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產量一定能翻倍
換親被流放,農科夫人種地發家 作者:蒼簫踏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祖父輕輕地笑出聲:“無需擔憂,我已經嚴厲地責備過他了。”
“今後若有什麽不懂之處,或是一時間無法解決的難題,任何時候都可以來向我諮詢,有什麽話也可以向我傾訴。”
“你放心,我們祖孫之間的私房話,我不會對博兒透露半分,我會為你保守秘密。”
顧玥萱被老祖父那如同哄慰孩童般的溫柔語氣逗得笑了出來,輕輕抽了抽鼻子,有些堵塞的聲音中答應道:“好吧。”
夕陽緩緩西下,因為今晨的一些延誤,本該已經收工的村民們仍在田地裏辛勤勞作。
顧玥萱收斂了紛擾的思緒,走過去幫忙,無意中聽到了田地裏人們的交談,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腳步。
“魏大娘,你是說咱們家那八畝良田,到頭來隻勉強收獲了五百多斤糧食?”
魏大娘愁眉苦臉地歎了口氣,手中的鐮刀揮動得如同幻影,嘴裏喃喃自語:“可不是嘛?”
“年初的時候還滿懷希望地指望著地裏能有個好收成,賣點糧食換點銀兩,好給女兒置辦一匹布料作為嫁妝,如今看來是徹底無望了。”
她家中有老有小,十幾口人,這點微薄的糧食連一年的溫飽都難以維持,哪裏還能有多餘的?
顧玥萱心中猛地一沉,好奇地問道:“我看您家的人都擅長耕作,怎麽地裏收成就如此慘淡呢?”
魏大娘一家拖家帶口,僅是每天在屠蘇家地裏勞作的就有六個身強力壯的勞動力。
這麽多人齊心協力,汗水浸潤著土地,難道就聽不見半點迴應的聲響嗎?
提及此事,魏大娘的麵龐罩上了一層愁雲慘霧:“唉,別提了,即便是竭盡全力地照料,最終還是要仰賴老天的旨意啊!”
“田裏的稻苗起初長勢喜人,豈料剛入夏便遭遇了不幸,大片的稻苗枯萎衰敗,最終僅有一小塊田的稻苗結出了稻穗,數量不足三成,勉強結穗的,長出的也都是幹癟的稻殼,不堪入目。”
“一年的辛勤勞作付諸東流不說,更讓人憂慮的是,今年的寒冬該如何度過。”
這番話立刻引起了共鳴,周圍的人們紛紛附和,敘述著今秋收成慘淡的遺憾。
顧玥萱傾聽著四周此起彼伏的議論聲,手中動作戛然而止,突然意識到,這或許正是自己等待已久的良機。
這不正是一個天賜的絕佳機會嗎?
收割完糧食之後,家中還有許多瑣事待辦,如建造新房、翻耕土地等,如果能夠借此時機留住這些人中的大部分,那麽接下來經營農場的事務就會輕鬆許多。
心跳如雷鳴般撞擊著喉頭,顧玥萱深深吸了一口氣,在眾人熱議的空隙中插了一句:“大娘,您覺得我家田裏收成的這些糧食質量如何?”
魏大娘不加思索地迴答:“這哪裏僅僅是合格啊?”
“哎呀,小媳婦畢竟見識過更好的,還不知道差的是什麽樣子呢!”
“沒錯,你家一畝田的產量能抵得上別家三畝田,這在別家,全家人圍坐在一起都能笑出聲,這能算差勁?”
顧玥萱蹲得有些疲憊,便索性坐在地埂邊緣,笑容滿麵地詢問:“那麽,大叔大嬸們都覺得我家的糧食看起來還不錯吧?”
“當然!”
“那你們是否也渴望明年能有個好收成,獲得更多的糧食呢?”
在眾人談論最為熱烈之際,顧玥萱恰到好處地拋出了話題的引子。
果然,大部分人都轉過頭來,目光中充滿了驚訝與好奇。
離她最近的魏大娘緊張地拽著沾滿泥點的衣擺,試探性地問道:“這話究竟是什麽意思?”
“在我家的田壟上,長出的莊稼也能如此茁壯豐產嗎?”
“你能否傳授一下,這一切是如何做到的?”
