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蟄伏
紅樓林家女:帶著空間創飛所有人 作者:胭脂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將送給林黛玉和林如海的信寄走後,趙婉蓉和水寄薇仍維持著隔好幾日,才會來尋林嵐玉小聚一番的頻率。
沒有因為從前那些絡繹不絕的貴女們似是忽而都忙碌起來,不再頻繁登門而疏遠。
卻也沒有如從前那般,沒事就往北靜王府跑。
隻是瞧著林嵐玉有心想給自家姐姐準備些女孩子家私房的東西,偏她女紅上屬實天賦平平,又時常忙碌。
兩人便自告奮勇的,表示可以幫林嵐玉繡一些香囊、荷包、帕子這類小玩意兒。
她們的手藝雖不如北靜王府上養的繡娘們精巧,但針線房上每日裏忙著的都是大件兒,如今眼瞧著王府上最大的主子即將定親,針線房正是忙到飛起的時候,可顧不上這點兒小玩意兒。
且這等閨閣女兒家的小件兒,本就半是消遣,半是實用。
也是姑娘們表達友誼時常用的贈禮。
由兩人幫忙,倒也沒有什麽不妥。
林嵐玉起先還有些不大好意思,畢竟她身邊也有不少人手,尤其早在林家時候就跟在她身邊的丁香等人,手上的針線活兒做的也都不錯。
但為了給水溶準備接下來的婚事相關事宜,別說林嵐玉,便連林嵐玉身邊的劉嬤嬤都被穆晚秋抓了壯丁,跟著忙碌起來。
丁香她們平日裏自然也免不得要跟著忙碌。
又見二人是真心實意的想幫忙,林嵐玉連連道謝後,便也應了下來,讓連翹從庫房取了不少上好的針線與錦緞來。
這裏麵有不少料子都是外頭難得一見的,甚至還有幾樣是皇帝賞賜給林嵐玉的禦用之物。
水寄薇跟趙婉蓉從前隻聽聞過,如今見林嵐玉大手筆的直接整匹拿出來,卻不是用來做大件兒的衣服,而是讓兩人破開了來做香囊、帕子等物。
兩人一邊眼饞,一邊沒忍住念叨林嵐玉,太過奢侈敗家了些。
哪怕從一開始就知道林嵐玉乃是有封號的皇家郡主,不管身份地位還是皇家恩寵,都遠非她們能比的。
但或許是因為林嵐玉平日裏並非喜歡奢華之人,不管是衣著裝扮還是待人接物,都過於自然隨性。
尤其是在她認可的友人麵前,更是一點兒郡主的架子都沒有。
身邊跟隨伺候的人雖多了些,但林嵐玉屋中既無過分奢華的擺設,亦無多少皇室專屬的元素。
除了正房擺著的屏風與所用的家具、一些精巧的物什,以及多寶閣上用作裝飾的大件兒花瓶、擺件兒,能一眼瞧得出底蘊。
便連牆上的字畫,都是林嵐玉和林黛玉姐妹兩個自己昔日嬉鬧時所作。
仗著左右是她自己的閨房,一般人輕易不得進,林嵐玉直接將穆晚秋原本掛在牆上的名家字畫收了起來,將姐妹玩鬧的畫作裱了,掛了上去。
一如她從前在賈家之時,屋裏不掛旁的,倒是將惜春幼時所作之畫十分珍視一般。
內間更是四處堆放著大量各種市集常見的耍貨、玩具,以及一些頗具異域特色的小玩意兒。
一瞧便知這屋裏的姑娘在家中定是極受寵愛,且時常逛街,才能搜集來這麽多小玩意兒的。
加之林嵐玉身邊之人也一向待人溫和,便連她的教養嬤嬤劉嬤嬤,都輕易不會出現,更不會在人前擺臉色,輕易幹涉林嵐玉的自由。
以至於時常讓兩人忘了林嵐玉與她們之間存在的差距,隻將林嵐玉當一個家境比自己好上許多的密友來相處。
直到這會兒,瞧著眼前這些以她們兩家的身份地位,絕對無可能接觸更別說使用到的珍品,兩人一時竟有些恍惚。
差點兒忘了,她們與林嵐玉的友情,於外人眼中看來,那是實打實的“攀高枝兒”。
林嵐玉聞言,倒也不拿腔作調,隻笑著點頭承認自己的心機。
“從前我與姐姐的四季衣物,一應配飾,自有母妃操心,根本無需我們姐妹動手。
宮中賞賜下來的東西,母妃與哥哥卻從不會克扣半分,隻讓我們姐妹自己保管取用,說這些既然是宮中賞賜於我們的,便理應由我們姐妹自行處置。
便是用不上,好好收著,留作日後也是好的。
可我的女紅你們也是知曉的,平日裏打發時間,自己繡些個小東西自用也就罷了。
左右我自己不嫌棄醜就成。可若是用在這等好東西上,卻難免有些暴殄天物,隻得將它們一直小心在庫房裏收著。
如今好不容易有機會能拿出來,讓它們有點兒利用價值,可萬萬不能錯過了!”
