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證?”
唐劍秋刀眉一低,眼裏頓時濃烈出不爽意味。
他並不愚蠢,這話看似平常實則給他挖了一個巨大的陷阱,而他很快就明白了徐義的話外之意。
他的意思已經明了,說白了就是希望唐劍秋可以替他做偽證罷了。
唐劍秋為人一向剛直,很多時候說話不經後腦,所以得罪了很多人。
“徐縣令,無憑無據我又如何幫你?縱使本鎮撫有心幫你隻怕難以服眾啊。”
唐劍秋這般直言讓徐義頓時噎住,他有想過唐劍秋可能會因此拒絕他的要求,但沒想到竟然會這般直接,這倒是讓他感到意外。
為了避免會引起唐劍秋疑心,他隻得將心中那份最為真實的情緒壓下去,而後改口,道:
“唐大人,別的您不用操心,隻需按照下官說的去做即可,至於證據下官定會另想他法。”
“可笑至極!若無證據又如何證明你的清白?”
唐劍秋又怎能任這斯文敗類逍遙法外?又怎能讓這禽獸不如的畜生胡作非為,又怎會跟這恬不知恥之輩成為一丘之貉?
這廝非但不知悔改還想拉自己下水,當真是可惡至極!
見唐劍秋不願妥協,那區區七品的徐義瞬間變臉。
他拉下臉來,好似那川劇臉譜。
他也是有些不樂意了,便是這般說著:“唐大人非要鬧得如此難看?大人且聽我與,你我一朝為官,品階相差雖大,可難免還是會碰到的,索性就這麽過去如何?”
“嗬!好一個不知羞恥的縣令!”
唐劍秋怒而拍桌,他已經許久沒有這麽憤怒過了。
正是因為如此才會讓本就做賊心虛的徐義惶恐不已。
唐劍秋越發感到憤怒,這凡事都以人證物證為主,可這廝居然要自己混淆是非,顛倒黑白,他又豈能妥協?
徐義唇角上揚,勾勒出一個無比怪異的笑容,“早聞唐劍秋公正廉明,鐵麵無私,如今看來還真是如傳聞中的那般耿直,
隻可惜唐大人恐怕無法出手介入,因為此事已傳到都察院去了。”
“都察院?”
對於都察院唐劍秋並不陌生,唯一能知道的就隻有朱一馮,算是除了喬允升之外關係還算不錯的忘年交,至於其他官員雖聽說過卻並不熟悉。
(朱一馮,於天啟年間上任都察院左都禦史,福建巡撫,主要從事福建之軍政事)
當然,這個案子若是交於當地縣衙處理也就罷了,又怎麽交給都察院了?
這都察院處理的可不是一般案子,主掌監察、彈劾及建議,要是這案子輪到了三堂會審那後果可想而知。
原以為再怎麽樣也隻會先交給刑部處置,可如今卻……
前世這案子並沒有這麽快就傳到都察院那,如今看來是因為他出手幹預了此案才導致整件案情發生了轉變。
沒有得到想要的答複,那徐義顯得尤其囂張,仿佛有所依仗,說話的態度都變得得意狂妄了起來。
“唐大人,證物已交給都察院處理,大人若是想知道其中緣由不如問問都察院?”
“你!”
唐劍秋已然氣煞,他怎麽也沒想到有朝一日居然會被反將一軍。
整件案子的進展恐怕比他想的還要快。
他認為,此案必須盡快了結才是,拖的時間越長對於他們而言就越不利。
若是證物被銷毀隻怕是有口難辯。
徐義卻像是猜到了唐劍秋的想法一般,眉頭輕佻,早就不把皇權特許的唐劍秋放在眼裏了。
他不過是擺出平常心罷了,快言快語道:“唐大人,這鴨脖就是鴨脖,又怎能與鼠頭混淆?”
唐劍秋雖未迴話卻早已氣得額頭冒煙,手上握著的拳頭愈發愈緊,恨不得現在就將這廝論罪判刑!
可眼下也沒有十足的證據掌握,而他更是沒有實權幹涉此案,不然反而容易被人利用甚至還會被人參上一本!
