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和端午迴到石屋,在含光離開之前,端午突然問道:
“含光兄,不知你可進過劍窟和兵塚?”
含光點了點頭,晃動了一下腰間長劍:“此劍青雲,就是從兵塚中獲得。”
端午:“不知可否為我們講講,我們兄弟二人進入的時候也不至於兩眼一抹黑。”
含光看了看天色,覺得還早,就坐在了石屋裏的板凳上。
“既然你們與師兄師姐熟識,我講講也是應該的,之前師傅已經和你們講過,劍窟和兵塚之間,無疑是劍窟安全穩妥一些,得到的兵器也更加安分,不會反噬主人,但同樣的,劍窟裏的兵器就如同溫室的花朵,與山下的兵器比起來當然算是神兵,可若與兵塚的兵器比起來,少了一分煞氣,兩個實力相當的武者,輸贏可能就在這一份煞氣之間。”
“但煞氣一事隻是針對普通神兵,絕頂兵器,均有各自神異之處,不可一概而論,劍窟之中就有六柄絕頂神兵分別放置於六個獨立的石室內,你們倆可以進去看看,即便得不到神兵認可也就當長長見識,反正不會有性命之憂。”
“若是劍窟內沒能挑下合適的兵器,去到兵塚你們就要小心了,若是在外圍也就罷了,最多就是受煞氣侵擾,以神兵養氣訣修煉一段時間便可化去,可若去到深處,除了會有淩空自動的魔兵取你們性命,更有蠱惑心智的魔音,以及可讓人產生幻境的秘境,一旦陷入其中,就會成為被兵器控製的人兵,再也不能自拔。”
清明忍不住道:“既然這麽危險,為何你們不將這些魔兵處理一下?”
含光:“哪有你想的這麽簡單,藏劍峰之中已經多年沒有經曆過血腥,新打造的兵器得不到煞氣滋養,那與山下的兵器就無差別了,所以兵塚中心的幾柄魔兵散發出來的煞氣對藏劍峰來說至關重要,不到逼不得已是絕對不能將那些魔兵帶出的。”
說著含光將眼神瞥了瞥清明:
“當然,若是有人有能力得到那些魔兵認可,帶走那些魔兵,兩位師傅也不會有二話,天命如此,非人力可抗。”
說到這裏含光頓了一頓,喝了一口桌上的茶水。
“其實當年兵塚也是如同劍窟一般,雖然也有煞氣縈繞,但是卻被一柄絕無僅有的神兵鎮住,不會影響人心,後來聽師傅說,有一個“畜牲”去兵塚的時候,見獵心喜,並未獲得神兵認可就以武力將之強行帶走了。”
清明下意識得扭頭,自己在李程取名之前,就是叫小畜牲……
含光:“偏偏此人劍符還是師傅給的,師傅無奈也隻得認了,於是在那人之後,就多了一條規矩,外來人去到劍窟和兵塚之時,若沒有獲得神兵認可不得自恃武力強行帶走神兵,否則就受到藏劍峰追殺。”
端午問道:“那神兵究竟是什麽?居然有這麽大的本事,一己之力就可以鎮住整個兵塚的魔兵?”
含光瞥了瞥清明背後的刀:“我聽師傅說過是一把刀,說來也可笑,這把刀是曾經藏劍山莊鑄造的天下第一神兵,藏劍山莊鑄造出的最好兵器,居然是一把刀,真是荒唐,至於這把刀的名字,我這個歲數的人大概都不知道,峰上的其他長輩也都對此諱莫如深,沒有提起過。”
清明和端午也是下意識得看了看“去呀”,隻是想到這把刀鏽跡斑斑的樣子,連根木柴都砍不動,心裏是絕對無法將之與神兵聯係在一起。
端午又問道:“可是藏劍峰哪怕當年三脈分裂,也必然是高手如雲,怎麽會任由一外人帶走可以鎮壓兵塚的絕世神兵呢?”
