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諸城是密州的州府所在,是顏傾武想要重點控製的地方,自然也是新舊思想衝突最為激勵的地方。
諸城進出城都要進行嚴格的搜查,看是否夾帶了武器,但對於身份卻並不重視,山東曆經戰亂,戶籍不知道丟在了什麽地方,被那支義軍焚毀了。再加上顏傾武又鼓勵經商,商旅來往不絕,所以這身份自然盤查不了。
趙崢從梁鄉帶來一百多人過來,沒想到剛到了城門第一步就被難住了,那些兵丁盤查的極為仔細,不僅會仔細盤查商人的行李、貨物。還會搜身,至於如果有女眷不方便,那也不要緊,因為城門排查的兵卒不單有男兵,還有女兵。
趙崢車隊藏著大量武器不說,就是玻璃、香皂這些沒有市舶司開的證明的商品也進不了城,尤其是城牆上的告示裏大大寫著各種商品的稅金。
其中像玻璃、香皂、香水這種奢侈品的稅金高的出奇,而向大米、小麥這些貨物則隻象征性的收取稅金,並且無論什麽貨物進出城必須要有官府開出的的驗收證明和稅金憑證,沒有憑證的一律按走私論處,要當場繳納稅金和一定的罰金。趙崢倒不怕繳這些稅金,而是自己所帶這些玻璃、香皂數量巨大,一定會驚動官府的,到時候想不驚動顏傾武都困難。
而且宋道士也在趙崢的車隊裏,到現在他還以為趙崢販賣的是絲綢瓷器等東西,走的是正規渠道。所以也不能在城門外停留太長時間仔細謀劃以免讓他起疑。
沒辦法趙崢隻好讓盧有誌輕車簡行先進城,想辦法賄賂一下守門的城門的守衛,讓他們通行。然而令人崩潰的是,那些守門的兵丁出奇的稱職,盧有誌派出去試圖行賄的人直接被抓了,直接被打了五大板。
趙崢聽到消息感到匪夷所思,來到這個時代他聽說有清官的,卻不曾遇到如此較真的兵卒,這麽廉潔的隊伍。顏傾武是怎麽鍛煉的。
“趙小哥,這到底是怎麽一迴事,怎麽還不走?”宋道士在見車隊在城門外等了近一個時辰,不免的好奇詢問?
“老家遇到了點急事。我得讓人安排人手迴去,所以要耽擱一些時間,請仙長見諒。”
“嗯,你先慢慢處理,貧道唐突了。”
趙崢打發了宋道士後。覺得再等下去也不會有什麽結果,還好自己車隊裏除了些玻璃、香皂外,還弄了點瓷器、絲綢等尋常商品。所以當下決定先帶十幾個人進去,其他人在城外找個地方看管這些武器、商品。
此次與趙崢隨行共有五百多號人,除了留在船上的幾十人,大部分都留在了梁鄉,趙崢這次帶百多人來諸城,沒想到最後隻有十幾個進城。
宋道士疑惑的看著近百人留在了原地,察覺到了有什麽不對,但一路上他與趙崢相談甚歡。覺得趙崢不應該是那種作奸犯科的歹人,於是好心的提點了幾句:“別的地方貧道不敢保證,但這密州一帶賦稅,皆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交點賦稅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趙崢驚訝於宋道士的敏銳,那些火器是萬萬帶不進城的,所以隻好含糊的答應,打個馬虎眼就過去了。
二十多輛馬車現在隻剩五輛了,趙崢進城的時候,特意看了看貼在牆上的告示。終於明白這些兵卒為何會這麽廉潔了。
“不服從上級指令者,斬!
奸淫虜掠者,斬!
……
貪贓瀆職,克扣商旅者。斬!”
