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娘聽到宋春臨說要去跟皇帝告狀,一開始還有些心慌,可轉念一想,就宋春臨這種窮酸的樣子,怎麽可能見得到皇帝,認為宋春臨一定是虛張聲勢,或者他根本就是想借著小世子的身份,去皇帝麵前露臉討要好處的。
那乳娘越想越覺得是這樣沒有錯,於是對宋春臨也沒了好臉色,非常不耐煩地試圖從宋春臨的懷裏扯出小世子,她的動作粗魯,手勁兒也大,把小孩子都給抓疼了,小世子疼得嗷嗷叫,眼淚大顆大顆的流下來,宋春臨心疼得不了,幹脆也不同這惡奴講道理了,直接一腳就把人給踹了出去。
乳娘被踹倒在地上,捂著腹部哎呦哎呦直叫喚,宋春臨惡狠狠的瞪著她。
“我原來是挺尊重人的,覺得你們雖然是奴才,但也該有基本的人權,不過我覺得人權這兩個字放在你身上不太合適。”
乳娘一手捂著腹部,一手指著宋春臨,她此刻已經完全被宋春臨一腳踹得氣上了頭,指著宋春臨就開始破口大罵,渾然忘了自己身處在什麽地方。
“你是個什麽東西,我雖然是奴才,但也宮裏的出來的,你連個官身都沒有,也敢同我們這些宮裏的人叫囂?”
小世子已經止住了眼淚,見這個兇巴巴的乳娘居然指著宋春臨的鼻子罵他,小世子也生氣了,他揮舞著小拳頭,作勢要打那個乳娘,被宋春臨給攔了下來。
“莫要同他們這種人動手,記住了,你是主子,她是下人,她兇你罵你不給你飯吃,你可以找其他大人幫你發落了她,但千萬不要自己動手去揍,免得髒了自己的手。”
小世子聽得似懂非懂,但是有一句他記住了,大哥哥讓他去找人,於是他扯著宋春臨的手,吭哧吭哧就要走。
“找,找伯父。”
宋春臨知道他想去找皇帝,也沒攔著他,不過他方才就發現,皇帝早就來了,隻是一直沒有出聲,那乳娘跟小世子才沒發現。
於是宋春臨轉了一下小世子的腦袋,小家夥立刻發現了一直站在廊下的皇帝。
皇帝今日也是一身的孝服,隻除了沒有戴孝帽,但是他的發繩被一截細麻取代,如此隆重,全是看在臨淵王為國捐軀的份上,可惜有些人拿著雞毛當令箭,以為主子年紀小就好拿捏,就想狐假虎威,哪知才第二天就被宋春臨給識破了。
乳娘順著小世子的方向,看到了皇帝走過來,意識到自己此刻衣冠不整還半躺在地上,瞧著屬實是不太雅觀,於是立刻忍著腹中的疼痛爬了起來,老老實實的跪在地上,思索著待會要怎麽跟皇帝告狀,好好整治一下宋春臨。
然而皇帝卻沒有想要問她話的打算,隻是淡淡看了一眼小世子,然後問宋春臨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
宋春臨憤憤不平道:“這惡奴不給世子飯吃,我問她她還不承認,這種人到底是怎麽進到宮裏的,別不是其他人以權謀私塞進來的吧?”
宋春臨這話也隻是猜測,可那乳娘卻聽得心頭直跳,因為她確實是通過買通關係才進到宮裏做事的,這次給小世子選乳娘,其他人都不太想來,一來是小世子雖說將來肯定是繼承臨淵王的爵位的,但他年紀太小,父母雙亡無權無勢,還有外族血統,有這樣血統的皇子,譬如他的父親臨淵王,在偌大的京城也沒能討到什麽好處,更何況眼前這個連兵權都沒有了的小世子呢?
可是唯有此人覺得,小世子現在正是最脆弱的時候,隻要拿捏住了小世子,那以後不就等於是拿捏了下一個臨淵王了嗎?