如果說之前大峰主和二峰主沒有強奪清明的“去呀”是有教養的話,那這放任外人拿走鎮峰神兵就是絕對的蠢了,事關一派立足之根本,哪能兒戲,江湖道義恐怕都得放兩旁了。
含光輕輕搖了搖頭:“這件事在長輩那裏已是禁忌,我也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當年的細節,恐怕就隻有親身經曆過的大師傅和二師傅才知道了。”
見二人沒有再問,含光起身就要離開,臨走之前留下了一句話:
“明日清晨會有人來輔助你們修煉《神兵養氣訣》,你們早點做好準備,這兩天應該會比較辛苦。”
說完,含光便不再停留,離開了石屋。
清明和端午不以為意,從小到大,兩人什麽苦沒吃過。
端午從懷中將《神兵養氣訣》掏出來,拉著清明看了起來。
《神兵養氣訣》不愧是藏劍山莊三脈的之一的奠基功法,即便是基礎篇也是一部不俗的典籍。
隻要能將基礎篇修煉至大成,那在江湖上也算是赫赫有名的一流高手了。
通過典籍上介紹,修煉《神兵養氣訣》得來的兵氣算是一種獨特的內勁,極為霸道兇狠,在殺傷力上極少有功法能與之匹敵,但這同樣也是一柄雙刃劍,這種兵氣並不具備溫養經脈,調養內息的作用。
也就是說一旦修煉這門功法,受傷之後就隻能靠身體和藥物緩慢恢複。
當然,典籍上也特別介紹了幾種獨特的兵氣,在具備強大殺傷力之餘,亦有強大的恢複能力,能修煉出這些獨特兵氣之人也都是天賦異稟之輩,算是可遇不可求了。
而《神兵養氣訣》最為強大的作用乃是可以溫養神兵,提升神兵的品質,這也是當年藏劍山莊屹立江湖多年不倒的原因之一。
隻要修煉這門功法,上了一定年紀,那手裏的兵器就絕對都是神兵品秩,這在當今天下,那個門派能做到?
即便是享有天下無數物資的北國南朝恐怕都不敢說能拿出如此多的神兵。
唯一可惜的是,以這門功法造就的神兵,若是主人逝去,最多三年時間,神兵的品秩就會十不存一,迴到最初的模樣。
清明和端午兩人將整本典籍看完,心中對藏劍峰的實力又有了新的了解。
藏劍山莊三脈,一脈掌武力,每一代劍子出山必然是天下劍道魁首,一脈掌鍛兵,所鑄兵器流傳千古不朽,剩下的一脈掌養兵,所有神兵在他們手上都可提升品級。
若是這三脈沒有分裂,藏劍山莊依舊是藏劍山莊,那該繁華到何等程度?
清明緩緩收迴思緒,發現天色漸漸陰沉,陽光被烏雲遮住,藏劍峰被水氣籠罩,所見範圍隻有十幾步,站在懸崖邊上,就能看見不斷有湛藍的雷霆在雲海中遊走閃爍,宛若一座雷池。
清明望著屋外,心中的那抹倩影依舊沒有出現。
“大概是因為要下雨了,不方便出來吧。”
輕輕念叨了一聲,清明就按照《神兵養氣訣》上的口訣修煉起來。
時間悄然流逝,不知不覺間,天邊就開始淅淅瀝瀝下起了小雨,落在地上濺起水花陣陣,宛若地麵長出來的晶瑩花朵。
清明依舊站在雨中,一頭長發已經被打濕貼在額頭上,顯得狼狽不堪。
冰冷的雨水落在皮膚之上帶走體溫。
清明摘下酒壺飲了一口,體內跟著口訣運轉的內息逐漸清晰,清明下意識得手捏氣血印,氣血奔騰之間,內息居然是更明顯了些。
《祭王令》居然能輔助《神兵養氣訣》的兵氣修煉。
清明隻覺得心中火熱,手捏法印,一遍又一遍得運轉口訣。
而天邊的雨勢也是逐漸增大。
漆黑的烏雲將整個天地籠罩,隱隱有轟隆的雷聲響徹雲端。
清明隻覺得自四肢百骸一股股的氣血不斷凝聚,落於腹中,恍惚之間,有一股氣息開始誕生,孕育。
鏗鏘!
