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漢國內部對於這次權利變更有大量宣傳,但出了漢國,這樣的宣傳效果就不怎麽樣了,當然,張國慶也沒有想把這事宣傳出去。
作為被金狼包圍的一個小國,金狼對漢國還是有足夠的重視,即使如此,金狼國內部對此事也傳出了無數的版本。
緊臨漢國的一些州縣,平時交往就很多,剛開始還有些懷疑,這個小而富有的國家,是不是內部爭權,但隨著宣傳的深入,這些金狼人也聽說,老的皇帝是主動讓權,還在利用這幾個月,培養新的皇帝,而新的皇帝也是逐步接手權力。
還有人傳言,新皇帝其實是老皇帝流落在外的私生子,老皇帝沒有別的兒子,隻能傳給這個私生子,這也是兩個一個姓張,一個姓陳的原因。
不久就有知情人說,肯定不是私生子,因為兩人年齡差了不到10歲。
再有人說,是新皇帝逼宮搶到的皇位,之後就又有說,新皇帝這一年都被發配到最北邊開礦,隻是老皇帝為了讓他接班,才把他調了迴來。
各種說法都有,但大多數人都相信了漢國自己宣傳的,這是一次和平的權利交接。
張國慶有意顯示漢國的“先進性”,將這次交接描述成為製度性的交接,是為了漢國民眾有更好的生活,報紙上經常有文章證明,一個人年齡太大,是幹不好皇帝這個工作的,當然,太年輕也不行,年老和年輕都是國家的災難。
金狼的知識分子,一麵批判漢國這種離經叛道的行為,另一方麵,更多人思考,漢國這種方法有沒有價值。
金狼的皇帝完顏獨術總能在幾天後拿到鹽州的報紙,他已經養成了看鹽州報紙的習慣,剛開始他對這些俗體字、橫排版嗤之以鼻,但派往鹽州的使臣第一次帶會這些報紙後,他就要求再帶一些。
無他,僅僅是因為上麵有連載的小說,他連續看了幾集,很想知道後麵的故事。
對於掌握了繁體字的他來說,看這些簡體字並不困難,況且報紙上說的都是大白話,念給普通百姓都能明白的話,很容易理解,隻是偶爾會出現一些詞句,不明白是什麽意思。
對於每天都被困在國事中的完顏獨術,報紙成了他的一種娛樂,包括上麵的政事部分,他也會看看有無借鑒,雖然他很少借鑒,但卻經常會和大臣聊一些報紙上的政務。
逐漸的,每隔幾天才會運送的貨物中,總有最近的報紙。大臣們為了迎合皇帝,也要經常看,以免和皇帝聊天時找不到點。
對於大漢國要和平移交最高權力,完顏獨術是非常反感的,他的位置費了太多周折才得到,怎麽可能說放棄就放棄,這個漢國的張國慶,腦子肯定有問題。
漢國的報紙開始討論最高權力移交時,完顏獨術就和他的大臣聊,大臣們給出了幾種可能:
一是陳宇峰已經控製了漢國軍隊,張國慶不得不移交。二是張國慶無後,朝堂不穩,隻能讓更年輕的陳宇峰來穩定。三是張國慶得了重病,無法管理國家。
大臣們普遍認為,這對金狼國是一個機會。在皇上召開的一個小型會議上,被點了名的左丞相索來嗚嚕站起身來,躬身說道:“隻要交接,必有動蕩,此為一;人換政改,世之常理,此為二;其新主窮兵黷武、好大喜功,上任必有亂,此為三。”
皇上完顏獨術聽著點點頭,這些簡單道理他自然懂,他想看看,能從這件事上得到什麽利益,追問道,“我大金狼可有獲益?”
丞相索來嗚嚕低頭組織的言詞,他不想說太多,因為這事傳到金狼後,皇上明顯對有能力的大臣有了戒心,雖然他極力掩飾,但作為近臣的索來嗚嚕依舊有些心驚肉跳,畢竟他現在是金狼朝堂上除了皇上,權力最大的一個人。感覺時間差不多夠長了,他才慢吞吞地說:
“臣以為雖有機,卻難有作為。”
完顏獨術顯然對這個答案不滿意,再次追問,“愛卿有何理由。”
索來嗚嚕迴答,“一是這漢國東臨海,南臨陳國,北、西兩麵都是我國,其與陳狼狽為奸,並無罅隙,倒是與我國多有糾紛,雖近來關係轉好,但仍不及與陳之關係。二是漢國戰器犀利,與之爭常虧,如今其上層動蕩,但根基未動。”
完顏獨術轉頭看向坐在更前排的完顏立夫,“王爺如何看?”
