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譽上門時,馮文珺讓蘇細薇躲到蘇令瑜臥房裏裝睡。她自己出麵迎接了馮譽。
馮譽早就已經知道馮文珺的身份,起先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後來見海氏商行越來越發達,不是沒動過把馮文珺接迴馮家的心思,然而馮氏這樣的家族,是有門麵規矩的,馮譽覺得她一個當初被趕出去的庶出女兒,又沒有個像樣的母家,如果現在僅僅因為她生意做大了就輕易把她認迴馮家,那顯然是有辱家風的。
所以必須得等她自己登門,跟他這個大伯、這個一家之主,恭恭敬敬地認錯,再取得她父親、堂兄弟,以及長輩們一致的諒解,她才可以迴到馮氏家族。
做生意這種事在哪裏都一樣,有靠山和沒靠山完全是兩碼事,一開始小本生意還不顯分別,但生意做得越大,沒靠山遇到的阻力就會越多。馮譽覺得馮文珺既然離開馮家後還有辦法自立門戶,那一定已經是個能審時度勢的聰明人,她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
馮譽相信她很快就會想方設法來求得馮氏的原諒,也隻有背靠馮氏,她的產業才會越做越大。即便她不肯,也沒關係,嶺南像海氏商行這樣的小生意多得很,馮氏也不缺她這一點生意。
但讓馮譽沒想到的是,馮文珺不僅由始至終都沒有登過門傳過話,海氏商行還在根本沒有馮氏扶持、甚至受到馮氏明裏暗裏的打壓的情況下,一路順風順水地把生意做了起來,如今儼然已經成為嶺南乃至於洛陽都首屈一指的富商,聽說海氏商行運輸的西域香料,很快就要成為洛陽的貢物了……
馮氏這一代年輕子弟中,居然出了一個官商。
而這個備受矚目的官商,居然是被馮氏掃地出門的人。
馮譽有些接受不了這件事,不光是他,馮氏所有對此事有所耳聞的人都如鯁在喉,並且彼此默契地絕口不提。過去幾年,聽說有過馮氏的年輕子弟去找海氏的黴頭,馮譽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默許,然而那些年輕子弟無一例外,都被馮文珺以各種方法教訓了一頓!
吃的虧有大有小,但都能過明路,連官府都不能說什麽!
馮譽不可置信。
但他很快就意識到,這些事絕對不是馮文珺一個人可以做到的。身為馮文珺的大伯,他很清楚馮文珺有幾斤幾兩,如果這個黃毛丫頭有這麽大的本事,當初怎麽會任由自己吃個啞巴虧被逐出家門?
所以,馮文珺背後必然是有一個他不知道的靠山的。
由於這個可能,馮譽多年來沒有找過海氏的麻煩,任由這家商行在自己的地盤上越做越大,甚至把盤子動到了洛陽去。
他也一直在設法找出馮文珺背後的那個人,也確實打探到了一些消息,據說雖然海氏的所有產業都在馮文珺的名下,但真正的經營者其實是個白手起家的琉璃販子。但馮譽隻能查到這一步,更多的消息都已經被人為抹除了。
時至今日,他站在馮文珺宅邸的門前,五味雜陳。
沒想到最後,他不光沒等到馮文珺登門求和,還自己先一步登了馮文珺的門來說好話。
而且此時,他心中更是浮現出了一個猜測。
有可能馮文珺背後的那個靠山,就是蘇令瑜。
雖然在此之前,他也一直以為馮文珺隻是因緣際遇,在洛陽搭上了蘇令瑜這股東風,可自從他開始關注蘇令瑜這個人以後,就發現她曾經被流放到嶺南服役,她和馮文珺很可能就是那時候搭上的線。
算算時間,也合得上。
但馮譽隻是這麽一想而已,他仍然猶豫著無法確定。
因為蘇令瑜被流放到嶺南時,可是一窮二白,連貶謫都不是,她當時徹底淪為一介平民。
這樣一個人,她能當靠山?
她可以白手起家,建起那麽大一個海氏商行?
