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令瑜趕到的時候,馮文珺已忙得焦頭爛額,城內目之所及一片蕭條景象,從瘟疫爆發到他們得到消息,中間隔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但這區區的二十多日,已經足夠讓瘟疫爆發的地方變得人人自危。街上甚至沒有一家的門戶是敞開著的。
蘇細薇多年來都在富庶之地生活,即便是境遇最差的時候,看見的也都是夜不閉戶道不拾遺的繁榮景象,她從沒有見過爆發了疫病的偏遠地區是什麽樣子,此時乍然看到,隻覺得來到了什麽鬧鬼的地方似的,分明還是青天白日,她就已嚇得汗毛倒豎。
所有人在入境之前,都提前紮上了防疫的蒙麵巾帕,這些織得很密的巾帕用藥水浸過,唿吸間都是難以形容的苦味,但一想到它是幹淨的,便還算可以忍受。
下車以後,空氣中彌漫著的腐爛味道,就打擾了這種令人安心的苦味,隨著唿吸鑽進鼻腔裏。
蘇細薇當即就覺得自己也是要病了。
她一頭鑽進虎籠裏,跟碧琉璃抱在一起,給自己和碧琉璃都多紮了一層巾帕。
蘇令瑜管不了她,一下馬車便直奔海氏發湯藥的地方跟馮文珺碰麵,馮文珺的臉色也不大好,拉著蘇令瑜的手把她帶到僻靜處,道:“是有人投毒,但投的確實是疫病病源,我把人抓出來了,但現在天氣越來越熱,疫病又在擴散,每天都會有來不及處理的死人,還有一些病得重的,為了不拖累家人,自己跑到山林腹地裏去等死,可山林裏多沼澤瘴氣,帶著疫病的屍體爛在那裏,假以時日隻怕更加不好。”
蘇令瑜皺起眉頭。
瘴氣,又是瘴氣。
有人投毒這件事,尚且在她意料之中,此刻被證實,她心中也沒太多起伏。很多時候,人為的禍事至少有辦法可以控製。
可瘴氣算是天災了。
她們這些生活在繁華城集裏的人,很難想象嶺南這些地方的瘴氣嚴重到了什麽程度,蘇令瑜也是被流放過來的那幾年才知道瘴氣遠比野獸猛禽殺人更多。
山林中的瘴氣,是可以蔓延到人居附近的,簡直像是死亡的陰雲一樣籠罩在所有人的頭頂。
蘇令瑜待在嶺南這五年,特別是她後來有了些財力以後,就一直在想辦法解決嶺南的瘴氣毒害。
瘴氣這東西,解決起來說簡單也簡單,說難卻也很難。
簡單就簡單在,隻要破壞掉遮天蔽日的山林,清理沼澤穢物,假日時日,瘴氣自己就會消弭。
可難也難在這一點上,嶺南的山林實在是太多了,沼澤的麵積甚至比水源的麵積還要大!
蘇令瑜花了不少時間和財力,也不過使得部分地方的民居附近得到了些許改善而已。
而且這件事最大的阻力還不在山林過於廣袤,而在於還要麵對太多來自人的阻力。治理瘴氣,一聽都是好事,但你要動林木,不光官府不樂意,鄉紳也不樂意。
因為山林是他們的。平民百姓就算是去山林拾柴,都需要征得山林主人的同意,更不要說是砍樹清淤。
而鄉紳通過山林交易賺來的錢,還會返給官府一部分分紅,所以即便蘇令瑜可以從鄉紳手裏買下有問題的山林,有時候官府也不會同意。
更何況,即便海氏已成一方龍頭產業,也不可能有把整個嶺南的沼澤山林都買下來的財力。
這事情最終隻能不了了之,即便蘇令瑜心裏沒放下,也暫時想不出辦法了。
而這次,又是瘴氣,把嶺南人逼到了絕路上!
“城裏的疫病,其實現在差不多都控製住了,有問題的水源我也清理了,但如果瘴氣再嚴重起來就不好了。”連一貫笑臉迎人的馮文珺,此時臉色都難看了起來,“瘴氣裏滋生出來的疫病,總是疑難雜症,雖然本地大夫都有治療的經驗,但誰知道這一次會不會出現更難辦的疫病?”
