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益母草麵膜
古代種田,老婆孩子熱炕頭 作者:皮皮的小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湖州五月進入雨季,一場雨下去地裏草瘋狂生長。
春耕重要,鋤草同樣重要,不然下幾場雨地裏隻剩草,找不著莊稼。
鋤草就是個大工程,除了少部分人堆肥、漚肥、蓋豬舍,其餘人都在地裏跟雜草作鬥爭。
地裏最多的草當屬香附子、牛筋草、鬼針草和馬齒莧。
鬼針草的嫩尖能食用。
用開水焯一焯再泡一泡除去苦澀味,炒吃涼拌都行。
就是沒油的話吃多了搜腸刮肚,餓的快。
馬齒莧也是能吃的野菜。
近六百號人,每日對糧食和蔬菜的消耗極大,馬齒莧和鬼針草嫩尖成了每頓必不可少的菜。
湖州山不成片,一座座山幾乎是獨立存在,野物遠沒有大營子溝的多,要捕大型獵物得去走很遠。
野雞兔子沒多少肉,也不容易打。
沒肉吃就吃河裏的東西。
天天吃,才一個多月,十幾裏長的河道上的河蚌、烏龜、鱉和爬沙蟲的數量銳減,魚也少了。
大魚吃了,小魚丟到稻田裏養著。
隻要能吃的食物,不管是天上飛的、地裏長的,還是水裏遊的,都不放過。
種地雖辛苦,每日有葷腥,也能吃飽,倒也沒讓大家累瘦。
河岸邊除了艾草、席草外,還有許多益母草,艾草和益母草隨處可見並不稀奇,隋玉瞻和馮海潮瞧不上這些草藥。
二人隻往山裏跑,尋找價值更高,京都周邊沒有的藥材。
周誠看著河邊的益母草,突然想起這不僅僅是味活血調經、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藥,現代時有些城市將益母草幼苗當菜吃。
還能將益母草做成麵膜,有美白養顏,淡化色斑,滋潤皮膚的功效。
前世所在曆史上權勢最大的一位女性,據說便是內服外用益母草駐顏。
益母草麵膜不複雜,整株曬幹打磨成粉,用細篩子過兩遍,加麵粉和水搓成雞蛋大的團子,曬幹。
再將曬幹的益母草團子放到有上中下三層的泥爐子裏,爐子上下兩層放炭火,團子放中間用文火烤一天。
烤成潔白細膩的藥團,晾涼後研磨成粉。
益母草灰加水、滑石粉和少量胭脂,調成糊狀就是麵膜。
原材料價格便宜,隻是製作有些麻煩。
楚黛和袁玉竹天生麗質,瓷白的肌膚如凝脂般,沒有一點雜質。
陳芸娘和淩媛娘的皮膚也養好了,白淨沒有斑點。
李芙蕖和呂素禾臉上有些曬斑,可以讓她們試一試。
出來一趟總得給老婆們孩子們帶點禮物。
晚飯後周誠跟一群糙爺們兒在河邊洗了澡,讓他們每人拔一捆,在河邊洗幹淨帶迴去。
葉呈忍不住問:“公爺,難道明日咱們吃益母草?”
他算是長見識了,來了湖州才知道有那麽多可吃的東西。
並且味道還出奇的好。
比如一場雨後田間地頭冒出來的地皮菜。
河蚌肉切成細絲,加生薑花椒辣椒和韭菜一炒,那滋味,頓頓吃都不膩。
還有那啥爬沙蟲,瞧著是挺惡心,越吃越香。
就是太費油,帶來二十兩銀子都讓康縣令幫他買油了。
“太老了,味道不大好,這些是曬幹了做藥。不過,倒是可以收集些益母草種子,種下不到一個月就能吃。”
益母草麵膜的做法肯定不能讓他們知道,得給老婆的脂粉鋪子增添一樣掙錢的產品。
六子在京郊有百畝土地,到冬日京都沒什麽新鮮蔬菜,可以搭棚子種菜。
既能供給酒樓,還能賣。
劉串兒虛心求教:“公爺,益母草怎麽吃?”
