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微服私訪
大康:皇帝老兒非要我當駙馬 作者:木子老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明媚的陽光下,一隊馬車緩緩前來。
看上去,他們是一支商隊。
滿滿當當的貨物,步伐平穩的護衛,形態各異的畜力車,還有幾個富商模樣的男人——他們看起來與其他商人似乎並沒有什麽不同。
不過,你要是知情人的話,會從健壯有力的馬匹、外表低調內在卻很是奢華的車廂、看起來懶洋洋但實際上站位非常有講究的護衛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來。
這些元素都昭示著這些人的不平凡。
確實。
事實上,他們的身份很不簡單——他們是臨安玄衣衛!
那麽,正中央馬車上那一名氣度不凡的中年商賈的身份就不言而喻了。
他就是大康皇帝蕭萬裏。
“陛下,我等進入了越州的地界了。”
蕭萬裏乜斜著看了他一眼,冷哼一聲,但沒有說話。
小太監噤聲,然後慌忙改口道:“老爺,我等已經進入...”
“行了!”蕭萬裏毫不客氣地打斷了小太監的道歉,他淡淡出聲道:“下不為例吧,但若有下次,後果你自己知道。”
小太監誠惶誠恐地點頭:“屬下明白了。”
元康帝將腦袋探出馬車的窗口,看著前方那半堵城牆。
他沉默良久後歎息一聲:“哎...也苦了小九了,沒想到這場戰役竟如此慘烈,哪怕過去了那麽久,一路過來都能看到戰痕累累,想必越州一定是受到了重創吧。”
這一堵城牆,坑坑窪窪,火燒石砸的,看起來淒慘無比。
它沒倒塌那還真是神仙保佑了。
而且,那次叛亂結束後的時間過去了那麽小半年,這裏依舊大部分還保留了戰鬥結束的樣子,城牆似乎沒有得到修繕。
一切似乎都沒有任何變化。
他知道,蕭道雲是不缺錢的。
但是他的城牆依舊沒有得到修繕。
唯一可以解釋的清楚的是,蕭道雲已經沒有多少人手來修繕城牆了。
有錢無人那能咋辦?
難道要焚香請神叫上漫天神佛來幫你修城牆麽?
踏入走上前往越州城的主路,蕭萬裏下令將速度放慢一些。
大路很寬敞,但是,跟其他的路沒有什麽區別,也都是夯實的土路。
上麵也一樣有著焚燒的痕跡,路邊依舊還有洗不掉的斑斑血跡。
一棵樹枯死在路邊。
那是因為它被焚燒成了焦炭。
蕭萬裏皺眉:“是怎麽樣的東西,才能將它焚燒成這個樣子?”
侍衛湊了上來:“老爺,沈管家迴來了。”
蕭萬裏點頭:“讓他進來。”
一會兒,一人鑽了進來。
“老爺。”他拱手行禮,比那小太監要上道多了。
蕭萬裏眼神都沒離開外麵,他輕聲道:“結果如何?”
沈公公點頭迴答:“迴老爺的話,外麵的土地大部分已經完成了春耕。”
蕭萬裏皺眉:“這麽快?老九的手筆?”
沈公公肯定:“據屬下調查到的,確實為越王的手筆,他自來到越州之時便大力鼓勵農桑,欲要擺脫世家的支持。”
“本來去歲他都幾乎要擺脫世家的支持,獨立自主了,尤其是冀州陳氏的糧草輸入,但是這一場戰鬥...”
“叛亂!”蕭萬裏指正。
沈公公點頭:“這一場叛亂讓越王殿下無力抵擋,他隻能團結了他所能團結的力量。包括大理國。”
蕭萬裏愣了一下,隨即嗬嗬一笑:“我還以為周景和這老小子會把這個人情帶到棺材裏去呢...嗯?不對,他家裏的那個悍妻能同意?”
沈公公低頭:“大理長公主已經去世了,他找到的是大理國三親王。”
蕭萬裏道:“難怪。
哎,其實去歲越州的賦稅朕是免了,不過今年就得收稅了啊,看樣子,他也過得苦。”
苦?
沈公公眼神怪異地看著自家主子。
陛下啊,你這話說的,你自己信麽?
你的兒子們誰最有錢你不知道?
地裏已經完成春耕,播種也早就做好了。
但是,也還有空閑的土地的。
看樣子,連農人都死得差不多了。
戰爭,苦的還是百姓啊。
蕭萬裏歎氣:“走吧,我等進城,傳令下去,莫要張揚。”
待他們走遠後,一群農人走了過來,他們開始分工合作。
疏通田邊的水渠,引水入田。
“嗯哼,老程頭今年要種的是什麽?”
“種菜啊,最近來我們越州城的人越來越多了,現在種菜能夠賣很多的錢。我等就能讓家裏的孩子上學了。”
“上學?老程頭你可是別喝醉了來上田呢,我們這等升鬥小民如何能上學?”另一名農人好奇的詢問。
先前那個點頭道:“你不知道嗎?”