隻是她也沒有想到,自己不過是因為過於得意忘形,才忘了孩子的一頓飯罷了,就被宋春臨給抓住了錯處,眼下皇帝都來了,而且瞧皇帝的樣子,那小哥兒居然還真的能跟皇帝說得上話,並且皇帝似乎真的相信了,乳娘緊張得整個身子都開始微微發抖,而直到此時此刻,她仍然堅信事情還有轉圜的餘地,還在心裏想了許多的借口,隻等著皇帝發問了。
可預想中的皇帝問話並沒有發生,他隻聽了宋春臨的一麵之詞,就點了點下巴,示意其他人把那乳娘給帶下去。
“此人以下犯上,拖下去,打十個板子,今後永不錄用,哦,招她入宮的人也一並罰了。”
乳娘還來不及喊冤,就被其他人眼疾手快地捂住了嘴巴,迅速拖走,直到被打完了板子,丟出宮門的那一刻,她才艱難的抽出堵住嘴巴的爛布頭。
而當初被她賄賂的管事,也一並被扔了出來,區別就是他沒有被打板子。
看到癱在地上半死不活的乳娘,那管事也是氣不打一處來。
“混賬東西,讓你去伺候個孩子都伺候不明白,平白帶累我也被趕出來了,真是晦氣玩意。”
乳娘死死抓住那人的褲腳,聲音沙啞的問他:“那人究竟是誰?”
管事冷笑:“瞎了你的狗眼了,連護國神射手都認不出來,平日裏瞧著那麽精明,今日卻像個傻子似的,你難道不清楚能進到皇宮的人,都是非富即貴的嗎?”
那管事說完就伸腳踹開了乳娘,徒留乳娘一個人躺在地上,臉上是如遭雷擊的震驚。
至於乳娘跟那管事的下場,宋春臨根本不關心,他已經帶著小世子坐上了去皇陵的馬車,因為時間來不及了,所以皇帝派人送來了幾碟子點心,宋春臨瞧那點心幹巴巴的,也沒給小世子吃,而是從空間裏找了一碗粥出來,馬車走得慢,他忍著想吐的衝動,把小世子給喂了個半飽。
吃完了粥的小世子坐在宋春臨的身邊,一手拿著小蛋糕,一手拿著旺仔,一口蛋糕,一口旺仔,吃得小嘴巴忙個不停。
宋春臨捏著眉心,臉上的表情非常痛苦,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錯覺,怎麽覺得馬車越慢,他頭就越暈呢?
皇陵距離京城有二十多裏路,而送葬的隊伍走得又慢,他覺得他下午落山的時候能抵達皇陵就已經算不錯的了。
“要命了,早知道這馬車這麽難受,我就應該出騎馬的。”
千金難買早知道,宋春臨為了讓自己好受一些,囑咐小家夥別亂動,自己就閉上眼睛,進入了空間裏麵,打算在地裏收拾一下,好打發過這段時間再說。
如今宋春臨空間裏已經不怎麽種糧食了,大寶平日裏沒事就會種糧食,存儲區裏的糧食已經足夠他那三千弓箭手吃上兩三年的了,所以短時間內,他隻想在空間裏多種點水果跟蔬菜,畢竟想身體好,營養均衡也是很重要的。
大寶今天沒在空間裏,他留在家裏陪著那兩位空巢老人,那兩人一把年紀了,也算是享受到了兒孫繞膝的樂趣。
宋春臨拿出一些瓜類的種子,這些瓜都是比較豐產的品種,比如佛手瓜、南瓜、葫蘆瓜以及節瓜,他前世有個同學是南方農村的,他說他小時候最最討厭吃的就是節瓜,這玩意一長起來就沒完沒了,隻種兩棵就能收獲半個倉庫的,產量非常的誇張,以至於他們家每年的節瓜永遠都是吃不完的。
宋春臨還記得那個同學用一種苦大仇深的表情向他們訴苦:“早上是節瓜,中午是節瓜,晚上好不容易多幾個菜了,結果桌子上還有一碟子炒節瓜,我的童年就是吃不完的節瓜,紅薯藤跟空心菜,太難過了,真的太難過了。”
宋春臨後麵在空間裏嚐試著種過,覺得也沒有那麽難吃,還挺甜的,可能那個同學實在是吃太多了吧,都吃應激了。
不過產量確實非常的高,宋春臨這次隻打算種十棵,到時候結下來的瓜全都拉去給軍營裏的那群牲口吃,估計這些都不夠他們吃幾頓的呢。
種瓜還得搭架子,宋春臨種好一樣,就先把架子給搭好,他的架子都是現成的,直接放上去就行,等瓜藤爬上去以後就固定了,反正空間裏又沒有風,也不怕被風吹倒。
宋春臨隻來得及種好了南瓜跟佛手瓜,送葬的隊伍就抵達了皇陵。
宋春臨是第一次來到皇陵,看著眼前這一片莊子,他還以為自己來到了某個村莊裏。
湊到顧逢雲身邊小聲問他:“這裏是皇陵嗎?為什麽看起來更像一個村子啊?”