“幼苗可以涼拌,煮粥,煮肉片湯,其實很多菜的吃法都差不多。這種比較老,藥性大的可以煮雞蛋。”
說到雞蛋,從京都出來就沒吃過雞蛋。
萬事開頭難,現在的日子確實是有點苦。
剛來時雄心壯誌,別說兩萬畝土地,就是一百萬畝都是灑灑水。
現在過了一個月了,卻隻種了不到八分之一,一方麵糧種不夠,最主要的還是人手問題。
土地不是現成直接就能種,開荒費了不少功夫,現在雨季到了,一些農作物不適合種,甜菜恰好就是這陣子種。
糖的價格太貴,甜菜可以熬糖。
空間裏的甜菜種子夠種六七十畝地的量,保險起見,先種五十畝。
免得出現意外種子沒了。
湖州的氣候還可以種甘蔗,可惜他吃了甘蔗舌頭就起泡,因此當時囤貨的時候就避開了甘蔗。
等秋收後抽空去南方走走,弄些甘蔗和其他種子過來。
隻是,剩餘的地太多,不種實在是浪費。
周誠想種幾樣懶人蔬菜。
比如種一年管十年的洋薑,不但產量高,口感味道都還不錯,還能做成醬菜。
能做成甜味醬菜,也能做酸脆爽口的泡菜
還有魔芋,種一年能收獲三年,產量也很高,並且一斤魔芋能出三到五斤魔芋豆腐。
種這兩樣蔬菜能節省很多人力成本。
他記得在來湖州的路上見到過魔芋,隻不過植株有毒無人食用,也就沒人會吃,更沒人種植。
周誠不愛吃魔芋豆腐,無論怎麽做都不喜歡,今非昔比,但凡是能填飽肚子的農作物他都感興趣。
洋薑大周沒有,空間裏有幾筐帶泥土的洋薑,可以像種土豆一樣種。
第二天,周誠帶了一隊人,趕著騾車和牛車去挖魔芋。
魔芋通常是成片的長,找到一棵附近就有很多。
“盡量不要挖傷根莖,挖壞了就種不了了。”
魔芋的種子就在魔芋根莖上,這時候剛開花,種子要等一兩個月後才有。
魔芋很容易種活,把球挖出來重新換個地方還能繼續種。
“是。”
一行人吭哧吭哧忙活了大半日,先後拉了三車迴去,山窩裏還有不少,明日還能再來挖一天。
大的挑出來吃,小的種地裏。
“魔芋削了皮磨成漿,加草木灰水煮,一定要煮熟,否則會中毒。”
劉串兒點頭如搗蒜:“小人記住了。”
公爺說能吃肯定能吃。
周誠給劉串兒幾副皮手套:“削魔芋皮得戴上手套,皮膚接觸到魔芋粘液會奇癢無比。”
“多謝公爺。”
牛皮手套一看就很貴的樣子,劉串兒本能地想拒絕,一聽奇癢無比,立馬道謝將手套分給兄弟們。
“煮熟後切成薄片,加辣椒花椒一起炒,再放點韭菜和蔥。”
湖州野生魔芋很多,又能增加一道菜,還能飽腹。
姚黃等人湊過來。
“串兒,炒辣些。”
個個都是吃辣高手。
“好嘞。”
周誠挑眉:“魔芋豆腐要好吃油不能少,照咱們這吃法,豬油快沒了吧,這次輪到你們誰貢獻豬油了?”