不能再像前世那般衝動用事了,必須冷靜下來思考對策!
唐劍秋好不容易才平息了心中的怒火,可眼底卻射出來的仇恨花火卻控製不住外泄,那滔天的恨意又豈能用言語來形容?
“好!既如此那本鎮撫這就去都察院問個清楚!”唐劍秋憤恨起身,他還從未被一個小小的七品官員羞辱成這副德行。
唐劍秋正打算拂袖離去,徐義卻伸手叫住了他。
“唐大人何必這般著急?此地距離都察院甚遠,故而都察院特派了些人親自調查,如今已接手此案,唐大人若是想著手何不去案發地問問?”
“都察院派人來了?莫非……”
此案或許會因為他的幹涉導致某些事情提前,但本質上不會發生太大改變,但不知當時究竟派了哪些人物。
徐義卻戲謔般的笑了笑,似乎料定了唐劍秋治不了他們,為此沾沾自喜,而唐劍秋正是因為這件事情煩憂。
他不知此人究竟仗著何人的勢,更不知此人又因何故為非作歹,以至於如此囂張跋扈。
因此,唐劍秋可以駑定,能讓都察院忌憚的人物一定是一名狠角色。
顧不得旁人怎麽想的,唐劍秋帶了幾名錦衣衛去往當時發生地。
然而,先前那名訴苦的青年已然不在,這倒是讓唐劍秋頗感頭疼。
本想著傳人證詳細了解這其中過程,怎料這天有不測風雲,既然人已離開那也隻能從都察院口中翹得一些有利線索。
“朱大人?”
唐劍秋發現了正在查案的朱一馮,他本能上前抱拳行禮。
那朱一馮見了連忙欠身迴禮,道:“唐大人也來洪都了,當真是令本總寇感到汗顏啊。”
雖說朱一馮官職較大,且身份特殊,但朱一馮在為人處世上一向不會差,這禮數方麵自然不會少。
要說這朱一馮也不是一般人,更沒有官架子一說,其父朱述是明秦王(朱元璋次子秦王朱樉)府長史朱昶七世孫,由此可見他的地位有多高。
由於那朱一馮是正二品,不過好在兩人也是朋友,倒也不用表現的太過拘束,有些事情直接一點也算正常。
“朱大人言重了,下官也是聽說了這洪都鴨脖一案,故而了解一番情況,但不知是否有打擾到少卿大人?”
“何來打擾二字?唐大人想問什麽盡管去問才是。”
朱一馮不過是保持平常心罷了,若是一直計較那些倒顯得有些矯情。
其餘些個官兵乃至和僉事,副使等官職本能的向他抱拳參拜。
“參見唐大人。”
“免禮,朱大人,下官曾聽徐縣令說起,此物乃是鴨脖而並非鼠頭,是也不是?”
朱一馮聞言並未很快做出答複,像是有什麽難言之隱一般。
他先是遲疑了片刻,而後看了看四周,似乎是有所顧慮。
當著這麽多人的麵又不好直說,他隻得用這般言語搪塞:
“此案尚未查明,本總寇自會嚴查,本總寇認為徐縣令之言應該不會有假,此案就不勞煩唐大人操心了。”
聽到這,唐劍秋眼裏閃過一絲怪異,“朱大人,究竟是何緣由?你作為都察院左都禦史,又怎能如此懼怕?”
唐劍秋隻覺得麵前的人有些陌生,朱一馮與自己一樣,都是不畏強權秉持公正之人,可如今又是何緣故使他如此忌憚?
朱一馮意識到人多也雜,很多事情都不好當麵去說,隻能先請他進去,“此地說話不方便,唐大人何不隨我進去?我好與大人詳細說明。”
“也罷,那就請朱大人帶路。”
“唐大人請。”
在朱一馮的帶領下,兩人上樓選了一間靠窗的位置說話,又恐人多眼雜,隻得將他們支走趕往樓下。
店小二收了點好處後便搓了搓手,一臉樂嗬的將茶壺乃至茶杯備上,識相離開,不好多做停留。
見四下無人之後他這才放了心,而後入座,親自為唐劍秋沏茶。
如今兩人已是麵對麵,唐劍秋自然是無心喝茶的,便是撩袍坐下,而後將視線放到朱一馮身上。
“現在可否跟我說明案情了?”