“越王殿下放話了,越州成立公辦學院了,隻要是適齡稚童都能上學,都能蒙陰。隻需要我等象征性繳納很少的一些束修,就可以入學了。”老程頭嗬嗬笑道。
那人大喜:“是麽?還有這等好事”
“嗯,我記得你家有好幾個娃兒是吧?”老程頭摳著手指縫漫不經心地道。
他迴答:“是啊,我打算讓家裏的大郎和小子他們兩個都去。”
誰曾想,老程頭卻很是嚴肅地批評了他:“你這個想法是很不對的。越王殿下說過,任何年齡,任何稚童,不分男女,不分階級,無論原屬何方,都可以入學,你這個行為是越王殿下所不齒的。”
他侃侃而談:“越王殿下下了政令,不允許歧視女童存在,她們也可以入學。”
也難怪這個人那麽的興奮,他可是生了五個丫頭,第六個才是男娃兒。
蕭道雲的這一政策可謂是讓他家翻了身。
讀書的重要性無需多疑。
一個在一旁默默聽他們倆交談的農人抬起腦袋,語氣裏滿是驚喜的問:“連我等南越人的孩子都能夠學習嗎?”
巴拉巴拉正爽的老程頭一頓,他滿臉嗔怪的說道:“你這家夥,現在的越州沒有什麽南越人或者是什麽大康人之類的區別,我們都是越州人,不分你我。”
他看向所有人,笑著說道:“不隻是可以學習儒家學說、聖人思想,其實居住在我們越州的武緣縣男周牧楓同時牽頭辦的一家名為‘越州職業技術學院’的學堂也開始招生了。”
幾人對視一眼,異口同聲地道:“這是什麽?”
“這是一個學習各種手藝的學院。”他微笑著解釋:“這個學院是不限年齡的,隻要想學一門手藝的,都可以入學,不過,這裏就不是免費的了。”
老程頭給眾人掰著手指頭數數:“比如鍛鐵,造船,土木等,這裏都能學到。”
“哇,真好啊。”
“對啊,還得是越王殿下的仁慈啊,換成別的地方根本沒有這待遇。”
“我要讓我家的所有小子丫頭都去,學不到聖人之學也學學手藝,以後也不至於餓死自己。”
所有人都在開心地議論這個事兒,卻沒人知道,那個說的唾沫橫飛的農人卻不知道何時失去了蹤影。
嘿嘿,計劃通!
而另一邊,元康帝也帶人進了城。
他看著身後的籬笆,再看看麵前的熙熙攘攘,他不免有些愣神。
這...就是越州城了?就是越州的府城了?
他看著前方熱鬧的景象,咬牙切齒。
“周景和,你這個狗東西!”
“膽敢欺騙朕!”
看上去,他們是一支商隊。
滿滿當當的貨物,步伐平穩的護衛,形態各異的畜力車,還有幾個富商模樣的男人——他們看起來與其他商人似乎並沒有什麽不同。
不過,你要是知情人的話,會從健壯有力的馬匹、外表低調內在卻很是奢華的車廂、看起來懶洋洋但實際上站位非常有講究的護衛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來。
這些元素都昭示著這些人的不平凡。
確實。
事實上,他們的身份很不簡單——他們是臨安玄衣衛!
那麽,正中央馬車上那一名氣度不凡的中年商賈的身份就不言而喻了。
他就是大康皇帝蕭萬裏。
“陛下,我等進入了越州的地界了。”
蕭萬裏乜斜著看了他一眼,冷哼一聲,但沒有說話。
小太監噤聲,然後慌忙改口道:“老爺,我等已經進入...”
“行了!”蕭萬裏毫不客氣地打斷了小太監的道歉,他淡淡出聲道:“下不為例吧,但若有下次,後果你自己知道。”
小太監誠惶誠恐地點頭:“屬下明白了。”
元康帝將腦袋探出馬車的窗口,看著前方那半堵城牆。
他沉默良久後歎息一聲:“哎...也苦了小九了,沒想到這場戰役竟如此慘烈,哪怕過去了那麽久,一路過來都能看到戰痕累累,想必越州一定是受到了重創吧。”
這一堵城牆,坑坑窪窪,火燒石砸的,看起來淒慘無比。
它沒倒塌那還真是神仙保佑了。
而且,那次叛亂結束後的時間過去了那麽小半年,這裏依舊大部分還保留了戰鬥結束的樣子,城牆似乎沒有得到修繕。
一切似乎都沒有任何變化。
他知道,蕭道雲是不缺錢的。
但是他的城牆依舊沒有得到修繕。
唯一可以解釋的清楚的是,蕭道雲已經沒有多少人手來修繕城牆了。
有錢無人那能咋辦?
難道要焚香請神叫上漫天神佛來幫你修城牆麽?
踏入走上前往越州城的主路,蕭萬裏下令將速度放慢一些。
大路很寬敞,但是,跟其他的路沒有什麽區別,也都是夯實的土路。
上麵也一樣有著焚燒的痕跡,路邊依舊還有洗不掉的斑斑血跡。
一棵樹枯死在路邊。
那是因為它被焚燒成了焦炭。
蕭萬裏皺眉:“是怎麽樣的東西,才能將它焚燒成這個樣子?”