少爺們自吃過辣椒後就像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無辣不歡。
地裏種的辣椒還沒成熟前,辣椒由他提供,少爺們自己說豬油他們出銀子買。
老實人葉呈:“我帶來的二十兩銀子都花完了。”
吃大鍋飯,人多,再多油也不夠造的。
土豪許鶴鳴手一揮:“我娘給我帶的豬油後日就到。”
春耕重要,鋤草同樣重要,不然下幾場雨地裏隻剩草,找不著莊稼。
鋤草就是個大工程,除了少部分人堆肥、漚肥、蓋豬舍,其餘人都在地裏跟雜草作鬥爭。
地裏最多的草當屬香附子、牛筋草、鬼針草和馬齒莧。
鬼針草的嫩尖能食用。
用開水焯一焯再泡一泡除去苦澀味,炒吃涼拌都行。
就是沒油的話吃多了搜腸刮肚,餓的快。
馬齒莧也是能吃的野菜。
近六百號人,每日對糧食和蔬菜的消耗極大,馬齒莧和鬼針草嫩尖成了每頓必不可少的菜。
湖州山不成片,一座座山幾乎是獨立存在,野物遠沒有大營子溝的多,要捕大型獵物得去走很遠。
野雞兔子沒多少肉,也不容易打。
沒肉吃就吃河裏的東西。
天天吃,才一個多月,十幾裏長的河道上的河蚌、烏龜、鱉和爬沙蟲的數量銳減,魚也少了。
大魚吃了,小魚丟到稻田裏養著。
隻要能吃的食物,不管是天上飛的、地裏長的,還是水裏遊的,都不放過。
種地雖辛苦,每日有葷腥,也能吃飽,倒也沒讓大家累瘦。
河岸邊除了艾草、席草外,還有許多益母草,艾草和益母草隨處可見並不稀奇,隋玉瞻和馮海潮瞧不上這些草藥。
二人隻往山裏跑,尋找價值更高,京都周邊沒有的藥材。
周誠看著河邊的益母草,突然想起這不僅僅是味活血調經、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藥,現代時有些城市將益母草幼苗當菜吃。
還能將益母草做成麵膜,有美白養顏,淡化色斑,滋潤皮膚的功效。
前世所在曆史上權勢最大的一位女性,據說便是內服外用益母草駐顏。
益母草麵膜不複雜,整株曬幹打磨成粉,用細篩子過兩遍,加麵粉和水搓成雞蛋大的團子,曬幹。
再將曬幹的益母草團子放到有上中下三層的泥爐子裏,爐子上下兩層放炭火,團子放中間用文火烤一天。
烤成潔白細膩的藥團,晾涼後研磨成粉。
益母草灰加水、滑石粉和少量胭脂,調成糊狀就是麵膜。
原材料價格便宜,隻是製作有些麻煩。
楚黛和袁玉竹天生麗質,瓷白的肌膚如凝脂般,沒有一點雜質。
陳芸娘和淩媛娘的皮膚也養好了,白淨沒有斑點。
李芙蕖和呂素禾臉上有些曬斑,可以讓她們試一試。
出來一趟總得給老婆們孩子們帶點禮物。
晚飯後周誠跟一群糙爺們兒在河邊洗了澡,讓他們每人拔一捆,在河邊洗幹淨帶迴去。
葉呈忍不住問:“公爺,難道明日咱們吃益母草?”
他算是長見識了,來了湖州才知道有那麽多可吃的東西。
並且味道還出奇的好。
比如一場雨後田間地頭冒出來的地皮菜。
河蚌肉切成細絲,加生薑花椒辣椒和韭菜一炒,那滋味,頓頓吃都不膩。
還有那啥爬沙蟲,瞧著是挺惡心,越吃越香。
就是太費油,帶來二十兩銀子都讓康縣令幫他買油了。
“太老了,味道不大好,這些是曬幹了做藥。不過,倒是可以收集些益母草種子,種下不到一個月就能吃。”
益母草麵膜的做法肯定不能讓他們知道,得給老婆的脂粉鋪子增添一樣掙錢的產品。
六子在京郊有百畝土地,到冬日京都沒什麽新鮮蔬菜,可以搭棚子種菜。
既能供給酒樓,還能賣。
劉串兒虛心求教:“公爺,益母草怎麽吃?”
