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紛爭起!
大康:皇帝老兒非要我當駙馬 作者:木子老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飛鴻在越州的這幾日玩得很開心。
沒有與那些文官的勾心鬥角,沒有與那些敵人的生死搏殺。他就像一個退休的老農夫,整日帶著人遊山玩水,玩累了就在周牧楓的池塘裏釣釣魚什麽的。
周府的飯食也很合他的胃口,這幾日他都長胖了。
“老二,今日吃什麽?烤鴨?”
周飛鴻空軍了一個上午,左手提著一個小木桶和一杆吊鞭走進了周牧楓的工作室。
後者無奈地歎了一口氣,語氣幽幽:“爹,你若是無聊...那就跟娘或者趙姨娘幫兒子再造一個小弟弟或者小妹妹去,莫要再來煩兒子了成不?”
周飛鴻嘿嘿一笑,沒管自家兒子的揶揄:“你在搞什麽啊?那麽神秘,連老夫都不能進入。”
周牧楓心中吐槽:你也知道不能進入啊,那你咋到這兒的?
他轉頭看著門口守門的三四五,後者滿臉尷尬地扭過頭去。
“這東西,是能夠改變整個世界,能夠顛覆整個世界工業體係的東西。”周牧楓將手中的小榔頭和測量器具放好,起床拍拍手道:“爹餓了?你自己去找廚子給你開小灶就成了唄。”
周飛鴻神秘兮兮的搖頭,他小聲道:“等下你把蕭小九,璿兒,和那秦家三小姐叫來,我這裏有一些事兒要跟你說。”
周牧楓抬頭,眉頭皺了皺。
用過午膳之後,五個人進入了周牧楓的書房。
香茗氤氳,水汽彌散。
周飛鴻正襟危坐在主位上,其餘人圍繞在旁。
氣氛嚴肅,令人心升不起什麽嬉鬧的心思來。
周飛鴻環視一圈自己的兒子、女兒、女婿、還有婿妾。
“剛剛臨安的皇宮傳來消息,共計有十餘萬的叛軍正在向臨安、洛陽、荊州、蜀地等戰略要地進軍。”
蕭道雲驚訝道:“嶽丈,此話當真?”
周飛鴻點頭,沒有揶揄的心思:“臨安之報是這麽說的。”
“十多萬,他們哪來那麽多人,從地裏生出來的?”周牧楓疑惑詢問。
周飛鴻搖頭:“也不知道三皇子和六皇子哪來的那麽大神通,竟然拉攏了大多數隸屬於右大營的將領們,現在,整個右大營都宣誓效忠於他們。”
周牧楓皺眉:“嘶...陛下什麽意思,鎮壓?”
這些將士可是大康的生力軍啊。
還好周圍的小國大康也已經平定得差不多了,要不然周圍的遊牧民族一擁而入就可以趁著大康虛弱的時候將其四分五裂了。
“老蕭也很頭疼。匈州的人不能動,因為那裏還沒有穩定,他還需要繼續同化他們,同理,吐蕃也一樣,除了吞並了高句麗後成立的新幽州可以抽出點人手來。”
說到這兒,周飛鴻也有點無奈。
一個偌大的帝國,居然被十來萬叛軍牽著鼻子跑。
他以手沾茶,在桌子上畫出來一張大康現在的疆域圖。
雖然看起來很抽象,但是總歸還是大差不差的。
“現在,荊州大部,蜀地,兗(yan第三聲)州,豫州以西,都進入了叛軍的掌控之中。”
蕭道雲頷首:“不奇怪,荊州是三哥的封地,蜀地乃六哥的封地,兗州和豫州是世家的地盤。隻不過...”
“揚州和臨安就被這些地方包圍了啊,哪怕並州、吐蕃、新幽州想要迴援,那也是很難的。”
周飛鴻點頭:“這隻是其一。”
“這些叛軍暫時還不能速勝你父皇,最重要的是,太子殿下,估計是不行了。”
蕭道雲驚訝:“啊?”
“信中說,太子殿下突發熱瘡,傷口流膿不止,並發高熱。”周飛鴻解釋道。
“不對啊!”周牧楓插嘴:“楊太醫不是把受了刀砍創後用酒精消毒並且無菌護理的方法傳給了皇宮裏的太醫麽?”