聯想蘇令瑜來到嶺南以後的所作所為,馮譽又覺得以這個人洞悉人心的能力、狠毒的手段,建立起一番事業似乎是十分正常的事。
馮譽歎口氣,搖搖頭。
反正現在也不是考慮這些事的時候了。
通傳的人去了好一會兒,大門才打開,馮文珺隻是點了一個人出來引路,並沒有親自出來迎接。這態度已經讓馮家包括馮譽在內所有人都不滿了起來。
在嶺南,從來都是別人登馮氏的門,從沒有馮氏的大郎君到別人門前還吃冷臉的道理。
可馮譽不吭聲,隨行的人也不好說什麽,隻能忍了。
馮文珺坐在正廳主座上,蹺著二郎腿,馮譽等人被領進來的時候,她還在修自己的指甲,連站起來打聲招唿的意思都沒有。
馮譽臉色陰沉地在廳門口咳了一聲。
雖然馮文珺今非昔比了,但他始終是馮文珺的大伯。在馮譽的眼裏,馮文珺仍然是得尊敬她的。
可馮文珺挑了挑眉毛,像是不知道有人來了似的。
馮譽的管家恨鐵不成鋼道:“侄小娘子,晚輩要有個晚輩的樣子!”
“噢,這裏有晚輩嗎?”
馮文珺像是才注意到他們似的,如夢初醒地抬起頭來,左右看看,“噢、嗯…雖然看起來都挺老的,但也沒關係,你們要給我敬茶還是磕頭?”
馮家一行人的臉都青了,其中尤以馮譽的臉色最為難看。
身為世家大族出身、如今又成為一家之主的馮譽,他從來就沒有被人這樣當麵羞辱過!
但想起此行目的,他重重冷哼一聲,不打算與馮文珺在其它事上多糾纏。他自行到客座坐下,道:“蘇相下榻在你府上,是也不是?”
馮文珺繼續低頭打理自己的指甲,理都沒理他。
馮譽繼續忍了,說明來意:“如今城中藥不夠,官兵清瘴也做不下去,蘇相既然一力負責此事,這種時候自然應該出來給大家定定心。可她卻一連數日不曾露麵,城中官民實在擔心,我這才來看一看,蘇相是否是也染了疫病,不便出門?”
“誰說這是蘇相負責的?”馮文珺似笑非笑看過來,“你們嶺南官府的人都死完了?”
馮譽早就已經知道馮文珺的身份,起先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後來見海氏商行越來越發達,不是沒動過把馮文珺接迴馮家的心思,然而馮氏這樣的家族,是有門麵規矩的,馮譽覺得她一個當初被趕出去的庶出女兒,又沒有個像樣的母家,如果現在僅僅因為她生意做大了就輕易把她認迴馮家,那顯然是有辱家風的。
所以必須得等她自己登門,跟他這個大伯、這個一家之主,恭恭敬敬地認錯,再取得她父親、堂兄弟,以及長輩們一致的諒解,她才可以迴到馮氏家族。
做生意這種事在哪裏都一樣,有靠山和沒靠山完全是兩碼事,一開始小本生意還不顯分別,但生意做得越大,沒靠山遇到的阻力就會越多。馮譽覺得馮文珺既然離開馮家後還有辦法自立門戶,那一定已經是個能審時度勢的聰明人,她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
馮譽相信她很快就會想方設法來求得馮氏的原諒,也隻有背靠馮氏,她的產業才會越做越大。即便她不肯,也沒關係,嶺南像海氏商行這樣的小生意多得很,馮氏也不缺她這一點生意。
但讓馮譽沒想到的是,馮文珺不僅由始至終都沒有登過門傳過話,海氏商行還在根本沒有馮氏扶持、甚至受到馮氏明裏暗裏的打壓的情況下,一路順風順水地把生意做了起來,如今儼然已經成為嶺南乃至於洛陽都首屈一指的富商,聽說海氏商行運輸的西域香料,很快就要成為洛陽的貢物了……
馮氏這一代年輕子弟中,居然出了一個官商。
而這個備受矚目的官商,居然是被馮氏掃地出門的人。
馮譽有些接受不了這件事,不光是他,馮氏所有對此事有所耳聞的人都如鯁在喉,並且彼此默契地絕口不提。過去幾年,聽說有過馮氏的年輕子弟去找海氏的黴頭,馮譽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默許,然而那些年輕子弟無一例外,都被馮文珺以各種方法教訓了一頓!
