覺得自己砍蠻子砍得不費吹灰之力,最後雙方廝殺了小半天,隻有一半的蠻族士兵僥幸逃脫,而且他們是分了好幾個方向逃跑的,顧逢月也分散了一些人去追擊,力圖重創這些蠻族,如果能成功的話,邊關起碼能有個二十年的清淨日子。
顧逢雲昨晚就派了人去其他城,通知他們蠻族很可能朝著他們去了,這會兒基本都已經收到了消息,個個嚴陣以待,大清早的,連城門都沒敢開。
顧逢月跟宋春臨迴來的時候,已經是第三天的下午,等他們迴到臨淵城的時候,發現顧逢雲已經在王府準備好了棺材。
宋春臨看到棺材後上前:“大哥,現在可以了嗎?”
顧逢雲深深點頭:“可以了,你把他放在屋裏吧。”
宋春臨把臨淵王的遺體放迴了他的房間,因為剛死沒多久就被收入了空間,因此現在的臨淵王麵容並未改變多少,連深知內情的陳辭也不由得驚歎,這位小宋公子身上藏著的秘密,果真深不可測,心裏對宋春臨又多了幾分敬畏之心。
顧逢雲對外說臨淵王是因為傷重不治而亡,卻並未說出他什麽時候死的,因此大家便也隻當他是剛咽氣的,當時知道內情的人也被陳辭給下了死命令,不準他們把此事說出去。
一夜過去,臨淵城上下滿城裹素,還有不少人跪在大街上,給臨淵王點香燒紙。
蠻族已經被趕了迴去,顧逢月說他們一直追到離草原不遠的地方,擊殺蠻族超過半數的士兵,對方又累又餓,還要一直應付顧家軍的騷擾,逃跑的時候可謂是非常的狼狽,同他們當初來攻打臨淵的時候,完全是天上地下兩種截然不同的狀態。
顧逢雲雖然也不是太滿意這個結果,不過能把蠻族給趕跑,已經算非常不錯了,眼下最重要的,就是送臨淵王的棺槨迴京,還有就是找迴臨淵王的遺孤,顧逢雲想的是要不直接一並帶迴京城得了。
“他好歹也是皇家血脈,看在他父親戰死的份上,皇帝定然會善待於他的,隻是他畢竟還有外族血統,以後很可能也是要迴臨淵,代替他父親守在這裏的。”
宋春臨不太懂:“為什麽一定要是他呢?”
顧逢雲隻好給他解釋:“因為朝中並不待見外族血統的皇子,而臨淵城地處要塞,又兼具周邊城鎮的水源,是我朝所有邊關城市的重中之重,派其他人來,皇帝不信任,派其他皇子來,又怕他們擁兵自重,可外族血統的皇子是不被漢人接受的,他們永遠無法登上帝位,所以,他們是最好也是最合適的人選。”
宋春臨表示懂了,不就是歧視人家是混血兒唄,沒想到古代人也搞這一套,宋春臨表示有點無語。
臨淵王傷重不治的消息顧逢雲已經派了八百裏加急送去了京城,消息傳迴來的時候,皇帝拿著折子都愣了好久,久到太監提醒他了,他才迴過神來。
百官們看著皇帝的神情,還以為臨淵城真的被蠻子給攻下來了,當下便急得不行,誰知皇帝卻隻是擺了擺手,示意大家先退朝。
皇帝的這個操作讓人摸不著頭腦,卻也明白了,臨淵城並沒有被打下來,可為什麽皇帝會是那種表情呢?
勇毅侯府,蘇扶傾日夜盼著邊關來信,等他聽到八百裏加急的戰報被送來的時候,心裏都忍不住咯噔一下,忙問下人可有探聽到臨淵城如今怎樣了,奈何下人也不清楚那八百裏加急的折子裏究竟寫了些什麽,隻得無奈的告訴蘇扶傾,皇帝收到折子以後便退了朝,現在無人得知那折子裏的內容。
“退了朝?竟然是退了朝?”蘇扶傾喃喃自語。
蘇老夫人有些著急,問蘇扶傾到底怎麽樣了,蘇扶傾迴味過來以後,忙安撫起蘇老夫人。
“母親莫急,如今雖然不知那折子上的內容,可就皇帝這樣的反應來看,這不是好消息,可也不是壞消息。”
蘇老夫人沒聽明白,這又是壞消息,又是好消息的,到底是什麽消息?
“母親,您想想,若是臨淵城真的落入了蠻族人的手裏,那他肯定會大發雷霆的,絕不會當場就退朝,可他也沒有表現出高興的樣子,說明這折子上說的肯定不會是什麽好事。”
“既然不是好事,那不就是壞事了?”
