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戰結束,與金狼國的大戰就算大局已定了,還剩幾股敵軍,每支都隻有幾千人。
兩國準備數月,各自進行全國動員,真正交戰,隻有不到十天,用陳宇峰的話說,這就是工業文明對農牧業文明的碾壓。
金狼發起此次戰爭,本以為憑著人數優勢,用拖、熬的方式讓漢國屈服,卻不想,連動員的軍隊都沒有聚集齊,大軍就被全殲,所謂的速度優勢和人數優勢並沒有在戰爭中起到什麽作用。
金狼國此時對戰況還不太了解,雖說逃迴去了不少人,但這些人隻知道敗了,敗成什麽樣子,損失多少還都不清楚,甚至金狼國主還在等待車骨普迴去說明情況,以他的認識,即使敗了,大軍主將應該是能逃出的,畢竟逃迴了那麽多人。
漢國此時已經在為此戰應得的利益謀劃,三大湖地區,金狼控製薄弱,運輸不便,卻緊臨漢國腹地,漢國自然將此地占領。三大湖共計3州17縣,雖說陸上交通不便,但水上交通卻有基礎,用好了,交通不便就成了交通便利。
陳宇峰正在給準備上任的接收官員動員,卻看到警衛員匆匆而來,顯然是有大事,陳總暫停一下,走到會議室外,警衛員卻是遞給他一封電報,上麵赫然是“確認抓獲車骨普,正在送往鹽州途中。”
這幾天漢國上下都在等待車骨普的消息,他沒有返迴金狼,如果返迴,必然會有動作,如今終於找到了。
陳宇峰略一沉思,命令道,“記錄,命令孔思鬆將手頭工作移交給杜仲,立即率全營接應押俘隊。”
警衛員記錄後,陳宇峰又加了句,“這個消息要保密,命令所有知道此消息的人,不要外傳,附近還有幾股數千人的金狼軍沒有剿滅,別被他們截了。”
羅梧桐帶著4個連,全體騎馬沿路南下,自是非常小心,他們押送的可是天大的功勞,羅梧桐隻有兩個連,毛海涯又借給他2個連,他知道,這一個人,比幾千俘虜的價值都大。
他們這一行人,不敢走的太快,遇到敵軍沒有馬力,也不敢走的慢些,怕路上橫生事端。
孔思鬆收到命令後,不敢耽擱,立即將騎兵全部派出,連寶貴的戰車也一同派出。他本就有千把騎兵,如今又得了800匹馬,1800騎兵卻是奔馳而出,按照長途奔襲的標準,不惜馬力。
他們這個實力,就是碰到上萬金狼軍,也敢碰一碰。
有驚無險地接迴了車骨普,幾名團長又接到了新命令,“以騎兵為主,盡快解決境內其他金狼武裝。”
這顯然是高層想要盡快恢複生產生活秩序的信號,按這個命令,殲滅也好,俘虜也好,擊潰也行,反正這幾支金狼軍不在境內,生產就能盡快恢複。
孔思鬆的任務是解決一股大約有5000人的騎兵,算是最大的一股敵軍,誰讓這幾支部隊中,就他的人多呢。
從任務書中,他知道此次任務的核心是“盡快”,一旦敵軍被擊潰,四散而逃,就想快也快不起來了。現在和金狼的主要戰事已經結束,陸有恨尷尬的身份也不再敏感,迴到軍中,應該也不會引起高層領導的忌諱,他自己心理上也能過去,如今陸有恨到戰場,更多的不是與金狼軍作戰,而是拯救昔日同僚。想通了這個關節,孔思鬆就申請借出還在培訓班中的陸有恨。
陸有恨還是很感激這次培訓的,他知道,如果他在軍中,戰事順利還好,萬一戰事不順,他就有背鍋的可能,如今他遠離戰場,金狼那邊沒法罵他,漢國也少了對他的懷疑。
從培訓班出來,孔思鬆先陪他去見了金狼國的老上級車骨普,車骨普的待遇還不錯,每日三餐營養均衡,醫院還做了全身檢查,認為他血壓偏高,叫他注意飲食,少鹽少油,多喝茶。
車骨普對這些檢查設備相當好奇,隻是讓他改變飲食習慣,他並不接受。作為俘虜,心中不接受,也改變不了什麽。每日的飲食都是看守送來的,量不大,穀多肉少,他沒有下決心絕食,也隻能吃下。
陸有恨隻是禮節性的見他一麵,不僅全程有人陪同,連路上買的水果,也隻能交給看守,隻是說了幾句慰問的話,就匆匆離去。
路上,孔思鬆居然給他了一張照片,是車骨普在被看守的地方照的,看樣子是中午,他一個人坐在那裏,後麵有典型的園林景色,石桌上有一瓷壺和一玻璃茶杯。關鍵是車骨普的服裝,不是金狼人常穿的類型,而是鹽州這邊剛流行的棉襖,樣式也是鹽州的樣式。
陸有恨嘴角抽動一下,說,“我都不舍得弄一套這樣的棉衣。”
“你這是埋怨工資太低了?”孔思鬆淡淡地說。
“不敢。”陸有恨隻是吐槽,並不是真埋怨,也不在這個話題上繼續。
補充了戰馬和自行車的孔思鬆部,移動速度大為增加,本土作戰,又不需要攜帶過多補給,半天時間,就從鹽州到了連山縣,根據敵情通報,這股敵軍是昨天從馬店縣穿過陶城縣,一日過兩縣。
早上連山縣的每日電報中說,“昨夜約5000金狼軍至連山,未攻城寨,紮營休息,雙方無交戰。”
中午時,孔思鬆的大部隊就到了連山,稍做休息補充,又與連山縣電報,連山迴複說,“金狼軍正在起營,移動方向不可知。”
孔思鬆轉頭向陸有恨,問,“敵軍距我軍有十幾裏,雙方還都看不到,如今敵軍正在起營,將軍有何計策?”
