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羨慕
後宮太卷,娘娘鹹魚後躺贏了 作者:花落青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位征戰多年的大將,走到最後,不管是為了官職還是為了利益,最終還是選擇了跟後宮結黨營私。
他多麽希望邱宗昔來求見的時候,送上來的是那一封信,而不是請願愛女入宮為妃。
“混賬!”太後聽到此事時,氣的一巴掌拍到了桌子上,震的茶碗中的茶都灑了出來,“皇帝真是越來越糊塗了。”
張嬤嬤慌忙走過來,一隻手扶起茶碗,一邊忙著勸說道,“太後娘娘息怒,興許皇上也有皇上的難處,讓邱家庶女入宮侍奉,也是權宜之計。”
“哀家也不是那種不講道理之人,可皇帝昨夜才剛剛與皇後圓房,今兒就讓大臣之女入宮為妃,知道的是他要鞏固前朝,安撫臣心,多心之人斷然會以為皇帝故意讓邱家之女入宮,這不是打了皇後的臉嗎?”太後氣的嘴唇發抖,“昨日確實是哀家去的皇後宮中,可哀家以前也不是沒有讓他去過,可他聽嗎?他何曾把哀家的話放在我耳朵裏,真是一天天的能把哀家氣死。”
“太後娘娘放寬心,奴婢相信皇後娘娘如今也不是那種不識大體的人,她一定會理解皇上整治前朝不易,不會把這些小事放在心上的。”
張嬤嬤說著,已經把桌子上的茶水收拾幹淨了,又重新給太後泡了一壺茶:“太後娘娘還是放寬心一些,太醫可是交代了,不讓您動怒,對身子不好,奴婢幫您泡了一壺綠茶,特意放了皇後娘娘交代的金銀花,您喝上一口,消消火。”
“哀家也不想動怒,可架不住總是有人故意要氣哀家。”太後接過張嬤嬤遞到麵前的茶碗喝了一口,“不要以為哀家年紀大了什麽都不知道,邱大人家裏的庶女入宮,是有人故意在背後攛掇,都被禁足了還不安分,看樣子還是罰的太輕。”
張嬤嬤吹著眸,不說話,等了好一會兒。
太後把手中的那一碗金銀花茶喝了半碗,才無奈的歎了口道,“你去庫房挑一些新奇的東西,最好是筆墨什麽的,給皇後送去。”
“是,太後娘娘。”張嬤嬤福身應聲。
“還有。”太後頓了頓繼續說道,“再送一些補品到”喜貴人那裏去,哀家估摸著上次送的補品,她應該也吃的差不多了。”
“是,太後娘娘,奴婢這就去辦。”
張嬤嬤說完,剛剛轉身想走,又被太後叫了迴去,“這件事你親自去辦。”
“太後娘娘放心,奴婢知道輕重。”
張嬤嬤把太後吩咐的補品送去淩香閣的時候,喜貴人正跟阮常在坐在淩香閣的院子裏,喝茶嗑瓜子。
“還是姐姐好福氣,能夠自己一個住在淩香閣裏,不像我,整日住在那個景陽宮,煩都煩死了,貴妃和文貴人又不對付,尤其嫻貴妃整日看我眉毛不是眉毛的,鼻子不是鼻子的,像是我欠了她銀子一樣。”阮常在說完,磕了一個瓜子殼,吐到了地上。
“妹妹你是不懂我的苦,我這有什麽好羨慕的,今日若不是妹妹想起來我,來我宮裏坐坐,陪我說說話,我一個人整日呆在這淩香閣,睜眼閉眼就是這四方的天,還有不見天日的牆,跟住在冷宮又有什麽區別。”文貴人歎了口氣。
“姐姐就算再不好,也有了自己的孩子,若是日後生下的是皇子,日後就什麽都不愁了。”阮常在說著,羨慕的朝著文貴人的肚子看去。
為什麽這後宮的人,不是有寵,就是有靠山,隻有她……
侍寢的時候被元武帝嫌棄,整個後宮也就她一人這麽慘吧。
從那以後,元武帝就再也沒有翻過她的牌子,如今嫻貴妃母家都倒了,皇上非但沒遷怒與她,還給了複了貴妃的位份。
她怎麽在後宮就過的那麽慘!
阮常在正走神的一瞬,張嬤嬤帶著浩浩蕩蕩的人從淩香閣外麵走了進來。
“奴婢給文貴人請安,文貴人吉祥。”
張嬤嬤進來便福身行了個禮,當她抬眸看到阮常在的時候,微微愣了一下。
“奴婢給阮常在請安,阮常在吉祥。”
“張嬤嬤不必多禮。”文貴人聞聲慌忙站起了身,“嬤嬤怎麽這個時候過來了?可是姑母找我有什麽事?”