屠蘇家的豐收異乎尋常,這在周邊的幾個村落中早已傳為佳話。
令人驚歎的是,眾多好奇的村民紛紛湧至屠蘇家的田地,想要一探究竟,但看過熱鬧後,返迴自家田埂的人們卻依然一頭霧水。
屠蘇家昔日種子匱乏,不得不大張旗鼓地四處購置,而這些種子與其他農戶所用的並無二致。
在春耕播種之際,屠蘇家確實推出了一些節省勞力的新發明,但實際的耕作都是雇人完成,整個過程都在村民的注視之下,沒有任何秘密可言。
然而令人費解的是,今年歉收的家庭不在少數,唯有屠蘇家獨占鼇頭,除了風水得宜,難道還有什麽不為人知的奧秘?
人群中有人忍不住插話:“難道真的隻是在開耕時焚香祈禱,風水之力真的如此靈驗?”
顧玥萱忍不住笑出了聲。
在眾多好奇而期待的目光中,她輕咳一聲,緩緩開口:“這其實與風水並無太大關聯,但如果你們相信我,不妨考慮加入我的農場。”
“農場?那又是什麽新奇事物?”
如此好奇之聲隨風飄散,顧玥萱周圍的人群越聚越多。
其中既有真正的好奇者,也有純粹來湊熱鬧的人,總之,一旦踏入聽眾的行列,便難以挪步。外圍的人們甚至踮起腳尖,伸長脖子,竭力擠進人群,隻為一睹風采,聽得更清。
顧玥萱提高了聲調:“我所說的農場,其實是指將大家的土地集中起來,統一規劃、統一耕作,田間的勞作依舊照舊,但田地的產量一定能翻倍,甚至更多,而且……”
“你這麽一說,豈不是等於把自家田地裏的糧食分給你一半?”
果斷地打斷了顧玥萱的陳述,一位農夫帶著幾分揶揄的口吻反駁道:“哎呀,你這不是把我們當無知的鄉巴佬看待嗎?家裏的幾塊薄田本就難以產出多少豐富果實,若再將產出分你一半,那我們這些人辛辛苦苦耕作一年,豈不是要麵臨忍饑挨餓的困境?”
另一位農夫附和道:“正是如此,你所說的收成翻倍不過是一句空洞的承諾。我耕耘土地半生,卻從未目睹誰家的田地能產出畝產七八百斤的輝煌成果。”
麵對這些質疑,顧玥萱並未動怒,反而報以微笑,迴應道:“老伯,您家田地雖未曾見過如此豐收,但在我家的田地裏,這樣的實例卻是俯拾皆是。”
她提出建議,“老伯若是不信,何不詢問那些親眼見證過的人呢?”
“今後若有什麽不懂之處,或是一時間無法解決的難題,任何時候都可以來向我諮詢,有什麽話也可以向我傾訴。”
“你放心,我們祖孫之間的私房話,我不會對博兒透露半分,我會為你保守秘密。”
顧玥萱被老祖父那如同哄慰孩童般的溫柔語氣逗得笑了出來,輕輕抽了抽鼻子,有些堵塞的聲音中答應道:“好吧。”
夕陽緩緩西下,因為今晨的一些延誤,本該已經收工的村民們仍在田地裏辛勤勞作。
顧玥萱收斂了紛擾的思緒,走過去幫忙,無意中聽到了田地裏人們的交談,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腳步。
“魏大娘,你是說咱們家那八畝良田,到頭來隻勉強收獲了五百多斤糧食?”
魏大娘愁眉苦臉地歎了口氣,手中的鐮刀揮動得如同幻影,嘴裏喃喃自語:“可不是嘛?”
“年初的時候還滿懷希望地指望著地裏能有個好收成,賣點糧食換點銀兩,好給女兒置辦一匹布料作為嫁妝,如今看來是徹底無望了。”
她家中有老有小,十幾口人,這點微薄的糧食連一年的溫飽都難以維持,哪裏還能有多餘的?
顧玥萱心中猛地一沉,好奇地問道:“我看您家的人都擅長耕作,怎麽地裏收成就如此慘淡呢?”
魏大娘一家拖家帶口,僅是每天在屠蘇家地裏勞作的就有六個身強力壯的勞動力。
這麽多人齊心協力,汗水浸潤著土地,難道就聽不見半點迴應的聲響嗎?
提及此事,魏大娘的麵龐罩上了一層愁雲慘霧:“唉,別提了,即便是竭盡全力地照料,最終還是要仰賴老天的旨意啊!”
