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代價
後宮太卷,娘娘鹹魚後躺贏了 作者:花落青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沈清綰歎了口氣,雖然早就知道了德妃這一胎保不住,但知道的時候,還是覺得有些遺憾。
孩子沒了,人也瘋了。
德妃也算是罪有應得,之前在後宮做了那麽多的錯事,也算是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淑妃終身無子,就是出自她之手,想不到連元武帝最寵愛的麗貴妃之死,也跟她有關。
沈清綰不想管,可作為皇後,有些麵子上的事情,還是要去做一做。
她到了延禧宮的時候,皇上的聖旨也到了,降德妃為貴人,褫奪封號。
昔日的德妃,如今已經是宋貴人,不管怎麽說,不知元武帝是看在她母家的麵子上,還是顧念多年的情分。
若是她把身子養好了,即便不能複寵,貴人也足以讓她在後宮安穩度過餘生。
德妃宮中的所有宮女太監,全部都被帶走了。
看樣子是想要徹查德妃被嚇之事,就是不知元武帝知道麗貴妃死因真相的時候,還能不能善待這位陪了他多年的女人。
即便當年德妃把原主害得也不輕,如今這個樣子,沈清綰也確實沒有什麽心思去落井下石,隻是走個過場看了一眼,便離開了。
想了想,她去了太後處。
“兒媳給母後請安,母後吉祥。”
沈清綰來慈寧宮,一慣都是暢通無阻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太後特意交代過。
“皇後怎麽這個時辰過來了,可有什麽事?”太後看見她,方向手中的佛珠,慈祥的說道。
“母後,兒媳沒事,隻是剛剛從延禧宮過來的,順道過來看看母後。”沈清綰淡淡道。
“宮裏又失了一個孩子。”太後深深的歎了口氣。
“母後節哀,德妃的孩子沒保住,好在容貴人有了。”沈清綰寬慰道。
“是啊。”太後神色緩和了幾分,“容大將軍在天之靈,也可以安息了,哀家的倒是盼著容貴人這一胎,是個男孩。”
“兒媳也盼著。”沈清綰應聲。
太後抓住了沈清綰的手,“如今這後宮有了皇後看著,哀家省心了不少,皇後也不要嫌哀家嘮叨,哀家相信,皇帝跟哀家一樣,也都盼著嫡子,皇帝被宮中嬪妃追捧慣了,下次皇帝再去你的宮中,皇後主動一點。”
雖然這樣的話,沈清綰聽過無數遍,但此時還是尷尬的不知如何是好,“母後,兒媳記在心上了。”
太後這才神色緩和了幾分,“皇後明事理,這其中的道理,自然不必哀家多言,聽聞二月二皇後去行宮看了太妃她們,哪怕是個公主,日後入了駙馬府,也都有個依靠,這後宮的女人,哪個不是天天盼著皇帝去自己的宮中,想盡辦法的討好他,哀家知道皇後有自己的傲氣,就算為了自己將來打算,下次皇帝去你那的時候,稍微主動一點,這侍寢,一旦有了第一次,就會源源不斷而來,皇帝是哀家生的,他的脾氣哀家還是知道的,他的心底是有你的。”
沈清綰聽著太後說這麽些掏肝掏肺的話,是為了她好,即便她心中不願意,也不想讓太後傷心,隻是默默的點了點頭,算是應下了。
不得不說,原主把整個王府和後宮折騰成那個樣子,若是沒有太後的庇佑,隻怕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
原主不得元武帝的寵愛,可她終究坐在皇後的位置上,多少人覬覦這個位置,就有多少人想要要了她的命。
太後這些年,也是對原主庇護有加了。
她穿到原主的身上,太後也一直都對她挺好的,從未提起過原主做的那些囂張跋扈的事,來為難過她。
沈清綰實在不忍心,再讓太後為自己這些瑣事煩憂。
應下來是一迴事,做不做就是另外一迴事了。
主動……
是絕對不可能的。
至於元武帝心中有沒有她,沈清綰覺得他更惦記著她宮中的膳食,才是真的。
兩人正說著話,元武帝也過來了,整個人都看著容光煥發,走路的步子都比以往輕盈了不少,看樣子容貴人這一胎,深得他心。
元武帝看到沈清綰的時候,眸光劃過了一絲的意外,“皇後也在。”
“皇上。”沈清綰起身行禮。
雖然在坤寧宮的時候,沈清綰是不會這樣特意給他行禮的,不過當著太後的麵,該有的禮數還是要有。
這一下倒是弄的元武帝有些意外了,“皇後當著母後的麵,是要跟朕生分了嗎?怎麽還行上禮了,朕若是沒記錯的話,皇後說你我夫妻,是不用行禮的。”
沈清綰:……
元武帝是故意拆台的,還是想要當著太後麵告她一狀。
沈清綰嘴唇深深抿了一下,當著太後的麵,也不敢發作,隻能忍了。
太後把二人的神情盡收眸底,笑的更加慈祥了,“皇帝怎麽這個時辰過來了?”
