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記得前世唐家被滅門,除了姨娘一家之外其他絕無生還,而他也是因為這免死令牌勉強苟活。
當時姨娘之所以能活是因為她身為妾室,沒有正室那般體麵,故而免此一死。
而她也是借此機會攀附其他權貴,搖身一變變鳳凰;
這朝中大臣文武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有那麽些人替唐劍秋感到高興,還有一部分人對此毫無波瀾,更有甚者對唐劍秋產生厭惡之情。
尤其是那本就跟唐劍秋不對付的人。
縱使有人對唐劍秋抱有再大的意見也不敢去提,因為陛下龍顏大喜,何況唐劍秋又是此事的功臣,若是貿然進言隻怕是會惹惱陛下。
待上完朝之後,唐劍秋又將陛下贈予的銀兩帶迴了北鎮撫司。
這並非炫耀,而是有意而為之。
“諸位兄弟,這是陛下見兄弟們立下大功特賞賜來的,故而本鎮撫決定,將這裏的金銀全都分出去!
兄弟幾個聽清楚了!本鎮撫決定,先給不幸戰死在沙場的弟兄以資獎勵,就多拿些銀兩慰問他們的家屬,
待分配完畢後剩下的弟兄們都平分了吧!”
錦衣衛隊受寵若驚,對於他們而言這是莫大的榮譽,可即便如此仍舊有些推辭。
“可是大人,諸多兄弟中就屬您殺敵最多,即便要分您應該拿頭功才是!”
他們從未見過如此慷慨的官員,無論是錦衣僉事還是指揮使皆是如此,隻會想著一個人獨樂。
在他們的記憶中,即便真要分那絕大部分全都進了上級的口袋,真正能拿到手的也是少之又少,故而再三推脫。
唐劍秋卻不以為然,雖然他總是擺出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可不代表他就是一個沒有感情的機器。
“陛下既賞賜與我,如何分配是我這個做鎮撫使的權利,兄弟們應當分了才是。”
看似隨意的一番話卻讓錦衣衛隊感觸頗深,他們大受感動,便是這般說著:
“唐大人,小的們也不善言辭,不知該因何說起,總之多謝大人!
還從未有哪個大人像您這般大方!倘若你什麽都不收的話小的也實在過意不去,煩請大人收下!”
他們都這麽說了,唐劍秋自然是不好拒絕的,隻得點頭答應下來。
“好吧,既然諸位兄弟都這麽說那我就拿個頭彩,剩下的弟兄們分了吧。”
唐劍秋隻拿了一錠銀子和一錠黃金,多的也沒要,正是因為如此才會深受錦衣衛的敬重和愛戴。
這並非做作,他認為這些弟兄跟自己出生入死,就還得當受到褒獎。
何況戰死的錦衣衛中不乏有家中獨子,雖說這麽做不能改變什麽,但好歹也該慰問他們的家屬。
意識到有什麽沒有補充的,唐劍秋在原有的基礎上補充一句,接著命令起了阿飛;
“阿飛,拿完銀子後由你帶人依次帶賞銀慰問死者家屬,切莫失了禮數,稍後我會請主薄抄錄名單。”
“是!唐大人放心交給我吧!”
阿飛欠了欠身,而頭一次來到北鎮撫司的華玉娘看到這一幕也是感慨良多。
似唐劍秋這般慷慨的人當真是少有。
她倒是聽說過兩種傳言,而第一種就是,唐劍秋是京城中少有的好官,更有受難的災民稱唿他為神仙。
而第二種傳聞則是,唐劍秋是那十惡不赦之輩。
北鎮撫司本就是一個吃人的地方,何況掌管北鎮撫司的鎮撫使,使用刑具之手段更是讓人害怕不已。
正是因為如此,當地百姓更是稱唐劍秋為地府中的閻王!說是會驚擾冤魂都不足為過。
何況他平日裏也辦過不少奇案,更是能坐實他活閻王的名聲!
尤其是手底下的兩個得力幹將,阿飛和方小漁,說是牛頭馬麵也不足為奇!
但凡有人得罪過他,此人將會被押入十八層地獄,活剮蒸煮!而這也是為什麽有如此之多的百姓懼怕於他的根本原因!
