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越州之圍解了
大康:皇帝老兒非要我當駙馬 作者:木子老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太陽照常升起的時候,荊州叛軍們收到了蕭道雲遞來的文書。
不是降書,就是幾句簡單的話話。
大體意思是:蕭道承在我手裏,但我名正言順,不信的話,今天中午在某某某空地前證明給你們看。
你們若是想看,那就放下武器排隊過來看。
然後,蕭道雲就派人在地方搭了一個台子,一身戎裝,英姿颯爽。
而周圍,重兵把守,是蕭道雲手上所有的重步兵和火槍兵。
他們排成隊列,麵容嚴肅,目不斜視,很是威武。
人群窸窸窣窣地從遠方慢慢走來。
為首的,是一些將軍們,他們身著戎裝,但是沒有攜帶武器。
還有,便是昂首挺胸的文臣們。
他們素白文士長衫,迎著初冬的寒風,無所畏懼的前行著。
蕭道雲麵色嚴肅,長身而立於台中,根本不怕有什麽魑魅魍魎放他陰槍。
來人越來越多,太陽越來越大。
周三深吸一口氣,朗聲道:“列陣!”
一身整齊製服的火槍隊劈槍立正。
——這還是周牧楓教他們的。
也許在周牧楓看來,這些人的動作十分的拙劣,也許隨便去一個高中裏麵抓來正在軍訓的中學生都比他們整齊有力。
但是在其他人的眼裏他們的這一套操作很有精神。
武將們心中百感交集,而謀士們心裏卻是很自信。
在他們看來,蕭道雲應該是要跟他們談條件了。
很快,高台前擠滿了人。
蕭道雲深吸一口氣,朗聲道:“諸位,本王乃陛下第九子,獲封越王。”
“父皇之下,天朗氣清...”
他洋洋灑灑地說了一堆沒啥營養的話,大部分是歌頌元康帝,貶低叛軍的。
終於,有一名謀士站了出來。
“越王殿下,臣鬥膽,敢問荊王殿下現如今如何了。”
蕭道雲掃了他一眼,迴答道:“三哥現在很安全。”
謀士乘勝追擊:“敢問殿下,為何擄走荊王殿下?”
“你錯了!本王並非擄走三哥,而是大大方方的請來他的,他也非常樂得通往,所以就沒有通知爾等。”蕭道雲微笑迴答。
“第一呢,是本王與三哥兄弟情深,自從本王就藩越州後,三哥就鮮少拜訪,本王思念至極,特令人拜請三哥登門一敘。”
嗯,這話說得漂亮,但是在場的人沒一個信的。
你跟他兄弟情深?
這誰特麽信啊。
信你這話還不如信我是秦始皇。
蕭道雲收斂起滿臉的假笑,眼神冰冷:
“這第二嘛,那自然是父皇的聖命了。”
他招招手,旁邊的侍從請來了元康帝的聖旨。
大紅色的托盤上,正正方方地擺放著一卷明黃色的聖旨。
底下熙熙攘攘的人群瞬間噤聲。
因為,那是一封聖旨。
聖旨是什麽東西,是天子的命令!
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強製!
蕭道雲行親王覲見禮:“臣蕭道雲拜見陛下。”
就了藩,有了藩國,那就與元康帝是上下級關係了。
先是上下級,再是父子...
還是那句話,哪怕隻是一卷聖旨,蕭道雲也要行大禮。
然後,他捧起聖旨,雙手展開,開始抑揚頓挫的讀了起來。
“天子詔曰:朕有一子,名喚...”
聖旨這東西有個特點,那就是咬文嚼字又臭又長。
不是肚子裏有幾斤墨水的根本聽不懂這些有的沒的。
但是,這些謀士,某些武將寧願聽不懂這些。
因為,這是一卷讚揚蕭道雲的勇氣,承認蕭道雲那些南越國的土地作為擴張藩國領土,痛心疾首反思自己,貶斥蕭道承為庶人,令蕭道雲監察對前者執行斬刑的聖旨。
說人話就是:你很不錯,拿下的地盤你自個留著吧,爹教子無方,出了一個要殺父的逆子,你離得近,你去幫我把他抓了,然後一刀噶了吧,爹就不來了,你封存好,將他的腦袋送來臨安就行了。
嗯,就這樣。
台下嘩然。
這些人都是聽得懂聖旨裏麵的話的文士、武將們,他們自然知道了聖旨話裏的意思。
這是要自己主子的命啊。
“不可能,我不信!”
