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 小額借貸 線上貸款 汽車貸款 手機貸 瘋正妹 橘子影城 古蹟交流社 東森新聞手機板 東森新聞 港書館 super娛樂城 23win 金鈦城娛樂城 信用版娛樂城 贏家娛樂城 WG娛樂城

    轉眼王麗當鹽州州長已經將近一年,下轄的縣城從隻有一個鹽州城,擴展到5個縣,新建了一個化工產業園區,鐵礦場的產量也擴大了幾倍。


    鹽州城的安全形勢有了很大的改善,王麗此時再外出,安保措施簡化了很多,通常隻需要半個班的衛兵隨行。她的政務工作也算走上了正軌,偶爾她還能到學校去看看,甚至還到學校聽了幾節課,每次到學校,都會把學校上下折騰了個雞飛狗跳。


    王麗在和學校師生座談時,有一個老師提出,班上有一個叫王子修的學生,家裏是做木梳的,在學習了機械知識後,提出想把家裏木梳製作的過程機械化,但咱們鹽州沒有什麽像樣的機械,學校是否可以布置一間模型室,給學生演示?


    王麗當即表示支持,但她的思緒卻在別的地方,她一直想在鹽州發展一些與明崇不同的工業,今天這位老師是提了一個思路。這個時代,木梳是高科技產品,僅開槽那一道工藝,就需要練習一年以上的大師傅才能勝任,這種師傅,工錢很高,三天時間才能修出一把木梳,再加上裝飾,成本更高,因此,一個高檔木梳,價格都超過一兩銀子,即使是普通木梳,也要半兩銀子。


    過去因為需要幹的事太多,一直顧不上這些生活用品,現在鹽州這一年,縣城中都沒有發展像樣的工業,這個木梳產業,倒可以發展一下。


    座談會後,王麗找到了那名學生,那學生看起來已經十五、六歲的樣子,衣著、相貌都很普通,那名學生看到一群人簇擁的美麗婦人,知道對方來頭不小,嚇得有些結巴。


    當過老師的王麗很有經驗,幾句話就讓這同學平靜下來,還攀了個同門的親戚,兩人進入了密談模式。


    “子修,能說說你家的木梳工坊嗎?”


    “姐姐,我們家的工坊可大了,有好幾間房子,有一間啊,擺滿了製好的木料,還有一間,是我爹的,他會把放好的木料開齒,我有時候也去幫我爹的忙,我爹說,這個工序是最難的,一不小心,整個木料就廢了;開完齒的木料,再修一下,這個活我能幹好,就是去掉開齒留下的木刺;然後還要上色、雕花,這些工序麻煩一些,不過我爹說了,這時候再出錯,還有改正的機會,實在不行,就賣便宜點。”


    “看來子修還是個造木梳的行家,說說看,你想怎麽用機器改進?”


    “我也沒有想太明白,教科學的老師說,機械能省人力,還比人幹的精準,我就想,木梳開齒是麻煩的工序,要是能用機器,減少些廢料,加快些速度就好了。”


    “子修想的好。姐姐也不懂這些,這幾天,我尋幾個懂機械的老師去你家看看,你先迴去跟你爹爹說說可好?”


    “謝謝姐姐,我迴去就跟爹爹說。”


    王麗迴到州府,還真把王子修的想法當成了事,叫陳延年安排下去,分成了幾個問題:一是木梳在市麵上的銷量,二是產地大致分布和鹽州生產情況,三是協調兩個機械方麵的老師,分析如何改進木梳生產。


    王麗的幾個問題對於行業內的人都是常識,一天時間,陳延年就有了迴信,木梳大都在酥州生產,據說那裏千家萬戶都會做,大的工坊也有幾十家,最著名的幾家,專門為南陳的皇家生產,用料更講究,工藝更複雜。至於鹽州的銷量,這個時候還沒有統計局,隻能大致估個數,大約兩千把到五千把之間,酥州能生產多少,連估算都沒有依據,隻能說,很大。


    鹽州有三家木梳工坊,產量都不高,王家的產量一年不超過200隻。另外兩家產量也不大,鹽州市麵的木梳,大多都是酥州貨,甚至鹽州這三家工坊,也打的是蘇州的牌子。


    王麗聽了情況,技術方麵她沒有關心,隻記住如果訂貨,設計、生產,大約需要2個月,將木梳開齒機械化後,整個生產流程都會變化,最慢的過程是雕花美化,一個工坊可以招多個工人,會大幅度提升產量。