看到這一幕,華玉娘的娥眉不經意的蹙了蹙,為此感到觸動。
起初華玉娘對唐劍秋亦是抱有很大意見的,認為這天下不過是官官相護罷了,可隻有接觸過才知道,唐劍秋並非傳聞那般險惡。
唐劍秋並沒有察覺到華玉娘的情緒,自然是由得她去了。
至於早已死去的英靈,又怎能讓他們的屍首暴屍野外?理當迴歸國土!
弟兄們,我帶你們迴家!
“那唐大人,您接下來打算去哪?”阿飛不由得一問,唐劍秋聽了眼色頓了頓,仿佛事關重大。
長達一個唿吸的時間沒有得到迴應,再三斟酌後,唐劍秋總算是做出了決定;
“先且隨我去蘇家一趟!”
“是!”
約莫過了幾個時辰,唐劍秋來到了蘇府之中;
“蘇大人呢?”
蘇景最為忠臣的下屬袁誌見了唐劍秋,用最為恭敬的態度去對待這位鎮撫使,言語之間充滿了尊敬。
“唐大人,很是不巧,蘇大人業已外出,大概過上一會兒就會迴來。”
“蘇首輔呢?”唐劍秋又問。
袁誌抱拳迴話:“臨時去了金陵一趟。”
唐劍秋的眼色產生了一息不到的變化,倒是覺得有些怪異。
怎得這麽巧?這父子二人皆已外出。
仔細想想,罷了,此乃蘇家的家務事,他一個做鎮撫使的也無權幹涉;
他用平常的語氣說道:“無妨,本鎮撫在此等他便是。”
“那就請唐大人稍等片刻,唐大人這邊請。”
“請。”
唐劍秋踏入廳堂,阿飛緊隨其後,這廳堂中的擺設倒與其他府中沒什麽不同。
隻是這片地方,竟放置著一別致的青銅猙獰如鬼神般的驚悚麵具,仿佛能隨時將人吞並一般,倒讓人感到駭然。
“唐大人,這個鬼臉麵具……”
聽聞阿飛之言,袁誌倒是有些驕傲,抬手鄭重介紹起了這擺放在廳堂的小玩意:
“那是蘇大人外出殺敵上陣時用的。”
對於蘇景這人,唐劍秋最為了解。
他將手背於身後,接著道出緣由:“雖說這上陣殺敵一事一般交付於將軍,
可金軍清兵時常騷擾我大明邊境,多少得有個防備,若有需要蘇大人自會派兵出馬擊潰敵人。”
當然,必要時他這個鎮撫使的也要出手。
阿飛恍然大悟,可即便如此仍舊有所顧慮,便是這般說著:
“小的有一事不解,蘇大人又為何要使用此等較較為恐怖的麵具作為戰利?豈不顯得有些怪異?”
唐劍秋卻不以為意,他側過身來,將視線放到這青銅麵具上,道:“非也非也,休說清兵,即便是金軍也大多迷信鬼神一說,
蘇大人帶上這麵具,衝殺於敵陣之中,尤其是夜黑風高之時,敵軍一見麵具便心驚膽寒,未戰先怯了。”
阿飛聽後頓時樂了,以前他也隻是聽說過蘇景的名號,但對這其中詳情倒並不知曉。
如此一來這敵人見了那豈不是懼怕的不得了?
阿飛想也沒有想一下便脫口而出:“如此說來,這戰場上突然出現個半人半鬼的敵人,那不是會被嚇一跳?”
聞言,唐劍秋怒喝一聲:“阿飛!”
阿飛這才意識到自己說的話有些不合適,識相閉嘴,不敢再開口說些什麽。
他隻能趕緊轉移話題,也好找個借口搪塞下去,“原來如此,可把廳裏布置成這樣萬一嚇到客人又該如何?”
“蘇大人為人熱情,可在這世人眼中亦是不好招惹的惡鬼。”唐劍秋一邊說著一邊向阿飛靠近。
袁誌聽後忍不住歎息一聲,說來也是讓人有些咬牙啟齒:“這外邊時常傳出蘇大人不好的傳言,卻不知蘇大人乃是性情中人,
正是這謠言害人,鬧得整個京城中人都知曉蘇大人乃是一紈絝子弟,這長期以往自是很少會有外客來府衙之中的,
不過唐大人倒是來過好幾迴了。”
袁誌說著又將視線放到唐劍秋身上,對他展現出最為恭敬的一麵。
唐劍秋有感而發:“有道是半生戎馬,一旦過慣了這沙場生涯,深恐一旦迴到老家會鬆懈了鬥誌,
故而,本鎮撫認為,蘇大人天生就該是一位馳騁沙場的戰將,若是見不到這些東西隻怕他會鬱悶不快啊。”
恰巧這時,蘇景從大理寺迴來,正好聽到了唐劍秋說的這些,忍不住仰天長笑一聲:
“哈哈哈!知我者,唐劍秋也!”
