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熊孩子:我又好了
大唐:我太子李承乾,截胡武媚娘 作者:火到爆炸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到李二誇自己,魏征笑了笑,
每次誇自己,也就隻是口頭上的誇一誇,賞賜的是一點都沒見到。
對此魏征已經快要沒感覺了。
好在他是一個為國為民的人,也不在乎什麽賞賜的。
更何況,這次的功勞,的確是太子殿下的,和他們關係真的不大。
他這麽著急的過來告訴李二,就是想為李二分憂,讓他不再為這些瑣碎之事煩心。
李二突然收住笑聲,看向魏征,說道:“魏愛卿,你剛才說太子對吐蕃很是了解,你快與朕講一講,他是怎麽個了解法?”
對於吐蕃,李二頭疼已經很久了。
那個地方,純粹就是雞肋!
大唐無論是經濟還是文化,都比吐蕃強的不是一點半點,而且那地方乃是詛咒之地,就算真的打下來了,用處也不大,而且還要因此派兵去駐守,反倒是有點得不償失的意思。
現在聽到李承乾對吐蕃了解,李二也想了解一下。
畢竟他們真的聯手打過來之後,自己也是要分割他們地盤的。
現在了解,正是時候。
魏征開口道:“陛下,吐蕃並非詛咒之地,我大唐軍士之所以去了會窒息而亡,乃是高原反應,根據太子殿下所說,就是我們常說的水土不服,隻是更為嚴重罷了。”
“這並不是沒有辦法解決,太子殿下說了,隻要讓士兵循序漸進的適應,便不成問題了。”
魏征將李承乾的話,原封不動的講了一遍。
李二聽後,也是明白了。
聽明白的李二眼神驚駭,難以置信。
李承乾都是從哪裏知道這些的?朕怎麽從來都不知道。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
“果然,小小吐蕃,憑什麽得到上天的庇佑,隻不過是沾了高原的光而已。”
“如此一來,想要徹底掌控吐蕃,就不是什麽難事兒了,至少已經有了努力的方向了。”
李二已經打定主意,開始遴選身體素質好的,作為駐紮高原的打頭兵。
如果真的如同李承乾所說的,可以適應的話,那以後就可以徹底進入高原作戰,一舉將吐蕃消滅。
“對了,太子又是怎麽知道的這麽清楚的?”
李二有些好奇,太子可沒去過吐蕃,竟然了解的這麽清楚?
魏征聽後臉色有些尷尬,一時不知道如何迴答。
“魏愛卿,有話直說但講無妨,無論說什麽,朕都恕你無罪!”
有了李二的這句話,魏征總算放心了,麵色尷尬的解釋道:“迴稟陛下,這個月問題微臣倒是也問過殿下,隻是太子殿下說,就是讀書讀的多了,所以知道的也就比別人多了些。”
多麽樸實的迴答啊。
李二有些鬱悶。
這什麽的意思?
是說自己讀書少?
李二這才知道剛才為什麽魏征迴答的那麽猶猶豫豫。
這若是換做任何人,都會十分猶豫。
畢竟這可是大不敬。
不過,這難道能怪魏征麽?
畢竟是自己堅持要他迴答的!
難道要怪李承乾?
李承乾還表示讀書讀得多怪我嘍?
果然,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古人誠不欺我。
天下古書那麽多,誰知道有沒有對高原的記載?
即便真有,也不奇怪吧!
“行了,朕知道了!”
魏征聽出來了,李二不爽了,心想這都是你自己找的,可怨不得我,我最多就是不給你外傳,已經十分仗義了。
經過魏征問了李承乾,那麽李二也就打算讓兵部開始暗中調動軍隊了,起碼先把身體適應了,到時候作戰,誰還怕誰啊!
按照李二的估計,身體適應,頂了天也就幾個月的事兒,自己派出的這隊騎兵,到時候可以出其不意,等吐蕃和吐穀渾率領大軍攻打過來後,讓他們神兵天降,直取吐蕃大本營。
魏征離開後,李二便讓人傳杜如晦這個兵部尚書進宮了。
他也是最早的知情人之一。
在收到李二的旨意後,杜如晦便猜測李二是已經有了決斷。
陛下應該是戰的幾率更大一些,和談雖然也有可能,但是幾率小到不可能。
見到李二後,杜如晦急忙恭敬行禮。
李二很痛快的將魏征剛才從李承乾那裏聽的話講了一遍。
當杜如晦聽到關於吐蕃環境,以及提前安排人循序漸進適應環境的時候,杜如晦愣住了。
天啊,這天才般的想法,究竟是誰提出來的?
竟然這麽有道理?
杜如晦真的很好奇李二是怎麽知道吐蕃環境的,於是很想問,可是又怕李二不高興。
李二看他吞吞吐吐的,便問道:“杜愛卿,有話直說,這裏就你我二人,有什麽話是不能說的?”