蘇扶傾搖搖頭:“是,也不是,對皇帝來說,可能並不是好事,可對大景而言,卻是好事,好事就是,臨淵城保住了,沒被蠻族攻破,壞事,興許,是哪位將領戰死了……”
說到將領,母子二人心劇烈一跳,紛紛想到了什麽,但很快又開始搖頭。
“不,不會是他們的,能讓皇帝難過到直接退朝的,死的肯定不是逢月跟春臨,也斷不可能是侯爺,他才去沒多久,這會兒怕是剛到,怎麽可能是他呢。”
母子倆坐在一起一頓分析,最後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臨淵王很可能不大好了。
兩人越想越覺得是這麽迴事,而且不僅僅是他們這麽想的,當時在朝堂上的許多官員也都想到了這一點,能走到這一步的官員都不是蠢笨的,結合皇帝的反應,稍加思索便明白了什麽,隻是皇帝並未明說,他們也不敢擅自揣測聖意。
顧逢月告訴他:“我怕那些蠻族會迴頭攻打白塔,就把孩子藏起來了,那孩子今年也才三歲……”
這話讓氛圍變得更沉重了一點,宋春臨想到陳辭說過那臨淵王的三個孩子,都被他們的人趁亂送了出去,三個孩子分別逃往三個方向,但目前隻有最小的這個孩子,順利的逃到了白塔城,其餘兩個目前還杳無音信。
“剩下那兩個……等這次的戰事了了,再派人去找找,興許,他們吉人自有天相,還好好的活在某個地方呢。”
當然大家其實都明白,這個時候還沒有消息傳來,有極大可能這兩個孩子已經遭遇了不幸,陳辭說派了二十四個死士出去,兵分幾路,最後卻隻有一個死士帶著一個孩子突出重圍,而且那死士到達白塔城的時候,已經奄奄一息,要不是憑借著驚人的毅力,他早就因為失血過多而死在半路了,可是他一直到抵達了白塔城外的軍營時,才終於脫離摔下馬背。
顧逢月當時就讓人給他喂了靈泉水吊著命,現在也不知道有沒有救活過來。
顧逢雲讓人拿了香爐跟紙錢,給臨淵王點了香,燒了紙,然後便讓宋春臨把臨淵王繼續收進空間裏麵。
“春臨先收著他,等到了京城再拿出來吧,現在蠻族還在外麵守著也不便辦喪事。”
“王爺走之前也是這樣想的,他怕臨淵城的士兵們會因為他的死訊亂了軍心,所以才讓我們先別發喪。”
顧逢雲輕輕歎氣:“王爺大義,值得欽佩。”
顧逢雲帶來的龐大物資,將臨淵城空掉的幾個大糧倉全都給填滿了,當然蜿蜒的火龍一直走了很久,才見到隊伍的尾巴。
對麵的蠻族看著這邊的盛況,全都在連夜拔營,廢話,大景的援兵都來了,他們這邊飯都沒得吃,不跑等著打死還是被餓死?
蠻子們肯定不會心甘情願就這樣跑走,他們已經規劃了路線,趁著對方清點的功夫,不去搶幾座漢人的城池,那真是對不起自己受的這些委屈跟苦楚。
顧逢月也想到了這一點,然後在顧逢雲的質疑下,宋春臨非常得意的告訴他,他把人家蠻族的糧草跟藥材全都給沒收了。
顧逢雲一臉的不可思議,他從未想過有人打仗還能這麽打的。
“你就全都收走?”
