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崢在金鱗樓開壇授道的消息在臨安城迅速的傳了開,這第一日趙崢也沒有打算講授物理,而是選擇了講解數學,這開壇第一天當然要震懾四方,一舉奠定自己宗師地位。
趙崢的數學水平在時代完全是輾壓式的,那些前來砸場子的道士一個個被趙崢弄得灰頭土腦,隨便一個四位數的加減乘除就殺的他們丟盔卸甲。遇到有些專研的學究,方程組開方也足以令他們撓頭蹲足。
一個上午的比試下來,下午已經沒有人敢再來了,但數學一道遠遠不如物理實驗來的那樣顛覆,那樣精彩,所以前來觀看的市民明顯比昨日少了,但台下仍是人群攘攘。昨日的盛況可是讓禦史連著三封彈劾趙崢賣弄妖法,驚擾市民了,但無疑都被史彌遠給壓了下來。
而趙崢今時此日已經是皇上敕封的“國事”不再是“偏遠地區”來的有些名氣的小道士了,尤其是在趙崢有意將熱氣球一事透露出去,讓趙崢名望更重,。
而且王福財還別出心裁的自製了一個簡單的熱氣球,上麵掛上條幅,為玻璃和香皂打廣告,臨安城更是震動不已。
這一切都讓趙崢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所以趙崢今日所講雖然有些枯燥,但台下未有人散去。講課直到酉時,太陽西落的時候方才罷休。然後預告明日所講乃是地理。
趙崢剛剛講完,馬德芳就在一旁候著,官家要招趙崢進宮,當今皇上可是急著想看到天上的嫦娥。
——
進宮時,趙昀已經吩咐禦膳房為趙崢準備了飯菜。
趙崢吃飯的時候,趙昀也不放過過來詢問望眼鏡的事情。
“國師,這望眼鏡按你所說的現在隻能放大五倍,要觀察到月亮需要四十倍才行。難道以你現在的道法還不能煉製成功嗎?老實說,那嫦娥你見過沒有?長的怎麽樣?”
正在吃飯的趙崢聽見趙昀這般急色,差點把飯噴出來了,這趙昀整日在深宮中,除了造人就沒有什麽事幹了,滿打滿算他今年才二十四歲,正是生龍活虎的年紀,以前老實的漢子現在變得好色也是人之常情:“官家,這玻璃生產雖然容易,但要提高純淨度卻有些困難,我雖然知道方法,但具體經驗畢竟不如那些能工巧匠,所以需要些時日。如果陛下能召集國內的能工巧匠,不出三年,陛下一定能望一望那月亮之上是何景色。”
趙昀正準備一口答應,但想了想還是說道:“這個朕還得仔細掂量一番。”畢竟召集全國的工匠為他造一個偷窺仙女的望眼鏡,他還是覺得這樣做不太好,且不說史彌遠、兩府那邊會反對,就是士林清流也會把罵個狗血淋頭,畢竟剛登上帝位他還是想有一番作為的。
南宋的財政收入在失掉了北方後竟然達到中國古代曆史的巔峰,最高值達到一億兩千萬貫的財政收入,其他時期也維持在一億貫左右,要知道後世號稱康乾盛世的時期最高也不過四千萬兩白銀。
之所以出現這麽高的財政收入,一是商品經濟的發展達到了空前程度,但商稅仍然不是財政收入的大頭,最大依舊是兩稅,也就是田稅。從中也由此可見南宋居民的富裕程度以及受到朝廷盤剝之深。
另外還有一項收入是專營,中國自古以來,鹽鐵這兩項利潤最大的都是由朝廷專營,其他任何人不得插手,販賣私鹽三十斤可就要被殺頭的。除此之外還有茶葉和酒,北宋末年光這些專營就收入四千萬貫左右。
但這麽多的財政收入,仍然使大宋在建國一百多年的時間裏都處於財政危機,掙得多花的也多。眾所周知的原因就是冗兵,冗官。宋朝實行的是募兵製,遇上個天災饑荒的官府害怕那些苦哈哈造反,於是出麵招募,搞到最後大宋一年要養上百萬的軍隊。
所以隻要找準南宋財政這個切入點,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陛下你可知玻璃製造的鏡子市價幾何?”
“這個不清楚,以朕觀之,此物不同凡俗,想必很貴是吧?”
“一千貫!非大富大貴之家不能購買,那陛下你可知道煉製一麵鏡子造價多少?”
