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得罪不起
古代種田,老婆孩子熱炕頭 作者:皮皮的小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馮清雅的丫鬟親眼看到三人進了府衙,並且是知府大人親自來迎接。
等馮知府幾人走遠,兩人做賊似的進府,跟衙役打聽周誠是什麽身份。
得到答案後都嚇傻了,難怪敢跟小姐說那些話,原來是國公爺,暗暗慶幸方才沒有說不當的話。
二人腳步輕飄飄,不知道是怎麽走迴馮清雅的院落。
馮清雅和張錦正在跟師傅學女紅,馮夫人也在一旁繡花。
馮夫人隻有一雙兒女,無論是兒子還是女兒都是她的寶。
馮堅已經考上了秀才的功名,今年就要下場,課業上她不用操心,也操不上心。
丈夫不納妾沒有通房,後院幹幹淨淨,外麵有大把大把銀子進賬,沒有礙眼的兒媳。
沒什麽煩心事,便將大部分心思都放在小女兒身上。
大家閨秀,琴棋書畫女紅廚藝都得學。
當然,嫁到好人家自會有下人做這一切,但什麽都不會的話,也沒有高門願意求娶。
往下嫁,別說心氣兒高的馮清雅不同意,馮夫人也不同意。
去年就有人來家裏提親,但門第不高,最多就是五品官的兒子。
她這人還是有些見識,想著女兒還小可以再等一等,說不定相公平步青雲,官升一級女兒也能嫁更好的人家。
她賭對了,不到兩年相公再次升官,這次來提親的門第就要高得多。
甚至有三品官員家的公子。
馮夫人還是不急,她女兒長的漂亮,家世好,找好的師傅學一學規矩,學好女紅廚藝琴棋書畫,再過一兩年能嫁更好的人家。
她想將女兒嫁到有爵位高門,有豐厚的家底,一輩子享受不盡榮華富貴。
“夫人,小姐。”
丫鬟囁嚅著喊了聲。
馮夫人皺起了眉頭,一身小家子氣,上不得台麵,思量著得給女兒重新買兩個丫鬟才行。
馮清雅急忙問道:“他們去哪兒了?”
馮清雅憤憤地想,她必須讓周誠跪下給她認錯,並雙手奉上鳳蝶金簪。
不,一支不夠,還得用別的賠罪。
馮夫人不讚同地咳聲,馮清雅立馬坐直了身體。
一名丫鬟低著頭開口:“小姐,他們,他們就在府裏。”
馮清雅柳眉倒豎:“好啊,本小姐沒去找他麻煩,他竟然真敢來告我。”
馮夫人從丫鬟顫抖的手指看出不對勁,沉聲問:“怎麽迴事?說清楚。”
“迴夫人,那人是,是安國公。”
“啊?”馮清雅和張錦大驚失色。
繡花針戳入馮清雅的手指,血珠冒了出來,她仿佛不知道疼一般,從繡架前站起來,難以置信地抓住說話的丫鬟的肩:“此事可真?”
優雅淡定的馮夫人此刻也不淡定了。
女兒是什麽脾氣她了解,不是能吃虧的性子,說話言過其實,女兒這麽大的反應必然是得罪了國公爺。
“是真的,奴婢親眼見大人向國公爺行禮,奴婢怕自己眼花,詢問了衙役,確實是安國公沒錯。”
馮清雅和張錦臉色慘白,六神無主。
不說別的,國公爺要是知道她是誰,在貴人圈子裏傳一傳,她這輩子都別想高嫁。
甚至,因為她得罪了這位爺,比她爹官職更低的人家都看不上她。
馮清雅感覺天塌了,張錦跟她是同樣的想法,暗暗在心裏大喊倒黴。
馮夫人也慌了。
別看她相公在荊州權力很大,但跟國公爺的地位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是萬萬得罪不得的人。
馮夫人穩了穩心神,勉強扯出個得體的表情,她身邊的張嬤嬤客氣地請女紅師傅先迴房歇息。
“跟我來。”
馮夫人冷著臉看了眼馮清雅,率先往自己的院子走。
馮夫人一想到女兒得罪了國公爺會影響丈夫和兒子的前程,對捧在手心裏的女兒就擺不出好臉色。
張錦手足無措地看著馮清雅,不知道是跟著去還是避開。
她爹雖是京官,但隻是六品官,過來十多年,皇帝都換了倆,馮知府得新帝賞識,官運越來越好,她爹還是個默默無聞的六品官。
她能攀上馮家是因為當年馮知府被同窗陷害,差點不能參加科舉,是作為縣令的她爹替馮知府擔保。
馮家欠她爹天大的人情,這些年兩家一直有來往,她從京都荊州也是抱著嫁給馮堅的念頭。
才會在馮清雅受了委屈時迫不及待地替她抱不平,哪知自己竟然捅了大簍子。
方才她為了邀功還跟馮夫人說自己是如何如何幫馮清雅,那時馮夫人以為對方隻是個普通人,還誇她做的好。
現下馮夫人連看都不看她一眼,想必是怪她攛掇馮清雅,將這筆賬算她頭上了。
嫁到馮家是沒機會了,說不定馮夫人還會倒打一耙。
馮清雅此時自身難保,哪裏還有功夫管張錦怎麽想,沒管張錦,連忙跟上馮夫人。
一到自己的院子,馮夫人冷聲問:“安國公知不知道你的身份?”
