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十二年前
甄嬛傳之歲歲年年,共占春風 作者:芋十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上下天光裏。
安陵容和沈眉莊剛走到院子裏,便看到雨幕中一道模糊的身影,正緩步向她們走來。傘麵傾斜,遮住了來人的麵容,隻能看見一雙錦靴踏過積水,濺起細小的水花。
兩人不約而同地看過去。
待那人走近,傘簷微微抬起,露出蘇培盛那張永遠掛著恭敬笑意的臉。
“給兩位娘娘請安。”
“蘇公公請起。”
蘇培盛直起身:“孫貴人大逆不道損傷龍體,皇上下令杖斃,請後宮所有小主前往觀刑。”
安陵容麵色不顯,聲音卻還是泄露了一絲顫意:“知道了!”
蘇培盛說著,往前走了一步,臉上帶了一絲笑容:“文妃娘娘,今日天氣有些涼,奴才一路淋雨而來,不知可否向娘娘討杯熱茶吃?”
安陵容穩定住情緒,看向蘇培盛。
蘇培盛依舊是往昔恭敬的模樣,隻是在她看過來時,眼睛微微一動。
“當然,菊青。”
菊青迅速倒了一杯茶,想要遞給蘇培盛。
安陵容攔住她,將茶接過,親自遞到蘇培盛手裏。
蘇培盛連忙上前幾步,弓著腰說話:“怎敢勞煩娘娘,真是折煞奴才了!”
一邊說著,一邊伸出雙手,小心翼翼地將茶接過來,仰頭一飲而盡。
“兩位娘娘快些去吧,奴才還要去其他地方傳旨,可耽擱不得。”蘇培盛將茶杯遞給菊青,微微欠身,告辭離去。
他的身影很快消失在雨幕之中。
蘇培盛走後,安陵容緩緩伸開手,隻見她掌心躺著一方手帕,手帕上布滿了暗紅色的線條。
“這是什麽?”
“蘇培盛給的!”
剛才遞茶的時候,蘇培盛塞到她手裏的。
安陵容將手帕抖開:
容姐姐如晤:
若此信得入卿目,禾茵已赴九泉。提筆千鈞,淚落連珠,然此心澄明如鏡,終得與卿一訴衷腸。
自入宮後,姐姐以真心相待,禾茵銘感五內。每於深宵寂寂,對月獨酌之時,常思若得坦誠相告,或可另有一番天地。然血海深仇在身,終不敢以真心相付,此實為禾茵畢生之憾。
我本蘇州織造孫殊合獨女,家中有一姑母,如母如姐,即當年與姐姐同屆秀女孫妙青。
彼時殿前失儀一事,竟致我孫氏滿門蒙羞,未婚女無人問津,出嫁女被休迴家,全族責罵我父親母親教養無方,致我父親鬱鬱而終,母親投繯自盡,姑母神誌失常,終日隻念叨“甄遠道之女甄嬛”八字。
父母去世後,叔父狼子野心,不僅侵吞家產,更以姑母為質,將我送入花船,令煙花女子授我媚術,逼我入宮爭寵,以雪姑母之恥。
入宮日久,方知皇貴妃實乃仁厚之人。當年之事,她亦無辜,始作俑者為皇上,皇貴妃因我痛失愛子,禾茵之恨,已消解泰半。
今事敗垂成,唯餘一願:白芷無父無母,自幼飄零花船,為眾風塵女子共同撫育,彼等誠心相托,望我能帶她脫離苦海,豈料她剛出苦海又入火坑,求姐姐憐她孤苦,設法救她出宮。
臨別涕零,不知所雲。惟願姐姐善自珍重,來世若得重逢,盼能與卿做對尋常姐妹,再不涉宮闈恩怨。
禾茵絕筆。
安陵容執信的手指不住顫抖,薄薄的信箋似有千鈞之重。她一字一句讀罷,隻覺天旋地轉,眼前陣陣發黑,靠在沈眉莊身上才勉強站穩。
“原來是這樣!”
