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清氣衝霄,墨夫子手中戒尺一揚,後發先至得拍在了楊朝南的側臉上。
啪!
一聲清脆的聲響,在場所有人都是忍不住縮了縮脖子,但凡是在書塾裏讀過書的,大概都嚐過先生戒尺的威力,那滋味迴想起來,苦不堪言。
楊朝南被這一記戒尺拍飛了出去,再站起來的時候,臉上通紅的印記顯得滑稽無比。
“啊啊啊!老匹夫!老子要你死!”
俗話說得好,打人不打臉,在眾人麵前丟了臉麵,楊朝南怒火中燒,奪過邊上禁衛的長矛就是衝了過去。
墨夫子怡然不懼,手中戒尺掄圓,又是啪得一聲拍在楊朝南的另一邊臉頰上。
楊朝南臉頰生疼,心裏更在抽搐,他寧願這老頭拿得是一把刀,直接把自己的頭砍下來。
這麽多年,就沒受過這麽大的委屈。
就這樣如此三番四次之後,楊朝南臉頰都已經被拍腫了。
“殺了我!殺了我!”
楊朝南陷入癲狂,一次次得被拍飛,他覺得自己腦子嗡嗡作響,都有點不清醒了。
而就在這時,大殿之外,一柄長劍破空而來,徑直穿過了楊朝南的胸膛,釘在了身後的地板上。
楊朝南瞳孔陡然瞪大,接著緩緩渙散。
一名黑衣中年女子從大殿之外走了進來,而在女子身後,則是橫七豎八得躺著七八具禁軍的屍體,再往外望去,便可以看到白漢石鋪設的巨大廣場已經被屍體填滿,鮮血將白石染成殷紅,血腥味衝天而起。
黑衣女子慢慢走向大殿中央,此時剩下的禁衛軍早已經被大殿外屍山血海的景象嚇破了膽,頓時作鳥獸散去。
洪忘機和黃天賜兩人不斷後退。
中年女子君莫愁美眸在兩人之間流轉了一下,問道:“你們倆,誰是黃天賜?”
聽到是在叫自己,黃天賜整個人都軟了下來,哭喊著來到石階之下:“陛下,陛下,臣認罪,臣認罪,把臣帶到刑部去吧,那些都是我做的,我是朝廷命官,有罪自然當責罰,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不能死啊。”
皇帝睥睨下方黃天賜,雙眸冷靜:“自是如此,然他們二人乃是江湖中人,你也和江湖人打過交道,這些人啊,從來不守規矩。”
黃天賜聞言大駭,胡亂揮舞著手臂,對不斷接近的兩人大罵道:“不,我是朝廷命官,我是朝廷一品大員,你們殺我,你們就死定了!官府一定會捉拿你們,再把你們打下詔獄!你們會被五馬分屍!你們會被千刀萬剮!”
中年女子望著墨夫子,問道:“好像是這麽迴事,這麽多人看著,魏十三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不太可能,要不,把看到的人都殺了吧。”
女子此言一出,周圍所有剛把心放下去的官員頓時又將心提起來,如臨大敵得望著中年女子。
墨夫子白了女子一眼:“別嚇唬人了,按原計劃吧。”
女子撇了撇嘴道:“行行行,都聽你的。”
兩人對視一眼後,異口同聲道:
“淩雲十二閣,天下書院分屬,墨成規。”
“淩雲十二閣,紅袖招分屬,君莫愁。”
“特來京都,”
“特來京都,”
“問道!”
聲音隆隆,衝上天穹,將雲朵震散,不斷迴蕩在整個京都上方,同時也迴蕩在每個京都百姓的心中。
大殿之中所有官員心頭俱驚,驚的是今日之事本就因淩雲十二閣而起,居然又因淩雲十二閣結束。
驚的是,天下赫赫有名的紅袖招以及天下書院,居然都是淩雲十二閣的勢力?
那這普天之下,還有多少勢力隸屬淩雲十二閣?
這個傳聞中高高在上的淩雲十二閣,究竟有什麽目的?
為什麽隱匿世間幾十年,又在這時候高調出現?