“幼苗可以涼拌,煮粥,煮肉片湯,其實很多菜的吃法都差不多。這種比較老,藥性大的可以煮雞蛋。”
說到雞蛋,從京都出來就沒吃過雞蛋。
萬事開頭難,現在的日子確實是有點苦。
剛來時雄心壯誌,別說兩萬畝土地,就是一百萬畝都是灑灑水。
現在過了一個月了,卻隻種了不到八分之一,一方麵糧種不夠,最主要的還是人手問題。
土地不是現成直接就能種,開荒費了不少功夫,現在雨季到了,一些農作物不適合種,甜菜恰好就是這陣子種。
糖的價格太貴,甜菜可以熬糖。
空間裏的甜菜種子夠種六七十畝地的量,保險起見,先種五十畝。
免得出現意外種子沒了。
湖州的氣候還可以種甘蔗,可惜他吃了甘蔗舌頭就起泡,因此當時囤貨的時候就避開了甘蔗。
等秋收後抽空去南方走走,弄些甘蔗和其他種子過來。
隻是,剩餘的地太多,不種實在是浪費。
周誠想種幾樣懶人蔬菜。
比如種一年管十年的洋薑,不但產量高,口感味道都還不錯,還能做成醬菜。
能做成甜味醬菜,也能做酸脆爽口的泡菜
還有魔芋,種一年能收獲三年,產量也很高,並且一斤魔芋能出三到五斤魔芋豆腐。
種這兩樣蔬菜能節省很多人力成本。
他記得在來湖州的路上見到過魔芋,隻不過植株有毒無人食用,也就沒人會吃,更沒人種植。
周誠不愛吃魔芋豆腐,無論怎麽做都不喜歡,今非昔比,但凡是能填飽肚子的農作物他都感興趣。
洋薑大周沒有,空間裏有幾筐帶泥土的洋薑,可以像種土豆一樣種。
第二天,周誠帶了一隊人,趕著騾車和牛車去挖魔芋。
魔芋通常是成片的長,找到一棵附近就有很多。
“盡量不要挖傷根莖,挖壞了就種不了了。”
魔芋的種子就在魔芋根莖上,這時候剛開花,種子要等一兩個月後才有。
魔芋很容易種活,把球挖出來重新換個地方還能繼續種。
“是。”
一行人吭哧吭哧忙活了大半日,先後拉了三車迴去,山窩裏還有不少,明日還能再來挖一天。
大的挑出來吃,小的種地裏。
“魔芋削了皮磨成漿,加草木灰水煮,一定要煮熟,否則會中毒。”
劉串兒點頭如搗蒜:“小人記住了。”
公爺說能吃肯定能吃。
周誠給劉串兒幾副皮手套:“削魔芋皮得戴上手套,皮膚接觸到魔芋粘液會奇癢無比。”
“多謝公爺。”
牛皮手套一看就很貴的樣子,劉串兒本能地想拒絕,一聽奇癢無比,立馬道謝將手套分給兄弟們。
“煮熟後切成薄片,加辣椒花椒一起炒,再放點韭菜和蔥。”
湖州野生魔芋很多,又能增加一道菜,還能飽腹。
姚黃等人湊過來。
“串兒,炒辣些。”
個個都是吃辣高手。
“好嘞。”
周誠挑眉:“魔芋豆腐要好吃油不能少,照咱們這吃法,豬油快沒了吧,這次輪到你們誰貢獻豬油了?”
少爺們自吃過辣椒後就像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無辣不歡。
地裏種的辣椒還沒成熟前,辣椒由他提供,少爺們自己說豬油他們出銀子買。
老實人葉呈:“我帶來的二十兩銀子都花完了。”
吃大鍋飯,人多,再多油也不夠造的。
土豪許鶴鳴手一揮:“我娘給我帶的豬油後日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