沈眉莊的聲音輕得幾不可聞。
十二年前的往事如走馬燈般在眼前流轉——
那年選秀,太後見甄嬛容貌酷似純元皇後,心中驚駭,故意扔出一隻狸貓,本是要讓甄嬛禦前失儀以此落選,卻陰差陽錯驚著了她身旁的孫妙青。
這本不過是一件極小的事,卻因蘇州織造孫殊合是年羹堯的人,被雍正借題發揮,成了敲打年黨的由頭。
誰能想到,這一記敲打竟讓他父親含恨而終,母親懸梁自盡,姑母神誌潰散,家族產業盡數被奪……當年那個才八歲的孫家小姐,轉眼間就從錦衣玉食的大家閨秀,淪落到花船上。
安陵容忽然覺得唿吸困難。
她原以為她們之間的恩怨不過是你爭我奪,卻不想背後牽連著這般慘烈的家破人亡。
孫禾茵能在這樣的巨變中活下來,已堪稱奇跡,偏她還被迫進宮,想要複仇,而最終,她以飛蛾撲火般的決絕,做了安陵容要做的事,用這般慘烈的方式給出了一個交代。
另一邊,甄嬛接到監刑的聖旨,待她匆匆趕至上下天光時,安陵容和沈眉莊正要往外走。
三人目光相接,安陵容顫抖著將手帕遞過去。
甄嬛一目十行地看完血書,眼眸中閃過驚濤駭浪。
怪不得孫禾茵這麽恨自己。
片刻後,她穩定住情緒:“不管她對皇上做了什麽,皇上此番讓所有嬪妃都去觀刑,應該就是有所懷疑,想看誰會沉不住氣。”
安陵容點了點頭:“這是皇上能做出來的事。”
沈眉莊道:“所以我們無論如何要冷靜,見機行事。”
三人不約而同地繃緊了脊背。
雨後的宮磚上倒映著她們的身影,三個看似柔弱的女子,此刻卻如同三柄出鞘的利劍。
安陵容和沈眉莊剛走到院子裏,便看到雨幕中一道模糊的身影,正緩步向她們走來。傘麵傾斜,遮住了來人的麵容,隻能看見一雙錦靴踏過積水,濺起細小的水花。
兩人不約而同地看過去。
待那人走近,傘簷微微抬起,露出蘇培盛那張永遠掛著恭敬笑意的臉。
“給兩位娘娘請安。”
“蘇公公請起。”
蘇培盛直起身:“孫貴人大逆不道損傷龍體,皇上下令杖斃,請後宮所有小主前往觀刑。”
安陵容麵色不顯,聲音卻還是泄露了一絲顫意:“知道了!”
蘇培盛說著,往前走了一步,臉上帶了一絲笑容:“文妃娘娘,今日天氣有些涼,奴才一路淋雨而來,不知可否向娘娘討杯熱茶吃?”
安陵容穩定住情緒,看向蘇培盛。
蘇培盛依舊是往昔恭敬的模樣,隻是在她看過來時,眼睛微微一動。
“當然,菊青。”
菊青迅速倒了一杯茶,想要遞給蘇培盛。
安陵容攔住她,將茶接過,親自遞到蘇培盛手裏。
蘇培盛連忙上前幾步,弓著腰說話:“怎敢勞煩娘娘,真是折煞奴才了!”
一邊說著,一邊伸出雙手,小心翼翼地將茶接過來,仰頭一飲而盡。
“兩位娘娘快些去吧,奴才還要去其他地方傳旨,可耽擱不得。”蘇培盛將茶杯遞給菊青,微微欠身,告辭離去。
他的身影很快消失在雨幕之中。
蘇培盛走後,安陵容緩緩伸開手,隻見她掌心躺著一方手帕,手帕上布滿了暗紅色的線條。
“這是什麽?”
“蘇培盛給的!”