“兒臣聽聞容桂人有孕,想要來給母後一起分享這樣的喜事。”元武帝說著,朝著沈清綰看了一眼,“想來還是兒臣來晚,母後應該已經知道了。”
“皇後孝順,有空就來哀家這裏坐坐,做了吃的,也會親自給哀家送過來,哪裏像皇帝,有了喜事才能想起哀家來。”太後雖然說著抱怨的,心裏的開心是藏不住的,唇角都快壓不住了。
元武帝挑眉朝著沈清綰又看了一眼,似乎很是意外,她如今不僅自己變了,也孝順了。
“母後謬讚了,都是一些平常的吃食,不值得一提。”沈清綰謙虛道。
“怎麽不值得一提,你心裏時時記掛著哀家,哀家心裏都知道。”
元武帝走到了沈清綰身旁坐了下來,“看著你們婆媳二人這麽好,倒是弄的朕像個外人。”
“皇帝有這樣的想法也不為過,畢竟皇帝許久沒來哀家這了。”
元武帝有些求救的朝著沈清綰看去。
“母後,皇上也是忙著前朝的事情,前些日子,兒媳看著他臉色都不好了。”
“好好好,哀家才說了一句,皇後就心疼了,哀家不說便是。”太後側身衝著元武帝說道,“皇後賢惠,是皇帝的福氣,嬪妃再好,皇帝也不要忘了正妻,夫妻和順,對前朝和後宮都是有所助益的。”
元武帝點了點頭,“母後教訓的是,兒臣謹記於心。”
孩子沒了,人也瘋了。
德妃也算是罪有應得,之前在後宮做了那麽多的錯事,也算是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淑妃終身無子,就是出自她之手,想不到連元武帝最寵愛的麗貴妃之死,也跟她有關。
沈清綰不想管,可作為皇後,有些麵子上的事情,還是要去做一做。
她到了延禧宮的時候,皇上的聖旨也到了,降德妃為貴人,褫奪封號。
昔日的德妃,如今已經是宋貴人,不管怎麽說,不知元武帝是看在她母家的麵子上,還是顧念多年的情分。
若是她把身子養好了,即便不能複寵,貴人也足以讓她在後宮安穩度過餘生。
德妃宮中的所有宮女太監,全部都被帶走了。
看樣子是想要徹查德妃被嚇之事,就是不知元武帝知道麗貴妃死因真相的時候,還能不能善待這位陪了他多年的女人。
即便當年德妃把原主害得也不輕,如今這個樣子,沈清綰也確實沒有什麽心思去落井下石,隻是走個過場看了一眼,便離開了。
想了想,她去了太後處。
“兒媳給母後請安,母後吉祥。”
沈清綰來慈寧宮,一慣都是暢通無阻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太後特意交代過。
“皇後怎麽這個時辰過來了,可有什麽事?”太後看見她,方向手中的佛珠,慈祥的說道。
“母後,兒媳沒事,隻是剛剛從延禧宮過來的,順道過來看看母後。”沈清綰淡淡道。
“宮裏又失了一個孩子。”太後深深的歎了口氣。
“母後節哀,德妃的孩子沒保住,好在容貴人有了。”沈清綰寬慰道。
“是啊。”太後神色緩和了幾分,“容大將軍在天之靈,也可以安息了,哀家的倒是盼著容貴人這一胎,是個男孩。”
“兒媳也盼著。”沈清綰應聲。
太後抓住了沈清綰的手,“如今這後宮有了皇後看著,哀家省心了不少,皇後也不要嫌哀家嘮叨,哀家相信,皇帝跟哀家一樣,也都盼著嫡子,皇帝被宮中嬪妃追捧慣了,下次皇帝再去你的宮中,皇後主動一點。”
雖然這樣的話,沈清綰聽過無數遍,但此時還是尷尬的不知如何是好,“母後,兒媳記在心上了。”