“上次太子遇襲,也沒見他這麽慘啊!他可是幾天就能下床了呢。”
蕭道雲搖搖頭:“他是被浸泡了糞水而生鏽的突厥式彎刀所傷。”
聽到這話,在場的所有人都搖了搖頭。
隻有秦蒹葭渾身顫抖,她低著頭,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蕭道雲心細,他溫柔的將秦蒹葭摟在懷裏安撫。
“是的,這些人使用的武器與襲擊六部尚書的人使用的武器一致。”周飛鴻有些憐憫地看著麵前默默流淚的女子。
他從懷裏掏出了一張保護的很好,從未打開過的信箋。
“同樣的信,我有六封,都是六部尚書生前遞給我的。”周飛鴻解釋:“在大皇子叛亂之時,六部尚書都預感到了有人會向他們動手,所以,每人寫了一封密信給老夫,若是以後哪家遭遇不測,若是碰到幸存的後人,便可將信件交還給他。”
周飛鴻淡淡地道:“老夫也有信在六部尚書的手中,我等是一樣的。”
“拿去吧,這是你父親寫的親筆信。”
秦蒹葭雙手接過,感激地道:“萬謝侯爺。”
周飛鴻語氣非常的認真:“若你十弟有恙,那麽,你就得準備準備了。”
蕭道雲愣住了:“準備什麽。”
周飛鴻一字一頓:“準備入主東宮。”
蕭道雲搖頭:“那還是算了,我寧願蓋一座廟請百十來個和尚日日夜夜給我十弟祈福。”
眾人不置可否一笑。
但也許是蕭道雲的虔誠祈禱生了效,太子居然挺了過來,性命保住了,身體在逐漸康複。
元康帝大喜,下令封賞太醫。
當然,他也可以收收心來,繼續發展他的越州了。
同時,蕭道雲也有了一些危機感。
在周飛鴻的暗自支持下,蕭道雲開始擴展自己的兵力。
前麵說過,大康禮製,親王親兵有有五百。而元康帝體恤蕭道雲在越州不易,特意允許他擴兵至一千。
現在看來,這一千人不咋夠,所以,蕭道雲在周飛鴻的建議下,決定增兵至五千人。並且從中抽調一千人組建一支火器軍。
這明顯是僭越了,所以蕭道雲沒有給他們以“編製”,而是以老樣子,給了一個別的身份。
經濟方麵,蕭道雲更是沒落下,他一直都是堅守初心,以經濟發展為重任,努力發展越州的民生經濟,爭取早日過上勾欄聽曲的生活。
但是,現在大康變化詭譎的局勢讓蕭道雲根本來不及應對...
沒有與那些文官的勾心鬥角,沒有與那些敵人的生死搏殺。他就像一個退休的老農夫,整日帶著人遊山玩水,玩累了就在周牧楓的池塘裏釣釣魚什麽的。
周府的飯食也很合他的胃口,這幾日他都長胖了。
“老二,今日吃什麽?烤鴨?”
周飛鴻空軍了一個上午,左手提著一個小木桶和一杆吊鞭走進了周牧楓的工作室。
後者無奈地歎了一口氣,語氣幽幽:“爹,你若是無聊...那就跟娘或者趙姨娘幫兒子再造一個小弟弟或者小妹妹去,莫要再來煩兒子了成不?”
周飛鴻嘿嘿一笑,沒管自家兒子的揶揄:“你在搞什麽啊?那麽神秘,連老夫都不能進入。”
周牧楓心中吐槽:你也知道不能進入啊,那你咋到這兒的?
他轉頭看著門口守門的三四五,後者滿臉尷尬地扭過頭去。
“這東西,是能夠改變整個世界,能夠顛覆整個世界工業體係的東西。”周牧楓將手中的小榔頭和測量器具放好,起床拍拍手道:“爹餓了?你自己去找廚子給你開小灶就成了唄。”
周飛鴻神秘兮兮的搖頭,他小聲道:“等下你把蕭小九,璿兒,和那秦家三小姐叫來,我這裏有一些事兒要跟你說。”
周牧楓抬頭,眉頭皺了皺。
用過午膳之後,五個人進入了周牧楓的書房。
香茗氤氳,水汽彌散。
周飛鴻正襟危坐在主位上,其餘人圍繞在旁。
氣氛嚴肅,令人心升不起什麽嬉鬧的心思來。
周飛鴻環視一圈自己的兒子、女兒、女婿、還有婿妾。
“剛剛臨安的皇宮傳來消息,共計有十餘萬的叛軍正在向臨安、洛陽、荊州、蜀地等戰略要地進軍。”
蕭道雲驚訝道:“嶽丈,此話當真?”