    工程師最後又提出一個問題,木梳的生產過程加入機械後,會有安全問題,原來的生產過程都是手工,風險比較小,加入機械後,會產生大量的木屑,又有鋸齒摩擦,可能會有火星,而工坊內大量的木料,一旦失火,難以控製,城中建築又多是木製,肯定會連累鄰裏。


    王麗已經明白木梳生產的基本情況,以王家的財力,無法負擔專門訂製的機械,也沒有能力在城外單獨開一個工廠,看來還得州府或者風險投資來幫忙。


    工程師提到的防火,也是一個重要問題,王麗準備在城外建設一個小的園區,將城內有安全風險的小工坊搬出去。城內的木製建築,也要采取一些措施,避免火災的蔓延。


    按王麗本來的性格,她會直接布置工作,經過一年多的曆練,她把這個想法放到會議上討論,讓各局都提出專業意見,雖然決策速度會慢很多,但後遺症也會少很多。


    開齒的機器隻用一個月就運到了鹽州,是一台電驅動的機器。鹽州並沒有全城供電,隻在州府有電,因此,這台機器隻能安裝在州府裏麵。王麗邀請王子修父子來參觀,讓人演示了開齒的過程,隻需要幾分鍾,一隻完美開齒的木梳就完成了。而這個工藝,是過去最難的點,需要半天時間,如果開偏一個齒,這隻木梳廢了不說,半天也就白幹了。


    王麗答應租給王家這台機器,加工一個木梳,要收10文錢的加工費,子修父親老王略微一想,就答應下來。他算著,一天時間就能加工出自己過去一年的量。


    第二天,老王就來到這個專門為他準備的車間,他帶了300塊木板,計算著這一天差不多能加工完。開齒機其實很簡單,就是個電動圓鋸,木料在滑軌的導引下,用一個不太快但穩定的速度開好一個齒。


    說起來簡單,但機器運行過程有些震動,全憑老王幾根手指穩定木片,前麵三十多片還好,後麵他的手就酸的用不上力了,隻能休息一陣再來。


    一天時間,老王越來越慢,最後隻加工了一百多塊,這也是他的作坊八、九個月的產量了。


    迴了家的老王一直在想兩個事,一是這機器閑了一半時間,挺可惜的,二是加工出來這麽多的半成品,又沒有工人去做那個相對簡單的收尾工作,太可惜了。


    老王把兒子王子修和他老子老老王叫到一起,商量怎麽解決。老老王說,“要不,把半成品的木梳3錢銀子一個,賣給趙家和劉家,這樣咱們掙的也多。”


    老王把頭搖的像撥浪鼓一樣,“咱們鹽州城裏,就這兩家老擠兌咱們,說啥也不能叫他們落著好。”


    王子修也熟知木梳製做的工藝,他說道:“這半成品的木梳,就剩三道工序,細磨、上油和雕花,前兩道是必須的,後麵一道是美觀的,叫我說,細磨和上油咱們找幾個人幫忙,雕花咱們做個鐵模,燒熱了往梳子上一壓,就是一個標。”


    “這樣的梳子可賣不了多少錢。”老王吧嗒著嘴說。


    王子修:“我們成本低,可以賣的便宜點。我們老師說,機器生產後,會大幅度降低成本,然後降低商品價格,先一步使用機器的工廠,會把手工坊擠垮。”


    聽了王子修的話,老王陷入了思考,過了一會,他下了決心,說道“爹,你先烙花,就按子修說的,用簡單的圖案,一天烙三、五十個不成問題,子修上學迴來再精磨、上油,一把梳子咱們賣7、8錢,肯定好賣。”


    王家商量的同時,王麗也在開小會,他和工業局的兩位領導也在討論木梳的生產,參會的還有幾個人,分別是市場調查員,機械工程師和幾個相關的人。


    王麗來鹽州將近一年了,說實話,她對自己一年的成績很不滿意,從絕對指標上看,鹽州的人口還比較靠前,經濟指標居中,但從增長率上看,人口增長倒數第一,經濟增長也是倒數,花錢指標倒在前麵,如果各個縣城把這些指標放在一起比,王麗肯定會不好意思,甚至辭職都有可能。