一條條軍規下來,堪比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貪汙瀆職後麵還特意加上克扣商旅幾個字,足以說明密州對商業的重視。最重要的告示上還貼著如果有兵卒違反告示上的規定,歡迎前去檢舉,並且檢舉流程十分簡單。隻要寫封書信,投到諸城內到處設有的檢舉箱內就可以了。
令趙崢感到衝擊的是,城門上懸著兩顆人頭,旁邊寫的是:“克扣商旅,斬之以儆效尤。”
趙崢收起了輕視之心,發現守門的兵卒身上的布料都是上等的,不像南方一些城門的守衛看著活活像個討飯的,他們的臉上居然還時刻帶著若有若無的微笑。著實讓人眼睛一亮。
趙崢車隊裏的瓷器與絲綢很快被收出來的。
為首守將過來,沒有警察逮著犯人那樣兇神惡煞,詢問道:“這些貨物是從什麽地方來的?可曾在密州其他地方繳過商稅,如果有就不需要再繳納了,如果沒有還請你到衙門辦理。”
說著守將為趙崢指了旁邊修築一棟宅子,牌匾上寫著商稅科三個字,全部都是單門進入,共九個窗口,如同後世車票售賣的地方。
趙崢老實迴答:“從揚州過來,沒到密州其他地方交過稅。”
那守將也不生氣:“咱們都是大宋子民,密州窮困,物質缺乏,希望這位小哥你常來密州經商,咱們密州的硝石、石膏、煤炭品質都是數一數二,價格低廉。”
趙崢有些驚訝,這守將居然開始向自己招商引資,他有些懷疑自己是不是走錯了地方,最關鍵的是這守將自稱大宋子民,密州才入宋境不過一年時間,自然不會對宋國產生多大歸屬感,但仍就這般自然的就說出“咱們都是大宋子民”這句話,可見顏傾武對軍隊的思想改造有多麽成功。
宋道士見前麵檢查的隊伍停頓,就下了馬車,守將顯然是認識,熱情的招唿:“宋仙長,別來無恙。”
宋道士頷首:“去了一趟梁鄉,有些事情想請教寧真人,這位趙小哥是我從梁鄉帶來的。”
“失敬,失敬!”那守將朝趙崢說道。
這已經是城門的最後一道關卡了,需要收身才能經過,宋道長雖然與他們熟識,但也必須經過收身,宋道士也相當配合的。
接著輪到趙崢的時候,那守將當場就黑臉了,因為他從趙崢的腰間搜出了一把燧發槍。這可是官府嚴禁私自攜帶的東西,但他當他看到燧發槍槍管上刻上了黃石二字時,臉色又變了,黃石是白雲宮煉器道的一名宗師,是專門研製火器的六大學宗,這六人中又以黃石的技藝最為精湛,隨著火器在山東戰場的決定作用,這黃石先生的名字在山東一地可謂是如雷貫耳,這槍管刻有他的名字,說明此物乃是他親手打造,絕對不是市麵的那些燧發槍,因為那些燧發槍的槍管上隻會刻上“白雲宮製”。
“敢問這東西你是怎麽得來的?”能得到黃石先生親手做的燧發槍,無一不是宋國大人物,所以守將小心翼翼的應對。
“從其他商人那裏買的。”
“那位商人?”
