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攻的同時,防守就會有漏洞,這就要做好防範。
傍晚的時候,李金竹帶著連隊和前來接替防務的部隊交接。接防的部隊顯然是沒有經過戰陣的,士兵看起來都非常稚嫩。好在連、排長都是老兵,因為杜阿成班有防守接敵經驗,李金竹命令他們留下一人在此協助防守,做好交接,第二天再去到渡口會合,杜阿成將孔思鬆留下。
雖說隻有兩千多人,物資調配和各種協調也是非常複雜。
李金竹的連隊被安排在離渡口二裏地的一片平地,作戰參謀指示他們就地紮營,派人到渡口領取22輛三輪車。
工兵已經將附近平整出來,很快三輪車就騎了迴來。連隊裏騎三輪車已經是基本技能,平時各種運輸都離不開。
不久,參謀又來通知,各連、排長主官前去開會,開會的地點就在渡口附近一頂帳篷中。
李金竹帶著三個排長過來,遠遠就看到戚嚴站在門口,緊跑幾步,向著戚嚴敬禮,“戚總好,十四連連長李金竹前來報到。”
戚嚴也笑嗬嗬地迴了個禮,“小李連長,快進來。”
進入帳篷,李金竹看到帳篷中已經滿是軍官,都筆直地坐在兩側的小凳子上,很快小凳子就坐滿了,忽聽帳篷外衛兵喊,“立正”,滿屋子的人都立即立正,有些動作大的,還將小凳子碰倒了。
凳子倒地的聲音比起齊刷刷立正的聲音小了很多,沒有人注意,大家都將注意力集中到帳口,第一個進來的居然是陳宇峰,戚嚴在他後麵跟著。
此時營、連長還不知道作戰任務,看到陳宇峰,都知道這仗不會太簡單。
進入帳中,陳宇峰掃視一圈,說道,“今天會議條件有限,各位坐下後,就不要再立正了。”
然後走到大帳最裏端,繼續說:“各位軍官,我軍自建軍以來,與金狼軍交手數次,或以夜襲得手,或結以堅城硬寨,極少與金狼軍野戰,金狼軍認為,我軍短於野戰,常以騎兵在我軍防區滲透,牽製我軍大量力量,為改變這種被動局麵,我決定……”
習慣的力量還是很大的,他剛說到這裏,帳中軍官又是齊齊立正,陳宇峰隻好壓壓手,示意大家坐下繼續聽。
“正麵擊破擁有大量金狼騎兵的敵寨,讓金狼軍聽到我軍出擊的消息,就遠遠逃離,還我邊境安寧。”
話鋒一轉,陳宇峰繼續說,“但是我軍裝備複雜,機動力差,也是必須要麵對的問題,為了避免敵軍在途中攻擊我軍,我為每連配備二十餘輛三輪車,如遇敵軍突襲,各連要迅速利用三輪車作為掩體,置其於陣地外側,戰士則依托三輪車遠程打擊敵軍,給炮兵架炮贏得時間。”
說到這裏,帳中傳來一些聲音,是軍官們小聲討論這種方法的可行性,等了幾息,陳宇峰看軍官們都已經理解了,才繼續說,“明後兩天,各連要一起操練防禦方法,練習在幾分鍾內建起簡易陣地。”
“今天晚上,各連、排分別做戰鬥動員,做好第一次正麵擊敗金狼精騎的一切準備。下麵進行敵情通報。”
敵情通報由戚嚴負責,戚嚴拿出一個木夾,念道:“對麵的金狼將領叫烏肯,年齡大約35歲,有多年戰陣經驗,算是個宿將,他手上原來有3000騎兵,上個月又調來2000,他的軍營中還有將近3000名輔助兵,根據金田傳來的消息,烏肯經常會到縣城中,縣城中原有府兵500,戰力不高,烏肯派了200親兵,駐守在他縣城住所旁邊。”
“烏肯大營距縣城5裏,距離我們這個渡口不到60裏。”
接著,戚嚴又從幾方麵講了,正麵擊破金狼軍的巨大意義,又讓軍官們發言,即使如此,會議也隻持續了半個小時。
晚飯之後,李金竹將連裏軍官召集起來,商量如何動員,軍官們知道,這次戰鬥是會有損失,戰果也會很大,如何給戰士們講,做好動員,就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李金竹先將兩名副連長和司務長叫來,通報了會議內容,副連長蘇慕武雖說已經參了會,但這時候還是很興奮,一巴掌拍到大腿上,說,“可不受這些狼賊的鳥氣了!”
