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方波交流電變正弦交流電
大隱隱於市,道觀值三億 作者:貳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徐行聞聽此言,整個人都愣住了,臉上露出一副茫然不知所措的神情,結結巴巴地說道:
“電……電池?交……交流電?為什麽要把電池改成交流電啊?咱們觀裏難道連個變壓插座都沒有嗎?難不成還打算跑到荒郊野外去用電飯鍋做飯不成?”
一時間,他竟然完全忽略了這個東西原本是要用在法器上麵的。
“原因多著呢!比如說,可以用來驅動三相電機,要知道,如果想要讓電機轉動起來,那就必須得使用交流電來產生一個旋轉磁場才行,電機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的應用場景那可真是數不勝數……”
然而,徐行卻聽得一頭霧水,眨巴著眼睛,一臉疑惑地問道:
“我怎麽好像一點兒都聽不懂你在說啥呢?”
這時,隻見三齊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神秘的笑容,得意洋洋地說道:
“嘿嘿,這你一個文科生當然不懂了!高中物理選修二裏麵可是清清楚楚地講解過交流電和變壓器相關的知識。想當年,我可是從理科體育生轉……”
眼看著這家夥又開始自吹自擂起來,徐行實在是忍無可忍,沒好氣兒地大聲打斷他道:
“行了行了!別瞎扯那些沒用的,趕緊給我說正事兒!”
聽到這話,三齊不由得尷尬地輕咳了兩聲,然後迅速拿起旁邊的紙和筆,埋頭認真地繪製起一張複雜的電路圖來。整張電路圖上除卻一個電池外,還有四個串並結合的開關,分別用紅綠色標注上:
“你看啊,因為電池輸出的是直流電,按下綠色開關時,算是此時的波形,按下紅色開關時,此時得到了一個方向相反的波形,不停的開關,直流電就變成了交流電了!”
“啊?!”
徐行經過這段時間的惡補,對電路可不算一竅不通,他立馬反駁道:
“這是方波交流電吧?這玩意兒不能帶容性和感性負載,它的波形不平滑,電壓一直在突變,也不滿足使用條件啊?!”
“所以說你丫一知半解,半瓶子晃蕩呢~”
三齊臉上的嘚瑟笑容愈加明顯:
“隻需要把方波交流電轉換成正弦交流電不就可以了?轉換的方法是增加更多的開關次數,這時看它的平均值是不是接近正弦交流電。最後我們需要把波形電的平滑加上一個電容進行濾波,這樣方波交流電就變成正弦交流電了… …”
三齊一邊說著,一邊擱紙上不停的畫著。
徐行卻是越聽越糊塗:
“那為什麽加電容,波形就變平滑了?!”
“呃… …可以理解為電容有充放電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電路的電流就會隨之變化,電路電壓的峰值就是電容所能容納的電壓大小。”
“你的意思是… …隻要解決開關問題,就可以把直流電轉換為交流電了?可這也太簡單粗暴了些吧?”
“你要的不就是簡單粗暴麽,再說了,這開開關關的不和控製俞穴差不太多?正好你之前版本的岸台法器無線電定位功能,不就是通過固定間隔來進行發射和接收的嘛,你把這個原理放到電路上,不就能控製開關的頻率啦?”
霧草?!
三齊這話直接給徐行整不會了,感情丫已經找到解決辦法啦?!
科學修真一途棋逢對手哇?!
一時之間心情竟然有些複雜是怎麽一迴事兒… …
“可即便是把直流電改為了交流電,對法器而言又有什麽好處呢?”
徐行有些刻意的開始抬杠。
“那好處可太多了… …除了輸電效率高節省材料外,電能質量也好,正好電能與壓縮真氣息息相關,使用法器的時候不就是追求一個穩定性麽,否則你還要分心去控製… …”
三齊頓了一下,接著說道:
“再說了,交流電的配電多方便呐,隻要符合鎖子甲的供能需求,其他配套的法器按這個電壓去調整就好了,本來交流電就可以很方便地通過變壓器來升降壓… …”
“可是變壓器這玩意兒很難… …”
徐行話還沒說完呢,三齊就立馬打斷道:
“你看你,糊塗了不是?除卻鎖子甲為被動開啟的,需要盡量避免分心控製外,你其他想要使用這套供能係統供能的法器,總歸是主動釋放的吧?”