“棗陽商會,王會首。我與他有些姻親,所以能從他手裏購買此槍”
王大財神的名字在山東可謂是如雷貫耳,這山東的四成糧食,三成藥材,全部的武器都是在與王福財做生意,而誰都知道棗陽商會後麵站著的是誰。
趙崢見守將神色大動,以為通過王福財的大名,守將會歸還自己的燧發槍,放自己一馬,但那守將卻是徑直的將燧發槍收走,然後給趙崢寫了一張收條:“本將按規章辦事,還望趙小哥不要見怪,這燧發槍暫時壓在這裏,您什麽時候出城了,就拿著這章字條取迴去就行了,火器會一直放在這裏的守衛庭裏,不會耽擱你多少時間的。”
趙崢拱手:“為了防身之用,還望將軍行個方便。”
守將笑道:“您放心,城內絕對安全,不會有宵小之徒逞兇的。”
趙崢見狀也隻好作罷,決定與宋道士想拜會寧真人先。
——
諸城果然不比梁鄉,繁華的景象依稀有了江南諸州府的模樣,不一樣的是街頭隨處可見忙碌做活的婦女,還有隨處販賣報紙的。
報紙最早出現在北宋,那個時候已經有了報紙的雛形,隻是礙於印刷的速度,傳播的途徑,以及麵向對象,都極大的阻止了報紙的發展。
宋朝的識字率雖然較高,但書麵文書都是用文言文書寫,且不加標點,遠不是一般民眾能看懂的,所以趙崢才會不留餘力的推廣白話文與標點,否則知識的傳播都還是士大夫的禁臠,報紙與科技書籍要想普及那隻是癡人說夢,趙崢礙於南方儒家勢力,暫時沒有提及報紙一事,沒想到顏傾武卻先做,比他看起來更像一個穿越者。
趙崢得到這個答案不禁苦笑起來,山東如同一個破舊不堪,搖搖欲墜的屋子,就算推到重建也不覺的可惜,但宋國就像一座外表破爛但內部卻有許多精美的裝飾,稍不注意就會打爛裏麵的壇壇罐罐,讓趙崢一直不得不小心翼翼。
趙崢在報停裏買了一份報紙,第一版的主要的標題是顏傾武在營州前線抗擊金軍大獲全勝的消息,滿篇都是顏傾武的個人崇拜,然後主板的下方,則是白雲宮的專欄,這次期是專門介紹白雲宮長生道的專題,滿篇的虛假不說,還一陣吹噓,然後第二版則是諸城裏的商業信息,今日的各種大宗商品的均價,各個商家尋求合作的消息,店鋪轉租的訊息等等。
然後趙崢翻到的閑聞趣談這一版,基本上就是後世的八卦消息,而這版頭條赫然就是“趙真君與顏將軍的花前月下。”(未完待續。)
ps:(前文的官家的小姐指的是官宦人家的小姐,不是公主。)
求推薦票
諸城是密州的州府所在,是顏傾武想要重點控製的地方,自然也是新舊思想衝突最為激勵的地方。
諸城進出城都要進行嚴格的搜查,看是否夾帶了武器,但對於身份卻並不重視,山東曆經戰亂,戶籍不知道丟在了什麽地方,被那支義軍焚毀了。再加上顏傾武又鼓勵經商,商旅來往不絕,所以這身份自然盤查不了。
趙崢從梁鄉帶來一百多人過來,沒想到剛到了城門第一步就被難住了,那些兵丁盤查的極為仔細,不僅會仔細盤查商人的行李、貨物。還會搜身,至於如果有女眷不方便,那也不要緊,因為城門排查的兵卒不單有男兵,還有女兵。
趙崢車隊藏著大量武器不說,就是玻璃、香皂這些沒有市舶司開的證明的商品也進不了城,尤其是城牆上的告示裏大大寫著各種商品的稅金。
其中像玻璃、香皂、香水這種奢侈品的稅金高的出奇,而向大米、小麥這些貨物則隻象征性的收取稅金,並且無論什麽貨物進出城必須要有官府開出的的驗收證明和稅金憑證,沒有憑證的一律按走私論處,要當場繳納稅金和一定的罰金。趙崢倒不怕繳這些稅金,而是自己所帶這些玻璃、香皂數量巨大,一定會驚動官府的,到時候想不驚動顏傾武都困難。
而且宋道士也在趙崢的車隊裏,到現在他還以為趙崢販賣的是絲綢瓷器等東西,走的是正規渠道。所以也不能在城門外停留太長時間仔細謀劃以免讓他起疑。
沒辦法趙崢隻好讓盧有誌輕車簡行先進城,想辦法賄賂一下守門的城門的守衛,讓他們通行。然而令人崩潰的是,那些守門的兵丁出奇的稱職,盧有誌派出去試圖行賄的人直接被抓了,直接被打了五大板。
趙崢聽到消息感到匪夷所思,來到這個時代他聽說有清官的,卻不曾遇到如此較真的兵卒,這麽廉潔的隊伍。顏傾武是怎麽鍛煉的。
“趙小哥,這到底是怎麽一迴事,怎麽還不走?”宋道士在見車隊在城門外等了近一個時辰,不免的好奇詢問?
