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劍秋看著他們卑躬屈膝、求饒不已的醜態,心中更是憤怒不已。
他深知這幫家夥並非真心悔過,而是因為貪生怕死才如此卑躬屈膝。
唐劍秋一聲令下,上百名埋伏在其中的錦衣衛褪去偽裝。
他們或持刀劍、或持弓箭,齊刷刷地從人群中跳出,並將武器對準了崔應元和川蜀縣令。
二人見狀,如臨大敵般惶恐不安,他們的臉上寫滿了恐懼和絕望。
隨著錦衣衛那威嚴而冷酷的身影逐一顯現,整個場麵瞬間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緊張與肅殺之中。
陽光透過厚重的雲層,斑駁陸離地灑落在那些鋒利的兵器上,反射出令人心悸的寒光,如同死神之眼,讓在場每一個人的心頭都不由自主地籠上了一層沉重的陰影。
唐劍秋立於廣場之上,目光如同兩把利劍,穿透人群的喧囂,直視著跪在地上顫抖不已的崔應元和川蜀縣令。
他的聲音在空曠無垠的空地迴蕩,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爾等身為朝廷命官,不思為國為民,保一方安寧,反倒濫用職權,貪墨賑糧,公然克扣,以次充好,買賣存糧,甚至膽敢阻攔賑災糧車前行,致使無辜百姓流離失所,哀鴻遍野
此等罪行,罄竹難書,你們還有什麽臉麵苟活於世?”
崔應元的額上已密布細密的汗珠,他不斷地磕頭,每一次撞擊地麵都在祈求著寬恕:
“欽差大人,小的知罪了,小的願意將所有的貪墨之物悉數上繳,隻求大人能網開一麵,饒我一命啊!”
他的聲音中充滿了絕望與哀求,與昔日那高高在上的傲岸姿態判若兩人,此刻的他更像是一隻被踩在腳下的螻蟻。
川蜀縣令亦是深陷絕望泥潭,他涕淚橫流,語無倫次地訴說著自己的苦衷與悔意:
“大人啊,我家中尚有年邁雙親需侍奉,膝下幼子嗷嗷待哺,一時貪念作祟,才誤入歧途,求您大發慈悲,給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吧!”
唐劍秋緩步上前,步伐沉穩,緩緩逼近,每一步都似乎踏在了二人的心上,直壓得二人心顫不已。
他的臉上卻沒有絲毫動容,他的眼神中隻有深深的失望與憤怒:
“你們以為,幾句卑微求饒的話,就能抵消你們犯下的滔天罪行?就能撫平那些因你們而饑寒交迫、苦不堪言的百姓?
單憑你們所犯下的其中一項惡行,便足以讓你們死夠上百迴了!還妄想本鎮撫饒了你們?
若不是你們枉顧民生,肆意踐踏,川蜀又如何落到今天這般田地?”
說完,他轉身麵向那些圍觀的百姓,“鄉親們,你們看清楚了,這些無恥之徒拿著朝廷的俸祿,卻幹著禍國殃民、傷天害理的勾當!
我唐劍秋在此立誓,他們二人必死無疑!誓要還爾等一個公道!”
聞此豪言壯語,百姓們紛紛鼓掌歡唿,仿佛要將積壓已久的心聲一並釋放。
幾位老婦人更是情緒激動,她淚光閃爍,哽咽著聲道:“唐大人,您真是我們的救星啊!我們等這一天等得太久了!”
唐劍秋輕輕頷首,目光複又銳利如劍,直射向崔應元與那位川蜀縣令,語氣中充滿了不容置疑的決斷,“根據大明律例,爾等所犯之罪,當斬立決!”
錦衣衛聞令而動,身形矯健,立即上前,將兩人從地上拽起,反手綁住,準備押往刑場,崔應元在絕望的深淵中掙紮,歇斯底裏地吼道:
“唐劍秋,你憑什麽辦我?你沒有這個資格!”
唐劍秋腳步一頓,緩緩轉身,目光如冰,冷冷地凝視著崔應元,“哦?你說我沒有資格?那我倒要聽聽,何為資格?”
崔應元匍匐於地,臉色蒼白如紙,他勉強撐起一絲力氣,聲音顫抖卻仍試圖保持一份官威。
“您身為欽差大臣,兼任此地鎮撫使,固然權重一時,但按律不可擅自做主將我等問斬,
本官乃朝廷親授的從一品大員,縱使您貴為欽差,亦無權直接裁決我的生死,
此事須得上達天聽,經由三法司會審,方能定奪。大人如此行徑,怕是有違朝廷法度,不合規矩啊!”