有了李二的鼓勵,杜如晦終於開口道:“陛下,敢問您剛才的見解,究竟是出自何人之口?”
“殿下,您千萬別誤會,微臣絕對不是不相信,隻是對此人驚為天人,心中佩服而已。”
畢竟這種事情還關係到許多事情的生命,杜如晦不敢開玩笑。
若是這裏麵的知識不對的話,那眾多士兵,豈不是白白葬送性命?
所以杜如晦覺得,自己有必要對這些士兵的生命負責。
聽到杜如晦問,李二心中竊喜,不過麵色便裝的十分平靜,淡道:“杜愛卿啊,有些東西,多看看書,自然就知道了。”
嗯?
杜如晦一臉懵逼。
啥意思?
是說我讀書少?
杜如晦狐疑的看向李二,他自問也是李二核心中的核心,現在竟然被李二勸著多讀書?
這簡直就是一個巨大的侮辱!
如果這話是別人說的,杜如晦肯定二話不說就是幹。
可偏偏是李二球說的,讓他實在沒脾氣。
“微臣明白了,微臣迴去就開始讀書。”
杜如晦心中無奈,自己都多大歲數了,還讀個錘子的書?
可是,不這麽迴,那還能怎麽迴?
李二看到杜如晦吃屎的樣子,心中很開心,剛才被魏征說的鬱悶之情,此時也一掃而光了。
畢竟自己身邊這群人,如果不是太子說了,所有人都不知道吐蕃的實際情況?
那他一個日理萬機的皇帝,不知道也很合理,對不對?
李二心情是爽了,可是杜如晦卻是emo了。
他決定迴去看看,翻一翻古書,看看到底是哪本上有過記載。
當然,他還是要先執行李二的命令,暗中派人去適應吐蕃的環境。
這一切,很快就秘密進行起來。
畢竟誰也不知道,在這長安,在這朝堂,有沒有吐蕃的奸細呢?
東宮,在魏征離開後後,三女便纏著李承乾講關於其他國家的事情,於是李承乾便耐心對三人科普。
三人聽後都是十分震驚,因為李承乾說的理論,她們從來都沒聽說過。
此時聽到,忍不住的發出陣陣驚唿。
倘若和她們說這些話的不是李承乾,恐怕他們絕對會認為說這話的是一個煞筆。
因為這太顛覆他們已經存在的認知了。
對於他們的反應,李承乾也表示理解。
因為如果換做是其他人,在聽到這些話之後,也絕對是這樣。
李承乾笑道:“好了,別想那麽多了,知不知道這些東西,對你們又沒有什麽影響,對不對?”
這話李承乾說的倒是沒錯,因為三女跟了他之後,頂多就是在長安城轉悠轉悠,不然的話,還能去哪裏?
那些海外其他國家的事情,知不知道的,又能如何?
聽到李承乾這麽說,三女還有一丟丟的不服氣。
“殿下,您怎麽能這麽說奴婢,難道奴婢想要多學一些知識,還有錯了麽?”
“就是,殿下,您這樣可就不對了,到時候若是真有萬國來朝那一天,木奴家起碼也能認出一些來。”
“哼,殿下可真是瞧不起人,”
李承乾聽到三女的抱怨,也是忍不住的笑了出來。
“敢說本宮,膽子真是越來越大了,看我不收拾你們!”
說罷四人便一起去寢殿談正事了。
而好巧不巧的,李治又過來找李承乾玩。
看著緊緊關閉的寢殿大門,李治陷入了沉思。
這怎麽迴事?
怎麽每次過來找太子哥哥,他都是在睡覺?
白天睡覺?
晚上也睡?
太子哥哥怎麽這麽困!
小兕子跟著李治一塊來的,也是很納悶,於是想要進去問一問,好在被宮人攔住了。
若是真讓他們進去了,那還得了?
可是這種事情,也不知道怎麽和李治和小兕子解釋。
畢竟他們年紀太小,說的太直白,未免有荼毒皇子公主的嫌疑。
“二位殿下,等你們長大了就知道怎麽一迴事兒了?”
長大了?
李治一愣。
難道我長大了也會這麽困?
好可怕哦。
又過了幾天,蘇家派人傳來消息,說是他們家的小少爺已經好了,可以下地行走了。
李承乾一聽,好的還挺快。
看來這小子經常挨揍,倒是讓他的恢複力提升了許多。
在收到消息後,李承乾便馬上又敬業的出去給他上課。隻不過讓李承乾有些意外的是,到了蘇府後,迎接自己的人群中,並沒有看到熊孩子。
人呢?
按照蘇亶對自己的重視程度來說,應該不會讓熊孩子不來迎接啊!
