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尋道
落後的修煉體係要怎麽逃離星空 作者:樂添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宋真補全了學意之前的明勢以及思韻,這下總算是有了前進往知道去的資格了。
最近這裏來了許多人,似乎都是有名的人物。
其中有人指名道姓要和宋真切磋,友好地商量之後,宋真欣然接受,也是打出了自己的名氣。
已經有許多人認為宋真要成為尊者級了,但沒有得到大部分強者的承認,反而因為他們在靈網的言論吸引了更多的目光,讓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起來。
宋真的研究時間也變短了許多,也沒有在意,許多事情不急於一時。
而且和別人切磋也能增長自己的見識,讓他能更好去理解道印。
他不是沒有去科學院找過資料,收獲很少。
科學院對於修煉的研究進展不快不慢,初生和定地已經較為完善了,能保證有資源和毅力的無缺陷者修煉到定地。
到了後麵的離玄化光別天就有太多似是而非的東西。
不僅僅是因為研究樣本數少導致的進展困難,還包括了境界本身自帶的因素,比如靈基的虛化。
沒有可以明確觀察的實體,那就隻能從現象去推測本質。
而其中參雜人的主觀意誌和各種各樣的特性,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姿態,難以有效地歸納總結出一套理論。
不知不覺他又進步了,化光五階,星之影的大小和深度都有了提升。
可是知道還是模模糊糊,即使他已經和那些有道之人進行過交流。
宋真迴歸到自己的研究室,依賴靈元基地的大家,他成功開發出幾條妖的準則。
靈元基地的妖有了一定的數量規模,也有著屬於它們的小棲息地。
隻需等待,時間會告訴他們這群新生代的妖,能否重現曆史的輝煌。
宋真體內的能量依然進展緩慢,並沒有達到渾然一體的程度,看上去和八卦守星的藤蔓類似,可以根據環境來適應變化。
迴憶起和白衡等人的戰鬥,他深知道的強大,而學意已經給他帶來許多便利,如果真的走上了知道,他敢肯定自己一定會發生質變。
……
石陽出關,神清氣爽,迎麵就聽到了好消息,關於生路航道的穩定性有了新的進展。
看完報告之後,他心情非常好,也準備了解一下最近發生的事情。
聽聞宋真有望尊者級,他似乎不意外。
得知宋真暫時放下研究,尋找道的消息,他眼前一亮,準備給宋真指一條明路。
當宋真進入熟悉的地方,心情也變得愜意。
周圍的景色和他之前苦修沒有多少變化,有一部分是石陽的姿態帶來的。
石陽一掃悶氣變得舒暢,給宋真的感覺完全不一樣了。
“宋真好久不見。”
“嗯是好久沒見了。”
他們寒暄兩句很快進入正題,“宋真你在追尋的是什麽道?”
“知道。”
石陽一聽有些迷惑,不過在腦子裏翻找一會兒就明白了,“這條道啊,確實是一個很不錯的道。”
“我覺得和我的星之影很配,也符合我的追求。”
“哈哈我原以為你會走星辰之道,沒想到是知道,還是我準備不全麵啊。不過了解星辰之道也對你有一些幫助,你可以看看。”
宋真點點頭,在無相天尊的提醒,他曾了解過不少與星辰有關的知識,也包括其中的道。
瀏覽著石陽給出的信息,宋真頻頻點頭,時不時提出一些疑問,就像是之前那樣。
最終他還是不可避免的走向了更深處,“道,到底是什麽呢?”
石陽接觸科學以後也有過相似的問題,“這些就說來話長了,你知道本源場假說嗎?”
見宋真點頭,他緩緩說道:“道就是人在本源場留下的刻印,或者說後門。就像是記錄下來的曆史,知識,能讓一個人學習後成長。道在本源場的影響也是類似的,可以讓一個人借助道產生更大的影響。”
這番話讓宋真想到之前棄我看見的道印,那麽…周圍的東西就是本源場?它是真實存在的,可是為什麽基本觀測不到?
