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壓軸貢品竟不是羽絨服
三代不能科舉?我剛好第四代 作者:三層肚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沒一會兒,丁鏢頭來到府衙。
“草民丁勇見過知府大人。”
沈遇安放下筆,起身來到一旁,“坐,小平,上茶。”
招唿人坐下,李小平過來上茶,沈遇安示意對方喝茶。
“過些時日,我有一批貨,分別送到平原府皇商鄭家和江南徐老爺手上,年前可否能送到?”
丁鏢頭思索一番,片刻後才開口,“走水路,到江南二十多天,平原府的話,”
丁鏢頭有些遲疑,這時間也不一定,年前,年幾天可就看沈知府什麽時候給貨了。
若現在去,指定能趕得上,甚至還有結餘。
“大人可否告知何時可出貨?”
沈遇安摩挲著下巴,“上廉村的豬才剛出欄,約莫還有十天左右貨能到齊。”
丁鏢頭算了一下時間,露出一個笑容來,“大人,年前能到。”
“行,這次你們鏢局的人辛苦了,不能在嶺南過年,等迴來再給你們一筆賞銀。”
丁鏢頭起身,“餘替手下的兄弟們謝過大人。”
事情談完,沈遇也不多留他。
上廉村,何村長看著麵前堆滿了豬肉,滿麵喜色。
“快點,手腳幹淨點,大人說了,這日後可是咱們嶺南的土儀,誰要是出了差錯,可別怪老頭子心狠了。”
何村長可不能讓那等子眼皮子淺的誤了村子的發展。
早早就發話,誰要是有什麽小動作,全家被逐出村子,甚至會被逐出族譜。
所以上廉村的人不止沒人敢有什麽動作,大家為了日後的好日子,互相監督對方。
“桃溪村的好日子你們可想要過?他們村的雞湯味都飄到咱們村了,孩子們日日聞著味饞得不行,你們不想過上掙錢吃肉的日子嗎?”
“我可都跟齊護衛說好了,等賣了豬肉,分了銀錢,咱們到桃溪村低價買幾隻雞來吃。”
“那桃溪村的雞,不少員外和大戶人家都派人過來買,可想而知那雞肉多香了。”
那雞肉他在桃溪村饞過一次,香得他都想用村子裏的豬換了。
村長的話很有用,大家手腳麻利地忙了起來。
他們村在一個月之前就蓋了個作坊,知府大人說是到時候用豬圈的豬做一些特產賣到外麵的州府。
十天後,鏢局的人來到上廉村和桃溪村把貨物收走。
期間,上廉村光是賣豬蹄豬頭和豬下水給沈家熟食鋪就掙了不少銀錢。
“豬出欄太慢了,貨要賣到江南,銀錢要到年後才能收到。”
何村長的話讓底下的人有些失落。
“村長,可是大家都等著銀錢過年呢。”
“是啊,忙了大半年,就為了掙點銀錢過年呢。”
“安靜,安靜,我還有話要說。”何村長抬手製止了動亂的場麵。
何村長清了一下嗓子,“這些豬可都是知府大人出錢養的,大人心慈,給了些分紅。”
“大人說了,剩下的豬賣到沈家熟食鋪,日結,肯定有錢過年的。”
何村長的話讓大家夥歡喜起來,為了年前這批貨,豬圈的豬提前出欄了,若不是為了過年有錢在手上,其實何村長想再過個一兩個月再讓豬出欄的。
“行了,大家繼續忙吧,豬圈的豬也要仔細伺候好。”
村民們並沒有離開,反而是纏著村長說了一會兒話。
京城。
嶺南進貢的東西到達京城。
金鑾殿中,各位朝臣啟奏完。
殿外傳報。
“嶺南知府進貢。”
朝堂中,對於各地官員進貢早已習慣,往年無人關注的嶺南進貢,因為沈遇安,引人注目起來。
“父皇,沈大人送來的貢品,兒臣可有幸一見?”
原先的太孫公冶謙,如今已被封為太子,不過幾個月,之前沒個正形的公冶謙,這會兒瞧著成熟多了。
公冶謙有些好奇沈遇安會送進貢些什麽,那嶺南可是蠻荒之地,應該也沒什麽好東西吧。
但他又覺得,以先生的才能,說不定能送上些稀奇的物件。
“可。”
已改帝號為文景帝應允,嶺南的進貢被抬到金鑾殿內。
原定海踏入金鑾殿,心中有些激動又有些忐忑。
“參見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沈知府送了些什麽東西過來?讓朕瞧瞧。”
原定海起身,對同伴點頭,“嶺南府特色果脯若幹。”
“噗。”
這果脯一出來,有人直接忍不住笑了出來,要不是陛下還在,那人指定直接大聲笑話出來。
“本以為沈大人去了嶺南,做出什麽功績來,沒想到一些果脯大老遠從嶺南送來。”
原定海看向那出聲的官員,微微低頭道:“嶺南盛產果子,這些果脯隻是知府大人想進獻給陛下,讓陛下嚐一嚐百姓辛苦勞作出來的果脯。”
雖是如此,但隻是些果脯,還是讓不少人意味不明地看著原定海他們。
太子出言道:“父皇,這些果脯兒臣還未見過,可否賞賜給兒臣?”