“去呀”自動出鞘,盤旋在半空之中,不斷旋轉,斬碎了清明頭頂的雨水。
瓢潑大雨之下,霧氣蒙蒙之間,隻有清明所處之地,留下方寸幹爽。
隻是清明對此異狀毫無察覺,心神完全沉浸在內息之間,渾然忘我。
也就在這時,一口血紅的鋒銳之氣終於是自腹間醞釀而出,一瞬間,無數水珠凝固在半空之中,隨著清明雙眼睜開,血紅色的光芒在眼中一閃而沒,所有水珠頓時就像是被點燃了引線,一顆顆瞬間爆散。
僅僅一刻鍾的時間,清明就修出了這一口兵氣!
然而就在這時,半空中的“去呀”停止了旋轉,對著清明的頭顱猛然斬下!
當!
連綿成串的雨珠向四周飛散,清明所處兩丈之地所有一切在瞬間被清空。
那剛凝聚出來的兵氣居然被“去呀”一刀斬成了碎片,不斷騰空,最後被“去呀”吸收。
刀鋒鳴顫,一點點的鏽跡居然從刀身上剝落下來,露出了隱約可見的鋒芒。
清明手中氣血印一變,轉為沸血印,體內氣血如同遭遇風暴的大海,掀起了滔天巨浪,轟隆聲自身體內傳來,按照《神兵養氣訣》的經脈線路遊走,頓時就走遍了全身。
那股血紅色兵氣再次出現,騰空而起,於此同時,如同並蒂雙生,一股金色的兵氣也是從丹田中蔓延出來,扶搖而上。
兩股兵氣交纏盤旋,朝著“去呀”撞了過去。
“去呀”亦是不甘示弱,盤旋一番後又是猛然斬下。
“含光兄,不知你可進過劍窟和兵塚?”
含光點了點頭,晃動了一下腰間長劍:“此劍青雲,就是從兵塚中獲得。”
端午:“不知可否為我們講講,我們兄弟二人進入的時候也不至於兩眼一抹黑。”
含光看了看天色,覺得還早,就坐在了石屋裏的板凳上。
“既然你們與師兄師姐熟識,我講講也是應該的,之前師傅已經和你們講過,劍窟和兵塚之間,無疑是劍窟安全穩妥一些,得到的兵器也更加安分,不會反噬主人,但同樣的,劍窟裏的兵器就如同溫室的花朵,與山下的兵器比起來當然算是神兵,可若與兵塚的兵器比起來,少了一分煞氣,兩個實力相當的武者,輸贏可能就在這一份煞氣之間。”
“但煞氣一事隻是針對普通神兵,絕頂兵器,均有各自神異之處,不可一概而論,劍窟之中就有六柄絕頂神兵分別放置於六個獨立的石室內,你們倆可以進去看看,即便得不到神兵認可也就當長長見識,反正不會有性命之憂。”
“若是劍窟內沒能挑下合適的兵器,去到兵塚你們就要小心了,若是在外圍也就罷了,最多就是受煞氣侵擾,以神兵養氣訣修煉一段時間便可化去,可若去到深處,除了會有淩空自動的魔兵取你們性命,更有蠱惑心智的魔音,以及可讓人產生幻境的秘境,一旦陷入其中,就會成為被兵器控製的人兵,再也不能自拔。”
清明忍不住道:“既然這麽危險,為何你們不將這些魔兵處理一下?”