“昂,全收了,一根草都沒給他們留下來,嘿嘿,我是不是很聰明。”
顧逢雲瞧著他那得意樣兒,也忍不住對他豎起了一個大拇指:“不錯,幹得漂亮,這麽看來,他們糧草沒了,餓著肚子肯定會想要更快的攻下臨淵。”
“不錯,你來之前,他們確實來了一趟,不過沒能得逞,現在瞧見你們過來了,估計已經在想著要怎麽逃離這邊了吧。”
顧逢月沉吟了一下,複又道:“不對,他們沒有吃的,應該會想辦法解決溫飽,而臨淵眼看一時半會打不下來……”
宋春臨也反應過來了:“所以他們會轉而去攻打距離最近的小城,從那邊掠奪一些補給。”
“極有可能,我們快去召集人手。”
顧逢雲卻攔住了他們:“不急,你不得給他們一點休息的時間嗎?等天亮再去,總得給人家拔營的時間吧。”
顧逢雲這話說的頗為狂妄,要是不了解的人還以為他們在說今天天氣不好,明天天氣好再出門呢。
顧逢月竟然也覺得很有道理,於是讓發話讓大家快點下去休息,明天早上還有事情要幹。
雖然不知道是什麽事情,但既然是大司馬說的,那肯定是很大的事情了,於是大家乖乖去睡覺,隻留下千裏迢迢而來的顧逢雲,瞪著赤紅的眼睛在主持大局。
陳辭看到這一幕隱隱覺得哪裏不太對勁,可又說不上來。
而被抓了壯丁的林將軍就慘了,一路上風餐露宿的,到地頭了還以為可以好好睡一覺了,結果屁股都沒坐到板凳上呢,就又被拉去幹活了。
林將軍眼睛裏也滿是紅血絲,他不理解,他想抗議,但看到連顧逢雲也是熬著一雙紅眼睛在工作以後,他就連屁都不敢放了。
他一個武將,總不能連個文臣都比不過吧。
臨淵城之前被一小隊蠻族入侵過,雖然被宋春臨跟城裏的士兵一起清理過一遍了,但損壞的街道跟建築物卻不是一時半會就能修複好的,陳辭也是一個武將,這類事情以前一向是由臨淵王的幕僚,跟城裏的其他官員一起負責的,很可惜的是,這些人要麽戰死,要麽重傷,實在是無法出麵工作,因此顧逢雲一來,就準備著手整頓一下城中的內務。
首先就是清點一下城裏的餘糧,他們一路上吃的東西都是有數的,帶來的東西也不少,這些他手邊早早列了賬本,自有書記官記錄,城裏的就比較亂了。
林將軍被派去城牆上盯梢了,其他活兒顧逢雲也不敢讓他幹,畢竟他連自己個人的內務都理不清楚。
宋春臨則是跟顧逢月狠狠休息到了天亮,兩人的早飯是靈泉水就大饅頭,宋春臨也沒忘記把攢了一晚上的靈泉水倒進士兵們的早飯裏麵,好歹提提精氣神,為待會的作戰做準備。
直到臨出發前,宋春臨才見到滿眼通紅的林將軍。
“謔,你怎麽變成兔子了?”宋春臨好笑的看著對方,他心裏自然是知道是因為什麽,但他就是喜歡看林將軍跳腳的樣子,調侃完了以後又覺得不太對勁。
“不是,你怎麽跑到這兒來了?你家老祖居然肯放你出來?”
林將軍不想說話,氣鼓鼓轉過頭去不看宋春臨,這讓宋春臨越發好奇了,見林將軍這邊問不出來,宋春臨就轉頭去問別人,問完以後他就一直用一種不可思議的眼神看著林將軍。
林將軍被看得有些惱了,惡狠狠的衝顧逢月喊:“你管管你家那個,別一天到晚盯著外男看。”
哪知顧逢月並不買賬,他也十分好奇,究竟是什麽原因,能讓林將軍一個人偷跑到邊關這種危險的地方。
林將軍被這兩口子一唱一和的調侃,氣得眼睛更紅了,要不是這兩人即將出發,他高低得跟他們爭論出個高下來。
玩鬧過後,顧逢月就換了一副嚴肅的表情,帶著宋春臨一起,準備去追擊那些逃走的蠻族軍隊。
蠻族人跑得沒有他們想象的快,當他們帶著顧家軍殺過去的時候,這些蠻族還沒走出三裏地呢,就被後邊趕上來的顧家軍殺得幾乎潰不成軍。
可能是這些人餓肚子的緣故,顧逢月覺得自己砍蠻子砍得不費吹灰之力,最後雙方廝殺了小半天,隻有一半的蠻族士兵僥幸逃脫,而且他們是分了好幾個方向逃跑的,顧逢月也分散了一些人去追擊,力圖重創這些蠻族,如果能成功的話,邊關起碼能有個二十年的清淨日子。
顧逢雲昨晚就派了人去其他城,通知他們蠻族很可能朝著他們去了,這會兒基本都已經收到了消息,個個嚴陣以待,大清早的,連城門都沒敢開。
顧逢月跟宋春臨迴來的時候,已經是第三天的下午,等他們迴到臨淵城的時候,發現顧逢雲已經在王府準備好了棺材。
宋春臨看到棺材後上前:“大哥,現在可以了嗎?”