“老家遇到了點急事。我得讓人安排人手迴去,所以要耽擱一些時間,請仙長見諒。”
“嗯,你先慢慢處理,貧道唐突了。”
趙崢打發了宋道士後。覺得再等下去也不會有什麽結果,還好自己車隊裏除了些玻璃、香皂外,還弄了點瓷器、絲綢等尋常商品。所以當下決定先帶十幾個人進去,其他人在城外找個地方看管這些武器、商品。
此次與趙崢隨行共有五百多號人,除了留在船上的幾十人,大部分都留在了梁鄉,趙崢這次帶百多人來諸城,沒想到最後隻有十幾個進城。
宋道士疑惑的看著近百人留在了原地,察覺到了有什麽不對,但一路上他與趙崢相談甚歡。覺得趙崢不應該是那種作奸犯科的歹人,於是好心的提點了幾句:“別的地方貧道不敢保證,但這密州一帶賦稅,皆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交點賦稅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趙崢驚訝於宋道士的敏銳,那些火器是萬萬帶不進城的,所以隻好含糊的答應,打個馬虎眼就過去了。
二十多輛馬車現在隻剩五輛了,趙崢進城的時候,特意看了看貼在牆上的告示。終於明白這些兵卒為何會這麽廉潔了。
“不服從上級指令者,斬!
奸淫虜掠者,斬!
……
貪贓瀆職,克扣商旅者。斬!”
一條條軍規下來,堪比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貪汙瀆職後麵還特意加上克扣商旅幾個字,足以說明密州對商業的重視。最重要的告示上還貼著如果有兵卒違反告示上的規定,歡迎前去檢舉,並且檢舉流程十分簡單。隻要寫封書信,投到諸城內到處設有的檢舉箱內就可以了。
令趙崢感到衝擊的是,城門上懸著兩顆人頭,旁邊寫的是:“克扣商旅,斬之以儆效尤。”
趙崢收起了輕視之心,發現守門的兵卒身上的布料都是上等的,不像南方一些城門的守衛看著活活像個討飯的,他們的臉上居然還時刻帶著若有若無的微笑。著實讓人眼睛一亮。
趙崢車隊裏的瓷器與絲綢很快被收出來的。
為首守將過來,沒有警察逮著犯人那樣兇神惡煞,詢問道:“這些貨物是從什麽地方來的?可曾在密州其他地方繳過商稅,如果有就不需要再繳納了,如果沒有還請你到衙門辦理。”
說著守將為趙崢指了旁邊修築一棟宅子,牌匾上寫著商稅科三個字,全部都是單門進入,共九個窗口,如同後世車票售賣的地方。
趙崢老實迴答:“從揚州過來,沒到密州其他地方交過稅。”
那守將也不生氣:“咱們都是大宋子民,密州窮困,物質缺乏,希望這位小哥你常來密州經商,咱們密州的硝石、石膏、煤炭品質都是數一數二,價格低廉。”
趙崢有些驚訝,這守將居然開始向自己招商引資,他有些懷疑自己是不是走錯了地方,最關鍵的是這守將自稱大宋子民,密州才入宋境不過一年時間,自然不會對宋國產生多大歸屬感,但仍就這般自然的就說出“咱們都是大宋子民”這句話,可見顏傾武對軍隊的思想改造有多麽成功。
宋道士見前麵檢查的隊伍停頓,就下了馬車,守將顯然是認識,熱情的招唿:“宋仙長,別來無恙。”
宋道士頷首:“去了一趟梁鄉,有些事情想請教寧真人,這位趙小哥是我從梁鄉帶來的。”
“失敬,失敬!”那守將朝趙崢說道。
這已經是城門的最後一道關卡了,需要收身才能經過,宋道長雖然與他們熟識,但也必須經過收身,宋道士也相當配合的。
接著輪到趙崢的時候,那守將當場就黑臉了,因為他從趙崢的腰間搜出了一把燧發槍。這可是官府嚴禁私自攜帶的東西,但他當他看到燧發槍槍管上刻上了黃石二字時,臉色又變了,黃石是白雲宮煉器道的一名宗師,是專門研製火器的六大學宗,這六人中又以黃石的技藝最為精湛,隨著火器在山東戰場的決定作用,這黃石先生的名字在山東一地可謂是如雷貫耳,這槍管刻有他的名字,說明此物乃是他親手打造,絕對不是市麵的那些燧發槍,因為那些燧發槍的槍管上隻會刻上“白雲宮製”。
“敢問這東西你是怎麽得來的?”能得到黃石先生親手做的燧發槍,無一不是宋國大人物,所以守將小心翼翼的應對。
“從其他商人那裏買的。”
“那位商人?”
