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遠超過三十六倍的數量級
大隱隱於市,道觀值三億 作者:貳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然。
經過這一番計算,徐行突然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
那便是自己之前二十分鍾不到就能續滿丹田。
一個早上的修煉窗口期,就足以灌滿一整個電瓶,還綽綽有餘。
如果以正常未壓縮的真氣來看。
其實人對於炁的吸納速度,是遠高於自身生物電壓所能壓縮的效率的。
換而言之。
如果自己從來未接觸過電瓶這種“法器”,隻知道一味打坐、靠著生物電壓來壓縮真氣的話。
那就沒有所謂的“靈氣枯竭”、“末法時代”這麽一說!
畢竟以人體生物電壓那可憐的效率來看。
即便是築基期的修士已經能壓縮6v電壓所能壓縮的真氣。
一天4個小時的修煉,充其量也就能壓縮自己一個電瓶二十分之一的真氣量。
更多的“炁”,其實是來不及壓縮就消散掉了。
換而言之。
影響修煉進度的從來不是“炁”,而是修士的轉換效率。
炁一直都在那裏。
隻是古修士們沒那個能力而已,最後隻能寄希望於“雷法”來加快自身煉氣的速度。
這就是像是一座金山似的。
你拿鋤頭鎬子一點點的挖,還要用土法提純,怎麽比得上徐行開著挖掘機酷酷一頓幹?
為啥很多老金礦挖了幾百年了還能挖呢,不就是地表深處的金子古人沒那個技術發掘麽?
別說金礦了,就看海底石油。
目前依舊有很多深海油田,是目前人類科技所不能開發的存在。
對於那些用電全靠打雷的古修士而言。
和目前人類麵臨深海油田與月球上的氦-3是一迴事兒。
所以。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也能側麵證明為啥越牛逼的修士出現的頻率越低了。
第一個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來壓縮真氣,哪有那麽多功夫去凡間走動?
第二個就是一旦動起手來。
如果沒有相應“法器”輔助的話,有可能數十載的心血都會化為烏有。
“難怪有類似閉口禪之類的功法,是輕易不會動用的,原來是這個啊… …”
徐行有些恍然:
或許築基以上,再到金丹。
這個境界的提升與真氣的凝實有著息息相關的聯係。
小說裏不是寫了麽?
氣海先轉換成液海,最後再凝聚成固態,金丹乃成。
相當於極致壓縮真氣後,給丹田帶來質變,最後再反饋到身體上唄?!
你還別說,這玩意兒是有科學理論依據的。
氣態的物質如何轉變為液態乃至固態?
無非就是加壓和降溫。
如果物質的分子排列緊密,那就是固態,如果排列鬆散,那就就是液態。
可如果分子間距離很大,就極有可能是氣態。
尋常的做法就是給氣體加大壓強。
分子就被擠到一塊,就變成了液態甚至固態。
徐行懷疑,電能對真氣的壓縮作用,就是同一個原理!
當然哈!
除卻這個辦法外,還可以通過給氣體降溫實現。
溫度越低。
分子運動越不劇烈,就會擠在一起變成了液態。
“或許那些修凝水訣、玄冰訣的,就是與雷法迥異的另一條路子?”
徐行非常自然的想著,理所應當如此。
畢竟傳說中的凝水訣,不就是從空氣中凝結水蒸氣嘛!
自己要是研究研究空氣製水機的原理,說不定又能趟出來一條新路子!
不過… …
這個辦法終歸是沒有用電來的方便。
開玩笑,古人難以獲取的雷電,自己隻用插個插頭的事兒… …
所以類似凝水訣這種功法。
隻能當成法術來使用,而不能作為進階的主修。
還有一點,是徐行覺著有些嗤之以鼻的。
那就是在把氣態壓縮到液態或者固態的時候,加壓和降溫幾乎是要同時進行的。
就比如在101千帕壓強下,溫度-252.87c時。
氫氣可轉變成無色的液體。
在-259.1c時,才會變成雪狀固體。
絕對零度也才-273.15c… …
當然,之所以用氫舉例子。
是因為氫這玩意兒很有代表性。
畢竟氫是元素周期表的第一位,又宇宙中最古老的元素。
太陽誕生之前它就已經存在了。
宇宙一切物質都出自於氫,水中有它,太陽的能量來源於它,將來地球的能源也指望它。
如果說有什麽物質的能量可以勉強類比真氣的話,那氫就是不二選擇。
… …
一般氣體分子之間的相隔距離,在分子大小的十倍以上。
變成液體、固體時,分子基本就相互接觸了。
所以氣體可以壓縮,而液體固體很難壓縮。
想要築就金丹。
就相當於把真氣凝聚成固態,甚至金屬態!