李金竹看他高興,怕他太興奮了,又強調一遍,“對付快速移動的金狼騎兵,我們要認真演練車陣,萬一被敵軍衝進車陣,損失可就大了。”
蘇慕武隻是簡單迴答,“沒問題。”
接下來,李金竹又召開了班排長會議,將會議內容傳達下去,多數班、排長的反應和副連長一樣,有些過渡興奮,對手中武器過於自信,李金竹隻好再次強調了車陣在野戰中的作用,要求各班排在討論時,把困難估計的多一點,避免出現疏漏。
之後是各排、各班分別開會傳達、討論。
第二天一早,參謀送來命令,前兩個小時演練裝卸貨,每連都派了一個教官,戰士們都感覺沒勁,搬個東西還要演練。
教官一講解,戰士們才知道,裝卸東西也不簡單。
教官要求所有物資都要裝箱,箱子都和三輪車很配套,裝進車廂後,要保證上表麵平整。所謂裝卸訓練,就是將各種物資裝在箱子裏麵,再整齊的擺到三輪車裏,保證三輪車內貨物的穩定。
為了防備弓箭,每輛三輪車還配了一塊厚木板,平時就放在車廂上,緊急情況下可以作為盾牌,提供一些防護作用。
之後是戰陣演練,就是在緊急情況下,如何快速將這些車輛作為掩體,布置在外側,避免戰士被敵軍戰馬直接衝撞。
在準備渡河的前一天晚上,一個連渡過了小唐河,在河對岸建立起簡易陣地。
漢軍在渡口已經集結了幾天,金狼軍對此處一直嚴密監視,在河對岸的先頭連下船沒多久,就與金狼斥候接上了火。
金狼的斥候隻有二十多騎,被一陣排槍集火射擊後,這夥斥候放棄了靠近偵察,隻是遠遠地遊蕩。
李金竹的連隊是第六個渡河的連隊,他們的物資是單獨運送的,到了對岸後,連隊先要將空的三輪車卸下,然後再將物資卸下,再用三輪車將物資送到指定的位置,也就是他們防守的位置,這個過程時間比較長,輪到他們連隊卸貨時,已經過了中午。
金狼軍沒有放棄這個機會,一大早就有一個千人隊在遠處集結,然後數百騎向著簡易陣地緩緩前壓,準備從幾百米的距離處加速前衝。
先導連的迫擊炮率先開火。金狼軍沒有衝鋒時,隊伍還比較密集,迫擊炮的幾輪速射,將尚未發起的衝鋒直接瓦解。
第二支上岸的連隊的炮手,也迅速建立起炮陣地。
金狼的騎兵迅速後撤。此時戚嚴已經過了河,他爬上一個堆放物資的高台,用望遠鏡觀察戰果。
金狼軍丟下了幾十騎,在大約八百多米外再次集結,這仍在迫擊炮的打擊範圍內,他命令炮兵瞄準新的集結地,再次開火。
金狼軍這次撤的更快,僅一輪炮擊後,金狼軍就四散而逃。
渡河、卸貨並沒有受金狼騎兵多大影響,到中午時,工程量也隻完成了一半多,陳宇峰隨著部隊一起過了河。
卸完貨的連隊,都去挖戰壕,按這個效率,到晚上部隊才能全部過河。
騎兵連以班為單位,在外圍幾公裏的範圍內警戒。渡口這邊正熱火朝天,遠處傳來幾聲零星的槍聲,一會就有騎兵迴來,說數千金狼兵正往這邊來。
陳宇峰聽完,轉向戚嚴,說,“戚總,你來指揮。”
戚嚴下令,各連馬上在營地外側放置臨時掩體,完成後立即列隊,準備戰鬥。
前兩天的訓練還是有些效果的,各連都迅速把三輪車推到外側,形成一道防線,又將木板立起來,用來防箭。
這次金狼軍在很遠的地方就開始加速,數百騎兵漫天遍野衝了過來,速度起來後的騎兵之間距離也很大。