不僅如此,林嵐玉還小手一揮,十分豪氣的表示,兩人隻管拿去用,若是不夠,她這裏還有。
若是用不完,剩下的都送給兩人做謝禮了。
不僅如此,她還又單獨準備了兩份,送給二人,算作酬勞答謝。
兩人起初自是不敢收的,畢竟這些東西裏可有不少是禦賜之物。
雖說既然皇帝都做主賞賜給林嵐玉了,那林嵐玉自當有處置權,可於二人來說,到底有些珍貴了。
但林嵐玉卻十分堅持,且表示若是二人當真不願意收下這些,便是在與她見外,那她也隻得不勞煩二人了。
見此,二人這才不得不收下了這些東西。
並齊齊表示,她們定會盡力繡好,不能辜負了林嵐玉的心意,和這些東西。
林嵐玉連忙笑嘻嘻的擺手,示意二人無需有壓力。
“不用這樣,你們能做多少做多少就行,左右這些東西,總歸是沒數的。
若是為了做這些,將你們給累著了,那可就真的並非出自我本意了。”
這些東西她手上還有不少,且北靜王府上也不缺。
穆晚秋可是為林嵐玉準備了不少華麗的衣裙,隻是林嵐玉自己嫌那些衣服穿著束手束腳的,除非參加宴席,平日裏是不愛穿的罷了。
今日趁著這個時機,送給她們二人一些,於林嵐玉而言不過舉手之勞。
但若能在日後,不管是相看亦或者是外出社交時,幫二人一把,也算是助它們實現價值了。
有了這些東西打發時光,趙婉蓉與水寄薇二人湊到一處時,便愈發有話題可聊。
甚至有時候為了一個繡花的顏色搭配,便能熱熱鬧鬧的討論半天。
而見到自打水溶迴京後,自家女兒便不再頻繁的往北靜王府跑,反倒時常與那位康平郡主從前的伴讀往來。
雖說兩人不過時常湊在一處繡花,且每隔一段時間總還是要去北靜王府半日的,趙青山對大女兒的表現依然已經十分滿意。
自然也不會攔著。
至於趙家夫人?她可比自家相公識貨,銳利的眼睛,自是第一時間就看出了二人手上的東西全都不是凡品。
後麵見女兒私下更是直接抱了一匹料子來,言說是康平郡主的謝禮,趙家夫人雖不知自家女兒為什麽會突然幫林嵐玉做這些東西,卻也知此事難得,便愈發不會插手了。
日子好似又迴到了水溶尚未迴京之前的時光。
隻除了林嵐玉不再能如從前那般自在逍遙,隨心所欲。
她開始愈發頻繁的被穆晚秋帶在身邊教導,好似唯恐她忽而便到了要成親的時候,卻發現自己這個做母妃的,還沒有教導好女兒一般。
林嵐玉起先還言語抗議過幾迴。
但見穆晚秋是真的焦慮,又兼之她因著水溶先前所說的“計劃”,對穆晚秋心懷幾分愧疚的緣故。
林嵐玉也就隻敢小聲嘟囔抱怨幾句,說穆晚秋這是將她當做小毛驢使喚呢。
但真的抗議,她是萬萬不敢的。
尤其如今這番忙碌,至少有一大半還是為了林黛玉的時候。
林嵐玉甚至都已經開始暗搓搓在心中記小筆記,隻等日後林黛玉再進北靜王府,她定要將手上這堆亂七八糟的事務一股腦全都丟給林黛玉,以作報複。
反正這王府上,王妃掌家,本也是理所應當的事兒。
卻極少有小姑子掌家,替兄嫂拿主意的。
她可不算蓄意報複的哦~
這般安慰著自己,林嵐玉人仍不敢懈怠的忙著完成穆晚秋分給她的任務。
卻說水溶這邊,出了京之後,他便計劃著要如何才能抓住機會溜個號兒。
偏皇帝以各種名義,雖說沒有削減水溶自己帶的侍衛數量,但又毫不客氣的用各種名義和手段,往水溶的隊伍中,塞進來不少眼線。
有些藏得深的,水溶至今還沒有確鑿的證據,隻能等對方主動浮現。
他如今想要完全繞開這些人,顯然絕對不會是什麽容易的事兒。
不過他水溶是什麽人,又豈是那麽容易就被困難給為難住的?