馮清雅被馮夫人嚴肅的表情嚇的一抖:“不,不知道。”
馮夫人舒了口氣,坐到桌前說:“那還好。”
馮夫人臉色變來變去,好半晌不說話,馮清雅心慌的不行,不安地喚道:“娘。”
“迴你外祖家避一避,過陣子風頭過了再接你迴來。”
一個大男人當街跟兩個小姑娘掐尖,想來不是個好說話的。
馮夫人在心裏歎氣,她女兒想嫁給京都高門恐怕不易了。
但隻要安國公不知道得罪他的人是知府千金,那對她丈夫和兒子的前程就不會有影響。
女兒是她的掌上明珠,前提是,女兒不會影響到馮家的榮華富貴。
否則,不是不可以放棄。
還有張錦,得把人送迴京都,這事要讓張家人知道,好好管管張錦。
馮夫人心思轉的快,一瞬間想了許多。
“我不去。”
外祖父家在鄉下,窮鄉僻壤,她一個官家小姐去那種地方別人會怎麽想。
說不定還以為是她做了什麽丟人的事兒,去鄉下躲風頭。
那她以後還怎麽嫁人。
“你不去也得去,安國公知道你是荊州知府千金,隻要他想,有的是辦法讓你爹丟了官,也有能力讓你哥這輩子都隻是個秀才老爺。”
馮夫人語氣是從未有過的嚴厲。
馮清雅嚇得一抖,委屈的眼淚瞬間掉下來。
周誠還沒離開府衙,馮清雅、張錦以及兩名丫鬟就被馮夫人安排送走。
就連張錦的哥哥張羽煌也一並迴了京都。
他妹妹那張嘴太壞事兒,他們兄妹長的較像,萬一國公爺猜到他們的關係對他沒有好處。
不如先迴去。
馮夫人並未將這事告訴馮知府,隻是找了個借口說自己爹娘身體狀況欠佳,想念多年未見的女兒。
她走不開便讓馮清雅替她盡孝。
馮知府是個孝子,也是個清廉的官。
家中經濟來源除了他的俸祿外,就是前幾年置辦的幾百畝地收的租子,以及馮夫人自己用嫁妝開的鋪子。
隻不過馮夫人沒讓他知道到底有多少家鋪子,掙了多少銀子。
對於自己生辰他從不在意,在他看來自己的生辰就是母親受難的日子,著實沒必要慶賀。
馮清雅替母盡孝他認為甚好,還誇了馮清雅幾句。
對女兒在他生辰前一日離開,且沒跟他道別就走,走的如此倉促他確實有所懷疑,但看馮夫人滿臉對父母的擔憂便沒再多問。
馮夫人也從側麵打聽了下周誠,發現他確實不知道得罪他的人就是馮清雅,這才狠狠鬆了口氣。
國喪期間婚嫁過生辰全都禁止。
馮知府不過生辰,但收到的壽禮不少,有同僚送的、下屬送的,也有本地豪紳商戶送的。
他為官清正,但也清楚人情往來的重要性。
他不收人家未必誇他,反倒認為他架子大看不上這些薄禮,很容易被同僚孤立,甚至會被人聯合起來給他小鞋穿。
不利於開展工作。
禮是收了,隻是沒有辦宴席,備了茶請眾人飲。
“公爺。”
周誠三人和林掌櫃來的時間不早不晚,到的時候荊州有頭有臉的人都已經到了。
在場官員以及豪紳富商全都畢恭畢敬地對周誠行禮。
這一幕承包了林掌櫃一生的震驚。
迴過神來忙不迭地跟眾人一同行禮。
心中滿是忐忑,自己竟然敢跟國公爺稱兄道弟,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
起先還對周誠的話有所懷疑,這下他隻恨自己眼光太差。
周誠笑著拱手:“諸位不必拘禮,今日是馮大人的生辰,雖不能慶賀,大家能一起聚聚互相認識也是幸事。”
馮知府受寵若驚,連忙請周誠坐上主位。
周誠送了一盒藥材,有王中王冬蟲夏草粉、鹿茸、人參、天麻、阿膠、雪蓮花。
六種藥材放在精美的檀香盒裏,送禮很有麵子,除了二十年份的人參以及阿膠較為值錢,其它藥材都很便宜。
林掌櫃用心準備了一份禮物,是玉石擺件。
等馮知府幾人走遠,兩人做賊似的進府,跟衙役打聽周誠是什麽身份。
得到答案後都嚇傻了,難怪敢跟小姐說那些話,原來是國公爺,暗暗慶幸方才沒有說不當的話。
二人腳步輕飄飄,不知道是怎麽走迴馮清雅的院落。
馮清雅和張錦正在跟師傅學女紅,馮夫人也在一旁繡花。
馮夫人隻有一雙兒女,無論是兒子還是女兒都是她的寶。