戚嚴下令,炮兵將打擊目標放到300米距離,步兵將標尺設為100米,各連守牢自己的防區。
炮兵集中指揮,已經就位的20門炮,馬上調整角度,做好打擊準備。
數百騎兵的衝擊,對簡易掩體後的步兵有巨大的心理壓力,李金竹盯著越來越近的騎兵,對戰士說,“弟兄們,穩住,一會誰要是拉稀,可別怪我不客氣,都聽我命令再開槍。”
當第一個騎兵衝過300米線後,20門炮幾乎是同時開了火,沒有經曆過炮火的戰馬,驚的四散亂跑,衝鋒一下子就亂了。
敵軍衝擊的正麵是李金竹的連隊。李金竹下令,“標尺100米,準備射擊。”戰士們“嘩啦”一聲,都將槍端平,混亂的騎兵衝到了100米距離,李金竹才命令“開火。”
第一次齊射,還在向前衝擊的騎兵如同撞到了什麽,紛紛落馬,剩下的騎兵還在繼續向前,幾秒鍾後,連隊又進行了第二次齊射,這次齊射後,第一批衝過100米線的騎兵就所剩無幾了。
後麵的騎兵還在源源不斷地向前湧,這樣下去,騎兵衝到麵前,隻是個時間問題。
零星的箭矢已經飛了過來,戰士們胸部以下都有木板遮擋,射擊時,士兵還都采用低姿態,大部分士兵隻露出頭,仍有幾名戰士中箭,有醫務兵迅速上前,將受傷或者已經犧牲的戰士抬走。
李金竹還在指揮著齊射,已經有幾騎衝到戰壕前,此時另一種槍聲響了起來,這是每班都配備一支的連發槍,他們的任務是清理衝過彈雨的零散敵軍。
孔思鬆是他們班的連發槍手,他配備了一支連發槍,和一支普通步槍。
其實他並不喜歡用連發槍,這槍驕貴,弄不好就出問題,每次裝彈,他都需要仔細檢查,確保每發子彈都很標準。即使如此,連發槍仍會卡殼。
敵騎的第一次的衝鋒,有一半騎兵在軍陣前轉了個彎,繞了迴去,隻有三騎衝過了三十米線,這三騎至少射中了四名士兵,超過了敵軍這次衝鋒所有戰果的一半。
幾乎沒有停頓,敵軍第二輪的衝鋒緊接著第一輪而來,戰士們已經空槍,都在緊張的上彈,越是緊張,上彈的動作越是變形,有幾名戰士怎麽都上不了彈,還把子彈掉到了地上。
幾名班長此時正在嗬斥著動作走形的士兵,大部分士兵已經將槍架了起來,等待著連長發出指令。
炮火明顯遲滯了敵人的進攻,幾百米內,敵軍都無法集結,更遠處集結,又降低了騎兵的衝擊力。
即便如此,第二輪次的騎兵也衝到了最佳射程內,李金竹仍舊保持著穩定的語調下達命令,戰士們沒有了最初的慌亂,射擊精度明顯的提高。
這次正麵衝過炮火封鎖的敵騎不到300騎,但沒有一騎能夠衝過50米線,也隻有一名戰士被敵箭射傷。
敵人經過這兩輪的衝擊,戰果實在有限,很快就消失在視野裏。
陳宇峰從高處下來,對戚嚴說,“打擊效果不錯,第一次大約300敵軍,炮兵打掉了200,步槍消滅50,剩下的穿過炮火封鎖線就轉彎跑了。第二輪700多敵軍,過炮火線後,剩下兩百多點,居然沒有衝過陣地前50米。”
這次戰鬥一個多小時就結束了,金狼軍隻衝擊了李金竹的防線,其他各連都是完整觀摩了這次戰鬥。
戚嚴看到視線內的敵軍全部撤離,馬上派人往迴運傷兵和幾名戰士的遺體。傷兵暫時送到鹽州,遺體直接送迴明崇島。