蘇景一襲藍袍走進廳堂,幾人見了趕忙欠身迴禮。
“蘇大人。”
“少卿大人。”
蘇景點了點頭,幹脆大手一伸,放到唐劍秋肩上,臉上浮現出欣慰之情。
“讓唐大人久候了,唐追暮不愧是我的知己啊,一句話便點到了關鍵之處。”
蘇景放下手來,又將目光放到阿飛身上,道:
“這位想必就是唐大人口中的阿飛吧,不知你對我這廳裏的擺設作何感想?”
阿飛儼然沒有想到對方會這麽說,於是乎,他趕忙抱拳迴話。
他的臉上浮現出愧疚之意,頗有一種做壞事被人發現的感覺。
“阿飛慚愧,這裏的布置的確是讓小的大開眼界了,尤其是這景刀,給人一種不寒而栗的感覺。”
蘇景伸手拍了一下阿飛的肩,倒是對唐劍秋的親信表示認可:
“好眼力!此乃百煉精鋼鍛造而成,重達六十斤,它跟隨我也算是南征北伐。”
阿飛下意識的看了一眼著精心打造的武器,光是站著這看上一眼就莫名感到一陣冰寒。
“如此沉重的武器在戰場上實用嗎?”
阿飛並沒有用過景刀,自是對這個感到陌生的。
見阿飛不明不白,蘇景這才說起了其中緣由:“你有所不知,這與一般情形不同,刀劍雖利卻很難刺穿重甲厚盔,除非取其首級,
而景刀乃是特殊材料製成,並非尋常武器,一刀下去敵人是非死即傷啊!”
“但不知這繡春刀跟景刀相比又如何?”
阿飛快言快語,忽地察覺到了什麽,匆忙閉嘴,以至於恨不得抽自己一嘴巴子。
他愈發懊悔了起來,怎能如此糊塗?說出這樣一番話?豈不讓主人家的難堪?
當時姨娘之所以能活是因為她身為妾室,沒有正室那般體麵,故而免此一死。
而她也是借此機會攀附其他權貴,搖身一變變鳳凰;
這朝中大臣文武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有那麽些人替唐劍秋感到高興,還有一部分人對此毫無波瀾,更有甚者對唐劍秋產生厭惡之情。
尤其是那本就跟唐劍秋不對付的人。
縱使有人對唐劍秋抱有再大的意見也不敢去提,因為陛下龍顏大喜,何況唐劍秋又是此事的功臣,若是貿然進言隻怕是會惹惱陛下。
待上完朝之後,唐劍秋又將陛下贈予的銀兩帶迴了北鎮撫司。
這並非炫耀,而是有意而為之。
“諸位兄弟,這是陛下見兄弟們立下大功特賞賜來的,故而本鎮撫決定,將這裏的金銀全都分出去!
兄弟幾個聽清楚了!本鎮撫決定,先給不幸戰死在沙場的弟兄以資獎勵,就多拿些銀兩慰問他們的家屬,
待分配完畢後剩下的弟兄們都平分了吧!”
錦衣衛隊受寵若驚,對於他們而言這是莫大的榮譽,可即便如此仍舊有些推辭。
“可是大人,諸多兄弟中就屬您殺敵最多,即便要分您應該拿頭功才是!”
他們從未見過如此慷慨的官員,無論是錦衣僉事還是指揮使皆是如此,隻會想著一個人獨樂。
在他們的記憶中,即便真要分那絕大部分全都進了上級的口袋,真正能拿到手的也是少之又少,故而再三推脫。
唐劍秋卻不以為然,雖然他總是擺出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可不代表他就是一個沒有感情的機器。
“陛下既賞賜與我,如何分配是我這個做鎮撫使的權利,兄弟們應當分了才是。”
看似隨意的一番話卻讓錦衣衛隊感觸頗深,他們大受感動,便是這般說著:
“唐大人,小的們也不善言辭,不知該因何說起,總之多謝大人!
還從未有哪個大人像您這般大方!倘若你什麽都不收的話小的也實在過意不去,煩請大人收下!”