唯一的解釋可能便是,這熊孩子雖然能下地了,但是還不能長時間站立,所以才沒來。
這熊孩子,還真是有夠慘的……
每次誇自己,也就隻是口頭上的誇一誇,賞賜的是一點都沒見到。
對此魏征已經快要沒感覺了。
好在他是一個為國為民的人,也不在乎什麽賞賜的。
更何況,這次的功勞,的確是太子殿下的,和他們關係真的不大。
他這麽著急的過來告訴李二,就是想為李二分憂,讓他不再為這些瑣碎之事煩心。
李二突然收住笑聲,看向魏征,說道:“魏愛卿,你剛才說太子對吐蕃很是了解,你快與朕講一講,他是怎麽個了解法?”
對於吐蕃,李二頭疼已經很久了。
那個地方,純粹就是雞肋!
大唐無論是經濟還是文化,都比吐蕃強的不是一點半點,而且那地方乃是詛咒之地,就算真的打下來了,用處也不大,而且還要因此派兵去駐守,反倒是有點得不償失的意思。
現在聽到李承乾對吐蕃了解,李二也想了解一下。
畢竟他們真的聯手打過來之後,自己也是要分割他們地盤的。
現在了解,正是時候。
魏征開口道:“陛下,吐蕃並非詛咒之地,我大唐軍士之所以去了會窒息而亡,乃是高原反應,根據太子殿下所說,就是我們常說的水土不服,隻是更為嚴重罷了。”
“這並不是沒有辦法解決,太子殿下說了,隻要讓士兵循序漸進的適應,便不成問題了。”
魏征將李承乾的話,原封不動的講了一遍。
李二聽後,也是明白了。
聽明白的李二眼神驚駭,難以置信。
李承乾都是從哪裏知道這些的?朕怎麽從來都不知道。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
“果然,小小吐蕃,憑什麽得到上天的庇佑,隻不過是沾了高原的光而已。”
“如此一來,想要徹底掌控吐蕃,就不是什麽難事兒了,至少已經有了努力的方向了。”
李二已經打定主意,開始遴選身體素質好的,作為駐紮高原的打頭兵。
如果真的如同李承乾所說的,可以適應的話,那以後就可以徹底進入高原作戰,一舉將吐蕃消滅。
“對了,太子又是怎麽知道的這麽清楚的?”
李二有些好奇,太子可沒去過吐蕃,竟然了解的這麽清楚?
魏征聽後臉色有些尷尬,一時不知道如何迴答。
“魏愛卿,有話直說但講無妨,無論說什麽,朕都恕你無罪!”
有了李二的這句話,魏征總算放心了,麵色尷尬的解釋道:“迴稟陛下,這個月問題微臣倒是也問過殿下,隻是太子殿下說,就是讀書讀的多了,所以知道的也就比別人多了些。”
多麽樸實的迴答啊。
李二有些鬱悶。
這什麽的意思?
是說自己讀書少?
李二這才知道剛才為什麽魏征迴答的那麽猶猶豫豫。
這若是換做任何人,都會十分猶豫。
畢竟這可是大不敬。
不過,這難道能怪魏征麽?
畢竟是自己堅持要他迴答的!
難道要怪李承乾?
李承乾還表示讀書讀得多怪我嘍?
果然,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古人誠不欺我。
天下古書那麽多,誰知道有沒有對高原的記載?
即便真有,也不奇怪吧!
“行了,朕知道了!”
魏征聽出來了,李二不爽了,心想這都是你自己找的,可怨不得我,我最多就是不給你外傳,已經十分仗義了。
經過魏征問了李承乾,那麽李二也就打算讓兵部開始暗中調動軍隊了,起碼先把身體適應了,到時候作戰,誰還怕誰啊!
按照李二的估計,身體適應,頂了天也就幾個月的事兒,自己派出的這隊騎兵,到時候可以出其不意,等吐蕃和吐穀渾率領大軍攻打過來後,讓他們神兵天降,直取吐蕃大本營。
魏征離開後,李二便讓人傳杜如晦這個兵部尚書進宮了。
他也是最早的知情人之一。
在收到李二的旨意後,杜如晦便猜測李二是已經有了決斷。
陛下應該是戰的幾率更大一些,和談雖然也有可能,但是幾率小到不可能。
見到李二後,杜如晦急忙恭敬行禮。
李二很痛快的將魏征剛才從李承乾那裏聽的話講了一遍。
當杜如晦聽到關於吐蕃環境,以及提前安排人循序漸進適應環境的時候,杜如晦愣住了。
天啊,這天才般的想法,究竟是誰提出來的?
竟然這麽有道理?
杜如晦真的很好奇李二是怎麽知道吐蕃環境的,於是很想問,可是又怕李二不高興。
李二看他吞吞吐吐的,便問道:“杜愛卿,有話直說,這裏就你我二人,有什麽話是不能說的?”