馮堅已經考上了秀才的功名,今年就要下場,課業上她不用操心,也操不上心。
丈夫不納妾沒有通房,後院幹幹淨淨,外麵有大把大把銀子進賬,沒有礙眼的兒媳。
沒什麽煩心事,便將大部分心思都放在小女兒身上。
大家閨秀,琴棋書畫女紅廚藝都得學。
當然,嫁到好人家自會有下人做這一切,但什麽都不會的話,也沒有高門願意求娶。
往下嫁,別說心氣兒高的馮清雅不同意,馮夫人也不同意。
去年就有人來家裏提親,但門第不高,最多就是五品官的兒子。
她這人還是有些見識,想著女兒還小可以再等一等,說不定相公平步青雲,官升一級女兒也能嫁更好的人家。
她賭對了,不到兩年相公再次升官,這次來提親的門第就要高得多。
甚至有三品官員家的公子。
馮夫人還是不急,她女兒長的漂亮,家世好,找好的師傅學一學規矩,學好女紅廚藝琴棋書畫,再過一兩年能嫁更好的人家。
她想將女兒嫁到有爵位高門,有豐厚的家底,一輩子享受不盡榮華富貴。
“夫人,小姐。”
丫鬟囁嚅著喊了聲。
馮夫人皺起了眉頭,一身小家子氣,上不得台麵,思量著得給女兒重新買兩個丫鬟才行。
馮清雅急忙問道:“他們去哪兒了?”
馮清雅憤憤地想,她必須讓周誠跪下給她認錯,並雙手奉上鳳蝶金簪。
不,一支不夠,還得用別的賠罪。
馮夫人不讚同地咳聲,馮清雅立馬坐直了身體。
一名丫鬟低著頭開口:“小姐,他們,他們就在府裏。”
馮清雅柳眉倒豎:“好啊,本小姐沒去找他麻煩,他竟然真敢來告我。”
馮夫人從丫鬟顫抖的手指看出不對勁,沉聲問:“怎麽迴事?說清楚。”
“迴夫人,那人是,是安國公。”
“啊?”馮清雅和張錦大驚失色。
繡花針戳入馮清雅的手指,血珠冒了出來,她仿佛不知道疼一般,從繡架前站起來,難以置信地抓住說話的丫鬟的肩:“此事可真?”
優雅淡定的馮夫人此刻也不淡定了。
女兒是什麽脾氣她了解,不是能吃虧的性子,說話言過其實,女兒這麽大的反應必然是得罪了國公爺。
“是真的,奴婢親眼見大人向國公爺行禮,奴婢怕自己眼花,詢問了衙役,確實是安國公沒錯。”
馮清雅和張錦臉色慘白,六神無主。
不說別的,國公爺要是知道她是誰,在貴人圈子裏傳一傳,她這輩子都別想高嫁。
甚至,因為她得罪了這位爺,比她爹官職更低的人家都看不上她。
馮清雅感覺天塌了,張錦跟她是同樣的想法,暗暗在心裏大喊倒黴。
馮夫人也慌了。
別看她相公在荊州權力很大,但跟國公爺的地位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是萬萬得罪不得的人。
馮夫人穩了穩心神,勉強扯出個得體的表情,她身邊的張嬤嬤客氣地請女紅師傅先迴房歇息。
“跟我來。”
馮夫人冷著臉看了眼馮清雅,率先往自己的院子走。
馮夫人一想到女兒得罪了國公爺會影響丈夫和兒子的前程,對捧在手心裏的女兒就擺不出好臉色。
張錦手足無措地看著馮清雅,不知道是跟著去還是避開。
她爹雖是京官,但隻是六品官,過來十多年,皇帝都換了倆,馮知府得新帝賞識,官運越來越好,她爹還是個默默無聞的六品官。
她能攀上馮家是因為當年馮知府被同窗陷害,差點不能參加科舉,是作為縣令的她爹替馮知府擔保。
馮家欠她爹天大的人情,這些年兩家一直有來往,她從京都荊州也是抱著嫁給馮堅的念頭。
才會在馮清雅受了委屈時迫不及待地替她抱不平,哪知自己竟然捅了大簍子。
方才她為了邀功還跟馮夫人說自己是如何如何幫馮清雅,那時馮夫人以為對方隻是個普通人,還誇她做的好。
現下馮夫人連看都不看她一眼,想必是怪她攛掇馮清雅,將這筆賬算她頭上了。
嫁到馮家是沒機會了,說不定馮夫人還會倒打一耙。
馮清雅此時自身難保,哪裏還有功夫管張錦怎麽想,沒管張錦,連忙跟上馮夫人。
一到自己的院子,馮夫人冷聲問:“安國公知不知道你的身份?”