“迴貴人的話,太後娘娘尋思著上次給貴人送的補品應該差不多吃完了,便讓奴才又給貴人送了一些過來。”張嬤嬤道。
文貴人眸光一亮,朝著張嬤嬤身後走去,唇角壓不住的上揚。
靈芝,鹿茸,人參……
就連燕窩都是血燕,這些上等的好東西,若不是太後親自賞賜,平日裏除了皇後宮中妃嬪是沒有資格用這麽上成的東西,更何況她還隻是貴人的位份。
阮常在看的眼眸都紅了,剛剛已經低落到極點的心情,隨著太後賞賜的東西,簡直墜到了深淵。
隻有她!
隻有她在後宮過著生不如死的日子,當初不是說因為她的父親立功受賞,才讓她入宮侍奉的嗎?
怎麽如今看來,不像是受賞,倒像是受罰!
喜貴人這種才是受賞吧,雖然喜貴人也不得皇上喜歡,可是她有太後,她依舊可以吃著用著跟皇後一樣好的東西。
張嬤嬤逐一給她介紹著那些東西應該怎麽食用,配上什麽吃,口感會更好。
喜貴人全然沉浸在太後封賞的喜悅之中,全然沒有注意到站在另外一側的阮常在,等到她把張嬤嬤送出淩香閣以後,才恍然發現,阮常在竟不知何時已經離開了。
“娘娘,這個阮常在也太不懂規矩了,走也不說一聲。”侍女秋兒忍不住的說道。
喜貴人滿腦子都是今晚先吃鹿茸還是用人參燉雞,全然沒有把秋兒的話聽到耳朵裏。
可偏偏此時,阮常在走到半路,也意識到了自己招唿不打直接走了不好,更何況太後的貼身嬤嬤,張嬤嬤還在淩香閣,思來想去,她還是想著迴去,給喜貴人說一聲再迴宮。
剛剛走到淩香閣的門口,就聽見秋兒在那裏叫嚷著,阮常在唿吸一滯,臉上的血色肉眼可見的退了個蒼白,身子更是不受控製的顫抖了起來。
侍女慌忙扶住了她,“常在,要不咱們還是別進去了吧……”
他多麽希望邱宗昔來求見的時候,送上來的是那一封信,而不是請願愛女入宮為妃。
“混賬!”太後聽到此事時,氣的一巴掌拍到了桌子上,震的茶碗中的茶都灑了出來,“皇帝真是越來越糊塗了。”
張嬤嬤慌忙走過來,一隻手扶起茶碗,一邊忙著勸說道,“太後娘娘息怒,興許皇上也有皇上的難處,讓邱家庶女入宮侍奉,也是權宜之計。”
“哀家也不是那種不講道理之人,可皇帝昨夜才剛剛與皇後圓房,今兒就讓大臣之女入宮為妃,知道的是他要鞏固前朝,安撫臣心,多心之人斷然會以為皇帝故意讓邱家之女入宮,這不是打了皇後的臉嗎?”太後氣的嘴唇發抖,“昨日確實是哀家去的皇後宮中,可哀家以前也不是沒有讓他去過,可他聽嗎?他何曾把哀家的話放在我耳朵裏,真是一天天的能把哀家氣死。”
“太後娘娘放寬心,奴婢相信皇後娘娘如今也不是那種不識大體的人,她一定會理解皇上整治前朝不易,不會把這些小事放在心上的。”
張嬤嬤說著,已經把桌子上的茶水收拾幹淨了,又重新給太後泡了一壺茶:“太後娘娘還是放寬心一些,太醫可是交代了,不讓您動怒,對身子不好,奴婢幫您泡了一壺綠茶,特意放了皇後娘娘交代的金銀花,您喝上一口,消消火。”
“哀家也不想動怒,可架不住總是有人故意要氣哀家。”太後接過張嬤嬤遞到麵前的茶碗喝了一口,“不要以為哀家年紀大了什麽都不知道,邱大人家裏的庶女入宮,是有人故意在背後攛掇,都被禁足了還不安分,看樣子還是罰的太輕。”
張嬤嬤吹著眸,不說話,等了好一會兒。
太後把手中的那一碗金銀花茶喝了半碗,才無奈的歎了口道,“你去庫房挑一些新奇的東西,最好是筆墨什麽的,給皇後送去。”
“是,太後娘娘。”張嬤嬤福身應聲。
“還有。”太後頓了頓繼續說道,“再送一些補品到”喜貴人那裏去,哀家估摸著上次送的補品,她應該也吃的差不多了。”
