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次巨大的勝利,金狼軍總共動員近35萬人進攻。漢軍打了一個時間差,金狼軍後續部隊尚在調動中,就將第一批15萬人擊敗,俘虜超過一半,大營各種物資、器械全部收繳。
最大的收獲是,獲得戰馬近2萬匹,足夠漢軍軍隊全部配備戰馬。
此次功勞最大的孔思鬆部,除了本部長槍隊30個連,騎兵隊10個連,機槍連1個,團部特務連,共計4200餘人,還有臨時歸滕州軍指揮的3個炮兵連,一個戰車排,一個高空偵察班,另有運輸隊30個連,整體下來,接近8000人,是漢軍中人數最多的武裝集團。
每次戰後,各部必須做總結,此時,孔思鬆部正在以連為單位進行複盤,現在戰事已停,複盤工作可以相當細致,哪個排哪個班執行命令時不標準,相臨連有在配合上有哪些問題,都在總結之列。
此次大放異彩的兩個部隊,一是戰車排,硬生生地打破了金狼騎兵的驕傲,使其喪失了銳氣,不戰而潰,繼而導致金狼全軍崩潰。二是高空偵察班,提供戰場準確信息,使各兵種總能及時打擊金狼軍的命門。
其他各部也都收獲頗多,自然是各自總結。
參謀部的總結是最宏觀的,即使這樣,也有幾十頁,有整體謀劃、軍隊調動、後勤運輸、通信和氣候等,陳宇峰隻是有時間仔細看最前麵一段結論:
整體看來,在技術裝備條件碾壓敵人的情況下,以較少的兵力擊敗了十數倍的敵人,是成功的。但是,在戰役謀劃上,過於保守,實力最強的鹽州團整個過程出力不多,預計導致少抓俘虜2-3萬。對於新技術運用還不成熟,機槍戰車的威力估計不足。對敵人的技術兵種估計不足,雖說敵軍火槍隊在沒有接戰的情況下潰敗,但在以後戰鬥中,要預防敵軍火槍隊的突擊。
雖然各層級的總結都發現了不少問題,但整體的勝利是巨大的,這些問題,就要靠各級領導想辦法解決,此時的陳宇峰正在謀劃一次大的慶祝,來提醒所有官員和百姓,生活又從戰時轉迴到平時。
因為需要動用的人力物力實在是太多,又不需要刻意保密,鹽州街頭巷尾都在議論這個慶功會。
“嚴小子,你家女兒不是嫁給了個軍官,這次立了個什麽功?”
“別提了,那小子這幾天一直都在罵參謀部,說多好的機會,都給滕州團了,就是前兩年俘虜過來那個團,這次仗啊,都叫他們打了。鹽州團,都隻混了個一四年金狼大戰參戰人員胸帶。按他那意思說,看著是好看,可惜是個藍色的。”
“嚴小子,你這是顯擺啥呢,藍的,總比沒有強的多。”
這是鹽州街頭兩個老漢的對話。
“老子運輸隊,怎麽,不服,下迴你去,跟著部隊,幾天幾夜不休息,一條命令下來,騎上三輪就要跟著走,打起仗來,還得冒著弓箭往前送彈藥物資,老子這塊牌牌,是用命換的。”
“拉倒吧你,我聽說,運輸隊一共就死了一個,還是過河的時候,自己把車騎到橋下的,下去的時候,叫自己車上的箱子砸了一下,撈上來人就不行了,戰場上一個個都活的好好的,你用了什麽命?”
“那也比你強,你天天在房頂上看看,就弄個牌牌。”
“老子要是打了瞌睡,萬一金狼人來了,咱們這個村就沒了。金田縣一個村都叫屠了,你們沒看報紙?”