顧逢雲指了指地下:“皇陵在下邊呢,入口不在這邊,我們這些人是沒資格進去的,待會你就站在我身邊就行了,小世子就讓皇帝去安排,你莫要出頭了。”
顧逢雲已經知道宋春臨在宮裏替小世子出頭的事情了,他並不是說讓宋春臨別管小世子,隻是現在正是敏感的時期,他還是不能跟小世子走得太近,否則便會落人話柄。
宋春臨似懂非懂,但既然是顧逢雲說的,那他聽著就是了。
皇陵占地麵積極廣,宋春臨的精神力隻探索了前麵這一小片,後邊的就沒有看了,小世子被皇帝派來的人給帶走了,一路跟個小掛件似的一直跟在皇帝身邊,在看到自己父母的棺槨的時候,還伸手指了指。
孩子用稚嫩的童音,問皇帝為什麽要把他的父母關在那個大箱子裏麵,皇帝不語,隻是輕輕把孩子抱起來,讓他坐在自己的臂彎上。
皇家葬禮舉行的儀式繁雜,等所有事情都搞清楚的時候,時間已經是晚上戌時了,這個點已經非常的晚了,趕迴京城肯定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今晚他們要在皇陵外邊的莊子上留宿一晚。
等眾人安排妥當,才有莊子上的守陵人送上簡單的飯菜。
飯菜是全素的,宋春臨沒什麽胃口,就沒怎麽動,顧逢雲也吃不下,最後兩人偷摸著啃了兩個包子,素餡兒的。
臨淵王的喪事辦完以後,小世子的去留就提上了日程,有人說臨淵王既然已經沒了,那麽小世子理應繼承臨淵王的爵位,迴到他的封地臨淵城去,也有人說小世子年紀太小了,才三歲的奶娃娃,搞不好半夜還會尿床呢,這樣的一個孩子送去臨淵城,他能幹什麽呢?
於是朝廷裏分成了兩派,一派主打讓小世子留在京城,同那些皇子一起學習,待長大成人以後,再送迴臨淵城去,而另一派則堅持應該讓小世子迴臨淵城去,他既是臨淵王唯一的兒子,也是繼承人,當然應該迴到他自己的封地去,那邊也能找到老師教導他。
皇帝聽著雙方為了這件事情爭執不休,覺得腦殼都被吵得疼了起來。
可是不管他們怎麽吵,最後拍板決定的還是皇帝,最後皇帝還是決定把小世子留在京城,三歲的孩子放在偏遠的邊城,皇帝又怎麽能放得下心呢?
哪怕是放在他身邊,就在他眼皮子底下,上次不也還有人苛待小世子,不給他飯吃呢,這世上人心難測,這麽小的孩子三觀都還未成型,放在遠處,萬一被有心之人給教歪了可怎麽辦,臨淵王可就隻剩下這麽一個獨苗了,看在他為大景守住了國門的份上,皇帝怎麽也不可能真的放任不管的。
隻是這留下來以後,小世子該安置在哪裏,就成了一個問題,最後還是皇後娘娘出麵,說要把孩子接到她的宮裏撫養。
“太子大了,如今也搬到了東宮,隻有請安的時候才會過來,我這宮裏空得厲害,讓這孩子陪陪我也好。”
皇後都這樣說了,皇帝自然是欣然應允,於是小世子的去留終於塵埃落定,交由皇後娘娘親自教導,這樣下人們也不敢再像上次那樣,企圖欺上瞞下,拿捏主子了。
宋春臨對這樣的結果並不意外,因為他早就看出皇帝很想把孩子留在身邊,也不知道是不是出於愧疚,所以他對小世子,似乎比對其他皇子還要好,甚至還親自讓太子太傅一起教導小世子功課。
這大概是臨淵王自己也沒想到的,他當初留下遺言,隻是希望皇帝能夠善待他的兒子,他所謂的善待,便是讓孩子吃飽穿暖,不用挨餓受凍受人白眼罷了,卻沒想到皇帝居然會做到這樣,替小世子籌謀好了一切的後路。
那乳娘越想越覺得是這樣沒有錯,於是對宋春臨也沒了好臉色,非常不耐煩地試圖從宋春臨的懷裏扯出小世子,她的動作粗魯,手勁兒也大,把小孩子都給抓疼了,小世子疼得嗷嗷叫,眼淚大顆大顆的流下來,宋春臨心疼得不了,幹脆也不同這惡奴講道理了,直接一腳就把人給踹了出去。
乳娘被踹倒在地上,捂著腹部哎呦哎呦直叫喚,宋春臨惡狠狠的瞪著她。
“我原來是挺尊重人的,覺得你們雖然是奴才,但也該有基本的人權,不過我覺得人權這兩個字放在你身上不太合適。”
乳娘一手捂著腹部,一手指著宋春臨,她此刻已經完全被宋春臨一腳踹得氣上了頭,指著宋春臨就開始破口大罵,渾然忘了自己身處在什麽地方。
“你是個什麽東西,我雖然是奴才,但也宮裏的出來的,你連個官身都沒有,也敢同我們這些宮裏的人叫囂?”