這完顏立夫是金狼國中三個王爺中最有權勢的,如今官拜尚書令,從等級上比左丞相索來嗚嚕高一級,隻是這個尚書令已經成為榮譽職位,並沒有多少實權。
完顏立夫早就對朝堂之事失去了興趣,而且與漢國的交易中,實惠大都被排名第三的王爺阿唯今一係吃掉,他雖貴為尚書令,拿到的利益也隻有阿唯今的一半,他也很想多分些利益,但如何去搶,並無好招,隻好祭出了他的萬能應對方案,“吾皇聖明,如此小國,本無需聖上費心,吾等失職,如需吾等效力,必萬死不辭。”
皇上對他這個迴複,也是早有預料,但這個流程還是要走,畢竟,此人是皇叔王爺,還是尚書令。
皇上完顏獨術掃視在座幾人,樞密使完顏極烈站起身來,略一鞠躬,說道,“皇上,臣以為,漢國乃遠憂,蠻歌才是近患,此時不益與漢交惡。”
平章政事車骨普也站起身來,朗聲說道,“臣以為樞密使所奏有私,漢乃小國,自建國至今不過數年,數敗我國,武將均懼與漢之戰,漢之地,在我金狼心腹之處,距此不過數百裏,怎說是遠憂?”
皇上轉向還沒有坐下的樞密使,完顏極烈則是再次躬身,說,“漢國雖小,戰力非凡,欲拿下其一城,需備5、6萬之傷亡,而漢國所有州縣,均有大路相連,不及我軍圍下,漢軍增援即到,著實困難。漢國兵雖強,卻僅有萬餘,其進攻則會喪失其交通之利。漢國建國以來,每進攻,僅攻數縣。然蠻歌動輒調十數萬之兵,繞城而過,直撲內地,擄我數十萬人口、占我數省土地,孰輕孰重一目了然。”
車骨普轉向完顏極烈,一字一句的說,“極烈將軍,怯戰有理?”
完顏極烈不想與車骨普爭論,車骨普擅長拿大道理壓人,與人辯論,引經據典,滔滔不絕,氣勢磅礴,而且他是一個堅定的仇漢派。壓住心頭的怒氣,完顏極烈轉向皇上,“臣隻是不想將我金狼兒女投入那個無底洞。”
皇上完顏獨術並不理會兩名大臣的爭論,他坐迴皇位,顯然在思考,大臣們看他如此,也都停止爭吵。
幾分鍾後,完顏獨術揮揮手,讓眾大臣出了小書房,隻留下車骨普一人。
完顏獨術這家夥,終究是不想放棄漢國權力交接這個機會,既然大臣中隻有車骨普一人支持,那就和車骨普商量。
車骨普知道,自己賭對了,皇上顯然是要重用自己,他也站起身來,等其他大臣出去後,將右掌貼在左肩,躬下身子。
皇上看他一眼,讓他坐下,隨口說,“車骨普,如果讓你去滅掉漢國,需要多少兵?”
剛坐下的車骨普急忙站起身來,迴答,“臣認為滅掉漢國,需精兵10萬、雜兵40萬。”
完顏獨術聽到這個數,心中大定,所謂雜兵,並不需要怎麽訓練,甚至讓仆從國提供也可,隻是這精兵10萬卻是極難滿足。他想聽聽車骨普的想法,就問:“愛卿可知,我軍將士,麵對漢軍,少有勝算?”
車骨普迴答,“萬歲,漢軍擅守,而我軍擅攻,如今漢地雖小,南北有千裏,東西數百裏,我軍可分數路,使敵不知我主力位置,必要處處設防,漢軍不足人,分兵之後,任一中樞之地必不足2000人,我軍一路精兵直撲鹽州,必可一戰而奪其帥。”
完顏獨術聽著車骨普這樣說,覺得很有道理,不禁點頭,“鹽州之富,冠絕江北,僅海鹽一項,即可支付軍資。奈何北方蠻歌、西方諸小,虎視之姿,10萬精兵難籌,如今隻有5萬精兵。”
車骨普聽了略顯失望,“5萬就難些。萬歲還是莫要心急,賊漢定於六一交接,時節多雨,不利我軍,還需等到十一月後,我騎兵可一股而入賊漢之心。”
完顏獨術又問,“漢軍火器犀利,愛卿可有破解之方?”
