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劍秋恭謹地跪於朱由檢的禦前,雙手呈上奏疏。
朱由檢接過奏疏,細細閱讀,眉頭越皺越緊,臉色逐漸陰沉下來。
“這魏忠賢,竟敢如此囂張!”朱由檢氣憤至極,雙手緊握成拳,指節因用力而泛出青白之色。
一旁的王承恩,見狀輕聲勸慰道:“皇上息怒,魏忠賢在民間積威已久,聲望之盛,實非一日之功,若不嚴加懲處,隻怕民心所向,將會成為動搖陛下龍椅之基。”
朱由檢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自己的情緒:“朕早已知曉他的野心,隻是時機未到,不便輕舉妄動,
但現在看來,若不采取行動,朕的江山怕是要落入他人之手了。”
唐劍秋沉聲道:“皇上明鑒,當下局勢猶如棋局,一步錯,則滿盤皆輸,我等還需謹慎行事。”
朱由檢深吸一口氣,胸中的波瀾漸漸平息,眼裏閃過一絲決絕。
“你說得不錯,此事需謹慎布局,萬不可打草驚蛇,這樣吧,明日一早你隨朕一起,傳召魏忠賢入宮覲見。”
次日清晨,晨光微露,魏忠賢接到旨意,匆匆入宮。
他心中暗自思量,皇上此番突兀召見,究竟意欲何為?
魏忠賢緩緩步入金碧輝煌的大殿,隻見朱由檢高坐於龍椅之上,神色莊重,威嚴自生。
他連忙趨步上前,恭恭敬敬地行禮:“奴婢魏忠賢,參見皇上。”
朱由檢抬了抬手:“免禮吧,魏公公,朕今日特地召你前來,是想問問你,關於京城內外那些供奉你的生祠,你可曾知曉?”
魏忠賢心中一驚,麵上卻不動聲色:“微臣對此事一無所知,皇上明鑒,奴婢德博才淺,身微言輕,實非稱頌之材,
即便奴婢一心為國,也從未想過要建什麽廟宇,更不會染指收受百姓的香火錢,奴婢愧疚難當啊!”
朱由檢語氣中帶著幾分玩味:“哦?是嗎?那朕怎麽聽說,那些廟宇中,都供奉著你的塑像,百姓們對你頂禮膜拜,
甚至有傳言,你的聲望僅次於朕這龍椅之上的天子?”
魏忠賢聞言,心中暗自盤算:“這皇上今日的語氣,隱隱透著股不尋常的氣息,莫非已經知道了什麽?不行,我得再試探一番!”
魏忠賢故作鎮定,心中卻如鼓點密敲,緊張萬分:“皇上,奴婢惶恐!這等事若真勞民傷財,實乃大罪!
那些廟宇,或許隻是百姓們出於虔誠自發而建,奴婢實在是不知情啊!懇請皇上聖明洞察,為奴婢洗清冤屈!”
他言辭懇切,又忙不迭地補充道:“還望皇上莫要再聽信下麵之人的奏報,更請頒下明諭,嚴禁各地再為奴婢建造生祠!”
言罷,魏忠賢的目光不經意間掠過一旁的唐劍秋,眼裏閃過一抹算計:“不過,老奴倒是聽說,唐大人昨日曾去過那些廟宇,不知可有此事?”
唐劍秋靜立一旁,眉宇間擰成一抹深沉的峰巒,眸光銳利如炬,直刺向魏忠賢那張掛滿偽善笑意的麵皮,心中湧起一股難以名狀的怒火。
他迴想起家族因魏忠賢的陰謀而慘遭滅門的往事,手指不自覺地緊握成拳,但麵上依舊保持著冷靜與克製:
“魏公公此言差矣,昨日在下正於北鎮撫司值守,並未外出,但關於廟宇之事倒是略有耳聞。”
唐劍秋心明如鏡,深知一旦直言否認,魏忠賢將會認定此事就是自己所為,到了那時將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與其這樣,倒不如含糊其辭。
“哦?”
對於唐劍秋一番說辭,魏忠賢並未采信,眼中滿是懷疑。
朱由檢的目光在兩人之間徘徊,心中已有了幾分計較。
他輕輕敲打著龍椅的扶手,聲音低沉而有力:
“魏忠賢,朕今日召你前來,並非是要追究廟宇一事,魏公公心懷大義,功成不居,更顯謙遜之美德,勞謙之美!