含光:“哪有你想的這麽簡單,藏劍峰之中已經多年沒有經曆過血腥,新打造的兵器得不到煞氣滋養,那與山下的兵器就無差別了,所以兵塚中心的幾柄魔兵散發出來的煞氣對藏劍峰來說至關重要,不到逼不得已是絕對不能將那些魔兵帶出的。”
說著含光將眼神瞥了瞥清明:
“當然,若是有人有能力得到那些魔兵認可,帶走那些魔兵,兩位師傅也不會有二話,天命如此,非人力可抗。”
說到這裏含光頓了一頓,喝了一口桌上的茶水。
“其實當年兵塚也是如同劍窟一般,雖然也有煞氣縈繞,但是卻被一柄絕無僅有的神兵鎮住,不會影響人心,後來聽師傅說,有一個“畜牲”去兵塚的時候,見獵心喜,並未獲得神兵認可就以武力將之強行帶走了。”
清明下意識得扭頭,自己在李程取名之前,就是叫小畜牲……
含光:“偏偏此人劍符還是師傅給的,師傅無奈也隻得認了,於是在那人之後,就多了一條規矩,外來人去到劍窟和兵塚之時,若沒有獲得神兵認可不得自恃武力強行帶走神兵,否則就受到藏劍峰追殺。”
端午問道:“那神兵究竟是什麽?居然有這麽大的本事,一己之力就可以鎮住整個兵塚的魔兵?”
含光瞥了瞥清明背後的刀:“我聽師傅說過是一把刀,說來也可笑,這把刀是曾經藏劍山莊鑄造的天下第一神兵,藏劍山莊鑄造出的最好兵器,居然是一把刀,真是荒唐,至於這把刀的名字,我這個歲數的人大概都不知道,峰上的其他長輩也都對此諱莫如深,沒有提起過。”
清明和端午也是下意識得看了看“去呀”,隻是想到這把刀鏽跡斑斑的樣子,連根木柴都砍不動,心裏是絕對無法將之與神兵聯係在一起。
端午又問道:“可是藏劍峰哪怕當年三脈分裂,也必然是高手如雲,怎麽會任由一外人帶走可以鎮壓兵塚的絕世神兵呢?”
如果說之前大峰主和二峰主沒有強奪清明的“去呀”是有教養的話,那這放任外人拿走鎮峰神兵就是絕對的蠢了,事關一派立足之根本,哪能兒戲,江湖道義恐怕都得放兩旁了。
含光輕輕搖了搖頭:“這件事在長輩那裏已是禁忌,我也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當年的細節,恐怕就隻有親身經曆過的大師傅和二師傅才知道了。”
見二人沒有再問,含光起身就要離開,臨走之前留下了一句話:
“明日清晨會有人來輔助你們修煉《神兵養氣訣》,你們早點做好準備,這兩天應該會比較辛苦。”
說完,含光便不再停留,離開了石屋。
清明和端午不以為意,從小到大,兩人什麽苦沒吃過。
端午從懷中將《神兵養氣訣》掏出來,拉著清明看了起來。
《神兵養氣訣》不愧是藏劍山莊三脈的之一的奠基功法,即便是基礎篇也是一部不俗的典籍。
隻要能將基礎篇修煉至大成,那在江湖上也算是赫赫有名的一流高手了。
通過典籍上介紹,修煉《神兵養氣訣》得來的兵氣算是一種獨特的內勁,極為霸道兇狠,在殺傷力上極少有功法能與之匹敵,但這同樣也是一柄雙刃劍,這種兵氣並不具備溫養經脈,調養內息的作用。
也就是說一旦修煉這門功法,受傷之後就隻能靠身體和藥物緩慢恢複。
當然,典籍上也特別介紹了幾種獨特的兵氣,在具備強大殺傷力之餘,亦有強大的恢複能力,能修煉出這些獨特兵氣之人也都是天賦異稟之輩,算是可遇不可求了。
而《神兵養氣訣》最為強大的作用乃是可以溫養神兵,提升神兵的品質,這也是當年藏劍山莊屹立江湖多年不倒的原因之一。
隻要修煉這門功法,上了一定年紀,那手裏的兵器就絕對都是神兵品秩,這在當今天下,那個門派能做到?