一旁的川蜀縣令見狀,亦是心急如焚,連忙跟著哀聲附和,聲音中已帶上了幾分哭腔。
大人明鑒,我等願受國法製裁,隻盼大人能體恤我等,讓此事得以合乎程序,上報朝廷,以求公正裁決!”
唐劍秋冷笑一聲,緩步踱至崔應元跟前,身形微微一彎,目光如刀,“規矩,你們竟還有臉提規矩!你們眼中可有百姓的生死?可有朝廷的法度?
你可知道,此番我除卻欽差大臣的身份之外,更兼任北鎮撫司鎮撫使之職,手握監察百官、糾察不法之事,
對於你這般貪墨成性、禍國殃民的蛀蟲,我有權先斬後奏之權,無需請示皇上!
今日,我便要借欽差之名,將爾等貪贓枉法者正典!”
言罷,他身形一轉,目光如炬,掃視著周遭眾人,仿佛要將這汙濁之地,一掃而空。
“來人,將他們拿下!”
錦衣衛聞言,迅速行動,將崔應元和川蜀縣令牢牢控製,二人見狀,眼中滿是絕望。
他們知道,這次是真的在劫難逃了。
唐劍秋環視四周,目光中充滿了堅定與希望:“百姓們,今日之事,隻是一個開始,我會盡我所能,徹查一切貪腐,還諸位一個朗朗乾坤!”
百姓們聞言紛紛鼓掌歡唿起來,見此情景崔應元一臉不甘地咆哮而出:
“唐劍秋!”
對方的聲音中帶著不屈的傲骨,“即便你手握特權,卻也休想輕易取我性命!”
“先斬後奏,皇權特許!本鎮撫如何不能?”唐劍秋聲音冷冽如寒風刺骨。
對方聞言,語氣中多了幾分傲然,“大人此言差矣,我乃皇上親自冊封的一品都督同知,更是陛下欽點負責賑災事宜的重臣,更何況,我深得九千歲之信任,你無權隨意處置我!
他稍作停頓,語氣中更添幾分神秘與挑釁。
“再者說,此番我所謂的貪汙受賄,實則另有隱情,背後主謀身份尊貴,非同小可!且與你唐大人,亦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要是不將我等送迴大理寺主審的話!那麽,關於那位幕後操縱者的真實身份,我必將守口如瓶!
想必大人也不願看到此事最終成為一樁無頭公案,石沉大海吧?”
他深知這幫家夥並非真心悔過,而是因為貪生怕死才如此卑躬屈膝。
唐劍秋一聲令下,上百名埋伏在其中的錦衣衛褪去偽裝。
他們或持刀劍、或持弓箭,齊刷刷地從人群中跳出,並將武器對準了崔應元和川蜀縣令。
二人見狀,如臨大敵般惶恐不安,他們的臉上寫滿了恐懼和絕望。
隨著錦衣衛那威嚴而冷酷的身影逐一顯現,整個場麵瞬間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緊張與肅殺之中。
陽光透過厚重的雲層,斑駁陸離地灑落在那些鋒利的兵器上,反射出令人心悸的寒光,如同死神之眼,讓在場每一個人的心頭都不由自主地籠上了一層沉重的陰影。
唐劍秋立於廣場之上,目光如同兩把利劍,穿透人群的喧囂,直視著跪在地上顫抖不已的崔應元和川蜀縣令。
他的聲音在空曠無垠的空地迴蕩,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爾等身為朝廷命官,不思為國為民,保一方安寧,反倒濫用職權,貪墨賑糧,公然克扣,以次充好,買賣存糧,甚至膽敢阻攔賑災糧車前行,致使無辜百姓流離失所,哀鴻遍野
此等罪行,罄竹難書,你們還有什麽臉麵苟活於世?”
崔應元的額上已密布細密的汗珠,他不斷地磕頭,每一次撞擊地麵都在祈求著寬恕:
“欽差大人,小的知罪了,小的願意將所有的貪墨之物悉數上繳,隻求大人能網開一麵,饒我一命啊!”
他的聲音中充滿了絕望與哀求,與昔日那高高在上的傲岸姿態判若兩人,此刻的他更像是一隻被踩在腳下的螻蟻。
川蜀縣令亦是深陷絕望泥潭,他涕淚橫流,語無倫次地訴說著自己的苦衷與悔意:
“大人啊,我家中尚有年邁雙親需侍奉,膝下幼子嗷嗷待哺,一時貪念作祟,才誤入歧途,求您大發慈悲,給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吧!”