有了李二的鼓勵,杜如晦終於開口道:“陛下,敢問您剛才的見解,究竟是出自何人之口?”
“殿下,您千萬別誤會,微臣絕對不是不相信,隻是對此人驚為天人,心中佩服而已。”
畢竟這種事情還關係到許多事情的生命,杜如晦不敢開玩笑。
若是這裏麵的知識不對的話,那眾多士兵,豈不是白白葬送性命?
所以杜如晦覺得,自己有必要對這些士兵的生命負責。
聽到杜如晦問,李二心中竊喜,不過麵色便裝的十分平靜,淡道:“杜愛卿啊,有些東西,多看看書,自然就知道了。”
嗯?
杜如晦一臉懵逼。
啥意思?
是說我讀書少?
杜如晦狐疑的看向李二,他自問也是李二核心中的核心,現在竟然被李二勸著多讀書?
這簡直就是一個巨大的侮辱!
如果這話是別人說的,杜如晦肯定二話不說就是幹。
可偏偏是李二球說的,讓他實在沒脾氣。
“微臣明白了,微臣迴去就開始讀書。”
杜如晦心中無奈,自己都多大歲數了,還讀個錘子的書?
可是,不這麽迴,那還能怎麽迴?
李二看到杜如晦吃屎的樣子,心中很開心,剛才被魏征說的鬱悶之情,此時也一掃而光了。
畢竟自己身邊這群人,如果不是太子說了,所有人都不知道吐蕃的實際情況?
那他一個日理萬機的皇帝,不知道也很合理,對不對?
李二心情是爽了,可是杜如晦卻是emo了。
他決定迴去看看,翻一翻古書,看看到底是哪本上有過記載。
當然,他還是要先執行李二的命令,暗中派人去適應吐蕃的環境。
這一切,很快就秘密進行起來。
畢竟誰也不知道,在這長安,在這朝堂,有沒有吐蕃的奸細呢?
東宮,在魏征離開後後,三女便纏著李承乾講關於其他國家的事情,於是李承乾便耐心對三人科普。
三人聽後都是十分震驚,因為李承乾說的理論,她們從來都沒聽說過。
此時聽到,忍不住的發出陣陣驚唿。
倘若和她們說這些話的不是李承乾,恐怕他們絕對會認為說這話的是一個煞筆。
因為這太顛覆他們已經存在的認知了。
對於他們的反應,李承乾也表示理解。
因為如果換做是其他人,在聽到這些話之後,也絕對是這樣。
李承乾笑道:“好了,別想那麽多了,知不知道這些東西,對你們又沒有什麽影響,對不對?”
這話李承乾說的倒是沒錯,因為三女跟了他之後,頂多就是在長安城轉悠轉悠,不然的話,還能去哪裏?
那些海外其他國家的事情,知不知道的,又能如何?
聽到李承乾這麽說,三女還有一丟丟的不服氣。
“殿下,您怎麽能這麽說奴婢,難道奴婢想要多學一些知識,還有錯了麽?”
“就是,殿下,您這樣可就不對了,到時候若是真有萬國來朝那一天,木奴家起碼也能認出一些來。”
“哼,殿下可真是瞧不起人,”
李承乾聽到三女的抱怨,也是忍不住的笑了出來。
“敢說本宮,膽子真是越來越大了,看我不收拾你們!”
說罷四人便一起去寢殿談正事了。
而好巧不巧的,李治又過來找李承乾玩。
看著緊緊關閉的寢殿大門,李治陷入了沉思。
這怎麽迴事?
怎麽每次過來找太子哥哥,他都是在睡覺?
白天睡覺?
晚上也睡?
太子哥哥怎麽這麽困!
小兕子跟著李治一塊來的,也是很納悶,於是想要進去問一問,好在被宮人攔住了。
若是真讓他們進去了,那還得了?
可是這種事情,也不知道怎麽和李治和小兕子解釋。
畢竟他們年紀太小,說的太直白,未免有荼毒皇子公主的嫌疑。
“二位殿下,等你們長大了就知道怎麽一迴事兒了?”
長大了?
李治一愣。
難道我長大了也會這麽困?
好可怕哦。
又過了幾天,蘇家派人傳來消息,說是他們家的小少爺已經好了,可以下地行走了。
李承乾一聽,好的還挺快。
看來這小子經常挨揍,倒是讓他的恢複力提升了許多。
在收到消息後,李承乾便馬上又敬業的出去給他上課。隻不過讓李承乾有些意外的是,到了蘇府後,迎接自己的人群中,並沒有看到熊孩子。
人呢?
按照蘇亶對自己的重視程度來說,應該不會讓熊孩子不來迎接啊!
唯一的解釋可能便是,這熊孩子雖然能下地了,但是還不能長時間站立,所以才沒來。
這熊孩子,還真是有夠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