剛才遞茶的時候,蘇培盛塞到她手裏的。
安陵容將手帕抖開:
容姐姐如晤:
若此信得入卿目,禾茵已赴九泉。提筆千鈞,淚落連珠,然此心澄明如鏡,終得與卿一訴衷腸。
自入宮後,姐姐以真心相待,禾茵銘感五內。每於深宵寂寂,對月獨酌之時,常思若得坦誠相告,或可另有一番天地。然血海深仇在身,終不敢以真心相付,此實為禾茵畢生之憾。
我本蘇州織造孫殊合獨女,家中有一姑母,如母如姐,即當年與姐姐同屆秀女孫妙青。
彼時殿前失儀一事,竟致我孫氏滿門蒙羞,未婚女無人問津,出嫁女被休迴家,全族責罵我父親母親教養無方,致我父親鬱鬱而終,母親投繯自盡,姑母神誌失常,終日隻念叨“甄遠道之女甄嬛”八字。
父母去世後,叔父狼子野心,不僅侵吞家產,更以姑母為質,將我送入花船,令煙花女子授我媚術,逼我入宮爭寵,以雪姑母之恥。
入宮日久,方知皇貴妃實乃仁厚之人。當年之事,她亦無辜,始作俑者為皇上,皇貴妃因我痛失愛子,禾茵之恨,已消解泰半。
今事敗垂成,唯餘一願:白芷無父無母,自幼飄零花船,為眾風塵女子共同撫育,彼等誠心相托,望我能帶她脫離苦海,豈料她剛出苦海又入火坑,求姐姐憐她孤苦,設法救她出宮。
臨別涕零,不知所雲。惟願姐姐善自珍重,來世若得重逢,盼能與卿做對尋常姐妹,再不涉宮闈恩怨。
禾茵絕筆。
安陵容執信的手指不住顫抖,薄薄的信箋似有千鈞之重。她一字一句讀罷,隻覺天旋地轉,眼前陣陣發黑,靠在沈眉莊身上才勉強站穩。
“原來是這樣!”
沈眉莊的聲音輕得幾不可聞。
十二年前的往事如走馬燈般在眼前流轉——
那年選秀,太後見甄嬛容貌酷似純元皇後,心中驚駭,故意扔出一隻狸貓,本是要讓甄嬛禦前失儀以此落選,卻陰差陽錯驚著了她身旁的孫妙青。
這本不過是一件極小的事,卻因蘇州織造孫殊合是年羹堯的人,被雍正借題發揮,成了敲打年黨的由頭。
誰能想到,這一記敲打竟讓他父親含恨而終,母親懸梁自盡,姑母神誌潰散,家族產業盡數被奪……當年那個才八歲的孫家小姐,轉眼間就從錦衣玉食的大家閨秀,淪落到花船上。
安陵容忽然覺得唿吸困難。
她原以為她們之間的恩怨不過是你爭我奪,卻不想背後牽連著這般慘烈的家破人亡。
孫禾茵能在這樣的巨變中活下來,已堪稱奇跡,偏她還被迫進宮,想要複仇,而最終,她以飛蛾撲火般的決絕,做了安陵容要做的事,用這般慘烈的方式給出了一個交代。
另一邊,甄嬛接到監刑的聖旨,待她匆匆趕至上下天光時,安陵容和沈眉莊正要往外走。
三人目光相接,安陵容顫抖著將手帕遞過去。
甄嬛一目十行地看完血書,眼眸中閃過驚濤駭浪。
怪不得孫禾茵這麽恨自己。
片刻後,她穩定住情緒:“不管她對皇上做了什麽,皇上此番讓所有嬪妃都去觀刑,應該就是有所懷疑,想看誰會沉不住氣。”
安陵容點了點頭:“這是皇上能做出來的事。”
沈眉莊道:“所以我們無論如何要冷靜,見機行事。”
三人不約而同地繃緊了脊背。
雨後的宮磚上倒映著她們的身影,三個看似柔弱的女子,此刻卻如同三柄出鞘的利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