徐行有些沒轉過彎來:
“是啊,那咋了?”
“你是不是傻?既然其他的法器是主動釋放的,那分不分心控製又有什麽關係?不會拿自己當變壓器啊?!”
“霧草?!”
三齊的思路看似簡單粗暴,但當徐行轉過頭仔細思考一番後,卻驚訝地發現這尼瑪簡直精妙絕倫!
要知道,將交流變為直流被稱作整流,日常生活中的手機充電頭便是一個典型例子,它不僅能夠完成整流操作,還能同時實現變壓功能。
而反過來,若想讓直流變成交流,則稱之為逆變。
如今市麵上許多電動汽車所采用的技術正是如此,它們依靠逆變器成功地將電池輸出的直流電轉換成交流電機所需的交流電,從而驅動車輛前行。
有趣的是。
由於人體本身就具備一定的電容特性,徐行完全可以把自己當成一個大電容使用。
如果再大膽一些去想象:
或許還能將鎖子甲原本的被動防禦功能進一步整合成為一個巨大的電容!
這樣一來,就更不需要擔心濾波的問題了。
至於變壓環節。
正如三齊所說,反正法器功能的主動釋放也是要人為操控的。
這不正好繞開那些複雜繁瑣的機械結構、轉而利用自身的經脈控製係統來達成整流目的?
不得不承認,他提出的這個方法著實巧妙無比。
更為重要的是。
今時不同以往,有了信仰印記的加持,符籙的開發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再也無需像過去那樣費時費力地逐筆進行實驗摸索。
隻需直接在胸口進行模擬嚐試、哪裏亮了點哪裏。
最後代碼跑成功了,便意味著找到了正確的方向……
“你可真是我的賢內助啊!”
想到這個,徐行恨不得衝上去啃三齊幾口。
… …
… …
———————————————
“電……電池?交……交流電?為什麽要把電池改成交流電啊?咱們觀裏難道連個變壓插座都沒有嗎?難不成還打算跑到荒郊野外去用電飯鍋做飯不成?”
一時間,他竟然完全忽略了這個東西原本是要用在法器上麵的。
“原因多著呢!比如說,可以用來驅動三相電機,要知道,如果想要讓電機轉動起來,那就必須得使用交流電來產生一個旋轉磁場才行,電機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的應用場景那可真是數不勝數……”
然而,徐行卻聽得一頭霧水,眨巴著眼睛,一臉疑惑地問道:
“我怎麽好像一點兒都聽不懂你在說啥呢?”
這時,隻見三齊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神秘的笑容,得意洋洋地說道:
“嘿嘿,這你一個文科生當然不懂了!高中物理選修二裏麵可是清清楚楚地講解過交流電和變壓器相關的知識。想當年,我可是從理科體育生轉……”
眼看著這家夥又開始自吹自擂起來,徐行實在是忍無可忍,沒好氣兒地大聲打斷他道:
“行了行了!別瞎扯那些沒用的,趕緊給我說正事兒!”
聽到這話,三齊不由得尷尬地輕咳了兩聲,然後迅速拿起旁邊的紙和筆,埋頭認真地繪製起一張複雜的電路圖來。整張電路圖上除卻一個電池外,還有四個串並結合的開關,分別用紅綠色標注上:
“你看啊,因為電池輸出的是直流電,按下綠色開關時,算是此時的波形,按下紅色開關時,此時得到了一個方向相反的波形,不停的開關,直流電就變成了交流電了!”
“啊?!”
徐行經過這段時間的惡補,對電路可不算一竅不通,他立馬反駁道:
“這是方波交流電吧?這玩意兒不能帶容性和感性負載,它的波形不平滑,電壓一直在突變,也不滿足使用條件啊?!”
