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吃一口。還不錯哦!”杜萊優把吃過幾口的炸雞腿遞到我眼前。
可能是雞腿太誘人了,我竟然接過手吃將起來。酥脆軟彈,香氣四溢,汁水豐盈。這是左千子做的?那她的手藝可以呀!
我把雞腿吃得隻剩骨頭,杜萊優也不怨我,隻是在一旁笑著。
過了有五六分鍾,可能是出於對杜萊優的欣賞,歌德詩在等杜萊優吃完飯了才開始將事情的原委娓娓道來。
歌德詩站到人群中間,“我跟大家從頭說起吧。”
“可以。”王浩華應了一句。
“2030年,科學家陳升在我國空間站實驗艙創造了人類曆史上第一顆人工合成細胞。這顆細胞是全新的,與任何類型的細胞都不相同,它有一個響亮世界的名字——電子細胞。”
“你說‘2030年’,現在是2030年?”
在這種不用擔任何責任的場合,大家一向很踴躍。
“不是。”歌德詩搖搖頭。“現在是2080年。”
話語一出,砸地有聲。現場響起一片驚愕的叫聲。
“我看過秀婷手機上的時間和日期,你們的時間沒有亂,日期亂了。也不能說亂,在物理學上,管你們這種經曆叫做穿越時空。你們是穿越到未來了。”
“啊?”現場又響起一片齊刷刷的驚叫聲。
我看了一眼杜萊優,她很冷靜,對於最早經曆怪異事件的她來說,穿越時空這種解釋,還不足以激起她內心的波瀾吧。
王浩華站了起來,雙手作下壓狀,示意大家安靜一下。但是歌德詩透露出來的信息實在太勁爆了,僅憑他一人,已經無法控製住場麵,還是會有人發聲問問題。
“我們的空間站建成了?”
“你說‘我國’?你是中國人?”
“別急,別急。”歌德詩作出和王浩華相似的動作。“我一一迴答大家。”
大概是因為歌德詩比較年長,約莫估計得有個四十好幾,出於對長輩的敬意,大家在她說話的時候都很自覺地安靜下來。
“我當然是中國人。我是中塞混血,我母親是中國人,我從小是在中國長大。”她說話時,聲音鏗鏘有力,自豪感洋溢於臉。
“我們的空間站在2021年就已經開始建設,到2030年,空間站的建設達到巔峰,比原計劃多出了十一個艙段,是太空唯一運行的空間站。那時的火箭載人技術已經相當成熟,非航天員也能進駐到空間站,進行長時間的停留。我國科學家陳升就是非航天員出身,她在空間站停留了一年之久,終於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
歌德詩拿起桌麵的一瓶水,喝了幾口,又繼續說。
“電子細胞是偉大性的研究成果。通過靶向試劑的引導,再給予特定的電流信號,能使其大量複製並定向分化成不同類型的人體器官和人體組織。這一項研究發明有望能夠解決捐贈器官緊缺的問題,這項成就也使得陳升的團隊獲得了2030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為第四位獲得此殊榮的中國人。在未來……噢,當然是說那時候的未來,在未來還有望利用電腦編程,將編寫好的行為信息輸送進電子細胞內,使其具有特定的自主性,徹底簡化流程,讓電子細胞真正地走進生活中,造福全人類。可是——”
她突然咬牙切齒起來,臉色也變得難看。大家都等著她講下去,但她顯然是要冷靜一下。她又拿起那瓶礦泉水,遞到嘴邊,沒喝。
“誰有問題可以提出來。”她冷不丁地問道。
我左右環顧,幾乎清一色的凝重表情。不知是信息量巨大沒能及時理清思緒還是說接受能力都很強,不需要額外的提問,反正在我,我隻想她快些進入重點,因為我腦子笨,不記事,說重點的就行。
停頓一會,見無人提問,歌德詩繼續說。
“科技的進步才能促使人類文明的進步。科技本是無國界的,但那些不懷好意的人們卻總想著通過各種卑鄙的手段給這個人類文明的結晶貼上政治、種族、宗教的標簽,使其不再簡單純粹,他們這樣做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你能有我們也得有。自從電子細胞問世後,以米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就開始了各種手段的欺壓,甚至還通過聯合國大會抗訴陳升及其團隊違反人類倫理,簡直無所不用其極。他們的一係非法舉措都旨在逼迫我國作出讓步。”歌德詩將水瓶重重地砸到桌麵上,緩了一會,她才接著說。