雖說花費了一些力氣,甚至還耽誤了幾日趕行程的進度,但水溶還是在不久之後,成功讓身邊的暗衛之一,依靠著高超的化妝技術和本就有幾分相似的模樣與身形,裝扮成了水溶模樣,而後開始裝病。
左右這些人對水溶也不算多相熟,這次也不過是被皇帝派來出任務的罷了。
隻要水溶人還在他們眼皮子底下,不管對方是生病了也好,還是心情抑鬱也罷,於他們卻是沒什麽關係的。
他們自然不會在意。
畢竟這位可是實權王爺,如他們這樣的小角色,能不招惹對方,輕易都不會去老虎身上拔胡須。
隻是水溶人雖然溜號還算方便,卻架不住如今他們出發的時節不大友好,眼瞧著他們的行程迅速走過三分之一,卻至今仍然半個大雁的影子都沒見到。
哦,也不算。
最新的這日,水溶在花鳥市場上,碰到了“高端定製”。
即有人家專門豢養繁殖這種大雁,隻為了日後若有需要高端定製的人家的子弟,根本無需像水溶這般費勁巴拉的,又是追雁,又是騎射的。
他們不僅能夠輕鬆隨意的抓到兩隻大雁,且還能為顧客挑選大雁中更肥美,啊不是,更健康活潑,皮毛品相更是一等一的好的兩隻大雁,來為客人下聘那日的行頭增添誠懇度。
是的,毋庸置疑,這裏有人飼養大雁,且還是已經被馴服很久,逐漸失去了野外生存的能力,適應被豢養的生活的那種大雁。
畢竟這位賣家可是說了,倘若水溶對這些都不滿意,對方家中已經陸陸續續有大雁開始生蛋。
他們是能夠絕對保證這些大雁的健康活命的。
至於對方等秋天會不會南飛?
嗬,誰知道呢。
反正貨已售出,概不退換。且這大雁最重要的使命已經完成,飛走了就飛走唄。
水溶聽聞這些,迴去後倒是吩咐枕戈派人手去盯著這個商家,務必要弄明白對方是如何豢養大雁的,其宅中那些大雁又是如何相處的雲雲。
但他自己,也隻是短暫的遲疑糾結了片刻。
在眼角的餘光掃視到不遠處那個奉命監視他的家夥之一的人頭,水溶很迅速的便下了決定,他得繼續尋找大雁的蹤跡。
不僅是他需要,皇帝更需要。
否則派這麽多人跟著他幹嘛?
總不會真的隻是為了伺候他的飲食起居,將他照顧的無微不至吧?