接著他又下令騎兵抓捕活著的戰馬,再派兩個連打掃戰場。馬肉、敵軍的兵器都要收集。還要對隻是負傷的敵軍簡單救治,這些人都要送到鹽州附近,他們要繼續前進,沒有辦法帶著俘虜。
陳宇峰看戚嚴把工作都安排妥當,隻補充了一條,讓李金竹的連隊,收拾陣地後,馬上做戰鬥總結,其他連隊打掃戰場,繼續挖戰壕,建工事。
戰鬥總結,是每次戰鬥後必須要做的。到傍晚時,戚嚴召集各連長及以上主官開戰鬥總結會。
戰場觀摩,對各連長都有觸動,戚嚴先讓離戰場遠的連長發言,這些連長對這場戰鬥比較滿意,對未來的戰鬥也很有信心,他們的火器在殺傷力、精度和射程幾方麵都遠勝敵軍,連長、營長們相信,正麵對抗,金狼軍無法撼動自己的陣地。有幾個連長甚至認為,即使沒有陣地,金狼軍也衝不到自己的軍陣前。
近距離觀戰的連長,除了對正麵對抗充滿信心之外,還談到了本方損失。
李金竹最後總結,他的總結是各班排的總結,和他自己的戰場感受的綜合。他首先談了三輪車陣的重要性,正是有了三輪車陣,士兵們才能相對安心的射擊,如果沒有這個掩體,大部分士兵的戰術動作都會走形,難以有效殺傷敵軍。
戰士的心理素質,在對抗騎兵時尤為重要,第一次敵軍衝陣時,有士兵甚至想扭頭就跑。
李金竹又談了連發槍的配合,當然,也說到連發槍的穩定性,敵軍第一輪衝擊,就有兩支連發槍卡殼,放過來的幾騎,是本次戰鬥傷亡的重要原因。
最後李金竹又說到彈藥消耗,戰鬥時間不長,但子彈打了數千發 ,步槍損壞十幾支,連發槍卡殼四支,戰後這些槍雖說能夠緊急維修,但在戰場上就指望不上了。
李金竹又迴答了幾個作戰細節問題,這次會議,算是優勢火器與冷兵器第一次正麵對撞,值得認真總結。
等營、連長們都發完言,戚嚴看了一眼陳宇峰,陳宇峰搖搖頭,表示自己不發言,戚嚴又環視一圈,嚴肅地說道:“各位主官,這次作戰,我們有很多經驗要總結,也有很多教訓,李連長的總結,都迴去消化一下,各連都要召開戰鬥總結會,重點研究如何更有效的打擊敵人,減少損失,也要考慮,在敵方從多個方向接近我方陣地,我方炮火密度會遠小於今天,如何發揮我軍武器的優勢。散會。”
戚嚴看連長們都走了,向陳宇峰匯報說,“今天一個多小時,打掉了這次攜帶炮彈的三分之一,如果同樣的強度,我們下一仗就可能有炮無彈了。”
陳宇峰也知道這個情況,戰前,他對炮彈消耗的估計也不準,這次算是邊打邊學。考慮到今天的消耗,他建議道,“我們幹脆在渡口再等一天,一是補充彈藥,二是修理損壞的車輛和其他物資,三是需要往迴運俘虜和其他物資,這都需要時間。”
戚嚴本來是不想在渡口等待的,但作為最有效殺敵的炮彈數量不足,他也隻能妥協。
傍晚的時候,李金竹帶著連隊和前來接替防務的部隊交接。接防的部隊顯然是沒有經過戰陣的,士兵看起來都非常稚嫩。好在連、排長都是老兵,因為杜阿成班有防守接敵經驗,李金竹命令他們留下一人在此協助防守,做好交接,第二天再去到渡口會合,杜阿成將孔思鬆留下。
雖說隻有兩千多人,物資調配和各種協調也是非常複雜。
李金竹的連隊被安排在離渡口二裏地的一片平地,作戰參謀指示他們就地紮營,派人到渡口領取22輛三輪車。