無數的疑問在心裏劃過,一眾官員看著獨坐龍椅,老神在在的皇帝。
心中暗暗猜測,或許所有的一切都在陛下掌握之間吧。
中年女子君莫愁拔出釘在地上的長劍驚鴻,隨手一揮,便是一顆大好頭顱飛起。
不可一世的工部尚書黃天賜,就如此黯然收場。
君莫愁再將目光望向一邊的洪忘機,邁步走了過去。
洪忘機臨危不亂,沉聲道:“清水鐵騎不日即可抵達京都,你們不妨留我一命,此間事敗已成定局,屆時有我在,可以勸他們迴邊關。”
洪忘機不愧是心裏深沉之輩,生死關頭不但沒有如黃天賜那般慌亂,反而邏輯清晰,點出了問題的關鍵所在。
君莫愁嗬嗬一笑,明豔動人:“就不勞你費心了,如果你說的清水騎軍識相的話,此時大概已經迴邊關了,如果不識相……”
君莫愁看了看大殿之外晴朗的天空,意味深長道:
“也不知道還活著多少人……”
洪忘機的心瞬間沉到穀底。
就連這一步,都被算到了麽……
龍椅上的老皇帝看著洪忘機,不免有些遺憾道:“洪丞相,可還有遺言交代?”
洪忘機哈哈一笑:“成王敗寇,既然輸了,我亦無話可說,死則死矣,有何懼哉?”
言罷,洪忘機轉身看向大殿之外,用隻有自己才能聽得到的聲音道:“朗朗乾坤……可惜卻無我容身之所……”
君莫愁沒有多言,鋒利的長劍在半空中劃過一道圓弧,輕易得砍下了洪忘機的腦袋。
一代梟雄,就此落幕。
南朝四一年,左丞相洪忘機,工部尚書黃天賜,兵部尚書楊朝南,禁衛軍統領唐逸聯合造反,然所有謀劃都在智計無雙的武帝掌控之中,一場蓄謀已久的兵變就此消彌。
然而在這場兵變之中還有兩個重要角色,再次將沉寂已久的江湖掀起滔天狂瀾。
淩雲十二閣,君莫愁
淩雲十二閣,墨成規
兩個名字深深印刻在京都百姓心間,並且在未來的日子成為重要談資,並且如同風暴般迅速蔓延。
淩雲十二閣,再次成為天下的焦點。
而在此時,京都北邊的一處無名平原之上。
“哎呦……別打了別打了,我錯了大爺……”
楊萬裏鼻青臉腫,跪在地上不斷求饒,而其周圍,是無數躺倒在地上的清水鐵騎。
李程拍著楊萬裏的腦袋,就像是教訓孩童一般:“讓你賣我個麵子,你偏不給,非要吃點苦頭。”
楊萬裏低頭敢怒不敢言:“是是是,是小的有眼不識泰山,下次一定不敢了,您就把我當個屁給放了吧,我馬上就帶人迴邊關,再也不出來了。”
李程嘟囔道:“早這樣不就沒事了……還浪費我一番功夫。”
“正好,我要去北國,就與你們一起去邊關。”
楊萬裏一聽李程也要和自己一起走,臉色頓時就拉了下來。
李程睥睨道:“怎麽?你不願意?”
“願意願意,小的當然願意,能和大爺同行,小的求之不得呢。”
李程這才滿意得點了點頭,拉過一旁屬於楊萬裏的高大戰馬,翻身坐了上去:“既然如此,那便啟程吧。”
那戰馬感受到不同於主人的氣息,頓時就是高高揚起前蹄,不安得嘶鳴起來。
李程一巴掌拍在馬頭上,陰惻惻道:“給我乖一點。”
戰馬如遭雷擊,頓時變得乖巧起來。
見自己的戰馬就這樣被搶走,楊萬裏不敢多說一句,喊過邊上的士兵,讓他將戰馬讓出來。
哪知道這時候李程轉過頭來疑惑道:“你幹嘛?”
剛剛大聲發號施令的楊萬裏頓時如同蔫了的白菜,低頭賠笑道:“小的正要上馬呢。”
李程迴過頭:“上什麽馬?你自己的馬,你自己過來牽著!”
楊萬裏一愣,頭上青筋暴起,自己堂堂清水騎軍副統帥,居然淪落到給人當馬夫?!
不過楊萬裏並未將心中怒意表現出來,形勢比人強,隻得訕訕道:“大爺,要不我叫個人來幫您牽著?我從來沒牽過,怕牽的不好,讓您受驚了就百身莫贖了。”
李程頭也不迴:“牽的不好,我就摘了你的狗頭,少廢話,趕緊過來。”
楊萬裏這才不情不願得走到前麵牽著李程的馬。
這支清水鐵騎就這樣,慢悠悠得踏上了迴邊關的路程。
隻是帶頭的高頭大馬上坐著一個中年俠客,而牽馬的則是穿戴整齊甲胄的將軍模樣。
這種奇怪組合,讓這一路上的行人紛紛側目,一樁怪談,也就這樣傳揚了出去。
啪!