事情到了這一步,似乎隻有聽天由命,祈禱上蒼這次仁慈一些。蘇令瑜眉頭緊鎖,道:“投毒的那些人有活口沒有?”
“沒有,全都自殺了。”馮文珺提起此事,也相當不高興,“他們投的毒,實際上就是疫病之源,不知道哪裏弄來的…就跟沼澤裏那些穢物差不多,通到了水裏,更奇怪的是,我到現在都不知道他們是通過什麽辦法投毒的,那麽多的水源全被汙染,如果是靠人力運輸,一定是個大陣仗,不可能沒人察覺啊。”
她不提此事還好,一提,蘇令瑜瞬間就想起了一件事。
當年她和白玉薔在並州捉拿韋弘機,李治身邊那個鑽研長生秘術而後遁跡山林的老道,就是在山中儲存了屍水,跟地下水聯通,雖然白玉薔後來解釋那些東西其實是他尋求長生的法門之一…可那麽多屍體和說不清劑量的藥物,一旦通進地下水,必然與投毒無異。
而這種辦法,確實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把帶有疫毒的水排入清潔水源中。
蘇令瑜的臉色霎時不太好看了。
白玉薔和朱欽遂在外尋求長生術的那幾年,沒人知道他們都到了哪裏,做了什麽事!
而白玉薔近期跟公主府走得較近,如今朝野上下都約莫知道白玉薔是太平近臣。
太平的立場,或許曾經跟武曌一樣,但現在卻不好說了。武曌登基時就已經年近古稀,即便長壽一些,也注定在位時間不會太久,立儲之事迫在眉睫,武曌又在裴炎和狄仁傑的勸說下,似乎漸漸偏向於立李旦為太子,如今隻不過是不甘心還朝於李唐,所以還在做最後的猶豫罷了…
而太平想當皇帝。
而做皇帝,卻是不一定要做太子的。
古往今來,太子有多少個,順利登基的又有多少個?皇帝有多少個,順正統繼承的又有多少個?
誰贏,誰就是嫡長,誰就是正統。
太平眼看奪儲無望,是否會想釜底抽薪,直接謀反?
武曌登基,在身份上名不正言不順,她稱帝的基礎,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君權天授的聲望,所以早年才那樣費盡手段地製造祥瑞,如今又要以佛改道。
但如果這次的天命,指向了別人呢?
蘇細薇多年來都在富庶之地生活,即便是境遇最差的時候,看見的也都是夜不閉戶道不拾遺的繁榮景象,她從沒有見過爆發了疫病的偏遠地區是什麽樣子,此時乍然看到,隻覺得來到了什麽鬧鬼的地方似的,分明還是青天白日,她就已嚇得汗毛倒豎。
所有人在入境之前,都提前紮上了防疫的蒙麵巾帕,這些織得很密的巾帕用藥水浸過,唿吸間都是難以形容的苦味,但一想到它是幹淨的,便還算可以忍受。
下車以後,空氣中彌漫著的腐爛味道,就打擾了這種令人安心的苦味,隨著唿吸鑽進鼻腔裏。
蘇細薇當即就覺得自己也是要病了。
她一頭鑽進虎籠裏,跟碧琉璃抱在一起,給自己和碧琉璃都多紮了一層巾帕。
蘇令瑜管不了她,一下馬車便直奔海氏發湯藥的地方跟馮文珺碰麵,馮文珺的臉色也不大好,拉著蘇令瑜的手把她帶到僻靜處,道:“是有人投毒,但投的確實是疫病病源,我把人抓出來了,但現在天氣越來越熱,疫病又在擴散,每天都會有來不及處理的死人,還有一些病得重的,為了不拖累家人,自己跑到山林腹地裏去等死,可山林裏多沼澤瘴氣,帶著疫病的屍體爛在那裏,假以時日隻怕更加不好。”
蘇令瑜皺起眉頭。
瘴氣,又是瘴氣。
有人投毒這件事,尚且在她意料之中,此刻被證實,她心中也沒太多起伏。很多時候,人為的禍事至少有辦法可以控製。
可瘴氣算是天災了。
她們這些生活在繁華城集裏的人,很難想象嶺南這些地方的瘴氣嚴重到了什麽程度,蘇令瑜也是被流放過來的那幾年才知道瘴氣遠比野獸猛禽殺人更多。
山林中的瘴氣,是可以蔓延到人居附近的,簡直像是死亡的陰雲一樣籠罩在所有人的頭頂。
蘇令瑜待在嶺南這五年,特別是她後來有了些財力以後,就一直在想辦法解決嶺南的瘴氣毒害。
瘴氣這東西,解決起來說簡單也簡單,說難卻也很難。
簡單就簡單在,隻要破壞掉遮天蔽日的山林,清理沼澤穢物,假日時日,瘴氣自己就會消弭。
可難也難在這一點上,嶺南的山林實在是太多了,沼澤的麵積甚至比水源的麵積還要大!