朱一馮並未著急迴話,不過是將搜拿出來的罪證小心奉上。
為了防止證物會因為時間的累積和暴露在外導致腐蝕太快,此物經過特殊處理才使得它保持當人麵貌,且沒有任何沾染,由此可見保管妥當了。
當然,這也是為了更好的辨別,之所以這麽做也是有著一定原因,而他也沒有必要將這些交給自己不信任的人處置。
當看到映入眼簾的肉塊時,唐劍秋不由得一驚。
這哪裏是鴨脖?且不說此物整體為黑,但說它的皮毛並未去除幹淨這點就足以說明衛生不合格。
再說這鴨脖長著齒牙,甚至還長著胡須這點就足以讓人產生懷疑。
“真是豈有此理!哪裏來的鴨脖一說?分明是鼠頭!”
唐劍秋本就是一武官,說起話來那嗓門更是沒得說。
朱一馮急了,連忙做了一個噤聲的手勢讓唐劍秋小聲點,若是讓外人聽到了那可不好。
唐劍秋這才意識到自己一時衝動導致後果發生,說話的聲音這才小了一些,可即便如此仍舊感到不平。
“朱大人,你我乃是忘年交,身份地位又何其之高?你又怎能因一個小小的縣令還有那開著酒樓的市井之輩犯下如此錯誤!”
朱一馮見唐劍秋如此激動,這才將自己的顧慮說出:“唐大人有所不知,那開設酒樓的人名為楊三,此人家中妻妾成群財富多不勝數,當地的酒樓、藥鋪、絲綢生意都被他壟斷,
即便他已如此富有,但仍不滿足,每日都挖空心思以各種名義去坑騙百姓的錢財,所做之事遠不至此,唐大人,你說此人是否可恨?”
唐劍秋刀眉一低,眼裏頓時濃烈出不爽意味。
他並不愚蠢,這話看似平常實則給他挖了一個巨大的陷阱,而他很快就明白了徐義的話外之意。
他的意思已經明了,說白了就是希望唐劍秋可以替他做偽證罷了。
唐劍秋為人一向剛直,很多時候說話不經後腦,所以得罪了很多人。
“徐縣令,無憑無據我又如何幫你?縱使本鎮撫有心幫你隻怕難以服眾啊。”
唐劍秋這般直言讓徐義頓時噎住,他有想過唐劍秋可能會因此拒絕他的要求,但沒想到竟然會這般直接,這倒是讓他感到意外。
為了避免會引起唐劍秋疑心,他隻得將心中那份最為真實的情緒壓下去,而後改口,道:
“唐大人,別的您不用操心,隻需按照下官說的去做即可,至於證據下官定會另想他法。”
“可笑至極!若無證據又如何證明你的清白?”
唐劍秋又怎能任這斯文敗類逍遙法外?又怎能讓這禽獸不如的畜生胡作非為,又怎會跟這恬不知恥之輩成為一丘之貉?
這廝非但不知悔改還想拉自己下水,當真是可惡至極!
見唐劍秋不願妥協,那區區七品的徐義瞬間變臉。
他拉下臉來,好似那川劇臉譜。
他也是有些不樂意了,便是這般說著:“唐大人非要鬧得如此難看?大人且聽我與,你我一朝為官,品階相差雖大,可難免還是會碰到的,索性就這麽過去如何?”
“嗬!好一個不知羞恥的縣令!”
唐劍秋怒而拍桌,他已經許久沒有這麽憤怒過了。
正是因為如此才會讓本就做賊心虛的徐義惶恐不已。
唐劍秋越發感到憤怒,這凡事都以人證物證為主,可這廝居然要自己混淆是非,顛倒黑白,他又豈能妥協?