一聲清脆的聲響,在場所有人都是忍不住縮了縮脖子,但凡是在書塾裏讀過書的,大概都嚐過先生戒尺的威力,那滋味迴想起來,苦不堪言。
楊朝南被這一記戒尺拍飛了出去,再站起來的時候,臉上通紅的印記顯得滑稽無比。
“啊啊啊!老匹夫!老子要你死!”
俗話說得好,打人不打臉,在眾人麵前丟了臉麵,楊朝南怒火中燒,奪過邊上禁衛的長矛就是衝了過去。
墨夫子怡然不懼,手中戒尺掄圓,又是啪得一聲拍在楊朝南的另一邊臉頰上。
楊朝南臉頰生疼,心裏更在抽搐,他寧願這老頭拿得是一把刀,直接把自己的頭砍下來。
這麽多年,就沒受過這麽大的委屈。
就這樣如此三番四次之後,楊朝南臉頰都已經被拍腫了。
“殺了我!殺了我!”
楊朝南陷入癲狂,一次次得被拍飛,他覺得自己腦子嗡嗡作響,都有點不清醒了。
而就在這時,大殿之外,一柄長劍破空而來,徑直穿過了楊朝南的胸膛,釘在了身後的地板上。
楊朝南瞳孔陡然瞪大,接著緩緩渙散。
一名黑衣中年女子從大殿之外走了進來,而在女子身後,則是橫七豎八得躺著七八具禁軍的屍體,再往外望去,便可以看到白漢石鋪設的巨大廣場已經被屍體填滿,鮮血將白石染成殷紅,血腥味衝天而起。
黑衣女子慢慢走向大殿中央,此時剩下的禁衛軍早已經被大殿外屍山血海的景象嚇破了膽,頓時作鳥獸散去。
洪忘機和黃天賜兩人不斷後退。
中年女子君莫愁美眸在兩人之間流轉了一下,問道:“你們倆,誰是黃天賜?”
聽到是在叫自己,黃天賜整個人都軟了下來,哭喊著來到石階之下:“陛下,陛下,臣認罪,臣認罪,把臣帶到刑部去吧,那些都是我做的,我是朝廷命官,有罪自然當責罰,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不能死啊。”
皇帝睥睨下方黃天賜,雙眸冷靜:“自是如此,然他們二人乃是江湖中人,你也和江湖人打過交道,這些人啊,從來不守規矩。”
黃天賜聞言大駭,胡亂揮舞著手臂,對不斷接近的兩人大罵道:“不,我是朝廷命官,我是朝廷一品大員,你們殺我,你們就死定了!官府一定會捉拿你們,再把你們打下詔獄!你們會被五馬分屍!你們會被千刀萬剮!”
中年女子望著墨夫子,問道:“好像是這麽迴事,這麽多人看著,魏十三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不太可能,要不,把看到的人都殺了吧。”
女子此言一出,周圍所有剛把心放下去的官員頓時又將心提起來,如臨大敵得望著中年女子。
墨夫子白了女子一眼:“別嚇唬人了,按原計劃吧。”
女子撇了撇嘴道:“行行行,都聽你的。”
兩人對視一眼後,異口同聲道:
“淩雲十二閣,天下書院分屬,墨成規。”
“淩雲十二閣,紅袖招分屬,君莫愁。”
“特來京都,”
“特來京都,”
“問道!”
聲音隆隆,衝上天穹,將雲朵震散,不斷迴蕩在整個京都上方,同時也迴蕩在每個京都百姓的心中。
大殿之中所有官員心頭俱驚,驚的是今日之事本就因淩雲十二閣而起,居然又因淩雲十二閣結束。
驚的是,天下赫赫有名的紅袖招以及天下書院,居然都是淩雲十二閣的勢力?
那這普天之下,還有多少勢力隸屬淩雲十二閣?
這個傳聞中高高在上的淩雲十二閣,究竟有什麽目的?
為什麽隱匿世間幾十年,又在這時候高調出現?