他們都這麽說了,唐劍秋自然是不好拒絕的,隻得點頭答應下來。
“好吧,既然諸位兄弟都這麽說那我就拿個頭彩,剩下的弟兄們分了吧。”
唐劍秋隻拿了一錠銀子和一錠黃金,多的也沒要,正是因為如此才會深受錦衣衛的敬重和愛戴。
這並非做作,他認為這些弟兄跟自己出生入死,就還得當受到褒獎。
何況戰死的錦衣衛中不乏有家中獨子,雖說這麽做不能改變什麽,但好歹也該慰問他們的家屬。
意識到有什麽沒有補充的,唐劍秋在原有的基礎上補充一句,接著命令起了阿飛;
“阿飛,拿完銀子後由你帶人依次帶賞銀慰問死者家屬,切莫失了禮數,稍後我會請主薄抄錄名單。”
“是!唐大人放心交給我吧!”
阿飛欠了欠身,而頭一次來到北鎮撫司的華玉娘看到這一幕也是感慨良多。
似唐劍秋這般慷慨的人當真是少有。
她倒是聽說過兩種傳言,而第一種就是,唐劍秋是京城中少有的好官,更有受難的災民稱唿他為神仙。
而第二種傳聞則是,唐劍秋是那十惡不赦之輩。
北鎮撫司本就是一個吃人的地方,何況掌管北鎮撫司的鎮撫使,使用刑具之手段更是讓人害怕不已。
正是因為如此,當地百姓更是稱唐劍秋為地府中的閻王!說是會驚擾冤魂都不足為過。
何況他平日裏也辦過不少奇案,更是能坐實他活閻王的名聲!
尤其是手底下的兩個得力幹將,阿飛和方小漁,說是牛頭馬麵也不足為奇!
但凡有人得罪過他,此人將會被押入十八層地獄,活剮蒸煮!而這也是為什麽有如此之多的百姓懼怕於他的根本原因!
看到這一幕,華玉娘的娥眉不經意的蹙了蹙,為此感到觸動。
起初華玉娘對唐劍秋亦是抱有很大意見的,認為這天下不過是官官相護罷了,可隻有接觸過才知道,唐劍秋並非傳聞那般險惡。
唐劍秋並沒有察覺到華玉娘的情緒,自然是由得她去了。
至於早已死去的英靈,又怎能讓他們的屍首暴屍野外?理當迴歸國土!
弟兄們,我帶你們迴家!
“那唐大人,您接下來打算去哪?”阿飛不由得一問,唐劍秋聽了眼色頓了頓,仿佛事關重大。
長達一個唿吸的時間沒有得到迴應,再三斟酌後,唐劍秋總算是做出了決定;
“先且隨我去蘇家一趟!”
“是!”
約莫過了幾個時辰,唐劍秋來到了蘇府之中;
“蘇大人呢?”
蘇景最為忠臣的下屬袁誌見了唐劍秋,用最為恭敬的態度去對待這位鎮撫使,言語之間充滿了尊敬。
“唐大人,很是不巧,蘇大人業已外出,大概過上一會兒就會迴來。”
“蘇首輔呢?”唐劍秋又問。
袁誌抱拳迴話:“臨時去了金陵一趟。”
唐劍秋的眼色產生了一息不到的變化,倒是覺得有些怪異。
怎得這麽巧?這父子二人皆已外出。
仔細想想,罷了,此乃蘇家的家務事,他一個做鎮撫使的也無權幹涉;
他用平常的語氣說道:“無妨,本鎮撫在此等他便是。”
“那就請唐大人稍等片刻,唐大人這邊請。”
“請。”
唐劍秋踏入廳堂,阿飛緊隨其後,這廳堂中的擺設倒與其他府中沒什麽不同。
隻是這片地方,竟放置著一別致的青銅猙獰如鬼神般的驚悚麵具,仿佛能隨時將人吞並一般,倒讓人感到駭然。
“唐大人,這個鬼臉麵具……”
聽聞阿飛之言,袁誌倒是有些驕傲,抬手鄭重介紹起了這擺放在廳堂的小玩意:
“那是蘇大人外出殺敵上陣時用的。”
對於蘇景這人,唐劍秋最為了解。
他將手背於身後,接著道出緣由:“雖說這上陣殺敵一事一般交付於將軍,
可金軍清兵時常騷擾我大明邊境,多少得有個防備,若有需要蘇大人自會派兵出馬擊潰敵人。”
當然,必要時他這個鎮撫使的也要出手。
阿飛恍然大悟,可即便如此仍舊有所顧慮,便是這般說著:
“小的有一事不解,蘇大人又為何要使用此等較較為恐怖的麵具作為戰利?豈不顯得有些怪異?”