小世子已經止住了眼淚,見這個兇巴巴的乳娘居然指著宋春臨的鼻子罵他,小世子也生氣了,他揮舞著小拳頭,作勢要打那個乳娘,被宋春臨給攔了下來。
“莫要同他們這種人動手,記住了,你是主子,她是下人,她兇你罵你不給你飯吃,你可以找其他大人幫你發落了她,但千萬不要自己動手去揍,免得髒了自己的手。”
小世子聽得似懂非懂,但是有一句他記住了,大哥哥讓他去找人,於是他扯著宋春臨的手,吭哧吭哧就要走。
“找,找伯父。”
宋春臨知道他想去找皇帝,也沒攔著他,不過他方才就發現,皇帝早就來了,隻是一直沒有出聲,那乳娘跟小世子才沒發現。
於是宋春臨轉了一下小世子的腦袋,小家夥立刻發現了一直站在廊下的皇帝。
皇帝今日也是一身的孝服,隻除了沒有戴孝帽,但是他的發繩被一截細麻取代,如此隆重,全是看在臨淵王為國捐軀的份上,可惜有些人拿著雞毛當令箭,以為主子年紀小就好拿捏,就想狐假虎威,哪知才第二天就被宋春臨給識破了。
乳娘順著小世子的方向,看到了皇帝走過來,意識到自己此刻衣冠不整還半躺在地上,瞧著屬實是不太雅觀,於是立刻忍著腹中的疼痛爬了起來,老老實實的跪在地上,思索著待會要怎麽跟皇帝告狀,好好整治一下宋春臨。
然而皇帝卻沒有想要問她話的打算,隻是淡淡看了一眼小世子,然後問宋春臨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
宋春臨憤憤不平道:“這惡奴不給世子飯吃,我問她她還不承認,這種人到底是怎麽進到宮裏的,別不是其他人以權謀私塞進來的吧?”
宋春臨這話也隻是猜測,可那乳娘卻聽得心頭直跳,因為她確實是通過買通關係才進到宮裏做事的,這次給小世子選乳娘,其他人都不太想來,一來是小世子雖說將來肯定是繼承臨淵王的爵位的,但他年紀太小,父母雙亡無權無勢,還有外族血統,有這樣血統的皇子,譬如他的父親臨淵王,在偌大的京城也沒能討到什麽好處,更何況眼前這個連兵權都沒有了的小世子呢?
可是唯有此人覺得,小世子現在正是最脆弱的時候,隻要拿捏住了小世子,那以後不就等於是拿捏了下一個臨淵王了嗎?
