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本來欣欣然準備接受吐蕃國師的建議,無端被阻止心裏很是不爽快,定睛一看阻止自己的人居然是朱明陽和長孫無忌,這兩個平日裏的冤家居然同時阻止自己,李治卻如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
“有何不可?”李治疑惑的問道。
“陛下,論佛乃是兩國之間大事,不可隨意安排,臣以為應當擇良辰美日方可進行。且論佛期間禮部還需認真籌備,待萬事準備妥當再來論佛方可進行。”長孫無忌慢條斯理的說道。
“莫非大唐無能人了麽?”這時噶爾.欽陵忽然轉身對長孫無忌笑道,這噶爾.欽陵本生得一副笑麵,此時的笑卻帶有一絲嘲諷。
“我大唐威服四海,恩施宇內,怎麽會怕論佛。隻是,我大唐畢竟是禮儀之邦,凡事皆需符合禮數。”這時朱明陽忽然理直氣壯的說道,看到朱明陽識大體,長孫無忌對身後的這個年輕人又有了一絲欽佩。
“是你?”噶爾.欽陵忽然轉身,但見說話的居然是上次刺殺自己的那個年輕人。
“莫非國師認識在下。”朱明陽卻裝作糊塗,假如讓長孫無忌知道自己曾經刺殺過這吐蕃國師,肯定又會咬住自己不放。
“罷了!果然英雄出少年,隻不過這論佛還是必須早日進行。”噶爾.欽陵似乎並不想與朱明陽糾纏,而是迫切想舉行論佛。
“這……”李治見噶爾.欽陵執意要盡快論佛,左右為難起來,畢竟長孫無忌說的並非沒有道理,而且目前連論佛的人選也沒有。
“陛下,長孫大人說的沒錯,論佛乃國之大事。布衣百姓嫁娶之事猶且擇良辰美日,更何況論佛此事重大,我認為應當擇吉日而行。”朱明陽似乎看出了李治的心事。
“好!那就讓禮部尚書嚴善思另擇吉日吧。”李治堅定的說道。
“以陛下之意,如果今年一年沒有吉日,那麽今年一年就不論佛麽?”噶爾.欽陵忽然質問起李治來。
“你……”李治忽然沉下了臉,要知道自從自己登基,還從未有人敢這樣質問自己,但想到邊關問題,李治始終還是忍了下來。
“放肆!你怎敢和陛下如此說話,你可知道你現在仍在我大唐土地之上。你遠道而來,陛下待你如貴客,你卻反而如此囂張,你當我大唐是怕了麽?我大唐向來歡迎朋友,如果來的是敵人,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朱明陽上前一步鏗鏘有力的說道,平日裏訓慣了學生,這次居然把這吐蕃國當成學生來訓了。
李治沒想到平日裏文質彬彬的朱明陽居然也是暴脾氣,不過這幾句話著實很有力度,不溫不火,看來自己單獨把朱明陽召見來是正確的選擇。
“嗬嗬!沒想到你小小的年紀居然口齒伶俐,那我就看看你們到底擇出什麽樣的吉日。”說完噶爾欽陵頭也不迴的走了。
“沒想到這噶爾欽陵這麽不知禮數。”嚴善思忽然憤憤不平的說道。
“嚴大人,現在你有話說了,你剛才怎麽不說!”長孫無忌挖苦道,嚴善思在噶爾欽陵麵前一言不,現在卻數落噶爾欽陵,長孫無忌自然心裏很是惱怒。
“長孫大人,你……”嚴善思對長孫無忌的挖苦有了些不滿。
“哼,別人剛走,你們就在內訌,還不及年輕人!”李治說完看了看朱明陽,顯然朱明陽的表現讓李治很是滿意。自從讓朱明陽送信那刻起,李治便將他當成了自己的心腹,幾次都想給朱明陽加官進爵隻是苦於朱明陽沒有參加科舉考試被長孫無忌等人阻撓,所以李治故意在此時抬高朱明陽而貶低長孫無忌和嚴善思。
“陛下,我等慚愧!”長孫無忌和嚴善思見李治拉長著臉,趕緊閉上了嘴。
“現在,主要是籌備好這論佛,不知大家有何良策?”李治畢竟不是昏君,他明白現在的主要問題是論佛。
