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下江縣裏有好人
重生:誰說理綜滿分,不能是曲皇 作者:餘生也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553章 下江縣裏有好人
下江縣縣委書記,給常務副縣長送禮,而且一出手就是五百萬,這本身就透著怪異。
這也說明,古藤山的礦山,一定是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
楊諒當時心裏是慌亂極了。
但他不敢推辭。
因為楊諒知道,隻要他沒有拿銀行卡,那麽等著他的,不僅僅是丟官,還有喪命。
管遠,心狠手辣的程度,沒有人不害怕。
楊諒隻好收了。
他收是收了,但一直沒敢動。
楊諒比誰都清楚,古藤山礦的事情一旦敗露,弄不好就是死罪。
從此以後,他再也沒有過問過古藤礦的事情。
但他在一直等一個機會,一個可以贖罪的機會。
還有,楊諒怕萬一別人先把他供述出來,到時候就被動了。
“劉書記,我做到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不能說沒有貴人扶持,但是,主要是靠我在下江縣,一步一個腳印的努力工作。”
“當年換屆的時候,我當縣長的唿聲最高,民意調查,我的分也最高。”
“不過,因為我一路走來,靠的是自己的本事,性格有點強,管書記不讚成我擔任下江縣縣長。”
“他想辦法,做了一點工作。”
“最後,由郭習同誌,空降到了下江縣擔任縣長。”
“這幾年,劉書記,我是有情緒的。”
“不過,工作上,我是認真的。”
“除了管書記給我的這五百萬,我是清白的。”
“劉書記,關於姚家的事情,我是說過話的。”
“當時,我對公安局局長付正說過,姚家房子被誤拆,已經夠過分了,如果姚家有人死亡,我一定不會算了!”
“到時候,你付大局長,要在常委會上做檢討。 ”
“最少給你一個黨內記大過處分。”
“除非,你把我楊諒撤職!”
“我不敢說,姚家人一直到現在還沒有出事,都是我的功勞,但是,我的話,至少是起了一點作用的。”
“劉書記,你今天直接罷了我的職務,從感情上說,我是委屈的。”
“也許你會說,我為什麽不向上級反映。。。”
“我不會那麽說。”
劉水截斷楊諒的話。
“管遠的妻子辛欣同誌,是省紀委副書記,你們有顧慮,也是正常的。”
“誰都不是聖人,我不能不切實際的要求你們。”
“之所以所有人全部免職,為的就是,不讓任何人有僥幸的心理。”
“也不讓某些人還有機會興風作浪。”
“捉鱉一定要手狠!”
“如果錯了 ,也不是不能恢複職務,畢竟現在的同誌,都是兼任。”
“楊諒,你是第一個向我投誠的,我問問你,郭習同誌,他這個縣長,當的怎麽樣?”
“劉書記,如果我不是了解你在海城做的事情,我會認為,你與郭習 管遠是一夥的。”
“你這樣做,就是來了個障眼法。”
“是為了給管書記排除異己。”
楊諒說道。
“你竟然是這樣想的?”
“真沒有眼光,不過,我原諒你。”
“楊諒,你說的話,我隻能半信半疑,你們所有人,我都不可能完全相信。”
“因為,隻憑管遠一個人,下江縣,不會走到今天這個地步。”
“騰程房地產公司,也不敢肆意妄為。”
“你說說看,郭習,有什麽違法亂紀的行為?”
楊諒說道:“劉書記,郭習最大的違法亂紀 就是古藤山礦。”
“他來到下江縣第二個月,就啟動了外資收購古藤山礦廠的程序。”
“古藤山礦明明每年都在大量盈利,可是郭習卻說古藤山礦年年虧損,是下江縣的沉重包袱。”
“為此,他提出了卸下包袱,輕裝前進的口號。”
“為了讓古藤山礦由盈利化為虧損,郭習讓人造假,新機器說成是舊機器,成本翻翻,很快,古藤山礦就變成虧損的了。”
“為了演的逼真,他們還上演了一個裁員的戲碼。”
“劉書記,我說的這些,原來的老礦工,都是知道的。”
“前兩個月,工資,福利 獎金還發得好好的,忽然之間,就變虧損了。”
“還有,您現在去看看那些機器,也不是他們兩年前評估的那麽舊啊。”
“是真是假,您一眼就可以看出來。”
“我說,您要撤職,最先撤的,應該是管書記和郭縣長。”
“他們兩個,有一個在,下江縣就好不了。”
楊諒說道。
“不用擔心,郭習也好,還是你們也好,我其實,都不相信。”
劉水笑著說道。
“所以,他沒有手機,想向外傳遞信息,是不可能的。”
“還有,海城市委,你有什麽好的建議?”