一個謀士紅著眼睛站了出來,他怒目圓睜,看起來很是憤怒。
“這一定是你假傳聖旨,越王殿下,假傳聖人旨意,該當何罪?”
蕭道雲滿眼淡漠地看著這個麵紅耳赤,不願意相信事實的自欺欺人者。
“假傳聖旨之罪,本王還不敢犯,接下來,聖旨本王會放在此處,供所有人覲見。”
“本王要說的是,爾等...”
“大勢已去!”蕭道雲一聲咆哮:“爾等看似舉事,實則造反。父皇將你們所作所為,都看在眼裏,也記在心裏。”
“爾等自以為大事將成,實際上脆弱不堪,連本王這一關都過不去。”
“如今,父皇開恩,赦令諸位即刻投降,父皇保證,爾等從輕發落。”
從輕發落?
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對於被裹挾而起的底層士卒,他們的處理方式就一定是從輕發落了。
說完,蕭道雲招招手,請出了第二卷聖旨,當眾宣讀起來。
然後,展開,與第一封聖旨擺在顯眼的位置。
這下子,塵埃落地。
兩封聖旨,宣布他們已經大勢已去了。
再造反已經無濟於事了。
他們的主子在蕭道雲的手裏,那他們在抵抗,也已經毫無意義了。
哪怕他們現在就將蕭道雲殺掉,那也沒用。
如果蕭道雲不能迴去,遠在越王府裏的人就會毫不猶豫地舉起屠刀。
屆時,他們造反就已經失去了意義。
因為,他們都是在蕭道承的號召下聚在一起。
後者許以“大餅”規劃了藍圖,這才讓他們投身他的旗下。
如果蕭道承死去,那麽他們如果想要強行推進這個事情,那也一定會失敗的。
因為,蕭道承隻有一個,但是想要坐這個位置的人有一堆!
誰都願意爭當龍頭,那麽,這期間免不了明爭暗鬥,勾心鬥角。
說人話就是:沒人能夠將這些人團結起來。
這是一個死局,蕭道雲知道,元康帝知道,蕭道承的幕僚、武將們都知道。
所以,元康帝這才敢在聖旨裏開出看似優厚的條件。
必輸之局加上懷柔之策。
此乃攻心為上!
所以,華夏古代除了朱棣以外為什麽沒有藩王造反成功的例子?
那是因為,隻要當朝皇帝想辦法做掉反賊頭子,那麽,他的團隊就會分崩離析。
那是因為他們與農民起義的訴求不一樣。
藩王造反那是想要爭奪大寶,他手下的人也是一些為了某些利益才聚集在一起的人。
比如地位,比如財富,比如蒙蔭子孫後代。
農民起義就不一樣,他們就想的很簡單——那就是推翻這個封建王朝。
至於推翻之後他們該何去何從,不好意思,他們也不知道。
因為,雖然藩王造反的成功率很低,但是農民起義的成功率更低!
古往今來,隻有寥寥幾例成功,而總數,卻也是數也數不清了。
到現在,還有一個事兒沒幹。
那就是處理蕭道承。
當塞住嘴的蕭道承被周牧雲這彪形大漢抓上高台的時候,現場的氣氛陷入了高潮。
蕭道雲義正言辭地宣讀了元康帝的聖旨,並拿給他看。
“不可能的,絕對不可能的...”他喃喃自語,完全沒想到自己的父皇反應那麽的快。
直接剝奪了他的身份,將其打為反賊,並且還讓跟他完全不對付的蕭道雲監斬。
就某像著名電影裏的一句話:殺人,還要誅心。
蕭道雲眼裏露出譏諷:“三哥,黃泉路上走慢點,汝妻子吾養之~”
蕭道承瞪大了眼,撕心裂肺地咆哮:“賊人!本王做鬼都不會放過你的。”
“本王?”蕭道承嗤笑道:“你已經不是蕭氏皇族的人了,還真當你是皇族呢?”