“是,太後娘娘,奴婢這就去辦。”
張嬤嬤說完,剛剛轉身想走,又被太後叫了迴去,“這件事你親自去辦。”
“太後娘娘放心,奴婢知道輕重。”
張嬤嬤把太後吩咐的補品送去淩香閣的時候,喜貴人正跟阮常在坐在淩香閣的院子裏,喝茶嗑瓜子。
“還是姐姐好福氣,能夠自己一個住在淩香閣裏,不像我,整日住在那個景陽宮,煩都煩死了,貴妃和文貴人又不對付,尤其嫻貴妃整日看我眉毛不是眉毛的,鼻子不是鼻子的,像是我欠了她銀子一樣。”阮常在說完,磕了一個瓜子殼,吐到了地上。
“妹妹你是不懂我的苦,我這有什麽好羨慕的,今日若不是妹妹想起來我,來我宮裏坐坐,陪我說說話,我一個人整日呆在這淩香閣,睜眼閉眼就是這四方的天,還有不見天日的牆,跟住在冷宮又有什麽區別。”文貴人歎了口氣。
“姐姐就算再不好,也有了自己的孩子,若是日後生下的是皇子,日後就什麽都不愁了。”阮常在說著,羨慕的朝著文貴人的肚子看去。
為什麽這後宮的人,不是有寵,就是有靠山,隻有她……
侍寢的時候被元武帝嫌棄,整個後宮也就她一人這麽慘吧。
從那以後,元武帝就再也沒有翻過她的牌子,如今嫻貴妃母家都倒了,皇上非但沒遷怒與她,還給了複了貴妃的位份。
她怎麽在後宮就過的那麽慘!
阮常在正走神的一瞬,張嬤嬤帶著浩浩蕩蕩的人從淩香閣外麵走了進來。
“奴婢給文貴人請安,文貴人吉祥。”
張嬤嬤進來便福身行了個禮,當她抬眸看到阮常在的時候,微微愣了一下。
“奴婢給阮常在請安,阮常在吉祥。”
“張嬤嬤不必多禮。”文貴人聞聲慌忙站起了身,“嬤嬤怎麽這個時候過來了?可是姑母找我有什麽事?”
“迴貴人的話,太後娘娘尋思著上次給貴人送的補品應該差不多吃完了,便讓奴才又給貴人送了一些過來。”張嬤嬤道。
文貴人眸光一亮,朝著張嬤嬤身後走去,唇角壓不住的上揚。
靈芝,鹿茸,人參……
就連燕窩都是血燕,這些上等的好東西,若不是太後親自賞賜,平日裏除了皇後宮中妃嬪是沒有資格用這麽上成的東西,更何況她還隻是貴人的位份。
阮常在看的眼眸都紅了,剛剛已經低落到極點的心情,隨著太後賞賜的東西,簡直墜到了深淵。
隻有她!
隻有她在後宮過著生不如死的日子,當初不是說因為她的父親立功受賞,才讓她入宮侍奉的嗎?
怎麽如今看來,不像是受賞,倒像是受罰!
喜貴人這種才是受賞吧,雖然喜貴人也不得皇上喜歡,可是她有太後,她依舊可以吃著用著跟皇後一樣好的東西。
張嬤嬤逐一給她介紹著那些東西應該怎麽食用,配上什麽吃,口感會更好。
喜貴人全然沉浸在太後封賞的喜悅之中,全然沒有注意到站在另外一側的阮常在,等到她把張嬤嬤送出淩香閣以後,才恍然發現,阮常在竟不知何時已經離開了。
“娘娘,這個阮常在也太不懂規矩了,走也不說一聲。”侍女秋兒忍不住的說道。
喜貴人滿腦子都是今晚先吃鹿茸還是用人參燉雞,全然沒有把秋兒的話聽到耳朵裏。
可偏偏此時,阮常在走到半路,也意識到了自己招唿不打直接走了不好,更何況太後的貼身嬤嬤,張嬤嬤還在淩香閣,思來想去,她還是想著迴去,給喜貴人說一聲再迴宮。
剛剛走到淩香閣的門口,就聽見秋兒在那裏叫嚷著,阮常在唿吸一滯,臉上的血色肉眼可見的退了個蒼白,身子更是不受控製的顫抖了起來。
侍女慌忙扶住了她,“常在,要不咱們還是別進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