“陛下,以微臣之意我們還是需兩手準備。其一,加強邊關的防備,以防這吐蕃在邊關滋生戰事。其二,早日定下論佛時間,尋找參與論佛之人。”朱明陽思索了片刻說道。
“嗯!”李治微微的點了點頭,似乎對朱明陽的想法很讚同。
“時間我已算好,下個月十五乃是黃道吉日,可進行論佛。”這時嚴善思輕言細語的說道。
“一個月應該可以找到佛學大師,最重要的是噶爾欽陵應該也能接受這個時間。”長孫無忌似乎對一個月的時間趕到滿意。
“好,吩咐各州縣務必為朕找到論佛之人。”李治見大家都沒有爭議,便決定一個月以後舉行論佛,他心裏亦不知道一個月能否找到那論佛之人……
朱明陽一迴府,便將今日的所見所聞告訴了翠翠和徐悅兒,翠翠和徐悅兒皆為朱明陽的機智趕到高興,當朱明陽說道吐蕃國師的時候,徐悅兒卻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喂!你怎麽了?”朱明陽見徐悅兒看著遠處呆,使勁的推了推她的嬌軀。
“你幹什麽啊!”徐悅兒被朱明陽打斷了思索,頓時心裏有些惱怒。
“我看你聽我講故事聽傻了吧!”朱明陽笑嘻嘻的說道。
“你才傻呢?我對你說的那個吐蕃國師倒是感興趣,他們好像並不是是非不分的人,可是又聽你說他們曾經屠殺漁村,華原劫寶,甚至對翠翠妹子……”徐悅兒看到旁邊的翠翠趕忙閉上了嘴巴。
“他們都是惡人,使他們殺了爺爺,到現在二虎哥還不知道在什麽地方,嗚嗚嗚!”翠翠說道傷心處抽泣了起來。
“你看你又勾起了別人的傷心事!”朱明陽趕緊為翠翠拭去臉上的淚珠。
“對不起,我隻是覺得有很多可疑的地方。公子,你不是說今日見到的國師和血洗漁村的國師不是同一個人,會不會有兩個吐蕃國師呢?”徐悅兒畢竟是直脾氣,即使道歉了也要將話說完。
“也許是吧,這些吐蕃國師到底是怎麽迴事……”朱明陽將二女摟入了懷抱,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有何不可?”李治疑惑的問道。
“陛下,論佛乃是兩國之間大事,不可隨意安排,臣以為應當擇良辰美日方可進行。且論佛期間禮部還需認真籌備,待萬事準備妥當再來論佛方可進行。”長孫無忌慢條斯理的說道。
“莫非大唐無能人了麽?”這時噶爾.欽陵忽然轉身對長孫無忌笑道,這噶爾.欽陵本生得一副笑麵,此時的笑卻帶有一絲嘲諷。
“我大唐威服四海,恩施宇內,怎麽會怕論佛。隻是,我大唐畢竟是禮儀之邦,凡事皆需符合禮數。”這時朱明陽忽然理直氣壯的說道,看到朱明陽識大體,長孫無忌對身後的這個年輕人又有了一絲欽佩。
“是你?”噶爾.欽陵忽然轉身,但見說話的居然是上次刺殺自己的那個年輕人。
“莫非國師認識在下。”朱明陽卻裝作糊塗,假如讓長孫無忌知道自己曾經刺殺過這吐蕃國師,肯定又會咬住自己不放。
“罷了!果然英雄出少年,隻不過這論佛還是必須早日進行。”噶爾.欽陵似乎並不想與朱明陽糾纏,而是迫切想舉行論佛。
“這……”李治見噶爾.欽陵執意要盡快論佛,左右為難起來,畢竟長孫無忌說的並非沒有道理,而且目前連論佛的人選也沒有。
“陛下,長孫大人說的沒錯,論佛乃國之大事。布衣百姓嫁娶之事猶且擇良辰美日,更何況論佛此事重大,我認為應當擇吉日而行。”朱明陽似乎看出了李治的心事。
“好!那就讓禮部尚書嚴善思另擇吉日吧。”李治堅定的說道。
“以陛下之意,如果今年一年沒有吉日,那麽今年一年就不論佛麽?”噶爾.欽陵忽然質問起李治來。
“你……”李治忽然沉下了臉,要知道自從自己登基,還從未有人敢這樣質問自己,但想到邊關問題,李治始終還是忍了下來。
