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元氣大傷的大康
大康:皇帝老兒非要我當駙馬 作者:木子老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經過幾天時間的清掃,曹帥和後續支援來的大康援軍將陽城徹底納入掌控之下。
值得一提的是,曹帥在得到某人的口諭之後,將某些階層的人進行了一次清掃。
這何嚐不是金方浩遺誌的延續呢?
戰鬥結束曹氏才知道。
被他們截斷迴援後路的平城叛軍沒有動靜,直到被他們拿下後才知道,“遠”在陽城的同僚們已經盡數伏誅。
從冀州和青州來的援軍與曹帥留下來的人匯合,對這座城池發起了進攻。
投石機的石炮在天上劃過一道道絢麗地軌跡
大石炮狠狠地砸在城牆上,而石炮散彈則是燃燒著,帶著黑煙砸進平城裏。
火攻,在任何時候都不過時。
僅僅堅持了幾天,平城便掛起降旗。
這些人本來就不是什麽硬茬子,不然他們也不會給大康當了差不多一百年的藩屬國了。
對付這些軟腳蝦、二五仔,那就要展現出自己本身的實力以征服他們。
當曹帥等人在高句麗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護送戰利品和大皇子、孫德海首級的人也返迴了臨安。
這不是什麽光彩的事情,元康帝隻是簡單布置了迎接儀式。
皇宮內的一間偏殿內,元康帝親手打開了一枚木匣子。
雖然經過生石灰等物的防腐處理,但是元康帝還是認得出來,這枚首級是屬於孫德海的。
“哼!”
他冷哼一聲,語氣陰森:“孫相啊,大業未成的感覺,什麽感覺呢?
你要是像左相那般識趣,朕給你一個潑天的富貴又如何?”
是的,左相王謙並不是做不動了,而是識趣地急流勇退。
他知道元康帝這位置也坐不了幾年了。
新皇上位,那麽前朝舊臣的下場必定不會好。
兩位丞相跟著元康帝很多年了,已經是他的元老人物。
不管是哪位皇子上位,三省的主事人都要被換一輪。
王謙正是看穿了這一點,擺爛了一年直接辭官迴鄉了。
現在他的大孫子都可以幫他的小兒子換尿布了。
不得不說,心裏的東西一放下,整個人都會變得年輕起來。
老樹開花自然不是什麽神話。
而孫德海他看不穿這一點啊。
他還想抓著這個權利,他還想位極人臣。
作為中間派,王謙當官當到這份上已經到頭了,再上也上不去了。
從一品的太子太師也沒有他們的份。
那咋辦?
幹脆退休享受生活算了。
但孫德海想不通這點。
他想要蒙蔭自己的家族,蒙蔭他孫氏家族的子子孫孫。
那麽,一個位置就是他要追求的了。
帝師!
正一品。
真正的一人之上萬人之下。
別的不說,惠及三四代沒問題。
所以,他願意冒險,就為了這些東西。
“權利啊,這東西真好。右相,真的那麽重要麽?”
木匣子內,孫德海的頭顱微微張著嘴,麵容扭曲變形,散發著一股子難聞的味道,無聲也無息。
元康帝絮絮叨叨說了一些話,揮揮手,讓下人端走了。
王德狗腿子地詢問:“大家,這東西...”
“哦...”元康帝無所謂地擺擺手:“燒了吧,對了,他的九族也是,燒了吧。”
王德愣住了:“大家,右相的九族還在逃,沒歸案呢。”
元康帝語氣漫不經心:“那是你的問題,不是朕的問題。反正,燒了,活的也好,死的也罷!”
“然後,拿他們的骨灰喂狗。”
王德輕輕打了個寒顫,點頭稱是。
現在,房間裏隻剩下最後一個木匣子了。
王德很知趣地離開了這個房間,隻留下元康帝和皇後在。
“要不你先迴去吧?”
元康帝還是想顧及一下發妻地情緒的。
沒想到皇後麵色淡漠地搖搖頭:“不了,妾身在這兒就好。
他倒行逆施,天怒人怨,死了活該,不過陛下,妾身有一事相求。”
元康帝語氣溫和:“你說。”
“將老大逐出蕭氏族譜,他不配入蕭氏的祖墳!”皇後的聲音冰冷至極。
元康帝點頭,這點事兒不用她說自己就會讓宗正寺辦了。
他輕輕打開了那枚木匣子。
裏麵,是一個幹癟變形的人頭。
元康帝和皇後並肩而立,無人出聲。
“滴答”
一滴淚水從皇後的眼角劃過,滴落在地上。
驀了,二人對視一眼,同時走出屋外。
外麵,陽光燦爛,鳥語花香。
當日,皇宮裏起了一場小火,問題不大,隻是燒毀了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
大皇子和孫德海集團的逝去並沒有結束這件事兒。
大皇子的這次叛亂,看似被元康帝以雷霆之勢鎮壓下去,但是它對大康的影響可謂是很大的。
首先,是大康官場上的大洗牌。
大皇子的勢力很大,元康帝先前非常的信任他,資源都向他傾斜。
他的東宮,被譽為小朝廷。
本來廢太子怎麽處理 他東宮地這些人都夠讓元康帝傷腦筋了。
現在,這人反了!
那麽,原來東宮裏的這些屬官就很尷尬了。
該查的查,該殺的殺。
殺人簡單,一刀下去沒啥問題。但是殺了人之後的影響卻讓元康帝有些頭疼。
現在,他的朝堂裏十分缺少能用之臣,本來他想讓東宮地屬官們頂一頂的。
哪曾想,這家夥想不開造反了。
所以,元康帝是絕不可能再用這些人了。
就算不殺,也要貶離朝堂。
但首先,要先解決朝堂無人的問題。
大皇子一倒,猶如大樹將傾,根根係係拔出來很多人。
元康帝這段時間刀都砍鈍了都。
值得一提的是,曹帥在得到某人的口諭之後,將某些階層的人進行了一次清掃。
這何嚐不是金方浩遺誌的延續呢?