他打了個眼色,周牧雲嘿嘿一笑,隨便一腳將蕭道承踢倒在地。
“倉”
刀出鞘,寒光閃。
蕭道承人頭落地。
不是降書,就是幾句簡單的話話。
大體意思是:蕭道承在我手裏,但我名正言順,不信的話,今天中午在某某某空地前證明給你們看。
你們若是想看,那就放下武器排隊過來看。
然後,蕭道雲就派人在地方搭了一個台子,一身戎裝,英姿颯爽。
而周圍,重兵把守,是蕭道雲手上所有的重步兵和火槍兵。
他們排成隊列,麵容嚴肅,目不斜視,很是威武。
人群窸窸窣窣地從遠方慢慢走來。
為首的,是一些將軍們,他們身著戎裝,但是沒有攜帶武器。
還有,便是昂首挺胸的文臣們。
他們素白文士長衫,迎著初冬的寒風,無所畏懼的前行著。
蕭道雲麵色嚴肅,長身而立於台中,根本不怕有什麽魑魅魍魎放他陰槍。
來人越來越多,太陽越來越大。
周三深吸一口氣,朗聲道:“列陣!”
一身整齊製服的火槍隊劈槍立正。
——這還是周牧楓教他們的。
也許在周牧楓看來,這些人的動作十分的拙劣,也許隨便去一個高中裏麵抓來正在軍訓的中學生都比他們整齊有力。
但是在其他人的眼裏他們的這一套操作很有精神。
武將們心中百感交集,而謀士們心裏卻是很自信。
在他們看來,蕭道雲應該是要跟他們談條件了。
很快,高台前擠滿了人。
蕭道雲深吸一口氣,朗聲道:“諸位,本王乃陛下第九子,獲封越王。”
“父皇之下,天朗氣清...”
他洋洋灑灑地說了一堆沒啥營養的話,大部分是歌頌元康帝,貶低叛軍的。
終於,有一名謀士站了出來。
“越王殿下,臣鬥膽,敢問荊王殿下現如今如何了。”
蕭道雲掃了他一眼,迴答道:“三哥現在很安全。”
謀士乘勝追擊:“敢問殿下,為何擄走荊王殿下?”
“你錯了!本王並非擄走三哥,而是大大方方的請來他的,他也非常樂得通往,所以就沒有通知爾等。”蕭道雲微笑迴答。
“第一呢,是本王與三哥兄弟情深,自從本王就藩越州後,三哥就鮮少拜訪,本王思念至極,特令人拜請三哥登門一敘。”
嗯,這話說得漂亮,但是在場的人沒一個信的。
你跟他兄弟情深?
這誰特麽信啊。
信你這話還不如信我是秦始皇。
蕭道雲收斂起滿臉的假笑,眼神冰冷:
“這第二嘛,那自然是父皇的聖命了。”
他招招手,旁邊的侍從請來了元康帝的聖旨。
大紅色的托盤上,正正方方地擺放著一卷明黃色的聖旨。
底下熙熙攘攘的人群瞬間噤聲。
因為,那是一封聖旨。
聖旨是什麽東西,是天子的命令!
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強製!
蕭道雲行親王覲見禮:“臣蕭道雲拜見陛下。”
就了藩,有了藩國,那就與元康帝是上下級關係了。
先是上下級,再是父子...
還是那句話,哪怕隻是一卷聖旨,蕭道雲也要行大禮。
然後,他捧起聖旨,雙手展開,開始抑揚頓挫的讀了起來。
“天子詔曰:朕有一子,名喚...”
聖旨這東西有個特點,那就是咬文嚼字又臭又長。
不是肚子裏有幾斤墨水的根本聽不懂這些有的沒的。
但是,這些謀士,某些武將寧願聽不懂這些。
因為,這是一卷讚揚蕭道雲的勇氣,承認蕭道雲那些南越國的土地作為擴張藩國領土,痛心疾首反思自己,貶斥蕭道承為庶人,令蕭道雲監察對前者執行斬刑的聖旨。
說人話就是:你很不錯,拿下的地盤你自個留著吧,爹教子無方,出了一個要殺父的逆子,你離得近,你去幫我把他抓了,然後一刀噶了吧,爹就不來了,你封存好,將他的腦袋送來臨安就行了。
嗯,就這樣。
台下嘩然。
這些人都是聽得懂聖旨裏麵的話的文士、武將們,他們自然知道了聖旨話裏的意思。
這是要自己主子的命啊。
“不可能,我不信!”
