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印軍開炮 記者拍照2
此時此刻,兩位外國記者正緊張而忙碌地操作著手中的照相機,將眼前這驚心動魄的一幕完整地記錄下來。隨著快門聲此起彼伏,一張張珍貴的照片被定格在了相機裏,成為了英印軍隊攻擊盟國友軍的曆史見證。
外國記者能夠抵達此地,絕非是孫義成亦或趙誌齊蓄意為之,完完全全就是一場巧合罷了。
且說這兩位外國記者,其中一位乃是來自美國《天主教信號雜誌》的記者福爾曼,另一位則是澳大利亞《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的記者斯坦因。單從其所屬工作單位的名號來看,便可知曉他們並非專職從事新聞采訪與報道之事,而是終年遊走於世界各個角落,尋覓適宜的非基督教群體,旨在為教會傳播基督教預先打個前站探探路。
這二位記者著實不辭勞苦,居然一路奔波至喜馬拉雅山脈的南麓地帶,隻為替上帝探尋全新的子民。當他們曆經千辛萬苦終於抵達位於下雅魯藏布江地區的時候,按照常理,自然得先向當地政府打個招唿才行呀,畢竟這裏人生地不熟的,如果萬一不小心走丟或者遇到什麽意外情況導致失蹤了,那可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啦!
美國人和澳大利亞人到了自己的地盤,雖然身份隻是兩位記者,但趙誌齊對此卻是相當重視喲!為啥呢?還不是因為擔心這倆家夥要是在這裏出了啥事,給自己的頂頭上司惹來一堆大麻煩嘛!所以思前想後,趙誌齊最終決定從自己手底下抽調幾名得力的士兵過去專門負責保護這二位“貴客”。
然而,在得知了此次英印軍隊妄圖攻打己方的這個陰險陰謀之後,心思縝密的趙師長瞬間就把主意打到了這兩位記者身上。嘿嘿,如果當英印軍隊率先挑起事端發動挑釁性進攻的時候,剛好被這兩位外國記者給拍個正著,接著再由他們將這些事情原原本本地報道出去……嘖嘖嘖,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啊!
您想想看,身為同盟國的其他國家看到這樣的新聞報道會作何感想呢?尤其是英國方麵又將會如何應對這種局麵呢?一想到這兒,趙誌齊不禁暗自得意起來。
於是,他便巧妙地安排那些負責保護記者的士兵們,不動聲色地將福爾曼和斯坦因悄悄地帶到了班達巴拉地區。更妙的是,在這裏居然讓他們與陳團長成功“偶遇”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順理成章啦,通過陳團長之口,把即將有可能發生的一係列重大事件詳詳細細地講述給了這兩位記者聽。
當這兩位外國記者聽聞對麵的英印軍隊竟然打算攻打自己的盟友時,臉上露出了難以置信的神情。他們瞪大了眼睛看著麵前的陳團長等人,心裏暗自思忖著:“這怎麽可能?一定是這些人在撒謊!”
懷揣著這樣的懷疑,兩人按捺不住內心的好奇與衝動,一心想要跑到對麵去一探究竟,親自核實一下情況是否真如陳團長所說那般。當然,兩人的行動並沒有得逞,被陳團長攔住了。
“二位,請稍安勿躁。現在局勢緊張,貿然前往對麵實在太過危險,很還有可能給自己帶來生命危險,因為對麵已經把這個方向的所有人都看成了敵人,隨時都會開槍射擊。”
“二位不妨在這裏多停留幾日,親眼見證事情的發展,到時候自然就知道我說的到底是真是假了。”
盡管心中充滿了不甘,但麵對陳團長堅決的態度以及合理的勸阻,福爾曼和斯坦因也不得不暫時打消了這個念頭,決定留下來等待最終的結果,看看對麵的英印盟軍是否真的會向他們發起進攻。
還真沒有讓兩位外國記者多等,三天時間不到,他們便如願以償地等到了最終的結果。然而,當這個結果真正呈現在兩人眼前時,兩人卻都不禁瞪大了眼睛,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震驚和憤怒。
遠處的戰場上,炮火連天、硝煙彌漫,原本寧靜祥和的土地此刻已淪為一片廢墟。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發動這場襲擊的竟然不是敵人,而是同為同盟國軍隊的英印部隊!他們將槍口對準了自己的盟友——緬甸友軍,毫不留情地下手攻擊著。
望著眼前這片被戰火肆虐得滿目瘡痍的景象,兩位記者的心情沉重到了極點。他們怎麽也想不通,作為並肩作戰的夥伴,英國人為何會如此絕情絕義?難道他們已經全然不顧及整個同盟國的利益與大局了嗎?
“不行!我們絕對不能坐視不管!”
福爾曼緊握著拳頭,憤憤不平地說道,“必須要把這件事情揭露出來,讓所有的同盟國都看清英國人的真麵目!”斯坦因在一邊也重重地點了點頭,表示讚同。
於是,兩人毫不猶豫地拿起手中的相機,對著被英印軍隊炮火轟擊的戰場不停地拍攝起來。等下他們還要寫戰地報道,用這些照片和文字,將這裏發生的一切告訴全世界、告訴同盟國一方,英國人在攻打自己的盟友。
六月八日上午九點多,就在英印軍隊發起攻擊四個多小時之後,這場原本應該不會被人知曉的戰鬥,被世人知道了!消息來源是兩個不怎麽知名的小報紙--美國《天主教信號雜誌》和澳大利亞《基督教科學箴言報》。
看到報道的人對此並不怎麽重視,直到美國情報機構的人無意中看到,然後指派自己在印度加爾各達的特工前去班達巴拉地區打探之後,這才知曉一切都是真的,於是,世界嘩然了!準確地說,同盟國一方的世界嘩然了!