隻是她也沒有想到,自己不過是因為過於得意忘形,才忘了孩子的一頓飯罷了,就被宋春臨給抓住了錯處,眼下皇帝都來了,而且瞧皇帝的樣子,那小哥兒居然還真的能跟皇帝說得上話,並且皇帝似乎真的相信了,乳娘緊張得整個身子都開始微微發抖,而直到此時此刻,她仍然堅信事情還有轉圜的餘地,還在心裏想了許多的借口,隻等著皇帝發問了。
可預想中的皇帝問話並沒有發生,他隻聽了宋春臨的一麵之詞,就點了點下巴,示意其他人把那乳娘給帶下去。
“此人以下犯上,拖下去,打十個板子,今後永不錄用,哦,招她入宮的人也一並罰了。”
乳娘還來不及喊冤,就被其他人眼疾手快地捂住了嘴巴,迅速拖走,直到被打完了板子,丟出宮門的那一刻,她才艱難的抽出堵住嘴巴的爛布頭。
而當初被她賄賂的管事,也一並被扔了出來,區別就是他沒有被打板子。
看到癱在地上半死不活的乳娘,那管事也是氣不打一處來。
“混賬東西,讓你去伺候個孩子都伺候不明白,平白帶累我也被趕出來了,真是晦氣玩意。”
乳娘死死抓住那人的褲腳,聲音沙啞的問他:“那人究竟是誰?”
管事冷笑:“瞎了你的狗眼了,連護國神射手都認不出來,平日裏瞧著那麽精明,今日卻像個傻子似的,你難道不清楚能進到皇宮的人,都是非富即貴的嗎?”
那管事說完就伸腳踹開了乳娘,徒留乳娘一個人躺在地上,臉上是如遭雷擊的震驚。
至於乳娘跟那管事的下場,宋春臨根本不關心,他已經帶著小世子坐上了去皇陵的馬車,因為時間來不及了,所以皇帝派人送來了幾碟子點心,宋春臨瞧那點心幹巴巴的,也沒給小世子吃,而是從空間裏找了一碗粥出來,馬車走得慢,他忍著想吐的衝動,把小世子給喂了個半飽。
吃完了粥的小世子坐在宋春臨的身邊,一手拿著小蛋糕,一手拿著旺仔,一口蛋糕,一口旺仔,吃得小嘴巴忙個不停。
宋春臨捏著眉心,臉上的表情非常痛苦,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錯覺,怎麽覺得馬車越慢,他頭就越暈呢?
皇陵距離京城有二十多裏路,而送葬的隊伍走得又慢,他覺得他下午落山的時候能抵達皇陵就已經算不錯的了。
“要命了,早知道這馬車這麽難受,我就應該出騎馬的。”
千金難買早知道,宋春臨為了讓自己好受一些,囑咐小家夥別亂動,自己就閉上眼睛,進入了空間裏麵,打算在地裏收拾一下,好打發過這段時間再說。
如今宋春臨空間裏已經不怎麽種糧食了,大寶平日裏沒事就會種糧食,存儲區裏的糧食已經足夠他那三千弓箭手吃上兩三年的了,所以短時間內,他隻想在空間裏多種點水果跟蔬菜,畢竟想身體好,營養均衡也是很重要的。
大寶今天沒在空間裏,他留在家裏陪著那兩位空巢老人,那兩人一把年紀了,也算是享受到了兒孫繞膝的樂趣。
宋春臨拿出一些瓜類的種子,這些瓜都是比較豐產的品種,比如佛手瓜、南瓜、葫蘆瓜以及節瓜,他前世有個同學是南方農村的,他說他小時候最最討厭吃的就是節瓜,這玩意一長起來就沒完沒了,隻種兩棵就能收獲半個倉庫的,產量非常的誇張,以至於他們家每年的節瓜永遠都是吃不完的。
宋春臨還記得那個同學用一種苦大仇深的表情向他們訴苦:“早上是節瓜,中午是節瓜,晚上好不容易多幾個菜了,結果桌子上還有一碟子炒節瓜,我的童年就是吃不完的節瓜,紅薯藤跟空心菜,太難過了,真的太難過了。”
宋春臨後麵在空間裏嚐試著種過,覺得也沒有那麽難吃,還挺甜的,可能那個同學實在是吃太多了吧,都吃應激了。
不過產量確實非常的高,宋春臨這次隻打算種十棵,到時候結下來的瓜全都拉去給軍營裏的那群牲口吃,估計這些都不夠他們吃幾頓的呢。
種瓜還得搭架子,宋春臨種好一樣,就先把架子給搭好,他的架子都是現成的,直接放上去就行,等瓜藤爬上去以後就固定了,反正空間裏又沒有風,也不怕被風吹倒。
宋春臨隻來得及種好了南瓜跟佛手瓜,送葬的隊伍就抵達了皇陵。
宋春臨是第一次來到皇陵,看著眼前這一片莊子,他還以為自己來到了某個村莊裏。
湊到顧逢雲身邊小聲問他:“這裏是皇陵嗎?為什麽看起來更像一個村子啊?”
