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兩個派係的高句麗
大康:皇帝老兒非要我當駙馬 作者:木子老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東西還真是個好東西啊。”
那名副將走後,曹帥從身邊拉出一杆燧發槍,仔細觀察著上麵的紋路,輕聲呢喃道。
幾個月前,由王德親自押運,一批人們從未見過的武器運抵幽州,送到了曹帥的手裏。
一同前來的,還有一批工匠。
他剛開始的態度是很不以為意的。
你說這個跟燒火棍一樣的東西比弓弩還要厲害?
逗小孩找別人去哈,我可沒閑心聽你扯淡。
他已經過了聽笑話的年紀了。
可實際用起來後才發現,這東西是真的好用。
真香神教+1。
雖然這東西的裝填麻煩,射速感人,但是吧,威力卻是很給力的。
藤甲和皮甲在它的麵前跟紙糊似的。一打一個對穿。
裏麵的人絕對不好受的。
挨一下絕對是一下一個不吱聲。
有了這種聲若雷霆,發射時威勢驚人的武器,在進攻的時候,會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還是那個道理,這東西發射的時候很嚇人,聲音很大。
其次,這東西發射的彈丸飛行速度甩弓弩幾條街,往往是聲響靶倒,沒人能看清楚這東西的飛行軌跡。
這也給敵人予以巨大的心理打擊。
這東西飛行轉瞬即逝,威力很大(隻要裝藥足什麽玩意兒威力都大!)
曹帥排兵布陣可能沒有周飛鴻那麽擅長。
但是動搖敵人軍心他是武將第一個。
於是乎,在他的刻意引導下,大康軍隊有一種無法抵禦的武器的謠言飛速在高句麗的地界傳開。
他還要趁熱打鐵,一下子將好幾個山頭上的山寨什麽的摧枯拉朽地拿下。
這下子事情突然變得簡單了。
人都是怕死的,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好幾座山頭的高句麗戍守士卒便拋棄山寨逃跑了。
其實這些山寨也就蹲個五十人不到,但是大康人若要拿下也需一段時間。
不過這些都不算是什麽事兒了,長白山脈已經被他拿下啦。
接著,麵前的就是高句麗第二大城市,也是他們唯一的一座邊疆城市——平城。
(接下來的地名都是虛構,請勿對號入座。)
高句麗這地方...
一言難盡,山又多又險,還特麽冷的一批。
良田就跟現在正在敲字的作者的存款一樣少。
本來嘛,這地方就是一個蠻荒之地,他們比較相信這些神啊鬼啊什麽的,畢竟孔孟之道也沒人理——都快要餓死了誰特麽理你這禮義廉恥什麽的啊。
他們信的都是神神鬼鬼的東西,自然很相信曹帥散播的這些有的沒的話。
信仰,是玄而又玄的東西,如果一旦被這東西裹挾了,那個人就會失去一切思考的能力了。
於是乎,大批大批的人逃迴了平城,現在,平城以南基本都沒有高句麗人的抵抗了。
下一步,自然就是平城!
“三萬大軍?他們那蹦出來那麽多人?下蛋的?”
幾天後,斥候迴報,他們已經探查清楚了平城的守備力量。
不少,三萬人。
曹帥很好奇:“他們哪來那麽多人啊,不會真的像孵蛋一樣孵出來的吧?”
古代人口留存不易,除了一些大國能湊出上萬的兵源以外,小一點的國家、部落,要想湊出幾萬兵力那就得抓壯丁。
就好像那小日子,所謂的戰國亂世...
特麽的也是村鬥級別,雙方出他個幾千人掐幾天架,然後各迴各家,各找各媽。
看得讓人襠疼。
想來,這高句麗也是如此行事的吧。
斥候點頭迴答:“此城共有常備戍城士卒八千,其餘的人也都是臨時征召的壯丁。哦對了,還有潰逃下去的兩千餘人。”
嗯,問題有那麽一丟丟難搞了。
這個平城是戍防大康的邊陲重鎮,經濟什麽的先不說,若要是攻城也沒那麽容易。
他不指望手底下這些人能夠攻堅克城,將這座城池一口氣砸下來。
這些人到底也是一群二代罷了,來鍍金外加練練兵,拿高句麗人刷刷經驗的。
正麵砸是不太可能了。正當他冥思苦想的時候,一道消息傳到了他的耳中。
“大帥,這高句麗也不像我等想得這般團結的。”他的軍師忙了幾天,終於找到了曹大帥。
他風塵仆仆地撞進曹帥的營帳。
我們的曹大帥正低著頭盯著平城附近的輿圖,完全沒有被嚇到。
這張輿圖是斥候們一點一點畫出來的,在昨日才將大部分地形繪製完成。
他想找到一處可以繞過平城的路線。
若是元康帝真的想拿下高句麗,那麽,現在就要早做準備了。
這樣子,自己也能掙一些功勞。
“你說什麽?”他頭也不抬。
軍師仔細解釋道:“大帥,那高句麗乃一金氏家族所掌控,百年來都是這樣的。而這次叛亂的,並不是他們。”
這話一出,給曹帥繞暈了。
軍師笑了笑,解釋道:“高句麗有無數家族,但其中的兩個最大的家族把控著大多數高句麗的事務。
一家名為金氏,掌握高句麗的大部分經濟和政權,他們朝堂上的文官大多出自這個家族。
而另一家名為樸氏,他們掌握了高句麗絕大部分的武將和造船。”
這一下,曹帥聽懂了。
“你是說,發動叛亂的乃這個樸家?”