陸有恨說,“如此距離,我軍可立即起程,一刻鍾後可抵敵營,敵營必然混亂,或戰或招降皆由我軍,團長不習馬戰,此戰可由我帶一千馬部急襲,團長帶主力在後跟上,敵軍見我兵少,會有些心思,團長主力一到,敵軍必無戰心,此戰則定。”
孔思鬆也有此意,說,“就依此計,陸將軍陣前可專斷,莫在迴來問我。”
陸有恨一拱手,他知道孔思鬆最後這句話,是對自己這個降將最大的信任。
旋即,陸有恨帶著一千出頭的騎兵向著金狼軍營急行,這麽大隊的騎兵疾行,聲勢極大,金狼軍即使不派斥候,幾分鍾之後也會知道。金狼軍當前又是在對方境內,四麵皆敵,怎麽可能不派斥候?
這部金狼軍的主將是個漢人,名叫高舉,他手下這5000人也是漢部,在金狼軍中算是二等。此時他還不知道車骨普戰敗被俘。
高舉聽說南方來了漢軍的騎兵,數量上千,正在思考是戰是走,此時若走,輜重俱損,就要直接退迴到金狼境內才安全,此時不走,營中混亂,馬上整隊也來不及。
他還沒有想幾分鍾,就能夠聽到隆隆的馬蹄聲,這表示距離已經不遠了,他做什麽決斷意義都不大了。想到此時,他一咬牙,下令,“各部迅速拋棄輜重,整頓人馬,聽候號令,親兵營隨我前去迎敵,拖延一些時間。”
兩國準備數月,各自進行全國動員,真正交戰,隻有不到十天,用陳宇峰的話說,這就是工業文明對農牧業文明的碾壓。
金狼發起此次戰爭,本以為憑著人數優勢,用拖、熬的方式讓漢國屈服,卻不想,連動員的軍隊都沒有聚集齊,大軍就被全殲,所謂的速度優勢和人數優勢並沒有在戰爭中起到什麽作用。
金狼國此時對戰況還不太了解,雖說逃迴去了不少人,但這些人隻知道敗了,敗成什麽樣子,損失多少還都不清楚,甚至金狼國主還在等待車骨普迴去說明情況,以他的認識,即使敗了,大軍主將應該是能逃出的,畢竟逃迴了那麽多人。
漢國此時已經在為此戰應得的利益謀劃,三大湖地區,金狼控製薄弱,運輸不便,卻緊臨漢國腹地,漢國自然將此地占領。三大湖共計3州17縣,雖說陸上交通不便,但水上交通卻有基礎,用好了,交通不便就成了交通便利。
陳宇峰正在給準備上任的接收官員動員,卻看到警衛員匆匆而來,顯然是有大事,陳總暫停一下,走到會議室外,警衛員卻是遞給他一封電報,上麵赫然是“確認抓獲車骨普,正在送往鹽州途中。”
這幾天漢國上下都在等待車骨普的消息,他沒有返迴金狼,如果返迴,必然會有動作,如今終於找到了。
陳宇峰略一沉思,命令道,“記錄,命令孔思鬆將手頭工作移交給杜仲,立即率全營接應押俘隊。”
警衛員記錄後,陳宇峰又加了句,“這個消息要保密,命令所有知道此消息的人,不要外傳,附近還有幾股數千人的金狼軍沒有剿滅,別被他們截了。”
羅梧桐帶著4個連,全體騎馬沿路南下,自是非常小心,他們押送的可是天大的功勞,羅梧桐隻有兩個連,毛海涯又借給他2個連,他知道,這一個人,比幾千俘虜的價值都大。
他們這一行人,不敢走的太快,遇到敵軍沒有馬力,也不敢走的慢些,怕路上橫生事端。
孔思鬆收到命令後,不敢耽擱,立即將騎兵全部派出,連寶貴的戰車也一同派出。他本就有千把騎兵,如今又得了800匹馬,1800騎兵卻是奔馳而出,按照長途奔襲的標準,不惜馬力。
他們這個實力,就是碰到上萬金狼軍,也敢碰一碰。
有驚無險地接迴了車骨普,幾名團長又接到了新命令,“以騎兵為主,盡快解決境內其他金狼武裝。”
這顯然是高層想要盡快恢複生產生活秩序的信號,按這個命令,殲滅也好,俘虜也好,擊潰也行,反正這幾支金狼軍不在境內,生產就能盡快恢複。
孔思鬆的任務是解決一股大約有5000人的騎兵,算是最大的一股敵軍,誰讓這幾支部隊中,就他的人多呢。