一個謀士紅著眼睛站了出來,他怒目圓睜,看起來很是憤怒。
“這一定是你假傳聖旨,越王殿下,假傳聖人旨意,該當何罪?”
蕭道雲滿眼淡漠地看著這個麵紅耳赤,不願意相信事實的自欺欺人者。
“假傳聖旨之罪,本王還不敢犯,接下來,聖旨本王會放在此處,供所有人覲見。”
“本王要說的是,爾等...”
“大勢已去!”蕭道雲一聲咆哮:“爾等看似舉事,實則造反。父皇將你們所作所為,都看在眼裏,也記在心裏。”
“爾等自以為大事將成,實際上脆弱不堪,連本王這一關都過不去。”
“如今,父皇開恩,赦令諸位即刻投降,父皇保證,爾等從輕發落。”
從輕發落?
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對於被裹挾而起的底層士卒,他們的處理方式就一定是從輕發落了。
說完,蕭道雲招招手,請出了第二卷聖旨,當眾宣讀起來。
然後,展開,與第一封聖旨擺在顯眼的位置。
這下子,塵埃落地。
兩封聖旨,宣布他們已經大勢已去了。
再造反已經無濟於事了。
他們的主子在蕭道雲的手裏,那他們在抵抗,也已經毫無意義了。
哪怕他們現在就將蕭道雲殺掉,那也沒用。
如果蕭道雲不能迴去,遠在越王府裏的人就會毫不猶豫地舉起屠刀。
屆時,他們造反就已經失去了意義。
因為,他們都是在蕭道承的號召下聚在一起。
後者許以“大餅”規劃了藍圖,這才讓他們投身他的旗下。
如果蕭道承死去,那麽他們如果想要強行推進這個事情,那也一定會失敗的。
因為,蕭道承隻有一個,但是想要坐這個位置的人有一堆!
誰都願意爭當龍頭,那麽,這期間免不了明爭暗鬥,勾心鬥角。
說人話就是:沒人能夠將這些人團結起來。
這是一個死局,蕭道雲知道,元康帝知道,蕭道承的幕僚、武將們都知道。
所以,元康帝這才敢在聖旨裏開出看似優厚的條件。
必輸之局加上懷柔之策。
此乃攻心為上!
所以,華夏古代除了朱棣以外為什麽沒有藩王造反成功的例子?
那是因為,隻要當朝皇帝想辦法做掉反賊頭子,那麽,他的團隊就會分崩離析。
那是因為他們與農民起義的訴求不一樣。
藩王造反那是想要爭奪大寶,他手下的人也是一些為了某些利益才聚集在一起的人。
比如地位,比如財富,比如蒙蔭子孫後代。
農民起義就不一樣,他們就想的很簡單——那就是推翻這個封建王朝。
至於推翻之後他們該何去何從,不好意思,他們也不知道。
因為,雖然藩王造反的成功率很低,但是農民起義的成功率更低!
古往今來,隻有寥寥幾例成功,而總數,卻也是數也數不清了。
到現在,還有一個事兒沒幹。
那就是處理蕭道承。
當塞住嘴的蕭道承被周牧雲這彪形大漢抓上高台的時候,現場的氣氛陷入了高潮。
蕭道雲義正言辭地宣讀了元康帝的聖旨,並拿給他看。
“不可能的,絕對不可能的...”他喃喃自語,完全沒想到自己的父皇反應那麽的快。
直接剝奪了他的身份,將其打為反賊,並且還讓跟他完全不對付的蕭道雲監斬。
就某像著名電影裏的一句話:殺人,還要誅心。
蕭道雲眼裏露出譏諷:“三哥,黃泉路上走慢點,汝妻子吾養之~”
蕭道承瞪大了眼,撕心裂肺地咆哮:“賊人!本王做鬼都不會放過你的。”
“本王?”蕭道承嗤笑道:“你已經不是蕭氏皇族的人了,還真當你是皇族呢?”
他打了個眼色,周牧雲嘿嘿一笑,隨便一腳將蕭道承踢倒在地。
“倉”
刀出鞘,寒光閃。
蕭道承人頭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