    好在張國慶總是安慰她,剛解放第一年的縣,情況都差不多,主要工作要放在穩定人心和基礎設施建設上,花錢多,成效小,以後會慢慢變好的。


    發現梳子產業可能成為鹽州的經濟增長點後,王麗很想抓住這根稻草,她安排了調研,讓工業局也做了分析,今天這個會,是機器到位生產一天後的第一個會,就是通報情況,分析可能性。


    調研員先通報了到酥州調研木梳生產的情況,“一萬多個家庭以製作木梳為主業,還有大的工坊三十多家,其他各類工坊幾百家,蘇州城內有多個集市,銷售生產木梳的各類原料,初步估計,酥州城年產木梳能夠超過400萬把,這些梳子有將近300萬把售往南陳各地,剩餘的大多售到金狼。海外也有一些銷售,數量不到20萬把。”


    “一把梳子養活一個大城,酥州每年賣梳子收入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兩銀子。酥州木梳的均價超過一兩銀子,中檔的一把一兩多銀子,特別定製的高檔梳幾十兩一把。”


    工業局局長阮光劍分析了鹽州大規模生產木梳的優勢劣勢:“劣勢四點,一是鹽州不臨江,原材料和產品運輸不如酥州方便;二是鹽州人口遠少於酥州,各種技工數量也不足;三是過去鹽州沒有大規模采購原料,貨源不見得有保障,也沒有外銷木梳的經驗,沒有現成的客戶;四是鹽州街道窄,防火上有缺陷。優勢是生產成本低,可以很快擴大生產規模。”


    王麗聽完發言,安排了工作:“工業局要盡快組織一個專門的小組負責木梳生產,先在城外找一片合適的區域,建立防火工廠和倉庫,然後把城內的生產存儲設施都搬出去。分別和三家木梳廠對接,提升產量。”


    “前期考慮把產品賣到我們自己的區域,先把酥州梳子擠出去一部分,再考慮金狼市場,金狼國號稱8000萬人,市場還是有的。”


    “除了木梳之外,工業局再和機械研究所對接一下,找找類似的產品。”


    這次會議後,工業局的工作來了個大轉向,原來工業局的主要工作在鹽場和化工園區,鹽場主要依靠私營業主,工業局隻要做好統計工作就行,化工園區是鹽州的重點工作,州府還有一幫子人在忙,工業局也是跟著辦些雜務,沒有壓力,日子過的還算逍遙,這次會議後,工業局有了自己的中心工作,原本隻有十來個人的局,一下抽出一半去搞木梳,整個局都緊張了幾倍。


    阮光劍局長親自抓木梳產業建設,原來的工作都轉給了副局長。小小的一個梳子,讓阮局長忙得飛了起來。


    先是要在城外找塊地,這就讓阮局長跑了半個月,而後又要協調新標準建設廠房,又要協調安裝發電機,一樁樁一件件,都隻能親自安排。


    期間,又要和王、趙、劉三家協商,王家開始還想獨占機器,悄悄發財,對阮局長的提議相當抵觸,工業局第一次提議擴大產量,一起在城外新建廠房後,老王就找各種理由不與工業局的人見麵。他已經嚐到了甜頭,沒有幾天時間,他掙的銀子,已經超過了平時一年的數。


    可惜好景不長,他存的木料很快用完了,做梳子的木料切割好後,都需要一個老化的過程,要不然做好梳子後,很可能會開裂。顯然,他現在再去切割木料,老化也來不及做了,隻好讓出了加工室,他最擔心的是,趙家和劉家也去加工,這樣他就沒有優勢了。


    第二天,老王又跑到加工室裏,果然看到劉家正在操作,他心情複雜地迴到家裏,也沒了幹活的心情。千防萬防沒有想到,機器自己沒有掏錢買下,人家想租給誰用,就租給誰用。


    老王窩了滿肚子的氣,主動去找阮局長,找到工業局,阮局長居然沒在,有人給他指了方向,說是在城東二裏的地方看工地,他又氣衝衝地出了城,去追阮局。


    出了城,果然找到了阮局長,老王張嘴就指責:“阮局長,那機器你為啥叫別個家用?”


    阮局長卻並不管氣勢洶洶的老王,依舊笑嗬嗬地說話:“老王啊,按你這說法,那機器別個不能用了?”