“多少?”趙昀也很好奇那鏡子的造價,在他看來要煉製出那麽光滑的鏡子,隻怕也要幾百貫吧。
“隻要一百貫,而且有了能工巧匠改進方法之後的成本還會更低。”趙崢臉不紅心不跳的說出這個數字,其實鏡子的造價那裏需要這麽多,也就十幾貫的成本,但為了避免太過驚世駭俗,趙崢說出了這個數字。
“什麽!”趙昀大吃一驚,這暴利可比食鹽高多了。這個天下的家是他趙昀在當,所以此時他也不禁有些眼紅了。
趙昀眼中那一閃而逝的猜疑和眼紅沒能逃過趙崢,玻璃的暴利隻要被朝廷知曉難保不被專營,專賣,如同食鹽那般。與其這樣還不如大方與朝廷合作:“隻要陛下下令召集能工巧匠煉製玻璃,工錢俸祿,小道自己給,除此之外每年進奉給朝廷兩百萬貫。”
趙昀聽後一驚,盯著趙崢看他是不是在說胡話,這玻璃雖然暴利,但那些大戶人家總不至於一家購買幾十麵鏡子吧。略略算下來,這兩百萬貫趙崢從哪裏拿出。
趙昀將心中疑問說出來後,趙崢笑了笑,這皇帝總算還有些良心:“陛下,這虧本的生意沒人做,趙崢如此做,也是因為我於煉器一途需要大量錢財支持,否則朝廷占利七成又如何?錢財如我是身外浮雲。能為國開源也是趙崢的一番願望。”
說道這裏,趙昀也不禁有些慚愧:“國師一心向道,沒想到還要被這些世俗之物牽絆,朕也是有心向道之人,也被紅塵牽扯,朕於你可算同道之人。”
說道這裏趙崢心也不禁一熱:“陛下福德深厚,開疆擴土,萬世流芳不在話下。若不嫌棄,趙崢與您引為知己如何,共同參悟這天地至理。”
趙昀此時也很開心,四五年沒有人這樣同他說話了,以前那些至交好友在自己登上皇位後紛紛疏遠,有時候也令他黯然神傷。
“隻是,此事還要與史相公商議再說,他勤於政事,有些事情朕也要他拾遺一二。”
趙崢當然不會說,此事已經和史彌遠商量過了,在大宋要調動如此大的人力物力,要想繞過史彌遠那是不可能的。昨夜去他家赴宴趙崢便與史彌遠仔細合計過了。這玻璃一事,史家占利三成全力支持趙崢在臨安開作坊煉製玻璃。
“小道不問政事,此乃天子權柄,趙崢是不會參合的。”
趙昀很滿意趙崢這樣的態度,一想到隻要兩三年便能見到那天上的仙女,自己就火熱不已,今晚定要與國師秉燭夜談。
——
夜晚,相府內史彌遠與鄭清之,薛極,趙汝述商議,兩府宰相全部概括。
“相公,陛下昨日下了中旨,官家心思最近有些捉摸不透。”薛極乃是史彌遠頭號親信簽樞密院事,也算一朝宰相,可是對史彌遠仍然是畢恭畢敬,不敢稍有逾越。
史彌遠沒有開口,而是點了坐在身旁的鄭清之的將:“文叔,你以為何?”
鄭清之隻能算是史彌遠的盟友,所以史彌遠對他也多有敬重,但鄭清之卻對皇帝多有厚望,畢竟皇上正當盛年,而史彌遠眼下已經是風中殘燭:“官家沉迷外物,好道法,非善事。”他隻提點了當今皇上隻是沉迷外物,這不正是大家希望的事情嗎?天子有了其他事情幹,這政事不正好落在他們這些宰執身上嗎?同時也暗暗警示,天子畢竟是天子,如果隻因為一道中旨就要大驚小怪,此非善事。
史彌遠點了點,看不出臉上喜惡,他年歲漸大,身子有些乏了,於是端起了茶杯。
眾人紛紛告退,端茶送客,大家也識趣。
史彌遠在綠衣的攙扶下一直將鄭清之他們送到門口。
出了相府,待鄭清之走後,趙汝述在薛極麵前微微歎氣道:“相公老了!”
薛極驟然迴頭:“明可,你這是何意!”