“這可是沈愛卿特意從嶺南送到京城給朕,太子你這一開口就全拿了可不好。”
天家父子笑著打趣兩句。
“繼續,讓朕看看沈愛卿還給朕送些什麽好東西來。”
“官府和百姓合作的作坊做的蠔油和味精二十壇。”
“這是什麽東西啊?”潘風華和身側的馮大人悄聲嘀咕。
作坊的事,除了朝中大臣,沒什麽人知道。
“之前沈大人送來計劃書,沒想到東西這就做出來了,甚好,稍後讓禦膳房做幾道菜出來。”
太子有些好奇問了一下,得知是做菜的調料,也有些感興趣,難道先生家中的菜這麽好吃,也有這個蠔油和味精的原因麽?
不然為什麽同樣是種菜,先生種的更好吃,他不服。
朝堂上的官員得知隻是調料,眼底的輕慢更顯眼了。
沈遇安不過如此。
“紅珊瑚兩件。”
赤紅的珊瑚讓人眼前一亮。
“深海珍珠三十顆。”
別看珍珠隻有三十顆,可顆顆圓潤飽滿,有男人拇指那般大,大小一致,這可是難得的好物。
“沒想到沈大人剛到嶺南,就得了這般好物,想必沈大人在嶺南得了不少孝敬。”
這是暗喻沈遇安搜刮民膏民脂了。
“這是在貪官何大人暗宅剛搜出來的,大人說借花獻佛,讓陛下恕罪。”
“沈愛卿乃國之棟梁,朕豈會怪罪。”
“嶺南特產,輕柔保暖羽絨服五件。”
羽絨服拿出來,眾人隻覺得比先前的珍珠和珊瑚遜色多了。
等原定海說了這衣服有多保暖,恰巧京城正下雪,太子出聲求了一件試穿。
沒一會兒太子便在朝堂中滿頭大汗起來。
“這衣裳如此輕巧,沒想到竟如此保暖。”
聞言,文景帝示意,大太監拿了一件給陛下觀看。
這比夏日衣裳還要輕便,文景帝滿意地連連點頭,“好好好。”
看著麵前的衣裳,兵部尚書雙眼一亮。
最後,便是壓軸的貢品了。
想到裏麵的東西,原定海臉上的笑加深。
“草民丁勇見過知府大人。”
沈遇安放下筆,起身來到一旁,“坐,小平,上茶。”
招唿人坐下,李小平過來上茶,沈遇安示意對方喝茶。
“過些時日,我有一批貨,分別送到平原府皇商鄭家和江南徐老爺手上,年前可否能送到?”
丁鏢頭思索一番,片刻後才開口,“走水路,到江南二十多天,平原府的話,”
丁鏢頭有些遲疑,這時間也不一定,年前,年幾天可就看沈知府什麽時候給貨了。
若現在去,指定能趕得上,甚至還有結餘。
“大人可否告知何時可出貨?”
沈遇安摩挲著下巴,“上廉村的豬才剛出欄,約莫還有十天左右貨能到齊。”
丁鏢頭算了一下時間,露出一個笑容來,“大人,年前能到。”
“行,這次你們鏢局的人辛苦了,不能在嶺南過年,等迴來再給你們一筆賞銀。”
丁鏢頭起身,“餘替手下的兄弟們謝過大人。”
事情談完,沈遇也不多留他。
上廉村,何村長看著麵前堆滿了豬肉,滿麵喜色。
“快點,手腳幹淨點,大人說了,這日後可是咱們嶺南的土儀,誰要是出了差錯,可別怪老頭子心狠了。”
何村長可不能讓那等子眼皮子淺的誤了村子的發展。
早早就發話,誰要是有什麽小動作,全家被逐出村子,甚至會被逐出族譜。
所以上廉村的人不止沒人敢有什麽動作,大家為了日後的好日子,互相監督對方。
“桃溪村的好日子你們可想要過?他們村的雞湯味都飄到咱們村了,孩子們日日聞著味饞得不行,你們不想過上掙錢吃肉的日子嗎?”