徐義唇角上揚,勾勒出一個無比怪異的笑容,“早聞唐劍秋公正廉明,鐵麵無私,如今看來還真是如傳聞中的那般耿直,
隻可惜唐大人恐怕無法出手介入,因為此事已傳到都察院去了。”
“都察院?”
對於都察院唐劍秋並不陌生,唯一能知道的就隻有朱一馮,算是除了喬允升之外關係還算不錯的忘年交,至於其他官員雖聽說過卻並不熟悉。
(朱一馮,於天啟年間上任都察院左都禦史,福建巡撫,主要從事福建之軍政事)
當然,這個案子若是交於當地縣衙處理也就罷了,又怎麽交給都察院了?
這都察院處理的可不是一般案子,主掌監察、彈劾及建議,要是這案子輪到了三堂會審那後果可想而知。
原以為再怎麽樣也隻會先交給刑部處置,可如今卻……
前世這案子並沒有這麽快就傳到都察院那,如今看來是因為他出手幹預了此案才導致整件案情發生了轉變。
沒有得到想要的答複,那徐義顯得尤其囂張,仿佛有所依仗,說話的態度都變得得意狂妄了起來。
“唐大人,證物已交給都察院處理,大人若是想知道其中緣由不如問問都察院?”
“你!”
唐劍秋已然氣煞,他怎麽也沒想到有朝一日居然會被反將一軍。
整件案子的進展恐怕比他想的還要快。
他認為,此案必須盡快了結才是,拖的時間越長對於他們而言就越不利。
若是證物被銷毀隻怕是有口難辯。
徐義卻像是猜到了唐劍秋的想法一般,眉頭輕佻,早就不把皇權特許的唐劍秋放在眼裏了。
他不過是擺出平常心罷了,快言快語道:“唐大人,這鴨脖就是鴨脖,又怎能與鼠頭混淆?”
唐劍秋雖未迴話卻早已氣得額頭冒煙,手上握著的拳頭愈發愈緊,恨不得現在就將這廝論罪判刑!
可眼下也沒有十足的證據掌握,而他更是沒有實權幹涉此案,不然反而容易被人利用甚至還會被人參上一本!
不能再像前世那般衝動用事了,必須冷靜下來思考對策!
唐劍秋好不容易才平息了心中的怒火,可眼底卻射出來的仇恨花火卻控製不住外泄,那滔天的恨意又豈能用言語來形容?
“好!既如此那本鎮撫這就去都察院問個清楚!”唐劍秋憤恨起身,他還從未被一個小小的七品官員羞辱成這副德行。
唐劍秋正打算拂袖離去,徐義卻伸手叫住了他。
“唐大人何必這般著急?此地距離都察院甚遠,故而都察院特派了些人親自調查,如今已接手此案,唐大人若是想著手何不去案發地問問?”
“都察院派人來了?莫非……”
此案或許會因為他的幹涉導致某些事情提前,但本質上不會發生太大改變,但不知當時究竟派了哪些人物。
徐義卻戲謔般的笑了笑,似乎料定了唐劍秋治不了他們,為此沾沾自喜,而唐劍秋正是因為這件事情煩憂。
他不知此人究竟仗著何人的勢,更不知此人又因何故為非作歹,以至於如此囂張跋扈。
因此,唐劍秋可以駑定,能讓都察院忌憚的人物一定是一名狠角色。
顧不得旁人怎麽想的,唐劍秋帶了幾名錦衣衛去往當時發生地。
然而,先前那名訴苦的青年已然不在,這倒是讓唐劍秋頗感頭疼。
本想著傳人證詳細了解這其中過程,怎料這天有不測風雲,既然人已離開那也隻能從都察院口中翹得一些有利線索。
“朱大人?”
唐劍秋發現了正在查案的朱一馮,他本能上前抱拳行禮。
那朱一馮見了連忙欠身迴禮,道:“唐大人也來洪都了,當真是令本總寇感到汗顏啊。”
雖說朱一馮官職較大,且身份特殊,但朱一馮在為人處世上一向不會差,這禮數方麵自然不會少。
要說這朱一馮也不是一般人,更沒有官架子一說,其父朱述是明秦王(朱元璋次子秦王朱樉)府長史朱昶七世孫,由此可見他的地位有多高。
由於那朱一馮是正二品,不過好在兩人也是朋友,倒也不用表現的太過拘束,有些事情直接一點也算正常。
“朱大人言重了,下官也是聽說了這洪都鴨脖一案,故而了解一番情況,但不知是否有打擾到少卿大人?”