他提了一下這些見聞,石陽看起來並不驚訝。
“我也認真看過你的那一場戰鬥,說實話,一開始我也不了解,隻是推測和你的萬靈同率星之影有關。
直到後麵我看了許多次,發現其中好像還和三花聚頂有關係,讓我大受啟發,就立刻開始嚐試。
後來我成功了一部分,它讓我的道所能囊括的東西更多了。
現在聽完你的感受,我才知道,原來道在本源場是這種模樣,甚至能讓人直接利用。”
石陽實在好奇宋真究竟是如何利用的,言語上難以體現,他們決定試一試,看看宋真能不能影響到他的道。
“我走上的道是見,或者說視,它並不依賴我的眼睛和感知,我會盡可能調整好狀態,你可以試試。”
對於棄我,宋真在之後也有所改良,切磋時也用的多,現在風險沒有那麽大,隻是讓萬法之域破碎的條件有些困難。
當然這肯定攔不住石陽,好歹石陽也是個天尊。
“我看見…”
石陽喃喃自語,宋真在星之影中也感覺自己被完全看穿。
棄我已經開始了,宋真努力著,加之有星之影的解析,他才發現了一點痕跡。
並不是說石陽的道印很微弱,而是很遙遠,不是距離上,是關係上的遙遠。
加上之前棄我的表現,很可能與他對這方麵的了解,認知有關係。
道印終於還是被他撬動了一絲,石陽也很敏感。
他看不見,卻能感受到一種共鳴。
這和他想的不同,原以為是流失,被借用,想不到是共鳴。
仿佛出現了一個新的自己,走上了完全一樣的道路。
宋真也有了視,他本能的放眼望去,“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他難以言說,如同新的感覺,比起感知更抽離。
感知就像是掃描,最後還是會迴到五感上形成結果,比喻起來就是五感被放大拉扯出去。
視不一樣,他隻能說反饋信息的複雜程度比起視覺更豐富,有一種自身血肉是周圍世界的怪異感,而且還是錯位的。
最近這裏來了許多人,似乎都是有名的人物。
其中有人指名道姓要和宋真切磋,友好地商量之後,宋真欣然接受,也是打出了自己的名氣。
已經有許多人認為宋真要成為尊者級了,但沒有得到大部分強者的承認,反而因為他們在靈網的言論吸引了更多的目光,讓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起來。
宋真的研究時間也變短了許多,也沒有在意,許多事情不急於一時。
而且和別人切磋也能增長自己的見識,讓他能更好去理解道印。
他不是沒有去科學院找過資料,收獲很少。
科學院對於修煉的研究進展不快不慢,初生和定地已經較為完善了,能保證有資源和毅力的無缺陷者修煉到定地。
到了後麵的離玄化光別天就有太多似是而非的東西。
不僅僅是因為研究樣本數少導致的進展困難,還包括了境界本身自帶的因素,比如靈基的虛化。
沒有可以明確觀察的實體,那就隻能從現象去推測本質。
而其中參雜人的主觀意誌和各種各樣的特性,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姿態,難以有效地歸納總結出一套理論。
不知不覺他又進步了,化光五階,星之影的大小和深度都有了提升。
可是知道還是模模糊糊,即使他已經和那些有道之人進行過交流。
宋真迴歸到自己的研究室,依賴靈元基地的大家,他成功開發出幾條妖的準則。
靈元基地的妖有了一定的數量規模,也有著屬於它們的小棲息地。
隻需等待,時間會告訴他們這群新生代的妖,能否重現曆史的輝煌。
宋真體內的能量依然進展緩慢,並沒有達到渾然一體的程度,看上去和八卦守星的藤蔓類似,可以根據環境來適應變化。
迴憶起和白衡等人的戰鬥,他深知道的強大,而學意已經給他帶來許多便利,如果真的走上了知道,他敢肯定自己一定會發生質變。
……
石陽出關,神清氣爽,迎麵就聽到了好消息,關於生路航道的穩定性有了新的進展。
看完報告之後,他心情非常好,也準備了解一下最近發生的事情。
聽聞宋真有望尊者級,他似乎不意外。
得知宋真暫時放下研究,尋找道的消息,他眼前一亮,準備給宋真指一條明路。
當宋真進入熟悉的地方,心情也變得愜意。
周圍的景色和他之前苦修沒有多少變化,有一部分是石陽的姿態帶來的。
石陽一掃悶氣變得舒暢,給宋真的感覺完全不一樣了。
“宋真好久不見。”
“嗯是好久沒見了。”
他們寒暄兩句很快進入正題,“宋真你在追尋的是什麽道?”