這裏麵的難度可想而知… …
還是以氫舉例:
所謂金屬氫。
是在氫分子已經相互接觸的基礎(固態液態)上,繼續壓縮。
使得分子間的距離變短。
結果氫不是以氫分子的形式存在,而是像金屬原子一樣堆積。
當達到一定條件,即變成金屬氫,具有可導電性。(固體氫不一定是金屬導電性的)
一般來說,氫轉變為金屬的臨界壓力是在100萬到1000萬大氣壓的範圍。
即便是築基後自己丹田裏的真氣已經凝實了不少。
這也遠超過了36倍的數量級… …
… …
… …
———————————————
經過這一番計算,徐行突然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
那便是自己之前二十分鍾不到就能續滿丹田。
一個早上的修煉窗口期,就足以灌滿一整個電瓶,還綽綽有餘。
如果以正常未壓縮的真氣來看。
其實人對於炁的吸納速度,是遠高於自身生物電壓所能壓縮的效率的。
換而言之。
如果自己從來未接觸過電瓶這種“法器”,隻知道一味打坐、靠著生物電壓來壓縮真氣的話。
那就沒有所謂的“靈氣枯竭”、“末法時代”這麽一說!
畢竟以人體生物電壓那可憐的效率來看。
即便是築基期的修士已經能壓縮6v電壓所能壓縮的真氣。
一天4個小時的修煉,充其量也就能壓縮自己一個電瓶二十分之一的真氣量。
更多的“炁”,其實是來不及壓縮就消散掉了。
換而言之。
影響修煉進度的從來不是“炁”,而是修士的轉換效率。
炁一直都在那裏。
隻是古修士們沒那個能力而已,最後隻能寄希望於“雷法”來加快自身煉氣的速度。
這就是像是一座金山似的。
你拿鋤頭鎬子一點點的挖,還要用土法提純,怎麽比得上徐行開著挖掘機酷酷一頓幹?
為啥很多老金礦挖了幾百年了還能挖呢,不就是地表深處的金子古人沒那個技術發掘麽?
別說金礦了,就看海底石油。
目前依舊有很多深海油田,是目前人類科技所不能開發的存在。
對於那些用電全靠打雷的古修士而言。
和目前人類麵臨深海油田與月球上的氦-3是一迴事兒。
所以。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也能側麵證明為啥越牛逼的修士出現的頻率越低了。
第一個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來壓縮真氣,哪有那麽多功夫去凡間走動?
第二個就是一旦動起手來。
如果沒有相應“法器”輔助的話,有可能數十載的心血都會化為烏有。
“難怪有類似閉口禪之類的功法,是輕易不會動用的,原來是這個啊… …”
徐行有些恍然:
或許築基以上,再到金丹。
這個境界的提升與真氣的凝實有著息息相關的聯係。
小說裏不是寫了麽?
氣海先轉換成液海,最後再凝聚成固態,金丹乃成。
相當於極致壓縮真氣後,給丹田帶來質變,最後再反饋到身體上唄?!
你還別說,這玩意兒是有科學理論依據的。
氣態的物質如何轉變為液態乃至固態?
無非就是加壓和降溫。
如果物質的分子排列緊密,那就是固態,如果排列鬆散,那就就是液態。
可如果分子間距離很大,就極有可能是氣態。
尋常的做法就是給氣體加大壓強。
分子就被擠到一塊,就變成了液態甚至固態。
徐行懷疑,電能對真氣的壓縮作用,就是同一個原理!
當然哈!
除卻這個辦法外,還可以通過給氣體降溫實現。
溫度越低。
分子運動越不劇烈,就會擠在一起變成了液態。
“或許那些修凝水訣、玄冰訣的,就是與雷法迥異的另一條路子?”
徐行非常自然的想著,理所應當如此。
畢竟傳說中的凝水訣,不就是從空氣中凝結水蒸氣嘛!
自己要是研究研究空氣製水機的原理,說不定又能趟出來一條新路子!
不過… …
這個辦法終歸是沒有用電來的方便。
開玩笑,古人難以獲取的雷電,自己隻用插個插頭的事兒… …
所以類似凝水訣這種功法。
隻能當成法術來使用,而不能作為進階的主修。
還有一點,是徐行覺著有些嗤之以鼻的。
那就是在把氣態壓縮到液態或者固態的時候,加壓和降溫幾乎是要同時進行的。
就比如在101千帕壓強下,溫度-252.87c時。
氫氣可轉變成無色的液體。
在-259.1c時,才會變成雪狀固體。
絕對零度也才-273.15c… …
當然,之所以用氫舉例子。
是因為氫這玩意兒很有代表性。
畢竟氫是元素周期表的第一位,又宇宙中最古老的元素。
太陽誕生之前它就已經存在了。
宇宙一切物質都出自於氫,水中有它,太陽的能量來源於它,將來地球的能源也指望它。
如果說有什麽物質的能量可以勉強類比真氣的話,那氫就是不二選擇。
… …
一般氣體分子之間的相隔距離,在分子大小的十倍以上。
變成液體、固體時,分子基本就相互接觸了。
所以氣體可以壓縮,而液體固體很難壓縮。
想要築就金丹。
就相當於把真氣凝聚成固態,甚至金屬態!
這裏麵的難度可想而知… …
還是以氫舉例:
所謂金屬氫。
是在氫分子已經相互接觸的基礎(固態液態)上,繼續壓縮。
使得分子間的距離變短。
結果氫不是以氫分子的形式存在,而是像金屬原子一樣堆積。
當達到一定條件,即變成金屬氫,具有可導電性。(固體氫不一定是金屬導電性的)
一般來說,氫轉變為金屬的臨界壓力是在100萬到1000萬大氣壓的範圍。
即便是築基後自己丹田裏的真氣已經凝實了不少。
這也遠超過了36倍的數量級…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