顧逢雲深深點頭:“可以了,你把他放在屋裏吧。”
宋春臨把臨淵王的遺體放迴了他的房間,因為剛死沒多久就被收入了空間,因此現在的臨淵王麵容並未改變多少,連深知內情的陳辭也不由得驚歎,這位小宋公子身上藏著的秘密,果真深不可測,心裏對宋春臨又多了幾分敬畏之心。
顧逢雲對外說臨淵王是因為傷重不治而亡,卻並未說出他什麽時候死的,因此大家便也隻當他是剛咽氣的,當時知道內情的人也被陳辭給下了死命令,不準他們把此事說出去。
一夜過去,臨淵城上下滿城裹素,還有不少人跪在大街上,給臨淵王點香燒紙。
蠻族已經被趕了迴去,顧逢月說他們一直追到離草原不遠的地方,擊殺蠻族超過半數的士兵,對方又累又餓,還要一直應付顧家軍的騷擾,逃跑的時候可謂是非常的狼狽,同他們當初來攻打臨淵的時候,完全是天上地下兩種截然不同的狀態。
顧逢雲雖然也不是太滿意這個結果,不過能把蠻族給趕跑,已經算非常不錯了,眼下最重要的,就是送臨淵王的棺槨迴京,還有就是找迴臨淵王的遺孤,顧逢雲想的是要不直接一並帶迴京城得了。
“他好歹也是皇家血脈,看在他父親戰死的份上,皇帝定然會善待於他的,隻是他畢竟還有外族血統,以後很可能也是要迴臨淵,代替他父親守在這裏的。”
宋春臨不太懂:“為什麽一定要是他呢?”
顧逢雲隻好給他解釋:“因為朝中並不待見外族血統的皇子,而臨淵城地處要塞,又兼具周邊城鎮的水源,是我朝所有邊關城市的重中之重,派其他人來,皇帝不信任,派其他皇子來,又怕他們擁兵自重,可外族血統的皇子是不被漢人接受的,他們永遠無法登上帝位,所以,他們是最好也是最合適的人選。”
宋春臨表示懂了,不就是歧視人家是混血兒唄,沒想到古代人也搞這一套,宋春臨表示有點無語。
臨淵王傷重不治的消息顧逢雲已經派了八百裏加急送去了京城,消息傳迴來的時候,皇帝拿著折子都愣了好久,久到太監提醒他了,他才迴過神來。
百官們看著皇帝的神情,還以為臨淵城真的被蠻子給攻下來了,當下便急得不行,誰知皇帝卻隻是擺了擺手,示意大家先退朝。
皇帝的這個操作讓人摸不著頭腦,卻也明白了,臨淵城並沒有被打下來,可為什麽皇帝會是那種表情呢?
勇毅侯府,蘇扶傾日夜盼著邊關來信,等他聽到八百裏加急的戰報被送來的時候,心裏都忍不住咯噔一下,忙問下人可有探聽到臨淵城如今怎樣了,奈何下人也不清楚那八百裏加急的折子裏究竟寫了些什麽,隻得無奈的告訴蘇扶傾,皇帝收到折子以後便退了朝,現在無人得知那折子裏的內容。
“退了朝?竟然是退了朝?”蘇扶傾喃喃自語。
蘇老夫人有些著急,問蘇扶傾到底怎麽樣了,蘇扶傾迴味過來以後,忙安撫起蘇老夫人。
“母親莫急,如今雖然不知那折子上的內容,可就皇帝這樣的反應來看,這不是好消息,可也不是壞消息。”
蘇老夫人沒聽明白,這又是壞消息,又是好消息的,到底是什麽消息?
“母親,您想想,若是臨淵城真的落入了蠻族人的手裏,那他肯定會大發雷霆的,絕不會當場就退朝,可他也沒有表現出高興的樣子,說明這折子上說的肯定不會是什麽好事。”
“既然不是好事,那不就是壞事了?”
蘇扶傾搖搖頭:“是,也不是,對皇帝來說,可能並不是好事,可對大景而言,卻是好事,好事就是,臨淵城保住了,沒被蠻族攻破,壞事,興許,是哪位將領戰死了……”
說到將領,母子二人心劇烈一跳,紛紛想到了什麽,但很快又開始搖頭。
“不,不會是他們的,能讓皇帝難過到直接退朝的,死的肯定不是逢月跟春臨,也斷不可能是侯爺,他才去沒多久,這會兒怕是剛到,怎麽可能是他呢。”
母子倆坐在一起一頓分析,最後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臨淵王很可能不大好了。
兩人越想越覺得是這麽迴事,而且不僅僅是他們這麽想的,當時在朝堂上的許多官員也都想到了這一點,能走到這一步的官員都不是蠢笨的,結合皇帝的反應,稍加思索便明白了什麽,隻是皇帝並未明說,他們也不敢擅自揣測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