“知道。”
石陽一聽有些迷惑,不過在腦子裏翻找一會兒就明白了,“這條道啊,確實是一個很不錯的道。”
“我覺得和我的星之影很配,也符合我的追求。”
“哈哈我原以為你會走星辰之道,沒想到是知道,還是我準備不全麵啊。不過了解星辰之道也對你有一些幫助,你可以看看。”
宋真點點頭,在無相天尊的提醒,他曾了解過不少與星辰有關的知識,也包括其中的道。
瀏覽著石陽給出的信息,宋真頻頻點頭,時不時提出一些疑問,就像是之前那樣。
最終他還是不可避免的走向了更深處,“道,到底是什麽呢?”
石陽接觸科學以後也有過相似的問題,“這些就說來話長了,你知道本源場假說嗎?”
見宋真點頭,他緩緩說道:“道就是人在本源場留下的刻印,或者說後門。就像是記錄下來的曆史,知識,能讓一個人學習後成長。道在本源場的影響也是類似的,可以讓一個人借助道產生更大的影響。”
這番話讓宋真想到之前棄我看見的道印,那麽…周圍的東西就是本源場?它是真實存在的,可是為什麽基本觀測不到?
他提了一下這些見聞,石陽看起來並不驚訝。
“我也認真看過你的那一場戰鬥,說實話,一開始我也不了解,隻是推測和你的萬靈同率星之影有關。
直到後麵我看了許多次,發現其中好像還和三花聚頂有關係,讓我大受啟發,就立刻開始嚐試。
後來我成功了一部分,它讓我的道所能囊括的東西更多了。
現在聽完你的感受,我才知道,原來道在本源場是這種模樣,甚至能讓人直接利用。”
石陽實在好奇宋真究竟是如何利用的,言語上難以體現,他們決定試一試,看看宋真能不能影響到他的道。
“我走上的道是見,或者說視,它並不依賴我的眼睛和感知,我會盡可能調整好狀態,你可以試試。”
對於棄我,宋真在之後也有所改良,切磋時也用的多,現在風險沒有那麽大,隻是讓萬法之域破碎的條件有些困難。
當然這肯定攔不住石陽,好歹石陽也是個天尊。
“我看見…”
石陽喃喃自語,宋真在星之影中也感覺自己被完全看穿。
棄我已經開始了,宋真努力著,加之有星之影的解析,他才發現了一點痕跡。
並不是說石陽的道印很微弱,而是很遙遠,不是距離上,是關係上的遙遠。
加上之前棄我的表現,很可能與他對這方麵的了解,認知有關係。
道印終於還是被他撬動了一絲,石陽也很敏感。
他看不見,卻能感受到一種共鳴。
這和他想的不同,原以為是流失,被借用,想不到是共鳴。
仿佛出現了一個新的自己,走上了完全一樣的道路。
宋真也有了視,他本能的放眼望去,“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他難以言說,如同新的感覺,比起感知更抽離。
感知就像是掃描,最後還是會迴到五感上形成結果,比喻起來就是五感被放大拉扯出去。
視不一樣,他隻能說反饋信息的複雜程度比起視覺更豐富,有一種自身血肉是周圍世界的怪異感,而且還是錯位的。