馮清雅被馮夫人嚴肅的表情嚇的一抖:“不,不知道。”
馮夫人舒了口氣,坐到桌前說:“那還好。”
馮夫人臉色變來變去,好半晌不說話,馮清雅心慌的不行,不安地喚道:“娘。”
“迴你外祖家避一避,過陣子風頭過了再接你迴來。”
一個大男人當街跟兩個小姑娘掐尖,想來不是個好說話的。
馮夫人在心裏歎氣,她女兒想嫁給京都高門恐怕不易了。
但隻要安國公不知道得罪他的人是知府千金,那對她丈夫和兒子的前程就不會有影響。
女兒是她的掌上明珠,前提是,女兒不會影響到馮家的榮華富貴。
否則,不是不可以放棄。
還有張錦,得把人送迴京都,這事要讓張家人知道,好好管管張錦。
馮夫人心思轉的快,一瞬間想了許多。
“我不去。”
外祖父家在鄉下,窮鄉僻壤,她一個官家小姐去那種地方別人會怎麽想。
說不定還以為是她做了什麽丟人的事兒,去鄉下躲風頭。
那她以後還怎麽嫁人。
“你不去也得去,安國公知道你是荊州知府千金,隻要他想,有的是辦法讓你爹丟了官,也有能力讓你哥這輩子都隻是個秀才老爺。”
馮夫人語氣是從未有過的嚴厲。
馮清雅嚇得一抖,委屈的眼淚瞬間掉下來。
周誠還沒離開府衙,馮清雅、張錦以及兩名丫鬟就被馮夫人安排送走。
就連張錦的哥哥張羽煌也一並迴了京都。
他妹妹那張嘴太壞事兒,他們兄妹長的較像,萬一國公爺猜到他們的關係對他沒有好處。
不如先迴去。
馮夫人並未將這事告訴馮知府,隻是找了個借口說自己爹娘身體狀況欠佳,想念多年未見的女兒。
她走不開便讓馮清雅替她盡孝。
馮知府是個孝子,也是個清廉的官。
家中經濟來源除了他的俸祿外,就是前幾年置辦的幾百畝地收的租子,以及馮夫人自己用嫁妝開的鋪子。
隻不過馮夫人沒讓他知道到底有多少家鋪子,掙了多少銀子。
對於自己生辰他從不在意,在他看來自己的生辰就是母親受難的日子,著實沒必要慶賀。
馮清雅替母盡孝他認為甚好,還誇了馮清雅幾句。
對女兒在他生辰前一日離開,且沒跟他道別就走,走的如此倉促他確實有所懷疑,但看馮夫人滿臉對父母的擔憂便沒再多問。
馮夫人也從側麵打聽了下周誠,發現他確實不知道得罪他的人就是馮清雅,這才狠狠鬆了口氣。
國喪期間婚嫁過生辰全都禁止。
馮知府不過生辰,但收到的壽禮不少,有同僚送的、下屬送的,也有本地豪紳商戶送的。
他為官清正,但也清楚人情往來的重要性。
他不收人家未必誇他,反倒認為他架子大看不上這些薄禮,很容易被同僚孤立,甚至會被人聯合起來給他小鞋穿。
不利於開展工作。
禮是收了,隻是沒有辦宴席,備了茶請眾人飲。
“公爺。”
周誠三人和林掌櫃來的時間不早不晚,到的時候荊州有頭有臉的人都已經到了。
在場官員以及豪紳富商全都畢恭畢敬地對周誠行禮。
這一幕承包了林掌櫃一生的震驚。
迴過神來忙不迭地跟眾人一同行禮。
心中滿是忐忑,自己竟然敢跟國公爺稱兄道弟,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
起先還對周誠的話有所懷疑,這下他隻恨自己眼光太差。
周誠笑著拱手:“諸位不必拘禮,今日是馮大人的生辰,雖不能慶賀,大家能一起聚聚互相認識也是幸事。”
馮知府受寵若驚,連忙請周誠坐上主位。
周誠送了一盒藥材,有王中王冬蟲夏草粉、鹿茸、人參、天麻、阿膠、雪蓮花。
六種藥材放在精美的檀香盒裏,送禮很有麵子,除了二十年份的人參以及阿膠較為值錢,其它藥材都很便宜。
林掌櫃用心準備了一份禮物,是玉石擺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