蘇令瑜花了不少時間和財力,也不過使得部分地方的民居附近得到了些許改善而已。
而且這件事最大的阻力還不在山林過於廣袤,而在於還要麵對太多來自人的阻力。治理瘴氣,一聽都是好事,但你要動林木,不光官府不樂意,鄉紳也不樂意。
因為山林是他們的。平民百姓就算是去山林拾柴,都需要征得山林主人的同意,更不要說是砍樹清淤。
而鄉紳通過山林交易賺來的錢,還會返給官府一部分分紅,所以即便蘇令瑜可以從鄉紳手裏買下有問題的山林,有時候官府也不會同意。
更何況,即便海氏已成一方龍頭產業,也不可能有把整個嶺南的沼澤山林都買下來的財力。
這事情最終隻能不了了之,即便蘇令瑜心裏沒放下,也暫時想不出辦法了。
而這次,又是瘴氣,把嶺南人逼到了絕路上!
“城裏的疫病,其實現在差不多都控製住了,有問題的水源我也清理了,但如果瘴氣再嚴重起來就不好了。”連一貫笑臉迎人的馮文珺,此時臉色都難看了起來,“瘴氣裏滋生出來的疫病,總是疑難雜症,雖然本地大夫都有治療的經驗,但誰知道這一次會不會出現更難辦的疫病?”
事情到了這一步,似乎隻有聽天由命,祈禱上蒼這次仁慈一些。蘇令瑜眉頭緊鎖,道:“投毒的那些人有活口沒有?”
“沒有,全都自殺了。”馮文珺提起此事,也相當不高興,“他們投的毒,實際上就是疫病之源,不知道哪裏弄來的…就跟沼澤裏那些穢物差不多,通到了水裏,更奇怪的是,我到現在都不知道他們是通過什麽辦法投毒的,那麽多的水源全被汙染,如果是靠人力運輸,一定是個大陣仗,不可能沒人察覺啊。”
她不提此事還好,一提,蘇令瑜瞬間就想起了一件事。
當年她和白玉薔在並州捉拿韋弘機,李治身邊那個鑽研長生秘術而後遁跡山林的老道,就是在山中儲存了屍水,跟地下水聯通,雖然白玉薔後來解釋那些東西其實是他尋求長生的法門之一…可那麽多屍體和說不清劑量的藥物,一旦通進地下水,必然與投毒無異。
而這種辦法,確實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把帶有疫毒的水排入清潔水源中。
蘇令瑜的臉色霎時不太好看了。
白玉薔和朱欽遂在外尋求長生術的那幾年,沒人知道他們都到了哪裏,做了什麽事!
而白玉薔近期跟公主府走得較近,如今朝野上下都約莫知道白玉薔是太平近臣。
太平的立場,或許曾經跟武曌一樣,但現在卻不好說了。武曌登基時就已經年近古稀,即便長壽一些,也注定在位時間不會太久,立儲之事迫在眉睫,武曌又在裴炎和狄仁傑的勸說下,似乎漸漸偏向於立李旦為太子,如今隻不過是不甘心還朝於李唐,所以還在做最後的猶豫罷了…
而太平想當皇帝。
而做皇帝,卻是不一定要做太子的。
古往今來,太子有多少個,順利登基的又有多少個?皇帝有多少個,順正統繼承的又有多少個?
誰贏,誰就是嫡長,誰就是正統。
太平眼看奪儲無望,是否會想釜底抽薪,直接謀反?
武曌登基,在身份上名不正言不順,她稱帝的基礎,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君權天授的聲望,所以早年才那樣費盡手段地製造祥瑞,如今又要以佛改道。
但如果這次的天命,指向了別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