隻是水溶所走的路線,越往南走,天氣溫度變越來越高,甚至人們的衣著也逐漸單薄許多。
與之伴隨著的,因著溫度高又天氣幹旱,不少農田莊稼眼瞧著已經有欠收的趨勢。
水溶隻需要離開華麗的馬車,親自到田間地頭,以“問詢對方可曾見過大雁留下的痕跡”為由,近距離與這些老農們細聊一二,便能知曉許多。
倒是比從前人在北疆忙碌,不管是對大旱還是對旁的什麽情況,都隻能依靠邸報和林嵐玉,來獲取片麵的信息要全麵的多,也簡單的多。
水溶本是不懂農桑的,但因著受到林嵐玉的影響,他如今多多少少也是知道一些“專業術語”的。
興許是因為水溶表現的太親民,許多農戶都願意與他多聊一些。
水溶從這其中,倒是窺到了另一件事。
如今民間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中已經逐漸在醞釀起來的一股子勢力。
並非慧通大和尚他們所搗鼓出來的佛教徒。
倒好似……
一個什麽新的“教派”一般。
隻是這個教派如今尚且“年幼”,暫時還在蟄伏階段。
沒有因為從前那些絡繹不絕的貴女們似是忽而都忙碌起來,不再頻繁登門而疏遠。
卻也沒有如從前那般,沒事就往北靜王府跑。
隻是瞧著林嵐玉有心想給自家姐姐準備些女孩子家私房的東西,偏她女紅上屬實天賦平平,又時常忙碌。
兩人便自告奮勇的,表示可以幫林嵐玉繡一些香囊、荷包、帕子這類小玩意兒。
她們的手藝雖不如北靜王府上養的繡娘們精巧,但針線房上每日裏忙著的都是大件兒,如今眼瞧著王府上最大的主子即將定親,針線房正是忙到飛起的時候,可顧不上這點兒小玩意兒。
且這等閨閣女兒家的小件兒,本就半是消遣,半是實用。
也是姑娘們表達友誼時常用的贈禮。
由兩人幫忙,倒也沒有什麽不妥。
林嵐玉起先還有些不大好意思,畢竟她身邊也有不少人手,尤其早在林家時候就跟在她身邊的丁香等人,手上的針線活兒做的也都不錯。
但為了給水溶準備接下來的婚事相關事宜,別說林嵐玉,便連林嵐玉身邊的劉嬤嬤都被穆晚秋抓了壯丁,跟著忙碌起來。
丁香她們平日裏自然也免不得要跟著忙碌。
又見二人是真心實意的想幫忙,林嵐玉連連道謝後,便也應了下來,讓連翹從庫房取了不少上好的針線與錦緞來。
這裏麵有不少料子都是外頭難得一見的,甚至還有幾樣是皇帝賞賜給林嵐玉的禦用之物。
水寄薇跟趙婉蓉從前隻聽聞過,如今見林嵐玉大手筆的直接整匹拿出來,卻不是用來做大件兒的衣服,而是讓兩人破開了來做香囊、帕子等物。
兩人一邊眼饞,一邊沒忍住念叨林嵐玉,太過奢侈敗家了些。
哪怕從一開始就知道林嵐玉乃是有封號的皇家郡主,不管身份地位還是皇家恩寵,都遠非她們能比的。
但或許是因為林嵐玉平日裏並非喜歡奢華之人,不管是衣著裝扮還是待人接物,都過於自然隨性。
尤其是在她認可的友人麵前,更是一點兒郡主的架子都沒有。
身邊跟隨伺候的人雖多了些,但林嵐玉屋中既無過分奢華的擺設,亦無多少皇室專屬的元素。
除了正房擺著的屏風與所用的家具、一些精巧的物什,以及多寶閣上用作裝飾的大件兒花瓶、擺件兒,能一眼瞧得出底蘊。
便連牆上的字畫,都是林嵐玉和林黛玉姐妹兩個自己昔日嬉鬧時所作。
仗著左右是她自己的閨房,一般人輕易不得進,林嵐玉直接將穆晚秋原本掛在牆上的名家字畫收了起來,將姐妹玩鬧的畫作裱了,掛了上去。
一如她從前在賈家之時,屋裏不掛旁的,倒是將惜春幼時所作之畫十分珍視一般。
內間更是四處堆放著大量各種市集常見的耍貨、玩具,以及一些頗具異域特色的小玩意兒。
一瞧便知這屋裏的姑娘在家中定是極受寵愛,且時常逛街,才能搜集來這麽多小玩意兒的。
加之林嵐玉身邊之人也一向待人溫和,便連她的教養嬤嬤劉嬤嬤,都輕易不會出現,更不會在人前擺臉色,輕易幹涉林嵐玉的自由。
以至於時常讓兩人忘了林嵐玉與她們之間存在的差距,隻將林嵐玉當一個家境比自己好上許多的密友來相處。
直到這會兒,瞧著眼前這些以她們兩家的身份地位,絕對無可能接觸更別說使用到的珍品,兩人一時竟有些恍惚。
差點兒忘了,她們與林嵐玉的友情,於外人眼中看來,那是實打實的“攀高枝兒”。
林嵐玉聞言,倒也不拿腔作調,隻笑著點頭承認自己的心機。
“從前我與姐姐的四季衣物,一應配飾,自有母妃操心,根本無需我們姐妹動手。
宮中賞賜下來的東西,母妃與哥哥卻從不會克扣半分,隻讓我們姐妹自己保管取用,說這些既然是宮中賞賜於我們的,便理應由我們姐妹自行處置。
便是用不上,好好收著,留作日後也是好的。
可我的女紅你們也是知曉的,平日裏打發時間,自己繡些個小東西自用也就罷了。
左右我自己不嫌棄醜就成。可若是用在這等好東西上,卻難免有些暴殄天物,隻得將它們一直小心在庫房裏收著。
如今好不容易有機會能拿出來,讓它們有點兒利用價值,可萬萬不能錯過了!”