唐劍秋卻不以為意,他側過身來,將視線放到這青銅麵具上,道:“非也非也,休說清兵,即便是金軍也大多迷信鬼神一說,
蘇大人帶上這麵具,衝殺於敵陣之中,尤其是夜黑風高之時,敵軍一見麵具便心驚膽寒,未戰先怯了。”
阿飛聽後頓時樂了,以前他也隻是聽說過蘇景的名號,但對這其中詳情倒並不知曉。
如此一來這敵人見了那豈不是懼怕的不得了?
阿飛想也沒有想一下便脫口而出:“如此說來,這戰場上突然出現個半人半鬼的敵人,那不是會被嚇一跳?”
聞言,唐劍秋怒喝一聲:“阿飛!”
阿飛這才意識到自己說的話有些不合適,識相閉嘴,不敢再開口說些什麽。
他隻能趕緊轉移話題,也好找個借口搪塞下去,“原來如此,可把廳裏布置成這樣萬一嚇到客人又該如何?”
“蘇大人為人熱情,可在這世人眼中亦是不好招惹的惡鬼。”唐劍秋一邊說著一邊向阿飛靠近。
袁誌聽後忍不住歎息一聲,說來也是讓人有些咬牙啟齒:“這外邊時常傳出蘇大人不好的傳言,卻不知蘇大人乃是性情中人,
正是這謠言害人,鬧得整個京城中人都知曉蘇大人乃是一紈絝子弟,這長期以往自是很少會有外客來府衙之中的,
不過唐大人倒是來過好幾迴了。”
袁誌說著又將視線放到唐劍秋身上,對他展現出最為恭敬的一麵。
唐劍秋有感而發:“有道是半生戎馬,一旦過慣了這沙場生涯,深恐一旦迴到老家會鬆懈了鬥誌,
故而,本鎮撫認為,蘇大人天生就該是一位馳騁沙場的戰將,若是見不到這些東西隻怕他會鬱悶不快啊。”
恰巧這時,蘇景從大理寺迴來,正好聽到了唐劍秋說的這些,忍不住仰天長笑一聲:
“哈哈哈!知我者,唐劍秋也!”
蘇景一襲藍袍走進廳堂,幾人見了趕忙欠身迴禮。
“蘇大人。”
“少卿大人。”
蘇景點了點頭,幹脆大手一伸,放到唐劍秋肩上,臉上浮現出欣慰之情。
“讓唐大人久候了,唐追暮不愧是我的知己啊,一句話便點到了關鍵之處。”
蘇景放下手來,又將目光放到阿飛身上,道:
“這位想必就是唐大人口中的阿飛吧,不知你對我這廳裏的擺設作何感想?”
阿飛儼然沒有想到對方會這麽說,於是乎,他趕忙抱拳迴話。
他的臉上浮現出愧疚之意,頗有一種做壞事被人發現的感覺。
“阿飛慚愧,這裏的布置的確是讓小的大開眼界了,尤其是這景刀,給人一種不寒而栗的感覺。”
蘇景伸手拍了一下阿飛的肩,倒是對唐劍秋的親信表示認可:
“好眼力!此乃百煉精鋼鍛造而成,重達六十斤,它跟隨我也算是南征北伐。”
阿飛下意識的看了一眼著精心打造的武器,光是站著這看上一眼就莫名感到一陣冰寒。
“如此沉重的武器在戰場上實用嗎?”
阿飛並沒有用過景刀,自是對這個感到陌生的。
見阿飛不明不白,蘇景這才說起了其中緣由:“你有所不知,這與一般情形不同,刀劍雖利卻很難刺穿重甲厚盔,除非取其首級,
而景刀乃是特殊材料製成,並非尋常武器,一刀下去敵人是非死即傷啊!”
“但不知這繡春刀跟景刀相比又如何?”
阿飛快言快語,忽地察覺到了什麽,匆忙閉嘴,以至於恨不得抽自己一嘴巴子。
他愈發懊悔了起來,怎能如此糊塗?說出這樣一番話?豈不讓主人家的難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