此時此刻,兩位外國記者正緊張而忙碌地操作著手中的照相機,將眼前這驚心動魄的一幕完整地記錄下來。隨著快門聲此起彼伏,一張張珍貴的照片被定格在了相機裏,成為了英印軍隊攻擊盟國友軍的曆史見證。
外國記者能夠抵達此地,絕非是孫義成亦或趙誌齊蓄意為之,完完全全就是一場巧合罷了。
且說這兩位外國記者,其中一位乃是來自美國《天主教信號雜誌》的記者福爾曼,另一位則是澳大利亞《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的記者斯坦因。單從其所屬工作單位的名號來看,便可知曉他們並非專職從事新聞采訪與報道之事,而是終年遊走於世界各個角落,尋覓適宜的非基督教群體,旨在為教會傳播基督教預先打個前站探探路。
這二位記者著實不辭勞苦,居然一路奔波至喜馬拉雅山脈的南麓地帶,隻為替上帝探尋全新的子民。當他們曆經千辛萬苦終於抵達位於下雅魯藏布江地區的時候,按照常理,自然得先向當地政府打個招唿才行呀,畢竟這裏人生地不熟的,如果萬一不小心走丟或者遇到什麽意外情況導致失蹤了,那可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啦!
美國人和澳大利亞人到了自己的地盤,雖然身份隻是兩位記者,但趙誌齊對此卻是相當重視喲!為啥呢?還不是因為擔心這倆家夥要是在這裏出了啥事,給自己的頂頭上司惹來一堆大麻煩嘛!所以思前想後,趙誌齊最終決定從自己手底下抽調幾名得力的士兵過去專門負責保護這二位“貴客”。
然而,在得知了此次英印軍隊妄圖攻打己方的這個陰險陰謀之後,心思縝密的趙師長瞬間就把主意打到了這兩位記者身上。嘿嘿,如果當英印軍隊率先挑起事端發動挑釁性進攻的時候,剛好被這兩位外國記者給拍個正著,接著再由他們將這些事情原原本本地報道出去……嘖嘖嘖,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啊!
您想想看,身為同盟國的其他國家看到這樣的新聞報道會作何感想呢?尤其是英國方麵又將會如何應對這種局麵呢?一想到這兒,趙誌齊不禁暗自得意起來。
於是,他便巧妙地安排那些負責保護記者的士兵們,不動聲色地將福爾曼和斯坦因悄悄地帶到了班達巴拉地區。更妙的是,在這裏居然讓他們與陳團長成功“偶遇”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順理成章啦,通過陳團長之口,把即將有可能發生的一係列重大事件詳詳細細地講述給了這兩位記者聽。
當這兩位外國記者聽聞對麵的英印軍隊竟然打算攻打自己的盟友時,臉上露出了難以置信的神情。他們瞪大了眼睛看著麵前的陳團長等人,心裏暗自思忖著:“這怎麽可能?一定是這些人在撒謊!”
懷揣著這樣的懷疑,兩人按捺不住內心的好奇與衝動,一心想要跑到對麵去一探究竟,親自核實一下情況是否真如陳團長所說那般。當然,兩人的行動並沒有得逞,被陳團長攔住了。
“二位,請稍安勿躁。現在局勢緊張,貿然前往對麵實在太過危險,很還有可能給自己帶來生命危險,因為對麵已經把這個方向的所有人都看成了敵人,隨時都會開槍射擊。”
“二位不妨在這裏多停留幾日,親眼見證事情的發展,到時候自然就知道我說的到底是真是假了。”
盡管心中充滿了不甘,但麵對陳團長堅決的態度以及合理的勸阻,福爾曼和斯坦因也不得不暫時打消了這個念頭,決定留下來等待最終的結果,看看對麵的英印盟軍是否真的會向他們發起進攻。
還真沒有讓兩位外國記者多等,三天時間不到,他們便如願以償地等到了最終的結果。然而,當這個結果真正呈現在兩人眼前時,兩人卻都不禁瞪大了眼睛,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震驚和憤怒。
遠處的戰場上,炮火連天、硝煙彌漫,原本寧靜祥和的土地此刻已淪為一片廢墟。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發動這場襲擊的竟然不是敵人,而是同為同盟國軍隊的英印部隊!他們將槍口對準了自己的盟友——緬甸友軍,毫不留情地下手攻擊著。
望著眼前這片被戰火肆虐得滿目瘡痍的景象,兩位記者的心情沉重到了極點。他們怎麽也想不通,作為並肩作戰的夥伴,英國人為何會如此絕情絕義?難道他們已經全然不顧及整個同盟國的利益與大局了嗎?
“不行!我們絕對不能坐視不管!”
福爾曼緊握著拳頭,憤憤不平地說道,“必須要把這件事情揭露出來,讓所有的同盟國都看清英國人的真麵目!”斯坦因在一邊也重重地點了點頭,表示讚同。
於是,兩人毫不猶豫地拿起手中的相機,對著被英印軍隊炮火轟擊的戰場不停地拍攝起來。等下他們還要寫戰地報道,用這些照片和文字,將這裏發生的一切告訴全世界、告訴同盟國一方,英國人在攻打自己的盟友。
六月八日上午九點多,就在英印軍隊發起攻擊四個多小時之後,這場原本應該不會被人知曉的戰鬥,被世人知道了!消息來源是兩個不怎麽知名的小報紙--美國《天主教信號雜誌》和澳大利亞《基督教科學箴言報》。
看到報道的人對此並不怎麽重視,直到美國情報機構的人無意中看到,然後指派自己在印度加爾各達的特工前去班達巴拉地區打探之後,這才知曉一切都是真的,於是,世界嘩然了!準確地說,同盟國一方的世界嘩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