工兵已經將附近平整出來,很快三輪車就騎了迴來。連隊裏騎三輪車已經是基本技能,平時各種運輸都離不開。
不久,參謀又來通知,各連、排長主官前去開會,開會的地點就在渡口附近一頂帳篷中。
李金竹帶著三個排長過來,遠遠就看到戚嚴站在門口,緊跑幾步,向著戚嚴敬禮,“戚總好,十四連連長李金竹前來報到。”
戚嚴也笑嗬嗬地迴了個禮,“小李連長,快進來。”
進入帳篷,李金竹看到帳篷中已經滿是軍官,都筆直地坐在兩側的小凳子上,很快小凳子就坐滿了,忽聽帳篷外衛兵喊,“立正”,滿屋子的人都立即立正,有些動作大的,還將小凳子碰倒了。
凳子倒地的聲音比起齊刷刷立正的聲音小了很多,沒有人注意,大家都將注意力集中到帳口,第一個進來的居然是陳宇峰,戚嚴在他後麵跟著。
此時營、連長還不知道作戰任務,看到陳宇峰,都知道這仗不會太簡單。
進入帳中,陳宇峰掃視一圈,說道,“今天會議條件有限,各位坐下後,就不要再立正了。”
然後走到大帳最裏端,繼續說:“各位軍官,我軍自建軍以來,與金狼軍交手數次,或以夜襲得手,或結以堅城硬寨,極少與金狼軍野戰,金狼軍認為,我軍短於野戰,常以騎兵在我軍防區滲透,牽製我軍大量力量,為改變這種被動局麵,我決定……”
習慣的力量還是很大的,他剛說到這裏,帳中軍官又是齊齊立正,陳宇峰隻好壓壓手,示意大家坐下繼續聽。
“正麵擊破擁有大量金狼騎兵的敵寨,讓金狼軍聽到我軍出擊的消息,就遠遠逃離,還我邊境安寧。”
話鋒一轉,陳宇峰繼續說,“但是我軍裝備複雜,機動力差,也是必須要麵對的問題,為了避免敵軍在途中攻擊我軍,我為每連配備二十餘輛三輪車,如遇敵軍突襲,各連要迅速利用三輪車作為掩體,置其於陣地外側,戰士則依托三輪車遠程打擊敵軍,給炮兵架炮贏得時間。”
說到這裏,帳中傳來一些聲音,是軍官們小聲討論這種方法的可行性,等了幾息,陳宇峰看軍官們都已經理解了,才繼續說,“明後兩天,各連要一起操練防禦方法,練習在幾分鍾內建起簡易陣地。”
“今天晚上,各連、排分別做戰鬥動員,做好第一次正麵擊敗金狼精騎的一切準備。下麵進行敵情通報。”
敵情通報由戚嚴負責,戚嚴拿出一個木夾,念道:“對麵的金狼將領叫烏肯,年齡大約35歲,有多年戰陣經驗,算是個宿將,他手上原來有3000騎兵,上個月又調來2000,他的軍營中還有將近3000名輔助兵,根據金田傳來的消息,烏肯經常會到縣城中,縣城中原有府兵500,戰力不高,烏肯派了200親兵,駐守在他縣城住所旁邊。”
“烏肯大營距縣城5裏,距離我們這個渡口不到60裏。”
接著,戚嚴又從幾方麵講了,正麵擊破金狼軍的巨大意義,又讓軍官們發言,即使如此,會議也隻持續了半個小時。
晚飯之後,李金竹將連裏軍官召集起來,商量如何動員,軍官們知道,這次戰鬥是會有損失,戰果也會很大,如何給戰士們講,做好動員,就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李金竹先將兩名副連長和司務長叫來,通報了會議內容,副連長蘇慕武雖說已經參了會,但這時候還是很興奮,一巴掌拍到大腿上,說,“可不受這些狼賊的鳥氣了!”