顧逢雲指了指地下:“皇陵在下邊呢,入口不在這邊,我們這些人是沒資格進去的,待會你就站在我身邊就行了,小世子就讓皇帝去安排,你莫要出頭了。”
顧逢雲已經知道宋春臨在宮裏替小世子出頭的事情了,他並不是說讓宋春臨別管小世子,隻是現在正是敏感的時期,他還是不能跟小世子走得太近,否則便會落人話柄。
宋春臨似懂非懂,但既然是顧逢雲說的,那他聽著就是了。
皇陵占地麵積極廣,宋春臨的精神力隻探索了前麵這一小片,後邊的就沒有看了,小世子被皇帝派來的人給帶走了,一路跟個小掛件似的一直跟在皇帝身邊,在看到自己父母的棺槨的時候,還伸手指了指。
孩子用稚嫩的童音,問皇帝為什麽要把他的父母關在那個大箱子裏麵,皇帝不語,隻是輕輕把孩子抱起來,讓他坐在自己的臂彎上。
皇家葬禮舉行的儀式繁雜,等所有事情都搞清楚的時候,時間已經是晚上戌時了,這個點已經非常的晚了,趕迴京城肯定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今晚他們要在皇陵外邊的莊子上留宿一晚。
等眾人安排妥當,才有莊子上的守陵人送上簡單的飯菜。
飯菜是全素的,宋春臨沒什麽胃口,就沒怎麽動,顧逢雲也吃不下,最後兩人偷摸著啃了兩個包子,素餡兒的。
臨淵王的喪事辦完以後,小世子的去留就提上了日程,有人說臨淵王既然已經沒了,那麽小世子理應繼承臨淵王的爵位,迴到他的封地臨淵城去,也有人說小世子年紀太小了,才三歲的奶娃娃,搞不好半夜還會尿床呢,這樣的一個孩子送去臨淵城,他能幹什麽呢?
於是朝廷裏分成了兩派,一派主打讓小世子留在京城,同那些皇子一起學習,待長大成人以後,再送迴臨淵城去,而另一派則堅持應該讓小世子迴臨淵城去,他既是臨淵王唯一的兒子,也是繼承人,當然應該迴到他自己的封地去,那邊也能找到老師教導他。
皇帝聽著雙方為了這件事情爭執不休,覺得腦殼都被吵得疼了起來。
可是不管他們怎麽吵,最後拍板決定的還是皇帝,最後皇帝還是決定把小世子留在京城,三歲的孩子放在偏遠的邊城,皇帝又怎麽能放得下心呢?
哪怕是放在他身邊,就在他眼皮子底下,上次不也還有人苛待小世子,不給他飯吃呢,這世上人心難測,這麽小的孩子三觀都還未成型,放在遠處,萬一被有心之人給教歪了可怎麽辦,臨淵王可就隻剩下這麽一個獨苗了,看在他為大景守住了國門的份上,皇帝怎麽也不可能真的放任不管的。
隻是這留下來以後,小世子該安置在哪裏,就成了一個問題,最後還是皇後娘娘出麵,說要把孩子接到她的宮裏撫養。
“太子大了,如今也搬到了東宮,隻有請安的時候才會過來,我這宮裏空得厲害,讓這孩子陪陪我也好。”
皇後都這樣說了,皇帝自然是欣然應允,於是小世子的去留終於塵埃落定,交由皇後娘娘親自教導,這樣下人們也不敢再像上次那樣,企圖欺上瞞下,拿捏主子了。
宋春臨對這樣的結果並不意外,因為他早就看出皇帝很想把孩子留在身邊,也不知道是不是出於愧疚,所以他對小世子,似乎比對其他皇子還要好,甚至還親自讓太子太傅一起教導小世子功課。
這大概是臨淵王自己也沒想到的,他當初留下遺言,隻是希望皇帝能夠善待他的兒子,他所謂的善待,便是讓孩子吃飽穿暖,不用挨餓受凍受人白眼罷了,卻沒想到皇帝居然會做到這樣,替小世子籌謀好了一切的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