“何來打擾二字?唐大人想問什麽盡管去問才是。”
朱一馮不過是保持平常心罷了,若是一直計較那些倒顯得有些矯情。
其餘些個官兵乃至和僉事,副使等官職本能的向他抱拳參拜。
“參見唐大人。”
“免禮,朱大人,下官曾聽徐縣令說起,此物乃是鴨脖而並非鼠頭,是也不是?”
朱一馮聞言並未很快做出答複,像是有什麽難言之隱一般。
他先是遲疑了片刻,而後看了看四周,似乎是有所顧慮。
當著這麽多人的麵又不好直說,他隻得用這般言語搪塞:
“此案尚未查明,本總寇自會嚴查,本總寇認為徐縣令之言應該不會有假,此案就不勞煩唐大人操心了。”
聽到這,唐劍秋眼裏閃過一絲怪異,“朱大人,究竟是何緣由?你作為都察院左都禦史,又怎能如此懼怕?”
唐劍秋隻覺得麵前的人有些陌生,朱一馮與自己一樣,都是不畏強權秉持公正之人,可如今又是何緣故使他如此忌憚?
朱一馮意識到人多也雜,很多事情都不好當麵去說,隻能先請他進去,“此地說話不方便,唐大人何不隨我進去?我好與大人詳細說明。”
“也罷,那就請朱大人帶路。”
“唐大人請。”
在朱一馮的帶領下,兩人上樓選了一間靠窗的位置說話,又恐人多眼雜,隻得將他們支走趕往樓下。
店小二收了點好處後便搓了搓手,一臉樂嗬的將茶壺乃至茶杯備上,識相離開,不好多做停留。
見四下無人之後他這才放了心,而後入座,親自為唐劍秋沏茶。
如今兩人已是麵對麵,唐劍秋自然是無心喝茶的,便是撩袍坐下,而後將視線放到朱一馮身上。
“現在可否跟我說明案情了?”
朱一馮並未著急迴話,不過是將搜拿出來的罪證小心奉上。
為了防止證物會因為時間的累積和暴露在外導致腐蝕太快,此物經過特殊處理才使得它保持當人麵貌,且沒有任何沾染,由此可見保管妥當了。
當然,這也是為了更好的辨別,之所以這麽做也是有著一定原因,而他也沒有必要將這些交給自己不信任的人處置。
當看到映入眼簾的肉塊時,唐劍秋不由得一驚。
這哪裏是鴨脖?且不說此物整體為黑,但說它的皮毛並未去除幹淨這點就足以說明衛生不合格。
再說這鴨脖長著齒牙,甚至還長著胡須這點就足以讓人產生懷疑。
“真是豈有此理!哪裏來的鴨脖一說?分明是鼠頭!”
唐劍秋本就是一武官,說起話來那嗓門更是沒得說。
朱一馮急了,連忙做了一個噤聲的手勢讓唐劍秋小聲點,若是讓外人聽到了那可不好。
唐劍秋這才意識到自己一時衝動導致後果發生,說話的聲音這才小了一些,可即便如此仍舊感到不平。
“朱大人,你我乃是忘年交,身份地位又何其之高?你又怎能因一個小小的縣令還有那開著酒樓的市井之輩犯下如此錯誤!”
朱一馮見唐劍秋如此激動,這才將自己的顧慮說出:“唐大人有所不知,那開設酒樓的人名為楊三,此人家中妻妾成群財富多不勝數,當地的酒樓、藥鋪、絲綢生意都被他壟斷,
即便他已如此富有,但仍不滿足,每日都挖空心思以各種名義去坑騙百姓的錢財,所做之事遠不至此,唐大人,你說此人是否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