楊諒說道:“海城市委,徐妍市長也是剛到海城沒有多長時間,我不太清楚。”
“但是海城市委,如果在海城工作三年以上,很可能都會受到管遠的影響。”
“在某個時候,會給他說話。”
“至於牽扯有多深,我敢說。”
“臥槽,我怎麽感覺,到了海城,好像是從事地下工作一樣,竟然沒有誰是可以完全信任的。”
楊諒說道:“劉書記,海城也好,下江也好,還是好人多。”
“就是那些犯了錯誤的,本身也是想把工作搞好的。”
“我個人認為,海城市委常委,有的當然會有問題。”
“不過,他們這一次全力支持您,也說明,他們都想把工作幹好。”
“水至清則無魚。”
“是人都多多少少都有點壞毛病,做得不好的地方,比如我,我當常務副縣長,很多口都歸我管。”
“每年春節的時候,各個單位,都會給送一些慰問品,還有慰問金。”
“不多 ,一個單位,基本上統一的,兩千元錢。”
“你說,我收不收?”
“不收,無論我再安慰,再做工作,他們也會認為,我對他們有意見。”
“以後的工作,就沒有那麽融洽。”
“我隻能收了。”
“可是,我負責的口,怎麽也有一二十個,一個單位兩千,這一個春節,就是幾萬元。”
“從上到下,都是一樣的。”
“我在鄉鎮當書記的時候,一年的慰問金最少也有五六萬。”
“這隻是正常的,不違紀的收入。”
劉水想了想,怎麽沒有人給自己送慰問金?
下江縣縣委書記,給常務副縣長送禮,而且一出手就是五百萬,這本身就透著怪異。
這也說明,古藤山的礦山,一定是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
楊諒當時心裏是慌亂極了。
但他不敢推辭。
因為楊諒知道,隻要他沒有拿銀行卡,那麽等著他的,不僅僅是丟官,還有喪命。
管遠,心狠手辣的程度,沒有人不害怕。
楊諒隻好收了。
他收是收了,但一直沒敢動。
楊諒比誰都清楚,古藤山礦的事情一旦敗露,弄不好就是死罪。
從此以後,他再也沒有過問過古藤礦的事情。
但他在一直等一個機會,一個可以贖罪的機會。
還有,楊諒怕萬一別人先把他供述出來,到時候就被動了。
“劉書記,我做到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不能說沒有貴人扶持,但是,主要是靠我在下江縣,一步一個腳印的努力工作。”
“當年換屆的時候,我當縣長的唿聲最高,民意調查,我的分也最高。”
“不過,因為我一路走來,靠的是自己的本事,性格有點強,管書記不讚成我擔任下江縣縣長。”
“他想辦法,做了一點工作。”
“最後,由郭習同誌,空降到了下江縣擔任縣長。”
“這幾年,劉書記,我是有情緒的。”
“不過,工作上,我是認真的。”
“除了管書記給我的這五百萬,我是清白的。”
“劉書記,關於姚家的事情,我是說過話的。”
“當時,我對公安局局長付正說過,姚家房子被誤拆,已經夠過分了,如果姚家有人死亡,我一定不會算了!”
“到時候,你付大局長,要在常委會上做檢討。 ”
“最少給你一個黨內記大過處分。”
“除非,你把我楊諒撤職!”