軍師點頭:“是的,據情報,這個樸家不滿高句麗的經濟與大權落在大部分金家人的掌握裏,心生不滿之下,勾結我大康大皇子,欲要配合他在大康境內發起叛亂。
同時,他們自己也要在高句麗國內奪取那金氏王朝的政權。”
“大帥,您難道不覺得奇怪麽?我們陳兵平城有五六日了,按理說,守備平城的高句麗士卒早就在我等初至此處,立足未穩的時候忍不住發動進攻了才對。”
曹帥眼睛一亮:“現在整個高句麗的局勢如何?”
軍師迴答:“他們在平城以北,國都以西的地方鬥的你死我活呢!
但是,還是樸家占據了絕大多數的優勢,現在,由金家占據的高句麗都城現在已經快要窮途末路了。”
他補充道:“也許再過半個月,高句麗就要改朝換代了。”
曹帥了了然。
難怪呢。
難怪這裏靜悄悄的。哪怕自己已經將刀橫到他們的脖子上了他們也不敢出城迎戰,原來是這樣啊。
想到這兒,曹帥的眼中燃起熊熊火焰。
古語言: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那麽...自己為什麽不能是這個漁人呢?
若是掌握住戰機,趁著金氏王朝被樸氏覆滅,樸家與他們鬥得兩敗俱傷,還未緩過氣來的關頭發起攻擊,豈不會一舉拿下這個小國?
(別以為滅一個國家很難,想想王玄策、蘇定方...)
不過,這個計劃他未能實施。
因為,幾位不速之客,突然上門了。
那名副將走後,曹帥從身邊拉出一杆燧發槍,仔細觀察著上麵的紋路,輕聲呢喃道。
幾個月前,由王德親自押運,一批人們從未見過的武器運抵幽州,送到了曹帥的手裏。
一同前來的,還有一批工匠。
他剛開始的態度是很不以為意的。
你說這個跟燒火棍一樣的東西比弓弩還要厲害?
逗小孩找別人去哈,我可沒閑心聽你扯淡。
他已經過了聽笑話的年紀了。
可實際用起來後才發現,這東西是真的好用。
真香神教+1。
雖然這東西的裝填麻煩,射速感人,但是吧,威力卻是很給力的。
藤甲和皮甲在它的麵前跟紙糊似的。一打一個對穿。
裏麵的人絕對不好受的。
挨一下絕對是一下一個不吱聲。
有了這種聲若雷霆,發射時威勢驚人的武器,在進攻的時候,會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還是那個道理,這東西發射的時候很嚇人,聲音很大。
其次,這東西發射的彈丸飛行速度甩弓弩幾條街,往往是聲響靶倒,沒人能看清楚這東西的飛行軌跡。
這也給敵人予以巨大的心理打擊。
這東西飛行轉瞬即逝,威力很大(隻要裝藥足什麽玩意兒威力都大!)
曹帥排兵布陣可能沒有周飛鴻那麽擅長。
但是動搖敵人軍心他是武將第一個。
於是乎,在他的刻意引導下,大康軍隊有一種無法抵禦的武器的謠言飛速在高句麗的地界傳開。
他還要趁熱打鐵,一下子將好幾個山頭上的山寨什麽的摧枯拉朽地拿下。
這下子事情突然變得簡單了。
人都是怕死的,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好幾座山頭的高句麗戍守士卒便拋棄山寨逃跑了。
其實這些山寨也就蹲個五十人不到,但是大康人若要拿下也需一段時間。
不過這些都不算是什麽事兒了,長白山脈已經被他拿下啦。
接著,麵前的就是高句麗第二大城市,也是他們唯一的一座邊疆城市——平城。
(接下來的地名都是虛構,請勿對號入座。)
高句麗這地方...