吃的虧有大有小,但都能過明路,連官府都不能說什麽!
馮譽不可置信。
但他很快就意識到,這些事絕對不是馮文珺一個人可以做到的。身為馮文珺的大伯,他很清楚馮文珺有幾斤幾兩,如果這個黃毛丫頭有這麽大的本事,當初怎麽會任由自己吃個啞巴虧被逐出家門?
所以,馮文珺背後必然是有一個他不知道的靠山的。
由於這個可能,馮譽多年來沒有找過海氏的麻煩,任由這家商行在自己的地盤上越做越大,甚至把盤子動到了洛陽去。
他也一直在設法找出馮文珺背後的那個人,也確實打探到了一些消息,據說雖然海氏的所有產業都在馮文珺的名下,但真正的經營者其實是個白手起家的琉璃販子。但馮譽隻能查到這一步,更多的消息都已經被人為抹除了。
時至今日,他站在馮文珺宅邸的門前,五味雜陳。
沒想到最後,他不光沒等到馮文珺登門求和,還自己先一步登了馮文珺的門來說好話。
而且此時,他心中更是浮現出了一個猜測。
有可能馮文珺背後的那個靠山,就是蘇令瑜。
雖然在此之前,他也一直以為馮文珺隻是因緣際遇,在洛陽搭上了蘇令瑜這股東風,可自從他開始關注蘇令瑜這個人以後,就發現她曾經被流放到嶺南服役,她和馮文珺很可能就是那時候搭上的線。
算算時間,也合得上。
但馮譽隻是這麽一想而已,他仍然猶豫著無法確定。
因為蘇令瑜被流放到嶺南時,可是一窮二白,連貶謫都不是,她當時徹底淪為一介平民。
這樣一個人,她能當靠山?
她可以白手起家,建起那麽大一個海氏商行?
聯想蘇令瑜來到嶺南以後的所作所為,馮譽又覺得以這個人洞悉人心的能力、狠毒的手段,建立起一番事業似乎是十分正常的事。
馮譽歎口氣,搖搖頭。
反正現在也不是考慮這些事的時候了。
通傳的人去了好一會兒,大門才打開,馮文珺隻是點了一個人出來引路,並沒有親自出來迎接。這態度已經讓馮家包括馮譽在內所有人都不滿了起來。
在嶺南,從來都是別人登馮氏的門,從沒有馮氏的大郎君到別人門前還吃冷臉的道理。
可馮譽不吭聲,隨行的人也不好說什麽,隻能忍了。
馮文珺坐在正廳主座上,蹺著二郎腿,馮譽等人被領進來的時候,她還在修自己的指甲,連站起來打聲招唿的意思都沒有。
馮譽臉色陰沉地在廳門口咳了一聲。
雖然馮文珺今非昔比了,但他始終是馮文珺的大伯。在馮譽的眼裏,馮文珺仍然是得尊敬她的。
可馮文珺挑了挑眉毛,像是不知道有人來了似的。
馮譽的管家恨鐵不成鋼道:“侄小娘子,晚輩要有個晚輩的樣子!”
“噢,這裏有晚輩嗎?”
馮文珺像是才注意到他們似的,如夢初醒地抬起頭來,左右看看,“噢、嗯…雖然看起來都挺老的,但也沒關係,你們要給我敬茶還是磕頭?”
馮家一行人的臉都青了,其中尤以馮譽的臉色最為難看。
身為世家大族出身、如今又成為一家之主的馮譽,他從來就沒有被人這樣當麵羞辱過!
但想起此行目的,他重重冷哼一聲,不打算與馮文珺在其它事上多糾纏。他自行到客座坐下,道:“蘇相下榻在你府上,是也不是?”
馮文珺繼續低頭打理自己的指甲,理都沒理他。
馮譽繼續忍了,說明來意:“如今城中藥不夠,官兵清瘴也做不下去,蘇相既然一力負責此事,這種時候自然應該出來給大家定定心。可她卻一連數日不曾露麵,城中官民實在擔心,我這才來看一看,蘇相是否是也染了疫病,不便出門?”
“誰說這是蘇相負責的?”馮文珺似笑非笑看過來,“你們嶺南官府的人都死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