太後這才神色緩和了幾分,“皇後明事理,這其中的道理,自然不必哀家多言,聽聞二月二皇後去行宮看了太妃她們,哪怕是個公主,日後入了駙馬府,也都有個依靠,這後宮的女人,哪個不是天天盼著皇帝去自己的宮中,想盡辦法的討好他,哀家知道皇後有自己的傲氣,就算為了自己將來打算,下次皇帝去你那的時候,稍微主動一點,這侍寢,一旦有了第一次,就會源源不斷而來,皇帝是哀家生的,他的脾氣哀家還是知道的,他的心底是有你的。”
沈清綰聽著太後說這麽些掏肝掏肺的話,是為了她好,即便她心中不願意,也不想讓太後傷心,隻是默默的點了點頭,算是應下了。
不得不說,原主把整個王府和後宮折騰成那個樣子,若是沒有太後的庇佑,隻怕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
原主不得元武帝的寵愛,可她終究坐在皇後的位置上,多少人覬覦這個位置,就有多少人想要要了她的命。
太後這些年,也是對原主庇護有加了。
她穿到原主的身上,太後也一直都對她挺好的,從未提起過原主做的那些囂張跋扈的事,來為難過她。
沈清綰實在不忍心,再讓太後為自己這些瑣事煩憂。
應下來是一迴事,做不做就是另外一迴事了。
主動……
是絕對不可能的。
至於元武帝心中有沒有她,沈清綰覺得他更惦記著她宮中的膳食,才是真的。
兩人正說著話,元武帝也過來了,整個人都看著容光煥發,走路的步子都比以往輕盈了不少,看樣子容貴人這一胎,深得他心。
元武帝看到沈清綰的時候,眸光劃過了一絲的意外,“皇後也在。”
“皇上。”沈清綰起身行禮。
雖然在坤寧宮的時候,沈清綰是不會這樣特意給他行禮的,不過當著太後的麵,該有的禮數還是要有。
這一下倒是弄的元武帝有些意外了,“皇後當著母後的麵,是要跟朕生分了嗎?怎麽還行上禮了,朕若是沒記錯的話,皇後說你我夫妻,是不用行禮的。”
沈清綰:……
元武帝是故意拆台的,還是想要當著太後麵告她一狀。
沈清綰嘴唇深深抿了一下,當著太後的麵,也不敢發作,隻能忍了。
太後把二人的神情盡收眸底,笑的更加慈祥了,“皇帝怎麽這個時辰過來了?”
“兒臣聽聞容桂人有孕,想要來給母後一起分享這樣的喜事。”元武帝說著,朝著沈清綰看了一眼,“想來還是兒臣來晚,母後應該已經知道了。”
“皇後孝順,有空就來哀家這裏坐坐,做了吃的,也會親自給哀家送過來,哪裏像皇帝,有了喜事才能想起哀家來。”太後雖然說著抱怨的,心裏的開心是藏不住的,唇角都快壓不住了。
元武帝挑眉朝著沈清綰又看了一眼,似乎很是意外,她如今不僅自己變了,也孝順了。
“母後謬讚了,都是一些平常的吃食,不值得一提。”沈清綰謙虛道。
“怎麽不值得一提,你心裏時時記掛著哀家,哀家心裏都知道。”
元武帝走到了沈清綰身旁坐了下來,“看著你們婆媳二人這麽好,倒是弄的朕像個外人。”
“皇帝有這樣的想法也不為過,畢竟皇帝許久沒來哀家這了。”
元武帝有些求救的朝著沈清綰看去。
“母後,皇上也是忙著前朝的事情,前些日子,兒媳看著他臉色都不好了。”
“好好好,哀家才說了一句,皇後就心疼了,哀家不說便是。”太後側身衝著元武帝說道,“皇後賢惠,是皇帝的福氣,嬪妃再好,皇帝也不要忘了正妻,夫妻和順,對前朝和後宮都是有所助益的。”
元武帝點了點頭,“母後教訓的是,兒臣謹記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