一言難盡,山又多又險,還特麽冷的一批。
良田就跟現在正在敲字的作者的存款一樣少。
本來嘛,這地方就是一個蠻荒之地,他們比較相信這些神啊鬼啊什麽的,畢竟孔孟之道也沒人理——都快要餓死了誰特麽理你這禮義廉恥什麽的啊。
他們信的都是神神鬼鬼的東西,自然很相信曹帥散播的這些有的沒的話。
信仰,是玄而又玄的東西,如果一旦被這東西裹挾了,那個人就會失去一切思考的能力了。
於是乎,大批大批的人逃迴了平城,現在,平城以南基本都沒有高句麗人的抵抗了。
下一步,自然就是平城!
“三萬大軍?他們那蹦出來那麽多人?下蛋的?”
幾天後,斥候迴報,他們已經探查清楚了平城的守備力量。
不少,三萬人。
曹帥很好奇:“他們哪來那麽多人啊,不會真的像孵蛋一樣孵出來的吧?”
古代人口留存不易,除了一些大國能湊出上萬的兵源以外,小一點的國家、部落,要想湊出幾萬兵力那就得抓壯丁。
就好像那小日子,所謂的戰國亂世...
特麽的也是村鬥級別,雙方出他個幾千人掐幾天架,然後各迴各家,各找各媽。
看得讓人襠疼。
想來,這高句麗也是如此行事的吧。
斥候點頭迴答:“此城共有常備戍城士卒八千,其餘的人也都是臨時征召的壯丁。哦對了,還有潰逃下去的兩千餘人。”
嗯,問題有那麽一丟丟難搞了。
這個平城是戍防大康的邊陲重鎮,經濟什麽的先不說,若要是攻城也沒那麽容易。
他不指望手底下這些人能夠攻堅克城,將這座城池一口氣砸下來。
這些人到底也是一群二代罷了,來鍍金外加練練兵,拿高句麗人刷刷經驗的。
正麵砸是不太可能了。正當他冥思苦想的時候,一道消息傳到了他的耳中。
“大帥,這高句麗也不像我等想得這般團結的。”他的軍師忙了幾天,終於找到了曹大帥。
他風塵仆仆地撞進曹帥的營帳。
我們的曹大帥正低著頭盯著平城附近的輿圖,完全沒有被嚇到。
這張輿圖是斥候們一點一點畫出來的,在昨日才將大部分地形繪製完成。
他想找到一處可以繞過平城的路線。
若是元康帝真的想拿下高句麗,那麽,現在就要早做準備了。
這樣子,自己也能掙一些功勞。
“你說什麽?”他頭也不抬。
軍師仔細解釋道:“大帥,那高句麗乃一金氏家族所掌控,百年來都是這樣的。而這次叛亂的,並不是他們。”
這話一出,給曹帥繞暈了。
軍師笑了笑,解釋道:“高句麗有無數家族,但其中的兩個最大的家族把控著大多數高句麗的事務。
一家名為金氏,掌握高句麗的大部分經濟和政權,他們朝堂上的文官大多出自這個家族。
而另一家名為樸氏,他們掌握了高句麗絕大部分的武將和造船。”
這一下,曹帥聽懂了。
“你是說,發動叛亂的乃這個樸家?”
軍師點頭:“是的,據情報,這個樸家不滿高句麗的經濟與大權落在大部分金家人的掌握裏,心生不滿之下,勾結我大康大皇子,欲要配合他在大康境內發起叛亂。
同時,他們自己也要在高句麗國內奪取那金氏王朝的政權。”
“大帥,您難道不覺得奇怪麽?我們陳兵平城有五六日了,按理說,守備平城的高句麗士卒早就在我等初至此處,立足未穩的時候忍不住發動進攻了才對。”
曹帥眼睛一亮:“現在整個高句麗的局勢如何?”
軍師迴答:“他們在平城以北,國都以西的地方鬥的你死我活呢!
但是,還是樸家占據了絕大多數的優勢,現在,由金家占據的高句麗都城現在已經快要窮途末路了。”
他補充道:“也許再過半個月,高句麗就要改朝換代了。”
曹帥了了然。
難怪呢。
難怪這裏靜悄悄的。哪怕自己已經將刀橫到他們的脖子上了他們也不敢出城迎戰,原來是這樣啊。
想到這兒,曹帥的眼中燃起熊熊火焰。
古語言: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那麽...自己為什麽不能是這個漁人呢?
若是掌握住戰機,趁著金氏王朝被樸氏覆滅,樸家與他們鬥得兩敗俱傷,還未緩過氣來的關頭發起攻擊,豈不會一舉拿下這個小國?
(別以為滅一個國家很難,想想王玄策、蘇定方...)
不過,這個計劃他未能實施。
因為,幾位不速之客,突然上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