“放肆!你怎敢和陛下如此說話,你可知道你現在仍在我大唐土地之上。你遠道而來,陛下待你如貴客,你卻反而如此囂張,你當我大唐是怕了麽?我大唐向來歡迎朋友,如果來的是敵人,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朱明陽上前一步鏗鏘有力的說道,平日裏訓慣了學生,這次居然把這吐蕃國當成學生來訓了。
李治沒想到平日裏文質彬彬的朱明陽居然也是暴脾氣,不過這幾句話著實很有力度,不溫不火,看來自己單獨把朱明陽召見來是正確的選擇。
“嗬嗬!沒想到你小小的年紀居然口齒伶俐,那我就看看你們到底擇出什麽樣的吉日。”說完噶爾欽陵頭也不迴的走了。
“沒想到這噶爾欽陵這麽不知禮數。”嚴善思忽然憤憤不平的說道。
“嚴大人,現在你有話說了,你剛才怎麽不說!”長孫無忌挖苦道,嚴善思在噶爾欽陵麵前一言不,現在卻數落噶爾欽陵,長孫無忌自然心裏很是惱怒。
“長孫大人,你……”嚴善思對長孫無忌的挖苦有了些不滿。
“哼,別人剛走,你們就在內訌,還不及年輕人!”李治說完看了看朱明陽,顯然朱明陽的表現讓李治很是滿意。自從讓朱明陽送信那刻起,李治便將他當成了自己的心腹,幾次都想給朱明陽加官進爵隻是苦於朱明陽沒有參加科舉考試被長孫無忌等人阻撓,所以李治故意在此時抬高朱明陽而貶低長孫無忌和嚴善思。
“陛下,我等慚愧!”長孫無忌和嚴善思見李治拉長著臉,趕緊閉上了嘴。
“現在,主要是籌備好這論佛,不知大家有何良策?”李治畢竟不是昏君,他明白現在的主要問題是論佛。
“陛下,以微臣之意我們還是需兩手準備。其一,加強邊關的防備,以防這吐蕃在邊關滋生戰事。其二,早日定下論佛時間,尋找參與論佛之人。”朱明陽思索了片刻說道。
“嗯!”李治微微的點了點頭,似乎對朱明陽的想法很讚同。
“時間我已算好,下個月十五乃是黃道吉日,可進行論佛。”這時嚴善思輕言細語的說道。
“一個月應該可以找到佛學大師,最重要的是噶爾欽陵應該也能接受這個時間。”長孫無忌似乎對一個月的時間趕到滿意。
“好,吩咐各州縣務必為朕找到論佛之人。”李治見大家都沒有爭議,便決定一個月以後舉行論佛,他心裏亦不知道一個月能否找到那論佛之人……
朱明陽一迴府,便將今日的所見所聞告訴了翠翠和徐悅兒,翠翠和徐悅兒皆為朱明陽的機智趕到高興,當朱明陽說道吐蕃國師的時候,徐悅兒卻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喂!你怎麽了?”朱明陽見徐悅兒看著遠處呆,使勁的推了推她的嬌軀。
“你幹什麽啊!”徐悅兒被朱明陽打斷了思索,頓時心裏有些惱怒。
“我看你聽我講故事聽傻了吧!”朱明陽笑嘻嘻的說道。
“你才傻呢?我對你說的那個吐蕃國師倒是感興趣,他們好像並不是是非不分的人,可是又聽你說他們曾經屠殺漁村,華原劫寶,甚至對翠翠妹子……”徐悅兒看到旁邊的翠翠趕忙閉上了嘴巴。
“他們都是惡人,使他們殺了爺爺,到現在二虎哥還不知道在什麽地方,嗚嗚嗚!”翠翠說道傷心處抽泣了起來。
“你看你又勾起了別人的傷心事!”朱明陽趕緊為翠翠拭去臉上的淚珠。
“對不起,我隻是覺得有很多可疑的地方。公子,你不是說今日見到的國師和血洗漁村的國師不是同一個人,會不會有兩個吐蕃國師呢?”徐悅兒畢竟是直脾氣,即使道歉了也要將話說完。
“也許是吧,這些吐蕃國師到底是怎麽迴事……”朱明陽將二女摟入了懷抱,陷入了深深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