趙汝述沒有迴答,坐上自己轎子,淡淡說了聲:“走吧……”
薛極站在原地,有些驚愕,自己要不要將此事告訴相公?臨安城突然電閃雷鳴,大雨傾盆。
;
趙崢的數學水平在時代完全是輾壓式的,那些前來砸場子的道士一個個被趙崢弄得灰頭土腦,隨便一個四位數的加減乘除就殺的他們丟盔卸甲。遇到有些專研的學究,方程組開方也足以令他們撓頭蹲足。
一個上午的比試下來,下午已經沒有人敢再來了,但數學一道遠遠不如物理實驗來的那樣顛覆,那樣精彩,所以前來觀看的市民明顯比昨日少了,但台下仍是人群攘攘。昨日的盛況可是讓禦史連著三封彈劾趙崢賣弄妖法,驚擾市民了,但無疑都被史彌遠給壓了下來。
而趙崢今時此日已經是皇上敕封的“國事”不再是“偏遠地區”來的有些名氣的小道士了,尤其是在趙崢有意將熱氣球一事透露出去,讓趙崢名望更重,。
而且王福財還別出心裁的自製了一個簡單的熱氣球,上麵掛上條幅,為玻璃和香皂打廣告,臨安城更是震動不已。
這一切都讓趙崢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所以趙崢今日所講雖然有些枯燥,但台下未有人散去。講課直到酉時,太陽西落的時候方才罷休。然後預告明日所講乃是地理。
趙崢剛剛講完,馬德芳就在一旁候著,官家要招趙崢進宮,當今皇上可是急著想看到天上的嫦娥。
——
進宮時,趙昀已經吩咐禦膳房為趙崢準備了飯菜。
趙崢吃飯的時候,趙昀也不放過過來詢問望眼鏡的事情。
“國師,這望眼鏡按你所說的現在隻能放大五倍,要觀察到月亮需要四十倍才行。難道以你現在的道法還不能煉製成功嗎?老實說,那嫦娥你見過沒有?長的怎麽樣?”
正在吃飯的趙崢聽見趙昀這般急色,差點把飯噴出來了,這趙昀整日在深宮中,除了造人就沒有什麽事幹了,滿打滿算他今年才二十四歲,正是生龍活虎的年紀,以前老實的漢子現在變得好色也是人之常情:“官家,這玻璃生產雖然容易,但要提高純淨度卻有些困難,我雖然知道方法,但具體經驗畢竟不如那些能工巧匠,所以需要些時日。如果陛下能召集國內的能工巧匠,不出三年,陛下一定能望一望那月亮之上是何景色。”
趙昀正準備一口答應,但想了想還是說道:“這個朕還得仔細掂量一番。”畢竟召集全國的工匠為他造一個偷窺仙女的望眼鏡,他還是覺得這樣做不太好,且不說史彌遠、兩府那邊會反對,就是士林清流也會把罵個狗血淋頭,畢竟剛登上帝位他還是想有一番作為的。
南宋的財政收入在失掉了北方後竟然達到中國古代曆史的巔峰,最高值達到一億兩千萬貫的財政收入,其他時期也維持在一億貫左右,要知道後世號稱康乾盛世的時期最高也不過四千萬兩白銀。
之所以出現這麽高的財政收入,一是商品經濟的發展達到了空前程度,但商稅仍然不是財政收入的大頭,最大依舊是兩稅,也就是田稅。從中也由此可見南宋居民的富裕程度以及受到朝廷盤剝之深。
另外還有一項收入是專營,中國自古以來,鹽鐵這兩項利潤最大的都是由朝廷專營,其他任何人不得插手,販賣私鹽三十斤可就要被殺頭的。除此之外還有茶葉和酒,北宋末年光這些專營就收入四千萬貫左右。
但這麽多的財政收入,仍然使大宋在建國一百多年的時間裏都處於財政危機,掙得多花的也多。眾所周知的原因就是冗兵,冗官。宋朝實行的是募兵製,遇上個天災饑荒的官府害怕那些苦哈哈造反,於是出麵招募,搞到最後大宋一年要養上百萬的軍隊。
所以隻要找準南宋財政這個切入點,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陛下你可知玻璃製造的鏡子市價幾何?”
“這個不清楚,以朕觀之,此物不同凡俗,想必很貴是吧?”
“一千貫!非大富大貴之家不能購買,那陛下你可知道煉製一麵鏡子造價多少?”