這是鹽州農村兩個年輕人的對話。
慶功會確實在籌辦,這是漢國組織的第一次慶功會,為了開個好頭,陳宇峰又將張國慶請出山,臨時擔任慶功會籌備辦主任。
張國慶在舊時空也隻是個小老板,這種大型活動,他也沒有經驗,隻能冥思苦想,希望從記憶之中找出一點靈感。
當然,仍就是分而治之的管理思路,從事項上看,要分成三個會,一是協商會,這個會的內容,主要是向各界詳細通報戰爭的起源、過程和結果,比較實在,參與人員層級也比較高,算是個高端會。
第二是表彰會,這是個大會,初步定在鹽州的校場中,會有近三千人參加,最大的問題就在這個會上。比如,哪些人參加,怎麽安排位次,議程都有什麽,如何保證參會人員能夠聽到主席台的講話,問題很多。
其中一個簡單的問題,哪些人參加,這一件事,又引出來,外地的有多少,食宿如何解決,本地遠的能不能當天往返。
第三個會是閱兵式,前兩個會參與人都有限,最後這個可以在整個鹽州城轉一下,讓全城百姓都看一看軍隊、俘虜,提升全民士氣。
張國慶從張辦和陳辦各抽了十幾個人,又調了兩個連協助,先把班子搭建起來。
被抽調的人,都有一種大材小用的感覺,準備一個會,要調用自己這種高級人才,實在是不太理解,但是跟著大領導幹活的人都知道,領導重視的事,“小事也是大事”這個原則,嘴上也沒有人說。
第一次會務籌備會,隻有張辦、陳辦和兩個連的排以上幹部參加,張國慶先要給他們分工,這一分工,擔子就立即壓到具體人身上,每個人的感覺都不一樣了。
第一個高端會,隻安排陳辦2個人,主要內容就是負責協調總督辦下麵的綜合辦準備,這是一個常規的會議,但又要與後麵兩個會唿應。
第二個會,是慶功會,是最麻煩的會,負責人是張辦的主任魏聰明。慶功會會務組分成了幾個小組,比如有綜合組,負責議程製定、各組協調以及其他組不管的事務;再比如人員組,就管參會人員的協調,哪些人參會,在哪個位置,其他國家的也有特邀參加的人,比如南陳使團、蠻歌人和金狼人,每個人都要層層審核,工作量著實巨大;還有在鹽州沒有住房的來賓,如何安排他們的住宿。
再就是技術組,如此大的會,如何保證聲音傳播,讓所有人能夠聽到發言人的聲音,雖然已經有了些技術儲備,但還需要現場測試。技術組也是張辦負責,並且安排一個連協助。
第三個不能叫會,叫閱兵式,參加多少人,人太少不壯觀,人太多,組織也太麻煩,會上直接定下來,以鹽州團5000人全部參會,其他部隊隻參加立功人員,再加上1000俘虜。
最大的收獲是,獲得戰馬近2萬匹,足夠漢軍軍隊全部配備戰馬。
此次功勞最大的孔思鬆部,除了本部長槍隊30個連,騎兵隊10個連,機槍連1個,團部特務連,共計4200餘人,還有臨時歸滕州軍指揮的3個炮兵連,一個戰車排,一個高空偵察班,另有運輸隊30個連,整體下來,接近8000人,是漢軍中人數最多的武裝集團。
每次戰後,各部必須做總結,此時,孔思鬆部正在以連為單位進行複盤,現在戰事已停,複盤工作可以相當細致,哪個排哪個班執行命令時不標準,相臨連有在配合上有哪些問題,都在總結之列。
此次大放異彩的兩個部隊,一是戰車排,硬生生地打破了金狼騎兵的驕傲,使其喪失了銳氣,不戰而潰,繼而導致金狼全軍崩潰。二是高空偵察班,提供戰場準確信息,使各兵種總能及時打擊金狼軍的命門。
其他各部也都收獲頗多,自然是各自總結。
參謀部的總結是最宏觀的,即使這樣,也有幾十頁,有整體謀劃、軍隊調動、後勤運輸、通信和氣候等,陳宇峰隻是有時間仔細看最前麵一段結論:
整體看來,在技術裝備條件碾壓敵人的情況下,以較少的兵力擊敗了十數倍的敵人,是成功的。但是,在戰役謀劃上,過於保守,實力最強的鹽州團整個過程出力不多,預計導致少抓俘虜2-3萬。對於新技術運用還不成熟,機槍戰車的威力估計不足。對敵人的技術兵種估計不足,雖說敵軍火槍隊在沒有接戰的情況下潰敗,但在以後戰鬥中,要預防敵軍火槍隊的突擊。
雖然各層級的總結都發現了不少問題,但整體的勝利是巨大的,這些問題,就要靠各級領導想辦法解決,此時的陳宇峰正在謀劃一次大的慶祝,來提醒所有官員和百姓,生活又從戰時轉迴到平時。
因為需要動用的人力物力實在是太多,又不需要刻意保密,鹽州街頭巷尾都在議論這個慶功會。
“嚴小子,你家女兒不是嫁給了個軍官,這次立了個什麽功?”