“棗陽商會,王會首。我與他有些姻親,所以能從他手裏購買此槍”
王大財神的名字在山東可謂是如雷貫耳,這山東的四成糧食,三成藥材,全部的武器都是在與王福財做生意,而誰都知道棗陽商會後麵站著的是誰。
趙崢見守將神色大動,以為通過王福財的大名,守將會歸還自己的燧發槍,放自己一馬,但那守將卻是徑直的將燧發槍收走,然後給趙崢寫了一張收條:“本將按規章辦事,還望趙小哥不要見怪,這燧發槍暫時壓在這裏,您什麽時候出城了,就拿著這章字條取迴去就行了,火器會一直放在這裏的守衛庭裏,不會耽擱你多少時間的。”
趙崢拱手:“為了防身之用,還望將軍行個方便。”
守將笑道:“您放心,城內絕對安全,不會有宵小之徒逞兇的。”
趙崢見狀也隻好作罷,決定與宋道士想拜會寧真人先。
——
諸城果然不比梁鄉,繁華的景象依稀有了江南諸州府的模樣,不一樣的是街頭隨處可見忙碌做活的婦女,還有隨處販賣報紙的。
報紙最早出現在北宋,那個時候已經有了報紙的雛形,隻是礙於印刷的速度,傳播的途徑,以及麵向對象,都極大的阻止了報紙的發展。
宋朝的識字率雖然較高,但書麵文書都是用文言文書寫,且不加標點,遠不是一般民眾能看懂的,所以趙崢才會不留餘力的推廣白話文與標點,否則知識的傳播都還是士大夫的禁臠,報紙與科技書籍要想普及那隻是癡人說夢,趙崢礙於南方儒家勢力,暫時沒有提及報紙一事,沒想到顏傾武卻先做,比他看起來更像一個穿越者。
趙崢得到這個答案不禁苦笑起來,山東如同一個破舊不堪,搖搖欲墜的屋子,就算推到重建也不覺的可惜,但宋國就像一座外表破爛但內部卻有許多精美的裝飾,稍不注意就會打爛裏麵的壇壇罐罐,讓趙崢一直不得不小心翼翼。
趙崢在報停裏買了一份報紙,第一版的主要的標題是顏傾武在營州前線抗擊金軍大獲全勝的消息,滿篇都是顏傾武的個人崇拜,然後主板的下方,則是白雲宮的專欄,這次期是專門介紹白雲宮長生道的專題,滿篇的虛假不說,還一陣吹噓,然後第二版則是諸城裏的商業信息,今日的各種大宗商品的均價,各個商家尋求合作的消息,店鋪轉租的訊息等等。
然後趙崢翻到的閑聞趣談這一版,基本上就是後世的八卦消息,而這版頭條赫然就是“趙真君與顏將軍的花前月下。”(未完待續。)
ps:(前文的官家的小姐指的是官宦人家的小姐,不是公主。)
求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