即便是享有天下無數物資的北國南朝恐怕都不敢說能拿出如此多的神兵。
唯一可惜的是,以這門功法造就的神兵,若是主人逝去,最多三年時間,神兵的品秩就會十不存一,迴到最初的模樣。
清明和端午兩人將整本典籍看完,心中對藏劍峰的實力又有了新的了解。
藏劍山莊三脈,一脈掌武力,每一代劍子出山必然是天下劍道魁首,一脈掌鍛兵,所鑄兵器流傳千古不朽,剩下的一脈掌養兵,所有神兵在他們手上都可提升品級。
若是這三脈沒有分裂,藏劍山莊依舊是藏劍山莊,那該繁華到何等程度?
清明緩緩收迴思緒,發現天色漸漸陰沉,陽光被烏雲遮住,藏劍峰被水氣籠罩,所見範圍隻有十幾步,站在懸崖邊上,就能看見不斷有湛藍的雷霆在雲海中遊走閃爍,宛若一座雷池。
清明望著屋外,心中的那抹倩影依舊沒有出現。
“大概是因為要下雨了,不方便出來吧。”
輕輕念叨了一聲,清明就按照《神兵養氣訣》上的口訣修煉起來。
時間悄然流逝,不知不覺間,天邊就開始淅淅瀝瀝下起了小雨,落在地上濺起水花陣陣,宛若地麵長出來的晶瑩花朵。
清明依舊站在雨中,一頭長發已經被打濕貼在額頭上,顯得狼狽不堪。
冰冷的雨水落在皮膚之上帶走體溫。
清明摘下酒壺飲了一口,體內跟著口訣運轉的內息逐漸清晰,清明下意識得手捏氣血印,氣血奔騰之間,內息居然是更明顯了些。
《祭王令》居然能輔助《神兵養氣訣》的兵氣修煉。
清明隻覺得心中火熱,手捏法印,一遍又一遍得運轉口訣。
而天邊的雨勢也是逐漸增大。
漆黑的烏雲將整個天地籠罩,隱隱有轟隆的雷聲響徹雲端。
清明隻覺得自四肢百骸一股股的氣血不斷凝聚,落於腹中,恍惚之間,有一股氣息開始誕生,孕育。
鏗鏘!
“去呀”自動出鞘,盤旋在半空之中,不斷旋轉,斬碎了清明頭頂的雨水。
瓢潑大雨之下,霧氣蒙蒙之間,隻有清明所處之地,留下方寸幹爽。
隻是清明對此異狀毫無察覺,心神完全沉浸在內息之間,渾然忘我。
也就在這時,一口血紅的鋒銳之氣終於是自腹間醞釀而出,一瞬間,無數水珠凝固在半空之中,隨著清明雙眼睜開,血紅色的光芒在眼中一閃而沒,所有水珠頓時就像是被點燃了引線,一顆顆瞬間爆散。
僅僅一刻鍾的時間,清明就修出了這一口兵氣!
然而就在這時,半空中的“去呀”停止了旋轉,對著清明的頭顱猛然斬下!
當!
連綿成串的雨珠向四周飛散,清明所處兩丈之地所有一切在瞬間被清空。
那剛凝聚出來的兵氣居然被“去呀”一刀斬成了碎片,不斷騰空,最後被“去呀”吸收。
刀鋒鳴顫,一點點的鏽跡居然從刀身上剝落下來,露出了隱約可見的鋒芒。
清明手中氣血印一變,轉為沸血印,體內氣血如同遭遇風暴的大海,掀起了滔天巨浪,轟隆聲自身體內傳來,按照《神兵養氣訣》的經脈線路遊走,頓時就走遍了全身。
那股血紅色兵氣再次出現,騰空而起,於此同時,如同並蒂雙生,一股金色的兵氣也是從丹田中蔓延出來,扶搖而上。
兩股兵氣交纏盤旋,朝著“去呀”撞了過去。
“去呀”亦是不甘示弱,盤旋一番後又是猛然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