“次年,2031年,米方答應用六項高新技術作為交換條件,與我國成立聯合實驗室,共同研究電子細胞的開發與利用。這個聯合實驗室建在東津。……大家應該都知道大地震導致富島核電站發生核泄漏的事故吧。”
“知道。”有十幾人齊聲應道。
“這次事故產生了大量的核汙水。直至到2031年,日-本方麵終究還是不顧社會各界的反對聲音,私自把核汙水排放入海。然而,就在排汙入海後的第二個星期,富島縣附近海域發生了9.8級的超大地震,故此引發了一場人類史上有記載以來的最大規模海嘯災難。大海帶著它積壓已久的憤怒席卷至東津,聯合實驗室也無法幸免於難,發生了生物安全事故。
生物安全事故發生後,日-本方麵不但沒有進行積極的措施應對,更是趁亂將有關於電子細胞的各項研究數據及受汙染的樣品運抵至太平洋彼岸的德寶實驗室。但在同一年,德寶實驗室發生了同類型的生物安全事故,而這次危險級別要更高,發生了電子細胞衍生物的暴走事件。”
“衍生物?”杜萊優突然問道。
歌德詩露出笑容,似乎是對杜萊優的提問感到很開心。
“一種由活人和電子細胞聚合物結合而成的,具有高智商和力量大的怪物,這些怪物統稱為電子細胞衍生物。”歌德詩解釋道。
“電子細胞聚合物又是什麽。”杜萊優追著問。
“喔,怪我解釋不清。電子細胞若隻是單純的培育,不給予靶向試劑和特定的電流信號,那培育出來的隻是電子細胞不斷複製的結果,沒有任何定向性,如同一堆爛肉一般,在這基礎上,把受到過核汙染,開始擁有自主活性的類別,稱作為電子細胞聚合物。”
“這電子細胞也太危險了吧。”肖嘉敏置評道。
“危險的其實是人。”我小聲地嘀咕了一句。
“沒錯,危險的不是電子細胞本身,而是過於貪婪的人。”歌德詩看著我,點了點頭。
“嗯?”被聽到了?我尷尬地低下頭。
歌德詩繼續說。
“兩次生物安全事故,其實都是人為因素造成的。當初日-本不顧反對,將根本不達標的核汙水源源不斷地排入海中,使得附近海域受到了非常嚴重的核汙染,巨大海嘯又把核汙水送迴本土大陸,聯合實驗室被衝毀,培育的電子細胞樣品浸泡於受到核汙染的海水中,促成第一代電子細胞聚合物的誕生,這才發生的生物安全事故。
第二次生物安全事故是基於第一次生物安全事故發生的。原因也很簡單,德寶實驗室得到的數據不完整,加之收到的樣品是電子細胞聚合物。”
“你剛說,發生的是衍生物暴走事件,而衍生物是要和活人結合,難道……”王浩華打斷道。
可能是雞腿太誘人了,我竟然接過手吃將起來。酥脆軟彈,香氣四溢,汁水豐盈。這是左千子做的?那她的手藝可以呀!
我把雞腿吃得隻剩骨頭,杜萊優也不怨我,隻是在一旁笑著。
過了有五六分鍾,可能是出於對杜萊優的欣賞,歌德詩在等杜萊優吃完飯了才開始將事情的原委娓娓道來。
歌德詩站到人群中間,“我跟大家從頭說起吧。”
“可以。”王浩華應了一句。
“2030年,科學家陳升在我國空間站實驗艙創造了人類曆史上第一顆人工合成細胞。這顆細胞是全新的,與任何類型的細胞都不相同,它有一個響亮世界的名字——電子細胞。”
“你說‘2030年’,現在是2030年?”
在這種不用擔任何責任的場合,大家一向很踴躍。
“不是。”歌德詩搖搖頭。“現在是2080年。”
話語一出,砸地有聲。現場響起一片驚愕的叫聲。
“我看過秀婷手機上的時間和日期,你們的時間沒有亂,日期亂了。也不能說亂,在物理學上,管你們這種經曆叫做穿越時空。你們是穿越到未來了。”
“啊?”現場又響起一片齊刷刷的驚叫聲。
我看了一眼杜萊優,她很冷靜,對於最早經曆怪異事件的她來說,穿越時空這種解釋,還不足以激起她內心的波瀾吧。
王浩華站了起來,雙手作下壓狀,示意大家安靜一下。但是歌德詩透露出來的信息實在太勁爆了,僅憑他一人,已經無法控製住場麵,還是會有人發聲問問題。
“我們的空間站建成了?”
“你說‘我國’?你是中國人?”