車骨普輕笑一聲,“萬歲莫要擔心,軍器監經過幾年研究,已經能夠生產前裝槍,此槍雖不如漢軍所用槍支,卻可達到漢軍槍械六成功效,我軍與蠻歌衝突中,使用此槍裝備一個千人隊大獲全勝,蠻歌騎兵已有數月未敢犯我北方邊城。”
說到此,車骨普將身體直了起來,“萬歲,我軍武器雖弱於漢軍,但我軍有數十倍漢軍之量,必可一戰而滅漢,之後再滅蠻歌與南陳,統一天下。”
完顏獨術聽到這裏,也是熱血澎湃,點頭說,“愛卿隻管準備,所缺人員、物資可直接報我,我必全力滿足。”
“謝萬歲。”
作為被金狼包圍的一個小國,金狼對漢國還是有足夠的重視,即使如此,金狼國內部對此事也傳出了無數的版本。
緊臨漢國的一些州縣,平時交往就很多,剛開始還有些懷疑,這個小而富有的國家,是不是內部爭權,但隨著宣傳的深入,這些金狼人也聽說,老的皇帝是主動讓權,還在利用這幾個月,培養新的皇帝,而新的皇帝也是逐步接手權力。
還有人傳言,新皇帝其實是老皇帝流落在外的私生子,老皇帝沒有別的兒子,隻能傳給這個私生子,這也是兩個一個姓張,一個姓陳的原因。
不久就有知情人說,肯定不是私生子,因為兩人年齡差了不到10歲。
再有人說,是新皇帝逼宮搶到的皇位,之後就又有說,新皇帝這一年都被發配到最北邊開礦,隻是老皇帝為了讓他接班,才把他調了迴來。
各種說法都有,但大多數人都相信了漢國自己宣傳的,這是一次和平的權利交接。
張國慶有意顯示漢國的“先進性”,將這次交接描述成為製度性的交接,是為了漢國民眾有更好的生活,報紙上經常有文章證明,一個人年齡太大,是幹不好皇帝這個工作的,當然,太年輕也不行,年老和年輕都是國家的災難。
金狼的知識分子,一麵批判漢國這種離經叛道的行為,另一方麵,更多人思考,漢國這種方法有沒有價值。
金狼的皇帝完顏獨術總能在幾天後拿到鹽州的報紙,他已經養成了看鹽州報紙的習慣,剛開始他對這些俗體字、橫排版嗤之以鼻,但派往鹽州的使臣第一次帶會這些報紙後,他就要求再帶一些。
無他,僅僅是因為上麵有連載的小說,他連續看了幾集,很想知道後麵的故事。
對於掌握了繁體字的他來說,看這些簡體字並不困難,況且報紙上說的都是大白話,念給普通百姓都能明白的話,很容易理解,隻是偶爾會出現一些詞句,不明白是什麽意思。
對於每天都被困在國事中的完顏獨術,報紙成了他的一種娛樂,包括上麵的政事部分,他也會看看有無借鑒,雖然他很少借鑒,但卻經常會和大臣聊一些報紙上的政務。
逐漸的,每隔幾天才會運送的貨物中,總有最近的報紙。大臣們為了迎合皇帝,也要經常看,以免和皇帝聊天時找不到點。
對於大漢國要和平移交最高權力,完顏獨術是非常反感的,他的位置費了太多周折才得到,怎麽可能說放棄就放棄,這個漢國的張國慶,腦子肯定有問題。
漢國的報紙開始討論最高權力移交時,完顏獨術就和他的大臣聊,大臣們給出了幾種可能:
一是陳宇峰已經控製了漢國軍隊,張國慶不得不移交。二是張國慶無後,朝堂不穩,隻能讓更年輕的陳宇峰來穩定。三是張國慶得了重病,無法管理國家。
大臣們普遍認為,這對金狼國是一個機會。在皇上召開的一個小型會議上,被點了名的左丞相索來嗚嚕站起身來,躬身說道:“隻要交接,必有動蕩,此為一;人換政改,世之常理,此為二;其新主窮兵黷武、好大喜功,上任必有亂,此為三。”
皇上完顏獨術聽著點點頭,這些簡單道理他自然懂,他想看看,能從這件事上得到什麽利益,追問道,“我大金狼可有獲益?”
丞相索來嗚嚕低頭組織的言詞,他不想說太多,因為這事傳到金狼後,皇上明顯對有能力的大臣有了戒心,雖然他極力掩飾,但作為近臣的索來嗚嚕依舊有些心驚肉跳,畢竟他現在是金狼朝堂上除了皇上,權力最大的一個人。感覺時間差不多夠長了,他才慢吞吞地說:
“臣以為雖有機,卻難有作為。”
完顏獨術顯然對這個答案不滿意,再次追問,“愛卿有何理由。”
索來嗚嚕迴答,“一是這漢國東臨海,南臨陳國,北、西兩麵都是我國,其與陳狼狽為奸,並無罅隙,倒是與我國多有糾紛,雖近來關係轉好,但仍不及與陳之關係。二是漢國戰器犀利,與之爭常虧,如今其上層動蕩,但根基未動。”
完顏獨術轉頭看向坐在更前排的完顏立夫,“王爺如何看?”