李金竹看他高興,怕他太興奮了,又強調一遍,“對付快速移動的金狼騎兵,我們要認真演練車陣,萬一被敵軍衝進車陣,損失可就大了。”
蘇慕武隻是簡單迴答,“沒問題。”
接下來,李金竹又召開了班排長會議,將會議內容傳達下去,多數班、排長的反應和副連長一樣,有些過渡興奮,對手中武器過於自信,李金竹隻好再次強調了車陣在野戰中的作用,要求各班排在討論時,把困難估計的多一點,避免出現疏漏。
之後是各排、各班分別開會傳達、討論。
第二天一早,參謀送來命令,前兩個小時演練裝卸貨,每連都派了一個教官,戰士們都感覺沒勁,搬個東西還要演練。
教官一講解,戰士們才知道,裝卸東西也不簡單。
教官要求所有物資都要裝箱,箱子都和三輪車很配套,裝進車廂後,要保證上表麵平整。所謂裝卸訓練,就是將各種物資裝在箱子裏麵,再整齊的擺到三輪車裏,保證三輪車內貨物的穩定。
為了防備弓箭,每輛三輪車還配了一塊厚木板,平時就放在車廂上,緊急情況下可以作為盾牌,提供一些防護作用。
之後是戰陣演練,就是在緊急情況下,如何快速將這些車輛作為掩體,布置在外側,避免戰士被敵軍戰馬直接衝撞。
在準備渡河的前一天晚上,一個連渡過了小唐河,在河對岸建立起簡易陣地。
漢軍在渡口已經集結了幾天,金狼軍對此處一直嚴密監視,在河對岸的先頭連下船沒多久,就與金狼斥候接上了火。
金狼的斥候隻有二十多騎,被一陣排槍集火射擊後,這夥斥候放棄了靠近偵察,隻是遠遠地遊蕩。
李金竹的連隊是第六個渡河的連隊,他們的物資是單獨運送的,到了對岸後,連隊先要將空的三輪車卸下,然後再將物資卸下,再用三輪車將物資送到指定的位置,也就是他們防守的位置,這個過程時間比較長,輪到他們連隊卸貨時,已經過了中午。
金狼軍沒有放棄這個機會,一大早就有一個千人隊在遠處集結,然後數百騎向著簡易陣地緩緩前壓,準備從幾百米的距離處加速前衝。
先導連的迫擊炮率先開火。金狼軍沒有衝鋒時,隊伍還比較密集,迫擊炮的幾輪速射,將尚未發起的衝鋒直接瓦解。
第二支上岸的連隊的炮手,也迅速建立起炮陣地。
金狼的騎兵迅速後撤。此時戚嚴已經過了河,他爬上一個堆放物資的高台,用望遠鏡觀察戰果。
金狼軍丟下了幾十騎,在大約八百多米外再次集結,這仍在迫擊炮的打擊範圍內,他命令炮兵瞄準新的集結地,再次開火。
金狼軍這次撤的更快,僅一輪炮擊後,金狼軍就四散而逃。
渡河、卸貨並沒有受金狼騎兵多大影響,到中午時,工程量也隻完成了一半多,陳宇峰隨著部隊一起過了河。
卸完貨的連隊,都去挖戰壕,按這個效率,到晚上部隊才能全部過河。
騎兵連以班為單位,在外圍幾公裏的範圍內警戒。渡口這邊正熱火朝天,遠處傳來幾聲零星的槍聲,一會就有騎兵迴來,說數千金狼兵正往這邊來。
陳宇峰聽完,轉向戚嚴,說,“戚總,你來指揮。”
戚嚴下令,各連馬上在營地外側放置臨時掩體,完成後立即列隊,準備戰鬥。
前兩天的訓練還是有些效果的,各連都迅速把三輪車推到外側,形成一道防線,又將木板立起來,用來防箭。