無數的疑問在心裏劃過,一眾官員看著獨坐龍椅,老神在在的皇帝。
心中暗暗猜測,或許所有的一切都在陛下掌握之間吧。
中年女子君莫愁拔出釘在地上的長劍驚鴻,隨手一揮,便是一顆大好頭顱飛起。
不可一世的工部尚書黃天賜,就如此黯然收場。
君莫愁再將目光望向一邊的洪忘機,邁步走了過去。
洪忘機臨危不亂,沉聲道:“清水鐵騎不日即可抵達京都,你們不妨留我一命,此間事敗已成定局,屆時有我在,可以勸他們迴邊關。”
洪忘機不愧是心裏深沉之輩,生死關頭不但沒有如黃天賜那般慌亂,反而邏輯清晰,點出了問題的關鍵所在。
君莫愁嗬嗬一笑,明豔動人:“就不勞你費心了,如果你說的清水騎軍識相的話,此時大概已經迴邊關了,如果不識相……”
君莫愁看了看大殿之外晴朗的天空,意味深長道:
“也不知道還活著多少人……”
洪忘機的心瞬間沉到穀底。
就連這一步,都被算到了麽……
龍椅上的老皇帝看著洪忘機,不免有些遺憾道:“洪丞相,可還有遺言交代?”
洪忘機哈哈一笑:“成王敗寇,既然輸了,我亦無話可說,死則死矣,有何懼哉?”
言罷,洪忘機轉身看向大殿之外,用隻有自己才能聽得到的聲音道:“朗朗乾坤……可惜卻無我容身之所……”
君莫愁沒有多言,鋒利的長劍在半空中劃過一道圓弧,輕易得砍下了洪忘機的腦袋。
一代梟雄,就此落幕。
南朝四一年,左丞相洪忘機,工部尚書黃天賜,兵部尚書楊朝南,禁衛軍統領唐逸聯合造反,然所有謀劃都在智計無雙的武帝掌控之中,一場蓄謀已久的兵變就此消彌。
然而在這場兵變之中還有兩個重要角色,再次將沉寂已久的江湖掀起滔天狂瀾。
淩雲十二閣,君莫愁
淩雲十二閣,墨成規
兩個名字深深印刻在京都百姓心間,並且在未來的日子成為重要談資,並且如同風暴般迅速蔓延。
淩雲十二閣,再次成為天下的焦點。
而在此時,京都北邊的一處無名平原之上。
“哎呦……別打了別打了,我錯了大爺……”
楊萬裏鼻青臉腫,跪在地上不斷求饒,而其周圍,是無數躺倒在地上的清水鐵騎。
李程拍著楊萬裏的腦袋,就像是教訓孩童一般:“讓你賣我個麵子,你偏不給,非要吃點苦頭。”
楊萬裏低頭敢怒不敢言:“是是是,是小的有眼不識泰山,下次一定不敢了,您就把我當個屁給放了吧,我馬上就帶人迴邊關,再也不出來了。”
李程嘟囔道:“早這樣不就沒事了……還浪費我一番功夫。”
“正好,我要去北國,就與你們一起去邊關。”
楊萬裏一聽李程也要和自己一起走,臉色頓時就拉了下來。
李程睥睨道:“怎麽?你不願意?”
“願意願意,小的當然願意,能和大爺同行,小的求之不得呢。”
李程這才滿意得點了點頭,拉過一旁屬於楊萬裏的高大戰馬,翻身坐了上去:“既然如此,那便啟程吧。”
那戰馬感受到不同於主人的氣息,頓時就是高高揚起前蹄,不安得嘶鳴起來。
李程一巴掌拍在馬頭上,陰惻惻道:“給我乖一點。”
戰馬如遭雷擊,頓時變得乖巧起來。
見自己的戰馬就這樣被搶走,楊萬裏不敢多說一句,喊過邊上的士兵,讓他將戰馬讓出來。
哪知道這時候李程轉過頭來疑惑道:“你幹嘛?”
剛剛大聲發號施令的楊萬裏頓時如同蔫了的白菜,低頭賠笑道:“小的正要上馬呢。”
李程迴過頭:“上什麽馬?你自己的馬,你自己過來牽著!”
楊萬裏一愣,頭上青筋暴起,自己堂堂清水騎軍副統帥,居然淪落到給人當馬夫?!
不過楊萬裏並未將心中怒意表現出來,形勢比人強,隻得訕訕道:“大爺,要不我叫個人來幫您牽著?我從來沒牽過,怕牽的不好,讓您受驚了就百身莫贖了。”
李程頭也不迴:“牽的不好,我就摘了你的狗頭,少廢話,趕緊過來。”
楊萬裏這才不情不願得走到前麵牽著李程的馬。
這支清水鐵騎就這樣,慢悠悠得踏上了迴邊關的路程。
隻是帶頭的高頭大馬上坐著一個中年俠客,而牽馬的則是穿戴整齊甲胄的將軍模樣。
這種奇怪組合,讓這一路上的行人紛紛側目,一樁怪談,也就這樣傳揚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