不僅如此,林嵐玉還小手一揮,十分豪氣的表示,兩人隻管拿去用,若是不夠,她這裏還有。
若是用不完,剩下的都送給兩人做謝禮了。
不僅如此,她還又單獨準備了兩份,送給二人,算作酬勞答謝。
兩人起初自是不敢收的,畢竟這些東西裏可有不少是禦賜之物。
雖說既然皇帝都做主賞賜給林嵐玉了,那林嵐玉自當有處置權,可於二人來說,到底有些珍貴了。
但林嵐玉卻十分堅持,且表示若是二人當真不願意收下這些,便是在與她見外,那她也隻得不勞煩二人了。
見此,二人這才不得不收下了這些東西。
並齊齊表示,她們定會盡力繡好,不能辜負了林嵐玉的心意,和這些東西。
林嵐玉連忙笑嘻嘻的擺手,示意二人無需有壓力。
“不用這樣,你們能做多少做多少就行,左右這些東西,總歸是沒數的。
若是為了做這些,將你們給累著了,那可就真的並非出自我本意了。”
這些東西她手上還有不少,且北靜王府上也不缺。
穆晚秋可是為林嵐玉準備了不少華麗的衣裙,隻是林嵐玉自己嫌那些衣服穿著束手束腳的,除非參加宴席,平日裏是不愛穿的罷了。
今日趁著這個時機,送給她們二人一些,於林嵐玉而言不過舉手之勞。
但若能在日後,不管是相看亦或者是外出社交時,幫二人一把,也算是助它們實現價值了。
有了這些東西打發時光,趙婉蓉與水寄薇二人湊到一處時,便愈發有話題可聊。
甚至有時候為了一個繡花的顏色搭配,便能熱熱鬧鬧的討論半天。
而見到自打水溶迴京後,自家女兒便不再頻繁的往北靜王府跑,反倒時常與那位康平郡主從前的伴讀往來。
雖說兩人不過時常湊在一處繡花,且每隔一段時間總還是要去北靜王府半日的,趙青山對大女兒的表現依然已經十分滿意。
自然也不會攔著。
至於趙家夫人?她可比自家相公識貨,銳利的眼睛,自是第一時間就看出了二人手上的東西全都不是凡品。
後麵見女兒私下更是直接抱了一匹料子來,言說是康平郡主的謝禮,趙家夫人雖不知自家女兒為什麽會突然幫林嵐玉做這些東西,卻也知此事難得,便愈發不會插手了。
日子好似又迴到了水溶尚未迴京之前的時光。
隻除了林嵐玉不再能如從前那般自在逍遙,隨心所欲。
她開始愈發頻繁的被穆晚秋帶在身邊教導,好似唯恐她忽而便到了要成親的時候,卻發現自己這個做母妃的,還沒有教導好女兒一般。
林嵐玉起先還言語抗議過幾迴。
但見穆晚秋是真的焦慮,又兼之她因著水溶先前所說的“計劃”,對穆晚秋心懷幾分愧疚的緣故。
林嵐玉也就隻敢小聲嘟囔抱怨幾句,說穆晚秋這是將她當做小毛驢使喚呢。
但真的抗議,她是萬萬不敢的。
尤其如今這番忙碌,至少有一大半還是為了林黛玉的時候。
林嵐玉甚至都已經開始暗搓搓在心中記小筆記,隻等日後林黛玉再進北靜王府,她定要將手上這堆亂七八糟的事務一股腦全都丟給林黛玉,以作報複。
反正這王府上,王妃掌家,本也是理所應當的事兒。
卻極少有小姑子掌家,替兄嫂拿主意的。
她可不算蓄意報複的哦~
這般安慰著自己,林嵐玉人仍不敢懈怠的忙著完成穆晚秋分給她的任務。
卻說水溶這邊,出了京之後,他便計劃著要如何才能抓住機會溜個號兒。
偏皇帝以各種名義,雖說沒有削減水溶自己帶的侍衛數量,但又毫不客氣的用各種名義和手段,往水溶的隊伍中,塞進來不少眼線。
有些藏得深的,水溶至今還沒有確鑿的證據,隻能等對方主動浮現。
他如今想要完全繞開這些人,顯然絕對不會是什麽容易的事兒。
不過他水溶是什麽人,又豈是那麽容易就被困難給為難住的?