周飛鴻點頭,沒有揶揄的心思:“臨安之報是這麽說的。”
“十多萬,他們哪來那麽多人,從地裏生出來的?”周牧楓疑惑詢問。
周飛鴻搖頭:“也不知道三皇子和六皇子哪來的那麽大神通,竟然拉攏了大多數隸屬於右大營的將領們,現在,整個右大營都宣誓效忠於他們。”
周牧楓皺眉:“嘶...陛下什麽意思,鎮壓?”
這些將士可是大康的生力軍啊。
還好周圍的小國大康也已經平定得差不多了,要不然周圍的遊牧民族一擁而入就可以趁著大康虛弱的時候將其四分五裂了。
“老蕭也很頭疼。匈州的人不能動,因為那裏還沒有穩定,他還需要繼續同化他們,同理,吐蕃也一樣,除了吞並了高句麗後成立的新幽州可以抽出點人手來。”
說到這兒,周飛鴻也有點無奈。
一個偌大的帝國,居然被十來萬叛軍牽著鼻子跑。
他以手沾茶,在桌子上畫出來一張大康現在的疆域圖。
雖然看起來很抽象,但是總歸還是大差不差的。
“現在,荊州大部,蜀地,兗(yan第三聲)州,豫州以西,都進入了叛軍的掌控之中。”
蕭道雲頷首:“不奇怪,荊州是三哥的封地,蜀地乃六哥的封地,兗州和豫州是世家的地盤。隻不過...”
“揚州和臨安就被這些地方包圍了啊,哪怕並州、吐蕃、新幽州想要迴援,那也是很難的。”
周飛鴻點頭:“這隻是其一。”
“這些叛軍暫時還不能速勝你父皇,最重要的是,太子殿下,估計是不行了。”
蕭道雲驚訝:“啊?”
“信中說,太子殿下突發熱瘡,傷口流膿不止,並發高熱。”周飛鴻解釋道。
“不對啊!”周牧楓插嘴:“楊太醫不是把受了刀砍創後用酒精消毒並且無菌護理的方法傳給了皇宮裏的太醫麽?”
“上次太子遇襲,也沒見他這麽慘啊!他可是幾天就能下床了呢。”
蕭道雲搖搖頭:“他是被浸泡了糞水而生鏽的突厥式彎刀所傷。”
聽到這話,在場的所有人都搖了搖頭。
隻有秦蒹葭渾身顫抖,她低著頭,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蕭道雲心細,他溫柔的將秦蒹葭摟在懷裏安撫。
“是的,這些人使用的武器與襲擊六部尚書的人使用的武器一致。”周飛鴻有些憐憫地看著麵前默默流淚的女子。
他從懷裏掏出了一張保護的很好,從未打開過的信箋。
“同樣的信,我有六封,都是六部尚書生前遞給我的。”周飛鴻解釋:“在大皇子叛亂之時,六部尚書都預感到了有人會向他們動手,所以,每人寫了一封密信給老夫,若是以後哪家遭遇不測,若是碰到幸存的後人,便可將信件交還給他。”
周飛鴻淡淡地道:“老夫也有信在六部尚書的手中,我等是一樣的。”
“拿去吧,這是你父親寫的親筆信。”
秦蒹葭雙手接過,感激地道:“萬謝侯爺。”
周飛鴻語氣非常的認真:“若你十弟有恙,那麽,你就得準備準備了。”
蕭道雲愣住了:“準備什麽。”
周飛鴻一字一頓:“準備入主東宮。”
蕭道雲搖頭:“那還是算了,我寧願蓋一座廟請百十來個和尚日日夜夜給我十弟祈福。”
眾人不置可否一笑。
但也許是蕭道雲的虔誠祈禱生了效,太子居然挺了過來,性命保住了,身體在逐漸康複。
元康帝大喜,下令封賞太醫。
當然,他也可以收收心來,繼續發展他的越州了。
同時,蕭道雲也有了一些危機感。
在周飛鴻的暗自支持下,蕭道雲開始擴展自己的兵力。
前麵說過,大康禮製,親王親兵有有五百。而元康帝體恤蕭道雲在越州不易,特意允許他擴兵至一千。
現在看來,這一千人不咋夠,所以,蕭道雲在周飛鴻的建議下,決定增兵至五千人。並且從中抽調一千人組建一支火器軍。
這明顯是僭越了,所以蕭道雲沒有給他們以“編製”,而是以老樣子,給了一個別的身份。
經濟方麵,蕭道雲更是沒落下,他一直都是堅守初心,以經濟發展為重任,努力發展越州的民生經濟,爭取早日過上勾欄聽曲的生活。
但是,現在大康變化詭譎的局勢讓蕭道雲根本來不及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