這次金狼軍在很遠的地方就開始加速,數百騎兵漫天遍野衝了過來,速度起來後的騎兵之間距離也很大。
戚嚴下令,炮兵將打擊目標放到300米距離,步兵將標尺設為100米,各連守牢自己的防區。
炮兵集中指揮,已經就位的20門炮,馬上調整角度,做好打擊準備。
數百騎兵的衝擊,對簡易掩體後的步兵有巨大的心理壓力,李金竹盯著越來越近的騎兵,對戰士說,“弟兄們,穩住,一會誰要是拉稀,可別怪我不客氣,都聽我命令再開槍。”
當第一個騎兵衝過300米線後,20門炮幾乎是同時開了火,沒有經曆過炮火的戰馬,驚的四散亂跑,衝鋒一下子就亂了。
敵軍衝擊的正麵是李金竹的連隊。李金竹下令,“標尺100米,準備射擊。”戰士們“嘩啦”一聲,都將槍端平,混亂的騎兵衝到了100米距離,李金竹才命令“開火。”
第一次齊射,還在向前衝擊的騎兵如同撞到了什麽,紛紛落馬,剩下的騎兵還在繼續向前,幾秒鍾後,連隊又進行了第二次齊射,這次齊射後,第一批衝過100米線的騎兵就所剩無幾了。
後麵的騎兵還在源源不斷地向前湧,這樣下去,騎兵衝到麵前,隻是個時間問題。
零星的箭矢已經飛了過來,戰士們胸部以下都有木板遮擋,射擊時,士兵還都采用低姿態,大部分士兵隻露出頭,仍有幾名戰士中箭,有醫務兵迅速上前,將受傷或者已經犧牲的戰士抬走。
李金竹還在指揮著齊射,已經有幾騎衝到戰壕前,此時另一種槍聲響了起來,這是每班都配備一支的連發槍,他們的任務是清理衝過彈雨的零散敵軍。
孔思鬆是他們班的連發槍手,他配備了一支連發槍,和一支普通步槍。
其實他並不喜歡用連發槍,這槍驕貴,弄不好就出問題,每次裝彈,他都需要仔細檢查,確保每發子彈都很標準。即使如此,連發槍仍會卡殼。
敵騎的第一次的衝鋒,有一半騎兵在軍陣前轉了個彎,繞了迴去,隻有三騎衝過了三十米線,這三騎至少射中了四名士兵,超過了敵軍這次衝鋒所有戰果的一半。
幾乎沒有停頓,敵軍第二輪的衝鋒緊接著第一輪而來,戰士們已經空槍,都在緊張的上彈,越是緊張,上彈的動作越是變形,有幾名戰士怎麽都上不了彈,還把子彈掉到了地上。
幾名班長此時正在嗬斥著動作走形的士兵,大部分士兵已經將槍架了起來,等待著連長發出指令。
炮火明顯遲滯了敵人的進攻,幾百米內,敵軍都無法集結,更遠處集結,又降低了騎兵的衝擊力。
即便如此,第二輪次的騎兵也衝到了最佳射程內,李金竹仍舊保持著穩定的語調下達命令,戰士們沒有了最初的慌亂,射擊精度明顯的提高。
這次正麵衝過炮火封鎖的敵騎不到300騎,但沒有一騎能夠衝過50米線,也隻有一名戰士被敵箭射傷。
敵人經過這兩輪的衝擊,戰果實在有限,很快就消失在視野裏。
陳宇峰從高處下來,對戚嚴說,“打擊效果不錯,第一次大約300敵軍,炮兵打掉了200,步槍消滅50,剩下的穿過炮火封鎖線就轉彎跑了。第二輪700多敵軍,過炮火線後,剩下兩百多點,居然沒有衝過陣地前50米。”