侍衛湊了上來:“老爺,沈管家迴來了。”
蕭萬裏點頭:“讓他進來。”
一會兒,一人鑽了進來。
“老爺。”他拱手行禮,比那小太監要上道多了。
蕭萬裏眼神都沒離開外麵,他輕聲道:“結果如何?”
沈公公點頭迴答:“迴老爺的話,外麵的土地大部分已經完成了春耕。”
蕭萬裏皺眉:“這麽快?老九的手筆?”
沈公公肯定:“據屬下調查到的,確實為越王的手筆,他自來到越州之時便大力鼓勵農桑,欲要擺脫世家的支持。”
“本來去歲他都幾乎要擺脫世家的支持,獨立自主了,尤其是冀州陳氏的糧草輸入,但是這一場戰鬥...”
“叛亂!”蕭萬裏指正。
沈公公點頭:“這一場叛亂讓越王殿下無力抵擋,他隻能團結了他所能團結的力量。包括大理國。”
蕭萬裏愣了一下,隨即嗬嗬一笑:“我還以為周景和這老小子會把這個人情帶到棺材裏去呢...嗯?不對,他家裏的那個悍妻能同意?”
沈公公低頭:“大理長公主已經去世了,他找到的是大理國三親王。”
蕭萬裏道:“難怪。
哎,其實去歲越州的賦稅朕是免了,不過今年就得收稅了啊,看樣子,他也過得苦。”
苦?
沈公公眼神怪異地看著自家主子。
陛下啊,你這話說的,你自己信麽?
你的兒子們誰最有錢你不知道?
地裏已經完成春耕,播種也早就做好了。
但是,也還有空閑的土地的。
看樣子,連農人都死得差不多了。
戰爭,苦的還是百姓啊。
蕭萬裏歎氣:“走吧,我等進城,傳令下去,莫要張揚。”
待他們走遠後,一群農人走了過來,他們開始分工合作。
疏通田邊的水渠,引水入田。
“嗯哼,老程頭今年要種的是什麽?”
“種菜啊,最近來我們越州城的人越來越多了,現在種菜能夠賣很多的錢。我等就能讓家裏的孩子上學了。”
“上學?老程頭你可是別喝醉了來上田呢,我們這等升鬥小民如何能上學?”另一名農人好奇的詢問。
先前那個點頭道:“你不知道嗎?”
“越王殿下放話了,越州成立公辦學院了,隻要是適齡稚童都能上學,都能蒙陰。隻需要我等象征性繳納很少的一些束修,就可以入學了。”老程頭嗬嗬笑道。
那人大喜:“是麽?還有這等好事”
“嗯,我記得你家有好幾個娃兒是吧?”老程頭摳著手指縫漫不經心地道。
他迴答:“是啊,我打算讓家裏的大郎和小子他們兩個都去。”
誰曾想,老程頭卻很是嚴肅地批評了他:“你這個想法是很不對的。越王殿下說過,任何年齡,任何稚童,不分男女,不分階級,無論原屬何方,都可以入學,你這個行為是越王殿下所不齒的。”
他侃侃而談:“越王殿下下了政令,不允許歧視女童存在,她們也可以入學。”
也難怪這個人那麽的興奮,他可是生了五個丫頭,第六個才是男娃兒。
蕭道雲的這一政策可謂是讓他家翻了身。
讀書的重要性無需多疑。
一個在一旁默默聽他們倆交談的農人抬起腦袋,語氣裏滿是驚喜的問:“連我等南越人的孩子都能夠學習嗎?”
巴拉巴拉正爽的老程頭一頓,他滿臉嗔怪的說道:“你這家夥,現在的越州沒有什麽南越人或者是什麽大康人之類的區別,我們都是越州人,不分你我。”
他看向所有人,笑著說道:“不隻是可以學習儒家學說、聖人思想,其實居住在我們越州的武緣縣男周牧楓同時牽頭辦的一家名為‘越州職業技術學院’的學堂也開始招生了。”
幾人對視一眼,異口同聲地道:“這是什麽?”
“這是一個學習各種手藝的學院。”他微笑著解釋:“這個學院是不限年齡的,隻要想學一門手藝的,都可以入學,不過,這裏就不是免費的了。”
老程頭給眾人掰著手指頭數數:“比如鍛鐵,造船,土木等,這裏都能學到。”
“哇,真好啊。”
“對啊,還得是越王殿下的仁慈啊,換成別的地方根本沒有這待遇。”
“我要讓我家的所有小子丫頭都去,學不到聖人之學也學學手藝,以後也不至於餓死自己。”
所有人都在開心地議論這個事兒,卻沒人知道,那個說的唾沫橫飛的農人卻不知道何時失去了蹤影。
嘿嘿,計劃通!
而另一邊,元康帝也帶人進了城。
他看著身後的籬笆,再看看麵前的熙熙攘攘,他不免有些愣神。
這...就是越州城了?就是越州的府城了?
他看著前方熱鬧的景象,咬牙切齒。
“周景和,你這個狗東西!”
“膽敢欺騙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