“我不敢說,姚家人一直到現在還沒有出事,都是我的功勞,但是,我的話,至少是起了一點作用的。”
“劉書記,你今天直接罷了我的職務,從感情上說,我是委屈的。”
“也許你會說,我為什麽不向上級反映。。。”
“我不會那麽說。”
劉水截斷楊諒的話。
“管遠的妻子辛欣同誌,是省紀委副書記,你們有顧慮,也是正常的。”
“誰都不是聖人,我不能不切實際的要求你們。”
“之所以所有人全部免職,為的就是,不讓任何人有僥幸的心理。”
“也不讓某些人還有機會興風作浪。”
“捉鱉一定要手狠!”
“如果錯了 ,也不是不能恢複職務,畢竟現在的同誌,都是兼任。”
“楊諒,你是第一個向我投誠的,我問問你,郭習同誌,他這個縣長,當的怎麽樣?”
“劉書記,如果我不是了解你在海城做的事情,我會認為,你與郭習 管遠是一夥的。”
“你這樣做,就是來了個障眼法。”
“是為了給管書記排除異己。”
楊諒說道。
“你竟然是這樣想的?”
“真沒有眼光,不過,我原諒你。”
“楊諒,你說的話,我隻能半信半疑,你們所有人,我都不可能完全相信。”
“因為,隻憑管遠一個人,下江縣,不會走到今天這個地步。”
“騰程房地產公司,也不敢肆意妄為。”
“你說說看,郭習,有什麽違法亂紀的行為?”
楊諒說道:“劉書記,郭習最大的違法亂紀 就是古藤山礦。”
“他來到下江縣第二個月,就啟動了外資收購古藤山礦廠的程序。”
“古藤山礦明明每年都在大量盈利,可是郭習卻說古藤山礦年年虧損,是下江縣的沉重包袱。”
“為此,他提出了卸下包袱,輕裝前進的口號。”
“為了讓古藤山礦由盈利化為虧損,郭習讓人造假,新機器說成是舊機器,成本翻翻,很快,古藤山礦就變成虧損的了。”
“為了演的逼真,他們還上演了一個裁員的戲碼。”
“劉書記,我說的這些,原來的老礦工,都是知道的。”
“前兩個月,工資,福利 獎金還發得好好的,忽然之間,就變虧損了。”
“還有,您現在去看看那些機器,也不是他們兩年前評估的那麽舊啊。”
“是真是假,您一眼就可以看出來。”
“我說,您要撤職,最先撤的,應該是管書記和郭縣長。”
“他們兩個,有一個在,下江縣就好不了。”
楊諒說道。
“不用擔心,郭習也好,還是你們也好,我其實,都不相信。”
劉水笑著說道。
“所以,他沒有手機,想向外傳遞信息,是不可能的。”
“還有,海城市委,你有什麽好的建議?”
楊諒說道:“海城市委,徐妍市長也是剛到海城沒有多長時間,我不太清楚。”
“但是海城市委,如果在海城工作三年以上,很可能都會受到管遠的影響。”
“在某個時候,會給他說話。”
“至於牽扯有多深,我敢說。”
“臥槽,我怎麽感覺,到了海城,好像是從事地下工作一樣,竟然沒有誰是可以完全信任的。”
楊諒說道:“劉書記,海城也好,下江也好,還是好人多。”
“就是那些犯了錯誤的,本身也是想把工作搞好的。”
“我個人認為,海城市委常委,有的當然會有問題。”
“不過,他們這一次全力支持您,也說明,他們都想把工作幹好。”
“水至清則無魚。”
“是人都多多少少都有點壞毛病,做得不好的地方,比如我,我當常務副縣長,很多口都歸我管。”
“每年春節的時候,各個單位,都會給送一些慰問品,還有慰問金。”
“不多 ,一個單位,基本上統一的,兩千元錢。”
“你說,我收不收?”
“不收,無論我再安慰,再做工作,他們也會認為,我對他們有意見。”
“以後的工作,就沒有那麽融洽。”
“我隻能收了。”
“可是,我負責的口,怎麽也有一二十個,一個單位兩千,這一個春節,就是幾萬元。”
“從上到下,都是一樣的。”
“我在鄉鎮當書記的時候,一年的慰問金最少也有五六萬。”
“這隻是正常的,不違紀的收入。”
劉水想了想,怎麽沒有人給自己送慰問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