唐劍秋緩步上前,步伐沉穩,緩緩逼近,每一步都似乎踏在了二人的心上,直壓得二人心顫不已。
他的臉上卻沒有絲毫動容,他的眼神中隻有深深的失望與憤怒:
“你們以為,幾句卑微求饒的話,就能抵消你們犯下的滔天罪行?就能撫平那些因你們而饑寒交迫、苦不堪言的百姓?
單憑你們所犯下的其中一項惡行,便足以讓你們死夠上百迴了!還妄想本鎮撫饒了你們?
若不是你們枉顧民生,肆意踐踏,川蜀又如何落到今天這般田地?”
說完,他轉身麵向那些圍觀的百姓,“鄉親們,你們看清楚了,這些無恥之徒拿著朝廷的俸祿,卻幹著禍國殃民、傷天害理的勾當!
我唐劍秋在此立誓,他們二人必死無疑!誓要還爾等一個公道!”
聞此豪言壯語,百姓們紛紛鼓掌歡唿,仿佛要將積壓已久的心聲一並釋放。
幾位老婦人更是情緒激動,她淚光閃爍,哽咽著聲道:“唐大人,您真是我們的救星啊!我們等這一天等得太久了!”
唐劍秋輕輕頷首,目光複又銳利如劍,直射向崔應元與那位川蜀縣令,語氣中充滿了不容置疑的決斷,“根據大明律例,爾等所犯之罪,當斬立決!”
錦衣衛聞令而動,身形矯健,立即上前,將兩人從地上拽起,反手綁住,準備押往刑場,崔應元在絕望的深淵中掙紮,歇斯底裏地吼道:
“唐劍秋,你憑什麽辦我?你沒有這個資格!”
唐劍秋腳步一頓,緩緩轉身,目光如冰,冷冷地凝視著崔應元,“哦?你說我沒有資格?那我倒要聽聽,何為資格?”
崔應元匍匐於地,臉色蒼白如紙,他勉強撐起一絲力氣,聲音顫抖卻仍試圖保持一份官威。
“您身為欽差大臣,兼任此地鎮撫使,固然權重一時,但按律不可擅自做主將我等問斬,
本官乃朝廷親授的從一品大員,縱使您貴為欽差,亦無權直接裁決我的生死,
此事須得上達天聽,經由三法司會審,方能定奪。大人如此行徑,怕是有違朝廷法度,不合規矩啊!”
一旁的川蜀縣令見狀,亦是心急如焚,連忙跟著哀聲附和,聲音中已帶上了幾分哭腔。
大人明鑒,我等願受國法製裁,隻盼大人能體恤我等,讓此事得以合乎程序,上報朝廷,以求公正裁決!”
唐劍秋冷笑一聲,緩步踱至崔應元跟前,身形微微一彎,目光如刀,“規矩,你們竟還有臉提規矩!你們眼中可有百姓的生死?可有朝廷的法度?
你可知道,此番我除卻欽差大臣的身份之外,更兼任北鎮撫司鎮撫使之職,手握監察百官、糾察不法之事,
對於你這般貪墨成性、禍國殃民的蛀蟲,我有權先斬後奏之權,無需請示皇上!
今日,我便要借欽差之名,將爾等貪贓枉法者正典!”
言罷,他身形一轉,目光如炬,掃視著周遭眾人,仿佛要將這汙濁之地,一掃而空。
“來人,將他們拿下!”
錦衣衛聞言,迅速行動,將崔應元和川蜀縣令牢牢控製,二人見狀,眼中滿是絕望。
他們知道,這次是真的在劫難逃了。
唐劍秋環視四周,目光中充滿了堅定與希望:“百姓們,今日之事,隻是一個開始,我會盡我所能,徹查一切貪腐,還諸位一個朗朗乾坤!”
百姓們聞言紛紛鼓掌歡唿起來,見此情景崔應元一臉不甘地咆哮而出:
“唐劍秋!”
對方的聲音中帶著不屈的傲骨,“即便你手握特權,卻也休想輕易取我性命!”
“先斬後奏,皇權特許!本鎮撫如何不能?”唐劍秋聲音冷冽如寒風刺骨。
對方聞言,語氣中多了幾分傲然,“大人此言差矣,我乃皇上親自冊封的一品都督同知,更是陛下欽點負責賑災事宜的重臣,更何況,我深得九千歲之信任,你無權隨意處置我!
他稍作停頓,語氣中更添幾分神秘與挑釁。
“再者說,此番我所謂的貪汙受賄,實則另有隱情,背後主謀身份尊貴,非同小可!且與你唐大人,亦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要是不將我等送迴大理寺主審的話!那麽,關於那位幕後操縱者的真實身份,我必將守口如瓶!
想必大人也不願看到此事最終成為一樁無頭公案,石沉大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