“別急,別急。”歌德詩作出和王浩華相似的動作。“我一一迴答大家。”
大概是因為歌德詩比較年長,約莫估計得有個四十好幾,出於對長輩的敬意,大家在她說話的時候都很自覺地安靜下來。
“我當然是中國人。我是中塞混血,我母親是中國人,我從小是在中國長大。”她說話時,聲音鏗鏘有力,自豪感洋溢於臉。
“我們的空間站在2021年就已經開始建設,到2030年,空間站的建設達到巔峰,比原計劃多出了十一個艙段,是太空唯一運行的空間站。那時的火箭載人技術已經相當成熟,非航天員也能進駐到空間站,進行長時間的停留。我國科學家陳升就是非航天員出身,她在空間站停留了一年之久,終於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
歌德詩拿起桌麵的一瓶水,喝了幾口,又繼續說。
“電子細胞是偉大性的研究成果。通過靶向試劑的引導,再給予特定的電流信號,能使其大量複製並定向分化成不同類型的人體器官和人體組織。這一項研究發明有望能夠解決捐贈器官緊缺的問題,這項成就也使得陳升的團隊獲得了2030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為第四位獲得此殊榮的中國人。在未來……噢,當然是說那時候的未來,在未來還有望利用電腦編程,將編寫好的行為信息輸送進電子細胞內,使其具有特定的自主性,徹底簡化流程,讓電子細胞真正地走進生活中,造福全人類。可是——”
她突然咬牙切齒起來,臉色也變得難看。大家都等著她講下去,但她顯然是要冷靜一下。她又拿起那瓶礦泉水,遞到嘴邊,沒喝。
“誰有問題可以提出來。”她冷不丁地問道。
我左右環顧,幾乎清一色的凝重表情。不知是信息量巨大沒能及時理清思緒還是說接受能力都很強,不需要額外的提問,反正在我,我隻想她快些進入重點,因為我腦子笨,不記事,說重點的就行。
停頓一會,見無人提問,歌德詩繼續說。
“科技的進步才能促使人類文明的進步。科技本是無國界的,但那些不懷好意的人們卻總想著通過各種卑鄙的手段給這個人類文明的結晶貼上政治、種族、宗教的標簽,使其不再簡單純粹,他們這樣做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你能有我們也得有。自從電子細胞問世後,以米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就開始了各種手段的欺壓,甚至還通過聯合國大會抗訴陳升及其團隊違反人類倫理,簡直無所不用其極。他們的一係非法舉措都旨在逼迫我國作出讓步。”歌德詩將水瓶重重地砸到桌麵上,緩了一會,她才接著說。
“次年,2031年,米方答應用六項高新技術作為交換條件,與我國成立聯合實驗室,共同研究電子細胞的開發與利用。這個聯合實驗室建在東津。……大家應該都知道大地震導致富島核電站發生核泄漏的事故吧。”
“知道。”有十幾人齊聲應道。
“這次事故產生了大量的核汙水。直至到2031年,日-本方麵終究還是不顧社會各界的反對聲音,私自把核汙水排放入海。然而,就在排汙入海後的第二個星期,富島縣附近海域發生了9.8級的超大地震,故此引發了一場人類史上有記載以來的最大規模海嘯災難。大海帶著它積壓已久的憤怒席卷至東津,聯合實驗室也無法幸免於難,發生了生物安全事故。
生物安全事故發生後,日-本方麵不但沒有進行積極的措施應對,更是趁亂將有關於電子細胞的各項研究數據及受汙染的樣品運抵至太平洋彼岸的德寶實驗室。但在同一年,德寶實驗室發生了同類型的生物安全事故,而這次危險級別要更高,發生了電子細胞衍生物的暴走事件。”
“衍生物?”杜萊優突然問道。
歌德詩露出笑容,似乎是對杜萊優的提問感到很開心。
“一種由活人和電子細胞聚合物結合而成的,具有高智商和力量大的怪物,這些怪物統稱為電子細胞衍生物。”歌德詩解釋道。
“電子細胞聚合物又是什麽。”杜萊優追著問。
“喔,怪我解釋不清。電子細胞若隻是單純的培育,不給予靶向試劑和特定的電流信號,那培育出來的隻是電子細胞不斷複製的結果,沒有任何定向性,如同一堆爛肉一般,在這基礎上,把受到過核汙染,開始擁有自主活性的類別,稱作為電子細胞聚合物。”
“這電子細胞也太危險了吧。”肖嘉敏置評道。
“危險的其實是人。”我小聲地嘀咕了一句。
“沒錯,危險的不是電子細胞本身,而是過於貪婪的人。”歌德詩看著我,點了點頭。
“嗯?”被聽到了?我尷尬地低下頭。
歌德詩繼續說。
“兩次生物安全事故,其實都是人為因素造成的。當初日-本不顧反對,將根本不達標的核汙水源源不斷地排入海中,使得附近海域受到了非常嚴重的核汙染,巨大海嘯又把核汙水送迴本土大陸,聯合實驗室被衝毀,培育的電子細胞樣品浸泡於受到核汙染的海水中,促成第一代電子細胞聚合物的誕生,這才發生的生物安全事故。
第二次生物安全事故是基於第一次生物安全事故發生的。原因也很簡單,德寶實驗室得到的數據不完整,加之收到的樣品是電子細胞聚合物。”
“你剛說,發生的是衍生物暴走事件,而衍生物是要和活人結合,難道……”王浩華打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