“所以說你丫一知半解,半瓶子晃蕩呢~”
三齊臉上的嘚瑟笑容愈加明顯:
“隻需要把方波交流電轉換成正弦交流電不就可以了?轉換的方法是增加更多的開關次數,這時看它的平均值是不是接近正弦交流電。最後我們需要把波形電的平滑加上一個電容進行濾波,這樣方波交流電就變成正弦交流電了… …”
三齊一邊說著,一邊擱紙上不停的畫著。
徐行卻是越聽越糊塗:
“那為什麽加電容,波形就變平滑了?!”
“呃… …可以理解為電容有充放電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電路的電流就會隨之變化,電路電壓的峰值就是電容所能容納的電壓大小。”
“你的意思是… …隻要解決開關問題,就可以把直流電轉換為交流電了?可這也太簡單粗暴了些吧?”
“你要的不就是簡單粗暴麽,再說了,這開開關關的不和控製俞穴差不太多?正好你之前版本的岸台法器無線電定位功能,不就是通過固定間隔來進行發射和接收的嘛,你把這個原理放到電路上,不就能控製開關的頻率啦?”
霧草?!
三齊這話直接給徐行整不會了,感情丫已經找到解決辦法啦?!
科學修真一途棋逢對手哇?!
一時之間心情竟然有些複雜是怎麽一迴事兒… …
“可即便是把直流電改為了交流電,對法器而言又有什麽好處呢?”
徐行有些刻意的開始抬杠。
“那好處可太多了… …除了輸電效率高節省材料外,電能質量也好,正好電能與壓縮真氣息息相關,使用法器的時候不就是追求一個穩定性麽,否則你還要分心去控製… …”
三齊頓了一下,接著說道:
“再說了,交流電的配電多方便呐,隻要符合鎖子甲的供能需求,其他配套的法器按這個電壓去調整就好了,本來交流電就可以很方便地通過變壓器來升降壓… …”
“可是變壓器這玩意兒很難… …”
徐行話還沒說完呢,三齊就立馬打斷道:
“你看你,糊塗了不是?除卻鎖子甲為被動開啟的,需要盡量避免分心控製外,你其他想要使用這套供能係統供能的法器,總歸是主動釋放的吧?”
徐行有些沒轉過彎來:
“是啊,那咋了?”
“你是不是傻?既然其他的法器是主動釋放的,那分不分心控製又有什麽關係?不會拿自己當變壓器啊?!”
“霧草?!”
三齊的思路看似簡單粗暴,但當徐行轉過頭仔細思考一番後,卻驚訝地發現這尼瑪簡直精妙絕倫!
要知道,將交流變為直流被稱作整流,日常生活中的手機充電頭便是一個典型例子,它不僅能夠完成整流操作,還能同時實現變壓功能。
而反過來,若想讓直流變成交流,則稱之為逆變。
如今市麵上許多電動汽車所采用的技術正是如此,它們依靠逆變器成功地將電池輸出的直流電轉換成交流電機所需的交流電,從而驅動車輛前行。
有趣的是。
由於人體本身就具備一定的電容特性,徐行完全可以把自己當成一個大電容使用。
如果再大膽一些去想象:
或許還能將鎖子甲原本的被動防禦功能進一步整合成為一個巨大的電容!
這樣一來,就更不需要擔心濾波的問題了。
至於變壓環節。
正如三齊所說,反正法器功能的主動釋放也是要人為操控的。
這不正好繞開那些複雜繁瑣的機械結構、轉而利用自身的經脈控製係統來達成整流目的?
不得不承認,他提出的這個方法著實巧妙無比。
更為重要的是。
今時不同以往,有了信仰印記的加持,符籙的開發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再也無需像過去那樣費時費力地逐筆進行實驗摸索。
隻需直接在胸口進行模擬嚐試、哪裏亮了點哪裏。
最後代碼跑成功了,便意味著找到了正確的方向……
“你可真是我的賢內助啊!”
想到這個,徐行恨不得衝上去啃三齊幾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