“我可都跟齊護衛說好了,等賣了豬肉,分了銀錢,咱們到桃溪村低價買幾隻雞來吃。”
“那桃溪村的雞,不少員外和大戶人家都派人過來買,可想而知那雞肉多香了。”
那雞肉他在桃溪村饞過一次,香得他都想用村子裏的豬換了。
村長的話很有用,大家手腳麻利地忙了起來。
他們村在一個月之前就蓋了個作坊,知府大人說是到時候用豬圈的豬做一些特產賣到外麵的州府。
十天後,鏢局的人來到上廉村和桃溪村把貨物收走。
期間,上廉村光是賣豬蹄豬頭和豬下水給沈家熟食鋪就掙了不少銀錢。
“豬出欄太慢了,貨要賣到江南,銀錢要到年後才能收到。”
何村長的話讓底下的人有些失落。
“村長,可是大家都等著銀錢過年呢。”
“是啊,忙了大半年,就為了掙點銀錢過年呢。”
“安靜,安靜,我還有話要說。”何村長抬手製止了動亂的場麵。
何村長清了一下嗓子,“這些豬可都是知府大人出錢養的,大人心慈,給了些分紅。”
“大人說了,剩下的豬賣到沈家熟食鋪,日結,肯定有錢過年的。”
何村長的話讓大家夥歡喜起來,為了年前這批貨,豬圈的豬提前出欄了,若不是為了過年有錢在手上,其實何村長想再過個一兩個月再讓豬出欄的。
“行了,大家繼續忙吧,豬圈的豬也要仔細伺候好。”
村民們並沒有離開,反而是纏著村長說了一會兒話。
京城。
嶺南進貢的東西到達京城。
金鑾殿中,各位朝臣啟奏完。
殿外傳報。
“嶺南知府進貢。”
朝堂中,對於各地官員進貢早已習慣,往年無人關注的嶺南進貢,因為沈遇安,引人注目起來。
“父皇,沈大人送來的貢品,兒臣可有幸一見?”
原先的太孫公冶謙,如今已被封為太子,不過幾個月,之前沒個正形的公冶謙,這會兒瞧著成熟多了。
公冶謙有些好奇沈遇安會送進貢些什麽,那嶺南可是蠻荒之地,應該也沒什麽好東西吧。
但他又覺得,以先生的才能,說不定能送上些稀奇的物件。
“可。”
已改帝號為文景帝應允,嶺南的進貢被抬到金鑾殿內。
原定海踏入金鑾殿,心中有些激動又有些忐忑。
“參見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沈知府送了些什麽東西過來?讓朕瞧瞧。”
原定海起身,對同伴點頭,“嶺南府特色果脯若幹。”
“噗。”
這果脯一出來,有人直接忍不住笑了出來,要不是陛下還在,那人指定直接大聲笑話出來。
“本以為沈大人去了嶺南,做出什麽功績來,沒想到一些果脯大老遠從嶺南送來。”
原定海看向那出聲的官員,微微低頭道:“嶺南盛產果子,這些果脯隻是知府大人想進獻給陛下,讓陛下嚐一嚐百姓辛苦勞作出來的果脯。”
雖是如此,但隻是些果脯,還是讓不少人意味不明地看著原定海他們。
太子出言道:“父皇,這些果脯兒臣還未見過,可否賞賜給兒臣?”
“這可是沈愛卿特意從嶺南送到京城給朕,太子你這一開口就全拿了可不好。”
天家父子笑著打趣兩句。
“繼續,讓朕看看沈愛卿還給朕送些什麽好東西來。”
“官府和百姓合作的作坊做的蠔油和味精二十壇。”
“這是什麽東西啊?”潘風華和身側的馮大人悄聲嘀咕。
作坊的事,除了朝中大臣,沒什麽人知道。
“之前沈大人送來計劃書,沒想到東西這就做出來了,甚好,稍後讓禦膳房做幾道菜出來。”
太子有些好奇問了一下,得知是做菜的調料,也有些感興趣,難道先生家中的菜這麽好吃,也有這個蠔油和味精的原因麽?
不然為什麽同樣是種菜,先生種的更好吃,他不服。
朝堂上的官員得知隻是調料,眼底的輕慢更顯眼了。
沈遇安不過如此。
“紅珊瑚兩件。”
赤紅的珊瑚讓人眼前一亮。
“深海珍珠三十顆。”
別看珍珠隻有三十顆,可顆顆圓潤飽滿,有男人拇指那般大,大小一致,這可是難得的好物。
“沒想到沈大人剛到嶺南,就得了這般好物,想必沈大人在嶺南得了不少孝敬。”
這是暗喻沈遇安搜刮民膏民脂了。
“這是在貪官何大人暗宅剛搜出來的,大人說借花獻佛,讓陛下恕罪。”
“沈愛卿乃國之棟梁,朕豈會怪罪。”
“嶺南特產,輕柔保暖羽絨服五件。”
羽絨服拿出來,眾人隻覺得比先前的珍珠和珊瑚遜色多了。
等原定海說了這衣服有多保暖,恰巧京城正下雪,太子出聲求了一件試穿。
沒一會兒太子便在朝堂中滿頭大汗起來。
“這衣裳如此輕巧,沒想到竟如此保暖。”
聞言,文景帝示意,大太監拿了一件給陛下觀看。
這比夏日衣裳還要輕便,文景帝滿意地連連點頭,“好好好。”
看著麵前的衣裳,兵部尚書雙眼一亮。
最後,便是壓軸的貢品了。
想到裏麵的東西,原定海臉上的笑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