如此朕就準你所請,下令各地不得再建生祠,至於往昔所建之生祠,便讓它們安然留存,不再新修,
朕與你言及此事,實則是望你能明了,身為臣子,當以國事為重,莫要被那些虛名所累,朕對你寄予厚望,盼你能繼續為朕分憂解難,為朝廷盡忠職守。”
魏忠賢聞言,連忙躬身行禮,神色恭謹:“奴婢明白,皇上放心,奴婢一定盡心盡力,為國效力。”
魏忠賢心中微微一鬆,但隨即又生出一絲警惕。
他深知朱由檢並非易於糊弄之輩,今日這番試探,顯然是有所圖謀。
於是,他迅速調整神色,臉上故意浮現出一抹惶恐與不安。
他將身子微微前傾,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言辭懇切:“皇上隆恩浩蕩,奴婢感激不盡,
隻是奴婢年邁體衰,精力不濟,恐難以繼續勝任東廠提督這一重任,奴婢鬥膽,懇請皇上開恩,準予奴婢辭去此職,得以安享晚年,以免誤了朝廷大事。”
此言一出,大殿之內頓時響起了一片嘩然。
眾人皆驚訝於魏忠賢突如其來的請求。
唐劍秋更是冷笑連連,他深知魏忠賢此舉乃是故作姿態,實則是在試探朱由檢的底線。
他心中暗道:“這老賊,果然狡猾至極!”
朱由檢的眼眸倏地變得鋒利如刃,他深深地看了魏忠賢一眼,嘴角勾起一抹淡若輕煙卻又意味深長的笑。
“魏公公,你這是什麽意思?東廠可是朝廷要害部門,豈能少了你魏公公啊!
當然,朕深知你為國操勞多年,勞苦功高,皇兄大行前,曾對朕諄諄囑托,談及江山穩固、長治久安之道,其核心要義在於信任皇嫂還有魏公公你,
更何況,你是朕之股肱,朕豈能輕易讓你辭去要職?”
魏忠賢聞此一言,心中不禁一凜。
他沒想到朱由檢會突然提起先皇的遺言,更沒想到朱由檢會如此堅決地駁迴他的辭呈。
這番變故,著實出乎他的意料。
但魏忠賢畢竟是老於世故,城府極深,須臾間便已調整好神色,複又擺出一副謙卑順從的模樣。
“皇上如此厚愛奴婢,奴婢實感惶恐,隻是奴婢年歲已高,身體日漸衰弱,恐怕難以再為皇上分憂……”
朱由檢接過奏疏,細細閱讀,眉頭越皺越緊,臉色逐漸陰沉下來。
“這魏忠賢,竟敢如此囂張!”朱由檢氣憤至極,雙手緊握成拳,指節因用力而泛出青白之色。
一旁的王承恩,見狀輕聲勸慰道:“皇上息怒,魏忠賢在民間積威已久,聲望之盛,實非一日之功,若不嚴加懲處,隻怕民心所向,將會成為動搖陛下龍椅之基。”
朱由檢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自己的情緒:“朕早已知曉他的野心,隻是時機未到,不便輕舉妄動,
但現在看來,若不采取行動,朕的江山怕是要落入他人之手了。”
唐劍秋沉聲道:“皇上明鑒,當下局勢猶如棋局,一步錯,則滿盤皆輸,我等還需謹慎行事。”
朱由檢深吸一口氣,胸中的波瀾漸漸平息,眼裏閃過一絲決絕。
“你說得不錯,此事需謹慎布局,萬不可打草驚蛇,這樣吧,明日一早你隨朕一起,傳召魏忠賢入宮覲見。”
次日清晨,晨光微露,魏忠賢接到旨意,匆匆入宮。
他心中暗自思量,皇上此番突兀召見,究竟意欲何為?
魏忠賢緩緩步入金碧輝煌的大殿,隻見朱由檢高坐於龍椅之上,神色莊重,威嚴自生。
他連忙趨步上前,恭恭敬敬地行禮:“奴婢魏忠賢,參見皇上。”
朱由檢抬了抬手:“免禮吧,魏公公,朕今日特地召你前來,是想問問你,關於京城內外那些供奉你的生祠,你可曾知曉?”
魏忠賢心中一驚,麵上卻不動聲色:“微臣對此事一無所知,皇上明鑒,奴婢德博才淺,身微言輕,實非稱頌之材,
即便奴婢一心為國,也從未想過要建什麽廟宇,更不會染指收受百姓的香火錢,奴婢愧疚難當啊!”
朱由檢語氣中帶著幾分玩味:“哦?是嗎?那朕怎麽聽說,那些廟宇中,都供奉著你的塑像,百姓們對你頂禮膜拜,
甚至有傳言,你的聲望僅次於朕這龍椅之上的天子?”