從任務書中,他知道此次任務的核心是“盡快”,一旦敵軍被擊潰,四散而逃,就想快也快不起來了。現在和金狼的主要戰事已經結束,陸有恨尷尬的身份也不再敏感,迴到軍中,應該也不會引起高層領導的忌諱,他自己心理上也能過去,如今陸有恨到戰場,更多的不是與金狼軍作戰,而是拯救昔日同僚。想通了這個關節,孔思鬆就申請借出還在培訓班中的陸有恨。
陸有恨還是很感激這次培訓的,他知道,如果他在軍中,戰事順利還好,萬一戰事不順,他就有背鍋的可能,如今他遠離戰場,金狼那邊沒法罵他,漢國也少了對他的懷疑。
從培訓班出來,孔思鬆先陪他去見了金狼國的老上級車骨普,車骨普的待遇還不錯,每日三餐營養均衡,醫院還做了全身檢查,認為他血壓偏高,叫他注意飲食,少鹽少油,多喝茶。
車骨普對這些檢查設備相當好奇,隻是讓他改變飲食習慣,他並不接受。作為俘虜,心中不接受,也改變不了什麽。每日的飲食都是看守送來的,量不大,穀多肉少,他沒有下決心絕食,也隻能吃下。
陸有恨隻是禮節性的見他一麵,不僅全程有人陪同,連路上買的水果,也隻能交給看守,隻是說了幾句慰問的話,就匆匆離去。
路上,孔思鬆居然給他了一張照片,是車骨普在被看守的地方照的,看樣子是中午,他一個人坐在那裏,後麵有典型的園林景色,石桌上有一瓷壺和一玻璃茶杯。關鍵是車骨普的服裝,不是金狼人常穿的類型,而是鹽州這邊剛流行的棉襖,樣式也是鹽州的樣式。
陸有恨嘴角抽動一下,說,“我都不舍得弄一套這樣的棉衣。”
“你這是埋怨工資太低了?”孔思鬆淡淡地說。
“不敢。”陸有恨隻是吐槽,並不是真埋怨,也不在這個話題上繼續。
補充了戰馬和自行車的孔思鬆部,移動速度大為增加,本土作戰,又不需要攜帶過多補給,半天時間,就從鹽州到了連山縣,根據敵情通報,這股敵軍是昨天從馬店縣穿過陶城縣,一日過兩縣。
早上連山縣的每日電報中說,“昨夜約5000金狼軍至連山,未攻城寨,紮營休息,雙方無交戰。”
中午時,孔思鬆的大部隊就到了連山,稍做休息補充,又與連山縣電報,連山迴複說,“金狼軍正在起營,移動方向不可知。”
孔思鬆轉頭向陸有恨,問,“敵軍距我軍有十幾裏,雙方還都看不到,如今敵軍正在起營,將軍有何計策?”
陸有恨說,“如此距離,我軍可立即起程,一刻鍾後可抵敵營,敵營必然混亂,或戰或招降皆由我軍,團長不習馬戰,此戰可由我帶一千馬部急襲,團長帶主力在後跟上,敵軍見我兵少,會有些心思,團長主力一到,敵軍必無戰心,此戰則定。”
孔思鬆也有此意,說,“就依此計,陸將軍陣前可專斷,莫在迴來問我。”
陸有恨一拱手,他知道孔思鬆最後這句話,是對自己這個降將最大的信任。
旋即,陸有恨帶著一千出頭的騎兵向著金狼軍營急行,這麽大隊的騎兵疾行,聲勢極大,金狼軍即使不派斥候,幾分鍾之後也會知道。金狼軍當前又是在對方境內,四麵皆敵,怎麽可能不派斥候?
這部金狼軍的主將是個漢人,名叫高舉,他手下這5000人也是漢部,在金狼軍中算是二等。此時他還不知道車骨普戰敗被俘。
高舉聽說南方來了漢軍的騎兵,數量上千,正在思考是戰是走,此時若走,輜重俱損,就要直接退迴到金狼境內才安全,此時不走,營中混亂,馬上整隊也來不及。
他還沒有想幾分鍾,就能夠聽到隆隆的馬蹄聲,這表示距離已經不遠了,他做什麽決斷意義都不大了。想到此時,他一咬牙,下令,“各部迅速拋棄輜重,整頓人馬,聽候號令,親兵營隨我前去迎敵,拖延一些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