“別提了,那小子這幾天一直都在罵參謀部,說多好的機會,都給滕州團了,就是前兩年俘虜過來那個團,這次仗啊,都叫他們打了。鹽州團,都隻混了個一四年金狼大戰參戰人員胸帶。按他那意思說,看著是好看,可惜是個藍色的。”
“嚴小子,你這是顯擺啥呢,藍的,總比沒有強的多。”
這是鹽州街頭兩個老漢的對話。
“老子運輸隊,怎麽,不服,下迴你去,跟著部隊,幾天幾夜不休息,一條命令下來,騎上三輪就要跟著走,打起仗來,還得冒著弓箭往前送彈藥物資,老子這塊牌牌,是用命換的。”
“拉倒吧你,我聽說,運輸隊一共就死了一個,還是過河的時候,自己把車騎到橋下的,下去的時候,叫自己車上的箱子砸了一下,撈上來人就不行了,戰場上一個個都活的好好的,你用了什麽命?”
“那也比你強,你天天在房頂上看看,就弄個牌牌。”
“老子要是打了瞌睡,萬一金狼人來了,咱們這個村就沒了。金田縣一個村都叫屠了,你們沒看報紙?”
這是鹽州農村兩個年輕人的對話。
慶功會確實在籌辦,這是漢國組織的第一次慶功會,為了開個好頭,陳宇峰又將張國慶請出山,臨時擔任慶功會籌備辦主任。
張國慶在舊時空也隻是個小老板,這種大型活動,他也沒有經驗,隻能冥思苦想,希望從記憶之中找出一點靈感。
當然,仍就是分而治之的管理思路,從事項上看,要分成三個會,一是協商會,這個會的內容,主要是向各界詳細通報戰爭的起源、過程和結果,比較實在,參與人員層級也比較高,算是個高端會。
第二是表彰會,這是個大會,初步定在鹽州的校場中,會有近三千人參加,最大的問題就在這個會上。比如,哪些人參加,怎麽安排位次,議程都有什麽,如何保證參會人員能夠聽到主席台的講話,問題很多。
其中一個簡單的問題,哪些人參加,這一件事,又引出來,外地的有多少,食宿如何解決,本地遠的能不能當天往返。
第三個會是閱兵式,前兩個會參與人都有限,最後這個可以在整個鹽州城轉一下,讓全城百姓都看一看軍隊、俘虜,提升全民士氣。
張國慶從張辦和陳辦各抽了十幾個人,又調了兩個連協助,先把班子搭建起來。
被抽調的人,都有一種大材小用的感覺,準備一個會,要調用自己這種高級人才,實在是不太理解,但是跟著大領導幹活的人都知道,領導重視的事,“小事也是大事”這個原則,嘴上也沒有人說。
第一次會務籌備會,隻有張辦、陳辦和兩個連的排以上幹部參加,張國慶先要給他們分工,這一分工,擔子就立即壓到具體人身上,每個人的感覺都不一樣了。
第一個高端會,隻安排陳辦2個人,主要內容就是負責協調總督辦下麵的綜合辦準備,這是一個常規的會議,但又要與後麵兩個會唿應。
第二個會,是慶功會,是最麻煩的會,負責人是張辦的主任魏聰明。慶功會會務組分成了幾個小組,比如有綜合組,負責議程製定、各組協調以及其他組不管的事務;再比如人員組,就管參會人員的協調,哪些人參會,在哪個位置,其他國家的也有特邀參加的人,比如南陳使團、蠻歌人和金狼人,每個人都要層層審核,工作量著實巨大;還有在鹽州沒有住房的來賓,如何安排他們的住宿。
再就是技術組,如此大的會,如何保證聲音傳播,讓所有人能夠聽到發言人的聲音,雖然已經有了些技術儲備,但還需要現場測試。技術組也是張辦負責,並且安排一個連協助。
第三個不能叫會,叫閱兵式,參加多少人,人太少不壯觀,人太多,組織也太麻煩,會上直接定下來,以鹽州團5000人全部參會,其他部隊隻參加立功人員,再加上1000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