“多少?”趙昀也很好奇那鏡子的造價,在他看來要煉製出那麽光滑的鏡子,隻怕也要幾百貫吧。
“隻要一百貫,而且有了能工巧匠改進方法之後的成本還會更低。”趙崢臉不紅心不跳的說出這個數字,其實鏡子的造價那裏需要這麽多,也就十幾貫的成本,但為了避免太過驚世駭俗,趙崢說出了這個數字。
“什麽!”趙昀大吃一驚,這暴利可比食鹽高多了。這個天下的家是他趙昀在當,所以此時他也不禁有些眼紅了。
趙昀眼中那一閃而逝的猜疑和眼紅沒能逃過趙崢,玻璃的暴利隻要被朝廷知曉難保不被專營,專賣,如同食鹽那般。與其這樣還不如大方與朝廷合作:“隻要陛下下令召集能工巧匠煉製玻璃,工錢俸祿,小道自己給,除此之外每年進奉給朝廷兩百萬貫。”
趙昀聽後一驚,盯著趙崢看他是不是在說胡話,這玻璃雖然暴利,但那些大戶人家總不至於一家購買幾十麵鏡子吧。略略算下來,這兩百萬貫趙崢從哪裏拿出。
趙昀將心中疑問說出來後,趙崢笑了笑,這皇帝總算還有些良心:“陛下,這虧本的生意沒人做,趙崢如此做,也是因為我於煉器一途需要大量錢財支持,否則朝廷占利七成又如何?錢財如我是身外浮雲。能為國開源也是趙崢的一番願望。”
說道這裏,趙昀也不禁有些慚愧:“國師一心向道,沒想到還要被這些世俗之物牽絆,朕也是有心向道之人,也被紅塵牽扯,朕於你可算同道之人。”
說道這裏趙崢心也不禁一熱:“陛下福德深厚,開疆擴土,萬世流芳不在話下。若不嫌棄,趙崢與您引為知己如何,共同參悟這天地至理。”
趙昀此時也很開心,四五年沒有人這樣同他說話了,以前那些至交好友在自己登上皇位後紛紛疏遠,有時候也令他黯然神傷。
“隻是,此事還要與史相公商議再說,他勤於政事,有些事情朕也要他拾遺一二。”
趙崢當然不會說,此事已經和史彌遠商量過了,在大宋要調動如此大的人力物力,要想繞過史彌遠那是不可能的。昨夜去他家赴宴趙崢便與史彌遠仔細合計過了。這玻璃一事,史家占利三成全力支持趙崢在臨安開作坊煉製玻璃。
“小道不問政事,此乃天子權柄,趙崢是不會參合的。”
趙昀很滿意趙崢這樣的態度,一想到隻要兩三年便能見到那天上的仙女,自己就火熱不已,今晚定要與國師秉燭夜談。
——
夜晚,相府內史彌遠與鄭清之,薛極,趙汝述商議,兩府宰相全部概括。
“相公,陛下昨日下了中旨,官家心思最近有些捉摸不透。”薛極乃是史彌遠頭號親信簽樞密院事,也算一朝宰相,可是對史彌遠仍然是畢恭畢敬,不敢稍有逾越。
史彌遠沒有開口,而是點了坐在身旁的鄭清之的將:“文叔,你以為何?”
鄭清之隻能算是史彌遠的盟友,所以史彌遠對他也多有敬重,但鄭清之卻對皇帝多有厚望,畢竟皇上正當盛年,而史彌遠眼下已經是風中殘燭:“官家沉迷外物,好道法,非善事。”他隻提點了當今皇上隻是沉迷外物,這不正是大家希望的事情嗎?天子有了其他事情幹,這政事不正好落在他們這些宰執身上嗎?同時也暗暗警示,天子畢竟是天子,如果隻因為一道中旨就要大驚小怪,此非善事。
史彌遠點了點,看不出臉上喜惡,他年歲漸大,身子有些乏了,於是端起了茶杯。
眾人紛紛告退,端茶送客,大家也識趣。
史彌遠在綠衣的攙扶下一直將鄭清之他們送到門口。
出了相府,待鄭清之走後,趙汝述在薛極麵前微微歎氣道:“相公老了!”
薛極驟然迴頭:“明可,你這是何意!”
趙汝述沒有迴答,坐上自己轎子,淡淡說了聲:“走吧……”
薛極站在原地,有些驚愕,自己要不要將此事告訴相公?臨安城突然電閃雷鳴,大雨傾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