    老王心裏也知道理虧,但這口氣一直堵著,自己籌劃幾天,被這個阮局長一下子破了,他今天要好好罵罵:“那機器是我家娃子在學校想出來的點子,別個用,算是偷了。”


    阮局長有意和老王聊聊,找了塊石頭,自顧自坐了下來,又指了指另一塊石頭,示意他坐下。老王氣鼓鼓地坐了下來,等阮局長說話。


    阮局長沒有解釋,而是問道:“老王,要是你家子修想出這個點子,沒有州府,能做出這機器嗎?”


    老王一聽,這樣問自己就立不住腳了,馬上急了,說:“沒有俺家娃子的想法,州府也造不出機器。”


    阮局長笑了笑,“我說了你也不信,很多機器早都造出來了,隻是沒有人用才放在那裏。這事也不說了,就問你,隻憑你家子修,啥時候能把機器造出來?”


    老王賭氣說:“趙家、劉家用,我就咽不下這口氣。”


    阮局長看老王不想講道理,笑嗬嗬地又問:“老王啊,按你的想法,這機器就隻給你用,你一年準備賣多少把梳子?”


    老王這個問題也想過很多次,按他的想法,有了機器,他一家子一年最少能賣兩千把梳子,那就發財了,再造的多,他也不是沒想過,感覺自己那一家人累死,也就能造2000把,再多也賣不出去了。此時聽到阮局長的問題,狠狠心,迴答說:“怎麽著也得兩萬把。”


    阮局長又是嗬嗬一笑,說,“行啊,要是沒有貨,我可不答應。”


    老王一聽,有點急眼,心想,“啥情況,吹個牛還要兌現?”又一想,“難道阮局長願意買,這可是個大生意。”他不禁疑惑地望向阮局長。


    阮局長看他一臉迷茫,就再加一把火,說:“我叫人給你簽個合同,一年兩萬把,供不上貨你可要賠錢。”


    老王此時也顧不上機器的事了,迷迷糊糊地站起身,迴到家裏,他還沒有從這個消息中恢複過來。


    老王想了很久,幾個問題都沒有想通,還越來越糊糊,他不確定,阮局長是不是忽悠他的,兩萬把梳子,夠鹽州人一人一把,這麽大的量,用到哪裏?他也不確定,如果阮局真的要這麽多,自己要付出什麽樣的代價。趙家、劉家知道不知道阮局長的想法,看樣子阮局長和那兩家也很熟。


    老王想到這裏,決定去趙家或劉家探探口風。還沒等他出門,趙家、劉家的家主一起來到他家。雖說老王對趙家用機器的事耿耿於懷,但趙家家主來了,他還是假惺惺地拱手相迎,將兩位家主迎入正堂。


    幾位家主互相恭維一番,哈哈笑著,就是不進入正題,最後老王忍不住了,就問:“兩位來我這小地方,不知道有什麽見教?”


    趙家家主和劉家家主互相望了一眼,趙家家主沉聲說,“王掌櫃,不知你家的木梳,可否賣給我一些?”


    老王心中一驚,心說,“我還想買你們的貨。”於是哈哈一笑,說道:“這兩天兄弟也是接了一批單子,正愁沒辦法交貨呢,怎麽,兩位?”


    三人互相一望,似乎都明白了什麽,劉家家主問,“莫非王家也是兩萬把?”


    此話一出,三人都明白過來,剛才和諧的氣氛頓時消失,三人都坐在椅子上沉思,空氣突然安靜。


    過了好一陣,劉家家主歎了一口氣,說:“阮局長是搞什麽鬼,要這麽多木梳。”


    趙家家主卻站起身來,說:“看來阮局長是真要,不是逗我們玩,還是迴去想想,怎麽掙這個錢吧。”說完大踏步走出大門,劉家家主看了老王一眼,也快步跟了上去。


    阮局長並沒有將希望都寄托在三家身上,城外的廠房也還需要幾個月才能完工,他需要把王麗安排的幾件工作都往前推,其中一項就是防火。


    他安排一個專人,每天都要把三家的成品收走,同時把生產廢料也清理幹淨,避免因為大量木料堆積導致火災。


    至於王麗要求開發的類似的產品,他也找了幾種,其中一種是竹茶杯,生產非常簡單,原料本地也有,隻要今年加大這個品種竹子的種植,一年就能大量收獲。類似的還的木的炒菜鏟,木碗、木盤之類。


    這些東西都有一個特點,就是生產的門檻很低,但傳統方式需要耗費大量人力,引入電動的鋸、磨之後,生產成本大為降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科蘭記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書蟲小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書蟲小小並收藏新科蘭記事最新章節

xxfse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