戰鬥結束曹氏才知道。
被他們截斷迴援後路的平城叛軍沒有動靜,直到被他們拿下後才知道,“遠”在陽城的同僚們已經盡數伏誅。
從冀州和青州來的援軍與曹帥留下來的人匯合,對這座城池發起了進攻。
投石機的石炮在天上劃過一道道絢麗地軌跡
大石炮狠狠地砸在城牆上,而石炮散彈則是燃燒著,帶著黑煙砸進平城裏。
火攻,在任何時候都不過時。
僅僅堅持了幾天,平城便掛起降旗。
這些人本來就不是什麽硬茬子,不然他們也不會給大康當了差不多一百年的藩屬國了。
對付這些軟腳蝦、二五仔,那就要展現出自己本身的實力以征服他們。
當曹帥等人在高句麗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護送戰利品和大皇子、孫德海首級的人也返迴了臨安。
這不是什麽光彩的事情,元康帝隻是簡單布置了迎接儀式。
皇宮內的一間偏殿內,元康帝親手打開了一枚木匣子。
雖然經過生石灰等物的防腐處理,但是元康帝還是認得出來,這枚首級是屬於孫德海的。
“哼!”
他冷哼一聲,語氣陰森:“孫相啊,大業未成的感覺,什麽感覺呢?
你要是像左相那般識趣,朕給你一個潑天的富貴又如何?”
是的,左相王謙並不是做不動了,而是識趣地急流勇退。
他知道元康帝這位置也坐不了幾年了。
新皇上位,那麽前朝舊臣的下場必定不會好。
兩位丞相跟著元康帝很多年了,已經是他的元老人物。
不管是哪位皇子上位,三省的主事人都要被換一輪。
王謙正是看穿了這一點,擺爛了一年直接辭官迴鄉了。
現在他的大孫子都可以幫他的小兒子換尿布了。
不得不說,心裏的東西一放下,整個人都會變得年輕起來。
老樹開花自然不是什麽神話。
而孫德海他看不穿這一點啊。
他還想抓著這個權利,他還想位極人臣。
作為中間派,王謙當官當到這份上已經到頭了,再上也上不去了。
從一品的太子太師也沒有他們的份。
那咋辦?
幹脆退休享受生活算了。
但孫德海想不通這點。
他想要蒙蔭自己的家族,蒙蔭他孫氏家族的子子孫孫。
那麽,一個位置就是他要追求的了。
帝師!
正一品。
真正的一人之上萬人之下。
別的不說,惠及三四代沒問題。
所以,他願意冒險,就為了這些東西。
“權利啊,這東西真好。右相,真的那麽重要麽?”
木匣子內,孫德海的頭顱微微張著嘴,麵容扭曲變形,散發著一股子難聞的味道,無聲也無息。
元康帝絮絮叨叨說了一些話,揮揮手,讓下人端走了。
王德狗腿子地詢問:“大家,這東西...”
“哦...”元康帝無所謂地擺擺手:“燒了吧,對了,他的九族也是,燒了吧。”
王德愣住了:“大家,右相的九族還在逃,沒歸案呢。”
元康帝語氣漫不經心:“那是你的問題,不是朕的問題。反正,燒了,活的也好,死的也罷!”
“然後,拿他們的骨灰喂狗。”
王德輕輕打了個寒顫,點頭稱是。
現在,房間裏隻剩下最後一個木匣子了。
王德很知趣地離開了這個房間,隻留下元康帝和皇後在。
“要不你先迴去吧?”
元康帝還是想顧及一下發妻地情緒的。
沒想到皇後麵色淡漠地搖搖頭:“不了,妾身在這兒就好。
他倒行逆施,天怒人怨,死了活該,不過陛下,妾身有一事相求。”
元康帝語氣溫和:“你說。”
“將老大逐出蕭氏族譜,他不配入蕭氏的祖墳!”皇後的聲音冰冷至極。
元康帝點頭,這點事兒不用她說自己就會讓宗正寺辦了。
他輕輕打開了那枚木匣子。
裏麵,是一個幹癟變形的人頭。
元康帝和皇後並肩而立,無人出聲。
“滴答”
一滴淚水從皇後的眼角劃過,滴落在地上。
驀了,二人對視一眼,同時走出屋外。
外麵,陽光燦爛,鳥語花香。
當日,皇宮裏起了一場小火,問題不大,隻是燒毀了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
大皇子和孫德海集團的逝去並沒有結束這件事兒。
大皇子的這次叛亂,看似被元康帝以雷霆之勢鎮壓下去,但是它對大康的影響可謂是很大的。
首先,是大康官場上的大洗牌。
大皇子的勢力很大,元康帝先前非常的信任他,資源都向他傾斜。
他的東宮,被譽為小朝廷。
本來廢太子怎麽處理 他東宮地這些人都夠讓元康帝傷腦筋了。
現在,這人反了!
那麽,原來東宮裏的這些屬官就很尷尬了。
該查的查,該殺的殺。
殺人簡單,一刀下去沒啥問題。但是殺了人之後的影響卻讓元康帝有些頭疼。
現在,他的朝堂裏十分缺少能用之臣,本來他想讓東宮地屬官們頂一頂的。
哪曾想,這家夥想不開造反了。
所以,元康帝是絕不可能再用這些人了。
就算不殺,也要貶離朝堂。
但首先,要先解決朝堂無人的問題。
大皇子一倒,猶如大樹將傾,根根係係拔出來很多人。
元康帝這段時間刀都砍鈍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