這次戰鬥一個多小時就結束了,金狼軍隻衝擊了李金竹的防線,其他各連都是完整觀摩了這次戰鬥。
戚嚴看到視線內的敵軍全部撤離,馬上派人往迴運傷兵和幾名戰士的遺體。傷兵暫時送到鹽州,遺體直接送迴明崇島。
接著他又下令騎兵抓捕活著的戰馬,再派兩個連打掃戰場。馬肉、敵軍的兵器都要收集。還要對隻是負傷的敵軍簡單救治,這些人都要送到鹽州附近,他們要繼續前進,沒有辦法帶著俘虜。
陳宇峰看戚嚴把工作都安排妥當,隻補充了一條,讓李金竹的連隊,收拾陣地後,馬上做戰鬥總結,其他連隊打掃戰場,繼續挖戰壕,建工事。
戰鬥總結,是每次戰鬥後必須要做的。到傍晚時,戚嚴召集各連長及以上主官開戰鬥總結會。
戰場觀摩,對各連長都有觸動,戚嚴先讓離戰場遠的連長發言,這些連長對這場戰鬥比較滿意,對未來的戰鬥也很有信心,他們的火器在殺傷力、精度和射程幾方麵都遠勝敵軍,連長、營長們相信,正麵對抗,金狼軍無法撼動自己的陣地。有幾個連長甚至認為,即使沒有陣地,金狼軍也衝不到自己的軍陣前。
近距離觀戰的連長,除了對正麵對抗充滿信心之外,還談到了本方損失。
李金竹最後總結,他的總結是各班排的總結,和他自己的戰場感受的綜合。他首先談了三輪車陣的重要性,正是有了三輪車陣,士兵們才能相對安心的射擊,如果沒有這個掩體,大部分士兵的戰術動作都會走形,難以有效殺傷敵軍。
戰士的心理素質,在對抗騎兵時尤為重要,第一次敵軍衝陣時,有士兵甚至想扭頭就跑。
李金竹又談了連發槍的配合,當然,也說到連發槍的穩定性,敵軍第一輪衝擊,就有兩支連發槍卡殼,放過來的幾騎,是本次戰鬥傷亡的重要原因。
最後李金竹又說到彈藥消耗,戰鬥時間不長,但子彈打了數千發 ,步槍損壞十幾支,連發槍卡殼四支,戰後這些槍雖說能夠緊急維修,但在戰場上就指望不上了。
李金竹又迴答了幾個作戰細節問題,這次會議,算是優勢火器與冷兵器第一次正麵對撞,值得認真總結。
等營、連長們都發完言,戚嚴看了一眼陳宇峰,陳宇峰搖搖頭,表示自己不發言,戚嚴又環視一圈,嚴肅地說道:“各位主官,這次作戰,我們有很多經驗要總結,也有很多教訓,李連長的總結,都迴去消化一下,各連都要召開戰鬥總結會,重點研究如何更有效的打擊敵人,減少損失,也要考慮,在敵方從多個方向接近我方陣地,我方炮火密度會遠小於今天,如何發揮我軍武器的優勢。散會。”
戚嚴看連長們都走了,向陳宇峰匯報說,“今天一個多小時,打掉了這次攜帶炮彈的三分之一,如果同樣的強度,我們下一仗就可能有炮無彈了。”
陳宇峰也知道這個情況,戰前,他對炮彈消耗的估計也不準,這次算是邊打邊學。考慮到今天的消耗,他建議道,“我們幹脆在渡口再等一天,一是補充彈藥,二是修理損壞的車輛和其他物資,三是需要往迴運俘虜和其他物資,這都需要時間。”
戚嚴本來是不想在渡口等待的,但作為最有效殺敵的炮彈數量不足,他也隻能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