這完顏立夫是金狼國中三個王爺中最有權勢的,如今官拜尚書令,從等級上比左丞相索來嗚嚕高一級,隻是這個尚書令已經成為榮譽職位,並沒有多少實權。
完顏立夫早就對朝堂之事失去了興趣,而且與漢國的交易中,實惠大都被排名第三的王爺阿唯今一係吃掉,他雖貴為尚書令,拿到的利益也隻有阿唯今的一半,他也很想多分些利益,但如何去搶,並無好招,隻好祭出了他的萬能應對方案,“吾皇聖明,如此小國,本無需聖上費心,吾等失職,如需吾等效力,必萬死不辭。”
皇上對他這個迴複,也是早有預料,但這個流程還是要走,畢竟,此人是皇叔王爺,還是尚書令。
皇上完顏獨術掃視在座幾人,樞密使完顏極烈站起身來,略一鞠躬,說道,“皇上,臣以為,漢國乃遠憂,蠻歌才是近患,此時不益與漢交惡。”
平章政事車骨普也站起身來,朗聲說道,“臣以為樞密使所奏有私,漢乃小國,自建國至今不過數年,數敗我國,武將均懼與漢之戰,漢之地,在我金狼心腹之處,距此不過數百裏,怎說是遠憂?”
皇上轉向還沒有坐下的樞密使,完顏極烈則是再次躬身,說,“漢國雖小,戰力非凡,欲拿下其一城,需備5、6萬之傷亡,而漢國所有州縣,均有大路相連,不及我軍圍下,漢軍增援即到,著實困難。漢國兵雖強,卻僅有萬餘,其進攻則會喪失其交通之利。漢國建國以來,每進攻,僅攻數縣。然蠻歌動輒調十數萬之兵,繞城而過,直撲內地,擄我數十萬人口、占我數省土地,孰輕孰重一目了然。”
車骨普轉向完顏極烈,一字一句的說,“極烈將軍,怯戰有理?”
完顏極烈不想與車骨普爭論,車骨普擅長拿大道理壓人,與人辯論,引經據典,滔滔不絕,氣勢磅礴,而且他是一個堅定的仇漢派。壓住心頭的怒氣,完顏極烈轉向皇上,“臣隻是不想將我金狼兒女投入那個無底洞。”
皇上完顏獨術並不理會兩名大臣的爭論,他坐迴皇位,顯然在思考,大臣們看他如此,也都停止爭吵。
幾分鍾後,完顏獨術揮揮手,讓眾大臣出了小書房,隻留下車骨普一人。
完顏獨術這家夥,終究是不想放棄漢國權力交接這個機會,既然大臣中隻有車骨普一人支持,那就和車骨普商量。
車骨普知道,自己賭對了,皇上顯然是要重用自己,他也站起身來,等其他大臣出去後,將右掌貼在左肩,躬下身子。
皇上看他一眼,讓他坐下,隨口說,“車骨普,如果讓你去滅掉漢國,需要多少兵?”
剛坐下的車骨普急忙站起身來,迴答,“臣認為滅掉漢國,需精兵10萬、雜兵40萬。”
完顏獨術聽到這個數,心中大定,所謂雜兵,並不需要怎麽訓練,甚至讓仆從國提供也可,隻是這精兵10萬卻是極難滿足。他想聽聽車骨普的想法,就問:“愛卿可知,我軍將士,麵對漢軍,少有勝算?”
車骨普迴答,“萬歲,漢軍擅守,而我軍擅攻,如今漢地雖小,南北有千裏,東西數百裏,我軍可分數路,使敵不知我主力位置,必要處處設防,漢軍不足人,分兵之後,任一中樞之地必不足2000人,我軍一路精兵直撲鹽州,必可一戰而奪其帥。”
完顏獨術聽著車骨普這樣說,覺得很有道理,不禁點頭,“鹽州之富,冠絕江北,僅海鹽一項,即可支付軍資。奈何北方蠻歌、西方諸小,虎視之姿,10萬精兵難籌,如今隻有5萬精兵。”
車骨普聽了略顯失望,“5萬就難些。萬歲還是莫要心急,賊漢定於六一交接,時節多雨,不利我軍,還需等到十一月後,我騎兵可一股而入賊漢之心。”
完顏獨術又問,“漢軍火器犀利,愛卿可有破解之方?”
車骨普輕笑一聲,“萬歲莫要擔心,軍器監經過幾年研究,已經能夠生產前裝槍,此槍雖不如漢軍所用槍支,卻可達到漢軍槍械六成功效,我軍與蠻歌衝突中,使用此槍裝備一個千人隊大獲全勝,蠻歌騎兵已有數月未敢犯我北方邊城。”
說到此,車骨普將身體直了起來,“萬歲,我軍武器雖弱於漢軍,但我軍有數十倍漢軍之量,必可一戰而滅漢,之後再滅蠻歌與南陳,統一天下。”
完顏獨術聽到這裏,也是熱血澎湃,點頭說,“愛卿隻管準備,所缺人員、物資可直接報我,我必全力滿足。”
“謝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