“田裏的稻苗起初長勢喜人,豈料剛入夏便遭遇了不幸,大片的稻苗枯萎衰敗,最終僅有一小塊田的稻苗結出了稻穗,數量不足三成,勉強結穗的,長出的也都是幹癟的稻殼,不堪入目。”
“一年的辛勤勞作付諸東流不說,更讓人憂慮的是,今年的寒冬該如何度過。”
這番話立刻引起了共鳴,周圍的人們紛紛附和,敘述著今秋收成慘淡的遺憾。
顧玥萱傾聽著四周此起彼伏的議論聲,手中動作戛然而止,突然意識到,這或許正是自己等待已久的良機。
這不正是一個天賜的絕佳機會嗎?
收割完糧食之後,家中還有許多瑣事待辦,如建造新房、翻耕土地等,如果能夠借此時機留住這些人中的大部分,那麽接下來經營農場的事務就會輕鬆許多。
心跳如雷鳴般撞擊著喉頭,顧玥萱深深吸了一口氣,在眾人熱議的空隙中插了一句:“大娘,您覺得我家田裏收成的這些糧食質量如何?”
魏大娘不加思索地迴答:“這哪裏僅僅是合格啊?”
“哎呀,小媳婦畢竟見識過更好的,還不知道差的是什麽樣子呢!”
“沒錯,你家一畝田的產量能抵得上別家三畝田,這在別家,全家人圍坐在一起都能笑出聲,這能算差勁?”
顧玥萱蹲得有些疲憊,便索性坐在地埂邊緣,笑容滿麵地詢問:“那麽,大叔大嬸們都覺得我家的糧食看起來還不錯吧?”
“當然!”
“那你們是否也渴望明年能有個好收成,獲得更多的糧食呢?”
在眾人談論最為熱烈之際,顧玥萱恰到好處地拋出了話題的引子。
果然,大部分人都轉過頭來,目光中充滿了驚訝與好奇。
離她最近的魏大娘緊張地拽著沾滿泥點的衣擺,試探性地問道:“這話究竟是什麽意思?”
“在我家的田壟上,長出的莊稼也能如此茁壯豐產嗎?”
“你能否傳授一下,這一切是如何做到的?”
屠蘇家的豐收異乎尋常,這在周邊的幾個村落中早已傳為佳話。
令人驚歎的是,眾多好奇的村民紛紛湧至屠蘇家的田地,想要一探究竟,但看過熱鬧後,返迴自家田埂的人們卻依然一頭霧水。
屠蘇家昔日種子匱乏,不得不大張旗鼓地四處購置,而這些種子與其他農戶所用的並無二致。
在春耕播種之際,屠蘇家確實推出了一些節省勞力的新發明,但實際的耕作都是雇人完成,整個過程都在村民的注視之下,沒有任何秘密可言。
然而令人費解的是,今年歉收的家庭不在少數,唯有屠蘇家獨占鼇頭,除了風水得宜,難道還有什麽不為人知的奧秘?
人群中有人忍不住插話:“難道真的隻是在開耕時焚香祈禱,風水之力真的如此靈驗?”
顧玥萱忍不住笑出了聲。
在眾多好奇而期待的目光中,她輕咳一聲,緩緩開口:“這其實與風水並無太大關聯,但如果你們相信我,不妨考慮加入我的農場。”
“農場?那又是什麽新奇事物?”
如此好奇之聲隨風飄散,顧玥萱周圍的人群越聚越多。
其中既有真正的好奇者,也有純粹來湊熱鬧的人,總之,一旦踏入聽眾的行列,便難以挪步。外圍的人們甚至踮起腳尖,伸長脖子,竭力擠進人群,隻為一睹風采,聽得更清。
顧玥萱提高了聲調:“我所說的農場,其實是指將大家的土地集中起來,統一規劃、統一耕作,田間的勞作依舊照舊,但田地的產量一定能翻倍,甚至更多,而且……”
“你這麽一說,豈不是等於把自家田地裏的糧食分給你一半?”
果斷地打斷了顧玥萱的陳述,一位農夫帶著幾分揶揄的口吻反駁道:“哎呀,你這不是把我們當無知的鄉巴佬看待嗎?家裏的幾塊薄田本就難以產出多少豐富果實,若再將產出分你一半,那我們這些人辛辛苦苦耕作一年,豈不是要麵臨忍饑挨餓的困境?”
另一位農夫附和道:“正是如此,你所說的收成翻倍不過是一句空洞的承諾。我耕耘土地半生,卻從未目睹誰家的田地能產出畝產七八百斤的輝煌成果。”
麵對這些質疑,顧玥萱並未動怒,反而報以微笑,迴應道:“老伯,您家田地雖未曾見過如此豐收,但在我家的田地裏,這樣的實例卻是俯拾皆是。”
她提出建議,“老伯若是不信,何不詢問那些親眼見證過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