魏忠賢聞言,心中暗自盤算:“這皇上今日的語氣,隱隱透著股不尋常的氣息,莫非已經知道了什麽?不行,我得再試探一番!”
魏忠賢故作鎮定,心中卻如鼓點密敲,緊張萬分:“皇上,奴婢惶恐!這等事若真勞民傷財,實乃大罪!
那些廟宇,或許隻是百姓們出於虔誠自發而建,奴婢實在是不知情啊!懇請皇上聖明洞察,為奴婢洗清冤屈!”
他言辭懇切,又忙不迭地補充道:“還望皇上莫要再聽信下麵之人的奏報,更請頒下明諭,嚴禁各地再為奴婢建造生祠!”
言罷,魏忠賢的目光不經意間掠過一旁的唐劍秋,眼裏閃過一抹算計:“不過,老奴倒是聽說,唐大人昨日曾去過那些廟宇,不知可有此事?”
唐劍秋靜立一旁,眉宇間擰成一抹深沉的峰巒,眸光銳利如炬,直刺向魏忠賢那張掛滿偽善笑意的麵皮,心中湧起一股難以名狀的怒火。
他迴想起家族因魏忠賢的陰謀而慘遭滅門的往事,手指不自覺地緊握成拳,但麵上依舊保持著冷靜與克製:
“魏公公此言差矣,昨日在下正於北鎮撫司值守,並未外出,但關於廟宇之事倒是略有耳聞。”
唐劍秋心明如鏡,深知一旦直言否認,魏忠賢將會認定此事就是自己所為,到了那時將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與其這樣,倒不如含糊其辭。
“哦?”
對於唐劍秋一番說辭,魏忠賢並未采信,眼中滿是懷疑。
朱由檢的目光在兩人之間徘徊,心中已有了幾分計較。
他輕輕敲打著龍椅的扶手,聲音低沉而有力:
“魏忠賢,朕今日召你前來,並非是要追究廟宇一事,魏公公心懷大義,功成不居,更顯謙遜之美德,勞謙之美!
如此朕就準你所請,下令各地不得再建生祠,至於往昔所建之生祠,便讓它們安然留存,不再新修,
朕與你言及此事,實則是望你能明了,身為臣子,當以國事為重,莫要被那些虛名所累,朕對你寄予厚望,盼你能繼續為朕分憂解難,為朝廷盡忠職守。”
魏忠賢聞言,連忙躬身行禮,神色恭謹:“奴婢明白,皇上放心,奴婢一定盡心盡力,為國效力。”
魏忠賢心中微微一鬆,但隨即又生出一絲警惕。
他深知朱由檢並非易於糊弄之輩,今日這番試探,顯然是有所圖謀。
於是,他迅速調整神色,臉上故意浮現出一抹惶恐與不安。
他將身子微微前傾,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言辭懇切:“皇上隆恩浩蕩,奴婢感激不盡,
隻是奴婢年邁體衰,精力不濟,恐難以繼續勝任東廠提督這一重任,奴婢鬥膽,懇請皇上開恩,準予奴婢辭去此職,得以安享晚年,以免誤了朝廷大事。”
此言一出,大殿之內頓時響起了一片嘩然。
眾人皆驚訝於魏忠賢突如其來的請求。
唐劍秋更是冷笑連連,他深知魏忠賢此舉乃是故作姿態,實則是在試探朱由檢的底線。
他心中暗道:“這老賊,果然狡猾至極!”
朱由檢的眼眸倏地變得鋒利如刃,他深深地看了魏忠賢一眼,嘴角勾起一抹淡若輕煙卻又意味深長的笑。
“魏公公,你這是什麽意思?東廠可是朝廷要害部門,豈能少了你魏公公啊!
當然,朕深知你為國操勞多年,勞苦功高,皇兄大行前,曾對朕諄諄囑托,談及江山穩固、長治久安之道,其核心要義在於信任皇嫂還有魏公公你,
更何況,你是朕之股肱,朕豈能輕易讓你辭去要職?”
魏忠賢聞此一言,心中不禁一凜。
他沒想到朱由檢會突然提起先皇的遺言,更沒想到朱由檢會如此堅決地駁迴他的辭呈。
這番變故,著實出乎他的意料。
但魏忠賢畢竟是老於世故,城府極深,須臾間便已調整好神色,複又擺出一副謙卑順從的模樣。
“皇上如此厚愛奴婢,奴婢實感惶恐,隻是奴婢年歲已高,身體日漸衰弱,恐怕難以再為皇上分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