雖說花費了一些力氣,甚至還耽誤了幾日趕行程的進度,但水溶還是在不久之後,成功讓身邊的暗衛之一,依靠著高超的化妝技術和本就有幾分相似的模樣與身形,裝扮成了水溶模樣,而後開始裝病。
左右這些人對水溶也不算多相熟,這次也不過是被皇帝派來出任務的罷了。
隻要水溶人還在他們眼皮子底下,不管對方是生病了也好,還是心情抑鬱也罷,於他們卻是沒什麽關係的。
他們自然不會在意。
畢竟這位可是實權王爺,如他們這樣的小角色,能不招惹對方,輕易都不會去老虎身上拔胡須。
隻是水溶人雖然溜號還算方便,卻架不住如今他們出發的時節不大友好,眼瞧著他們的行程迅速走過三分之一,卻至今仍然半個大雁的影子都沒見到。
哦,也不算。
最新的這日,水溶在花鳥市場上,碰到了“高端定製”。
即有人家專門豢養繁殖這種大雁,隻為了日後若有需要高端定製的人家的子弟,根本無需像水溶這般費勁巴拉的,又是追雁,又是騎射的。
他們不僅能夠輕鬆隨意的抓到兩隻大雁,且還能為顧客挑選大雁中更肥美,啊不是,更健康活潑,皮毛品相更是一等一的好的兩隻大雁,來為客人下聘那日的行頭增添誠懇度。
是的,毋庸置疑,這裏有人飼養大雁,且還是已經被馴服很久,逐漸失去了野外生存的能力,適應被豢養的生活的那種大雁。
畢竟這位賣家可是說了,倘若水溶對這些都不滿意,對方家中已經陸陸續續有大雁開始生蛋。
他們是能夠絕對保證這些大雁的健康活命的。
至於對方等秋天會不會南飛?
嗬,誰知道呢。
反正貨已售出,概不退換。且這大雁最重要的使命已經完成,飛走了就飛走唄。
水溶聽聞這些,迴去後倒是吩咐枕戈派人手去盯著這個商家,務必要弄明白對方是如何豢養大雁的,其宅中那些大雁又是如何相處的雲雲。
但他自己,也隻是短暫的遲疑糾結了片刻。
在眼角的餘光掃視到不遠處那個奉命監視他的家夥之一的人頭,水溶很迅速的便下了決定,他得繼續尋找大雁的蹤跡。
不僅是他需要,皇帝更需要。
否則派這麽多人跟著他幹嘛?
總不會真的隻是為了伺候他的飲食起居,將他照顧的無微不至吧?
隻是水溶所走的路線,越往南走,天氣溫度變越來越高,甚至人們的衣著也逐漸單薄許多。
與之伴隨著的,因著溫度高又天氣幹旱,不少農田莊稼眼瞧著已經有欠收的趨勢。
水溶隻需要離開華麗的馬車,親自到田間地頭,以“問詢對方可曾見過大雁留下的痕跡”為由,近距離與這些老農們細聊一二,便能知曉許多。
倒是比從前人在北疆忙碌,不管是對大旱還是對旁的什麽情況,都隻能依靠邸報和林嵐玉,來獲取片麵的信息要全麵的多,也簡單的多。
水溶本是不懂農桑的,但因著受到林嵐玉的影響,他如今多多少少也是知道一些“專業術語”的。
興許是因為水溶表現的太親民,許多農戶都願意與他多聊一些。
水溶從這其中,倒是窺到了另一件事。
如今民間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中已經逐漸在醞釀起來的一股子勢力。
並非慧通大和尚他們所搗鼓出來的佛教徒。
倒好似……
一個什麽新的“教派”一般。
隻是這個教派如今尚且“年幼”,暫時還在蟄伏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